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端午节感慨 [打印本页]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2 12:36
标题: 端午节感慨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6-2 12:50 编辑

                                端 午 节  感 慨
                                               散文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一直传承下来的重大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国上下挂艾叶举菖蒲、佩香袋避邪气、展箬叶包粽子吃鸭蛋、清香扑鼻、钟情缭绕。重要的是一年一度,习惯性地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思想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大夫。
  
       那是在湖南的汨罗江,这位历代著名的爱国人士,怆凉地告别了人世间,以身殉国,悲壮地投江自尽。正值五月初五、莅临夏至、烈日炎炎,当时的老百姓敬仰屈原、支持大夫的明智治国,可是无能为力。老百姓追逐噩耗闻讯赶来,集体为失去楚国爱国的屈原而捶胸痛哭。然后,生怕大夫的遗体很快被鳄鱼等各种食肉动物吃掉,故而,聪明的人很快想到用江边生长的青青箬叶,包裹着糯米杂粮纷纷地撒入河里,希望能喂饱食肉类不再侵吞屈原大夫的躯体。可见,一位正直的忧国忧民者虽死犹生、终归会得到民众的爱戴!因此,凄凉地留下了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令人落泪、祭奠屈原大夫的日子。
  
      哀思将我们引进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当时的官位是楚国的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往日的楚国危在旦夕,秦兵攻城,生灵将涂炭、神州将萧条。作为爱国的屈原积极向楚王献计献策、抵制外敌,但遭到奸臣小人的反对,阴谋陷害,打击追杀扑面而来,善良正义的忠良都惨遭暗杀。风雨如晦黯故国,面临上谏无用、反遭多次痛苦流放的屈原大夫,忍辱负重地感到自己已毫无回天之力去挽救国破家亡了。在悲怅之极、失望之极的绝境下,他不愿看到可耻地做亡国奴的那一天。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与高尚之举,他极度无奈地选择了投江报国,并且是临危不惧,一步一歌赋地游向深江,直至悲壮地淹没,成为大江的赤子。他说大江就是他的祖国,自己的灵魂依旧属于楚国的、属于勤劳善良的老百姓的······顿刻,汨罗江感慨地掀起汹涌澎湃的巨浪,惊涛拍岸、浪花飞雪、雷鸣电闪。在彩光万道中出现了一个“海市蜃楼”,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楚国,一位圣明的国君礼贤下士地贻笑大方,兴匆匆去迎接这位天职无私的屈原大夫,这位勇敢浪漫的爱国诗人、民族的英雄、华厦的魂魄······千年流传至今,这祖国的江河湖泊中仍旧有赛龙舟的儿女健将们,在每年的端午节要进行激烈的比赛,人人争当第一位去迎接屈原大夫的使者······
  
      屈原大夫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楚宗室的“左徒外”,肩负着教育贵族子弟、管理宗族事务的重任。屈原学识渊博,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历史传说无一不精;他又是杰出的政治家,因他主张政治改革的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中伤打击。虽忠于楚怀王,但建议联齐(国)击秦却屡遭压制破坏,命在旦夕终成大憾。可怜他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维能把所有的寄托融汇于国学诗词里。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有:“桔颂”“离骚”“九歌”“九章”等26部宏篇大章。崇敬地叹服他、能把诗的赋、比、兴巧妙地揉合一体,大量用“香草美人”比拟手法,一唱三叹的韵致步入蕴食爱国主义的情愫中,怡然自得。
        在上海已故著名国画人物大师刘旦宅的精美笔下,我们可以领略到“屈原行吟图”“离骚图”“芬芳悱恻”等等的惊人情景。屈原曰:“瑶之圃登昆仑兮,含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廷命他离故就远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其只有悲叹。九年间辗转在沅、湘一带,即回国不能又求贤不成。于是他慢慢地沿着沅江,向长沙走去,披发行吟泽畔,万念俱灰、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没奈何,处于极大痛苦的他、自沉于汨罗江以明忠贞······想不到,这条求索之路竟然变成利涉大川的生命归宿!
       曾经是生龙活虎、英俊潇洒的浪漫派诗人,创造了扑朔迷离的神话式精彩世界,他云游于天上、人间、江海、湖泊:霍地腾云驾雾,舒广袖、佩玉剑威武壮丽;霍地飘逸天宇,在玉皇大帝的琼楼玉宇欣赏百鸟朝凤、璎珞垂地,那绫罗伞盖的众仙女迎接他的是华丽浩荡的礼仗,也有龙车马将、天兵神帅不禁愕然肃目地为他铺上一条坦诚的七彩云路;更有那精湛如生的落英缤纷、奇香万里从天而降,飘飘渺渺地为他洒下晶莹剔透的白玉兰、金菊花与心瓣的小红叶,相依相偎。他魁梧雄壮、气宇轩昂,行不离宝剑、影中有凤凰······他的昂然正气可以面对接纳他的大自然、从容回答:只要我精神可贵,虽死犹生。生生死死是楚国的人“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胥逢殃兮······吾又何怨乎?”来去清白、似流水、如明月,从此不必忧愁风雨、痛心疾首,灵肉卑微而精神博大兮!
       从他无怨无悔的博大精深里,我们后代人能感悟到这是一种做人的尊严与傲骨,缺失这个生存的宗旨,生不如死、死不瞑目!
       每年的这个端午节,祭祀的不就是屈原大夫爱国主义的伟大民族精神吗?传递这个精神,屈原是以死来唤醒民众、一定要精神团结抵制外侵才能保家卫国,这警世之行让千万代后人淡忘不得。每年5月5日我们催泪吃粽子,边咽边难受。端午节寓意着楚怀王的昏暗,这代君臣的险恶与毁灭;端午节是人民的呼声,扬善击恶,寄望真善美永生!
        瞻仰千秋万代的屈原精神,弘扬不屈不饶的人格魅力。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屈原大夫没有死,他永远潇洒地活着吟着诗词长叹。
   屈原大夫正吟着“凤凰之歌”,踏着绮丽的云路,找到了求索的新生。
     端午节永恒,屈原精神永恒!
                                                                       修改于2012年端午节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4-6-2 13:50

端午节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日子,爱国主义是我们永远的情怀。谢谢荒友美文!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 16:56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 16:58 编辑

      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4-6-2 18:53
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6-3 07:58
端午齐齐祭屈原,
爱国风骨堪佩怜,
万众敬仰真心事,
遂成年节代代传。

作者: 穆怀书    时间: 2014-6-3 08:37
好文!传递正能量,值得称赞!感谢楼主的散文,为弘扬中民族传统文化而撰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匹夫有责。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3 18:13
黑土阡陌 发表于 2014-6-2 13:50
端午节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日子,爱国主义是我们永远的情怀。谢谢荒友美文! ...

感谢黑土版的理解与鼓舞,还是没写好,多指教!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3 18:15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4-6-2 16:56
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玉华您好!谢谢真诚关注!多保重!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3 18:17
闲人一个 发表于 2014-6-2 18:53
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

感谢闲人版主的热情关怀点评,希望指导!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3 18:2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6-3 07:58
端午齐齐祭屈原,
爱国风骨堪佩怜,
万众敬仰真心事,

龙版感谢您在百忙中赋予佳诗鼓励帮助。令人感佩!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3 18:31
穆怀书 发表于 2014-6-3 08:37
好文!传递正能量,值得称赞!感谢楼主的散文,为弘扬中民族传统文化而撰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匹夫有责。 ...

怀书版主:谢谢您热情真挚的点评,本文只是一点感悟,还需不断努力探讨中华民族五千年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底蕴,盼望您今后多多帮助,提高我的民族感艺术感!再次感谢!
作者: 金火鸟    时间: 2014-6-5 15:18
拜读好文章!
作者: 金火鸟    时间: 2014-6-5 15:19
拜读好文章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5 17:40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6-5 15:19
拜读好文章

金火鸟您好!盛夏来临,你及全家多多保重!你的著作发表了没有?感谢你的关注点评!
作者: 金火鸟    时间: 2014-6-6 14:35
杨七芝 发表于 2014-6-5 17:40
金火鸟您好!盛夏来临,你及全家多多保重!你的著作发表了没有?感谢你的关注点评! ...

谢谢七芝!不知你说的是哪个著作?发了几篇散文。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7-5-29 13:41
现在闲人一亇版主不在了,今天同样感怀辽宁知青的他,那么有才华与高尚人品!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5-30 08:56
端午

不知是屈原的事迹与诗歌,
还是棕叶的清香诱惑,
抑或是这个季节的恰当,
反正这端午的传承人人认可,

千载传颂,
年年岁岁都给予诚挚的讴歌,
大地苍穹,
我们总是把爱国的人物始终诉说,

精美词句,
震撼着中华历史的长河,
壮烈情怀,
总叫人满腔血液火热,

当年悲怆的身影,
无奈地投入代表祖国的大河,
如今动人的故事,
仍旧在百姓当中缓缓传播,

只要看看各地粽子的花样,
就能知道这传承的久远与炽热,
再品味一下那龙舟竞技,
则应感受到源自百姓心底的自责,

岁月的长河,
不知把天地中多少人物事件埋没,
却始终不能,
把华夏的精神传承真正涂抹,

中华民族,
就是这样扎根于人心的爱国,
源远流长,
凝聚成天下无敌的一伙。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5-30 08:57
深切怀念闲人一个朋友!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