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苦难岁月 知青轶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向胤道 时间: 2014-7-9 21:05
标题: 苦难岁月 知青轶事
本帖最后由 天蓝 于 2014-7-10 16:34 编辑
苦难岁月 知青轶事
——献给我的同时代,历经磨难的知青兄弟姐妹。
目录
她将推荐名额让给了他
下乡两地 劳燕分飞
社会疯了 还是他疯了
回到城市 他却疯了
扎根农村 土地却要了他的命
抢救财产 他被洪水吞没
为了回家 她付出了贞洁
一句承诺他医她三十五年
为了生活他开始盗窃
一个检举他白白住了三个月学习班
她将推荐名额让给了他
——知青轶事之一
再一次见到山城妹子小云,是在她回城工作的十年之后,一见面就被她豪爽直率的重庆人性格所感染。提起当年当知青的历程,大家感慨万千。下乡插队,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推选上大学,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就更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他与她就是这传奇故事中的一对。
如果没有她与他的相互谦让,也许就不会拥有如今这样他们俩美好的今天。她根正苗红表现优异被推荐上大学,但是,他却将名额让给了他——他的恋人,小伟。
往事如烟,命运弄人。
1968年,小云高中毕业,正值文化大革命疯狂的高潮。当时只有19岁的她,被当革命领导干部的父母动员,上山下乡到大巴山深处的达县当知识青年,命运给了她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机会。他父母的本意一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干部子女起带头作用;二是把爱女送到老战友的手下躲避混乱,保护起来。
来到贫瘠的农村,举目无亲,连一个说得起话的人也没有,想想一个大城市的姑娘是多么孤单。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吧,就在她下乡不久,一个当地的知青也下放到这个生产队。朝夕相处,惺惺惜惺惺,他们成了一对无话不谈的人。她,洋气漂亮,大方豪爽,温柔贤惠;他,英俊潇洒,满腹学问,谈吐不俗。两颗年轻的心灵的碰撞,终于碰出了爱的火花。——当然,在那个年代,这是地下的爱。
星月斗转,又过去2年,机会来了。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两校进行试点。文件确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以北大为例,当年共招收正式生(不含短训班)2392人,其入学文化程度分别为:高中171人,初中2142人,小学79人。 大学开始招生了。1971年年初,小云因劳动积极,搞宣传活动多次获得区县好评,年年评为知青模范,由群众推荐、领导批准,被大队、公社推荐上大学。上大学是件好事,是多少知青梦寐以求的好事呀!但是小云心里想的却是小伟先走,决定将此名额让出。
她对小伟说:你先去吧,你学富五车,不进大学简直浪费了。小伟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一个男子汉,在农村怎么也能过的去。小云说:你这次不去,今后就没有机会了,你先走吧,我今后有的是机会回到重庆。说破嘴皮,小伟就是不愿意,他生怕自己走了,小云一个人在乡下吃苦。一天,小云又说:我根正苗红,父母又是革命领导干部,以后出去的机会多多,你呢?出生没我好,关系没我硬,你今后怎么调回去?软磨硬泡,小伟才终于答应。但小伟又说:名额能让吗?小云说:只要你同意,其他的事你就不管了。不知小云用什么办法,说通了大队、公社,终于同意将名额让给了小伟。但提出的条件是两人讲演,说谁讲的好,社员们认可,就推荐谁。小云、小伟在小学操场向贫下中农代表发表了竞争上大学前的演讲。当时很多人都准备了厚厚的一摞演讲稿。小云有心让出,讲的虽好,却激情不再;小伟的即兴演讲,经过小云为他精心准备,朴实无华,有声有色,豪情满怀(小云不准他照着稿子讲)。让在场的贫下中农代表当场拍板,上大学的人选非小伟莫属。后来,小伟不负众望,以优异的口才和胸中的学识顺利通过学校复审,进入了重庆大学深造。工农兵大学生原本实行“社来社去”的分配原则,回原推荐地工作,小伟达县人,应会原地就业。但因为当时特殊时期高等教育人才紧缺,有不少人毕业后去了不同的岗位工作。小伟则因成绩优秀被留在了美丽的山城,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从政之路。
第二年,心地善良的小云也顺利跨进了大学校门。几年后,这一对苦难的心心相印的知青终于完美地结合。
想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并非易事。小云回忆,当时挑选工农兵大学生政治条件很严格。报名者必须当过3年以上工人、农民或士兵。国家把招生名额分配给各部、各省和部队,再由它们逐级向下分配,一级一级地分到县、市、乡或厂矿。因此,有的几万人的大公社,只能分配到几个名额。特别是政审,小云说,要求本人的直系亲戚都是红五类。当时,她的不少中学同学,就因为某个亲戚“成分不好”,读书梦破灭。
历史改变个人命运,个人的美德提升个人的命运。相互的谦让成就了两个年轻人,贫下中农的善良和包容成就了两个知青的大学梦,造就了一双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014.6.5完稿于浣花溪畔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4-7-10 16:41
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是一个过去的故事,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还是一个让我们回忆起,我们年轻时候的故事,谢谢您给我们带来的礼物,祝您夏安!!!
作者: 向胤道 时间: 2014-7-11 10:57
谢谢朋友欣赏!我将陆续写出一个个知青喜悲的故事。请支持!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4-7-11 12:17
太好了!我们太高兴了,我们当然欢迎和支持了,我和知青角的全体版主们,还有知青角的所有同学们,都举双手和双臂,欢迎和期待您的光临,我们会认真、仔细的阅读您的好文章的。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作者: 向胤道 时间: 2014-7-12 07:21
朋友喜欢是我的福分,问好!祝福周末快乐!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4-7-13 17:24
马上就数伏了,不要着急上文章,天气太热了,请您注意身体,并祝您夏安!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4-7-13 18:04
故事确实很美,像画一样的美,生活确实也是残酷的,我们县有3000多北京知青,能够上学走了的只要60多个人,这是我多年以后才知道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别说上学了,因为招工而分手的也不在少数。
作者: 向胤道 时间: 2014-7-13 21:34
谢谢朋友关心!问好!祝福快乐!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4-7-14 09:55
上大学的要出身好,表现好,最好还是老高三,上了大学还不吃力,并且本人要有点名气,比如:生产队长、赤脚医生、还要有点后门,估计具备了这些条件,才可以有名额给你。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