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我的文学梦 [打印本页]
作者: 凉梦 时间: 2014-9-10 22:14
标题: 我的文学梦
本帖最后由 凉梦 于 2014-9-10 22:25 编辑
自小喜欢读书,喜欢文学,也从小作起文学梦来,立志长大了当个大作家。因此拼命地读书,死皮涎脸地向别人借书读,省下每天5分钱的早餐费去租书看,到新华书店站柜台看书,借在学校园书馆帮忙时也做了一回“孔乙己”。
读到小学三年级,开始做命题作文。老师布置写一篇,自己写两篇、三篇,也试着向市内的刊物投稿。在我记忆中自己见于铅字的第一篇文章是电影《苦菜花》观后感,使自己获得了五张电影观看券。此后一发不收,也发了一些读后感、散文之类的稚气小作品。
到了中学阶段,正是文化大革命中段,那时自己笔锋的最大用途是写学习毛著的心得体会、讲用稿、大批判文章。在担任学校广播员工作时,更多的是写广播稿。那时最值得自豪的是自己的一篇散文《学雷锋纪事》被省报准备刊用。只因为自己在投稿前没有让学校盖上个大印,因此被学校视为骄傲自满。所以,学校在给编辑部的回函中,表示不同意发表,以免让小小年纪的我把尾巴翘上天。如果当时文章发表了,我就是全校、全市第一个在省报发表文章的中学生。虽然文章没有发表,但也让我在学校里名气大扬。
高中毕业时,市文教局组织一批教师到渔村体验生活,搞文学创作,也破例地吸收我和另外两名中学生参加。当时在文教局工作的父亲叮嘱我,好好学,好好写,这是走上文学之路的一个好机会。在短短15天的生活体验中,我与渔民同住同吃同出海。后来,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可惜因几次搬家,不知在什么时候遗失了。
正当我热衷文学梦的时候,这时正好碰上李庆霖给伟大领袖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信发表,全国再次掀起上山下乡的高潮。在锣鼓喧天的欢送下,我与104名同伴离开家乡,奔赴相隔125公里的邻县农场插队。
到了农场后,文学梦未泯,还是那样热衷看书,热衷写作。除了为生产队写广播稿,表扬好人好事外,更多的是写日记,积累素材,为日后写小说做准备。在差不多5年的知青生活中,除了写下大量的日记之外,还在70年代中期,写了一个小册子,叫《白红的手记》,已写《悲伤的琴声》、《爱的伤逝》、《梦》、《青春》、《追求》、《人心》共6篇,可惜未能写完。册子里的文字很幼稚,那毕竟是一个19岁小青年的感情的泄渲。它虽然幼稚或可笑,但它却是真实无假的,足以反映文化大革命后期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心路。这段历史和经历对我的人生观影响很大、很深,是我悲剧人生的奠基。为了不忘记过去,不怕献丑,这几篇小文一直保存,也让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后人可从中窥一斑知全豹。
当年在农场插队时,每晚睡前总要写日记,将一天的感受都记下来,一直坚持了好长时间。直到有一次被一位我自认为是知己的出卖自己,将我的日记给不该看的人看了,还摘录部分公布于众,作为批判材料。我愤然之下,发誓不再记日记,要记就记在脑里,永远也不让人偷去。但光阴不留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脑里的记忆一点点忘记,不管是珍贵的还是普通的。我又感到后悔,悔不该为一个小人的卑鄙举动而放弃良好的习惯。于是我又改为写隐语日记:每日三言两语,且用文言句式,隐晦曲折。为的是即使别人偷看了,也不知所云。但时间久了,连自己也弄糊涂了,也要猜谜语似的。后来我干脆不再写日记了。回想这段思想的经历,也是蛮有意思的。
1977年恢复高考,我的志愿是大学的中文系。可是想不到的是,我的成绩虽然名列本地中文考生的第7名,但却与大学无缘:那是因为在政审上,让农场黑了我,政审不合格。最后只能到本地的师范学校就读。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招生,没有年龄的限制,也不受限工作与否。在师范学校里,我们这批学生不少是大龄的、已工作多年的,更不乏民办教师。师范学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如果按常规的课程进行教学,对这些当了多年的民办教师来说,无疑是白白浪费他们的时间。同时,由于全国已全面恢复高考,各地也盼望本地每年能多出一些大学生,也举办不少的高考尖子班,需要配备大量的教辅老师。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县教育局从我们这批学生中,选出20名语文、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充当县高考尖子班的辅导老师,而我恰好是其中的一个。
我可说是幸运的20个人中最幸运的一个,因为在县里享有盛名的语文权威冯乐老师看上了我,让我当他的助手,留在师范学校上语文课。就这样,在恩师的指导下,我系统地学习了大学中文系的大部份教材,更难得的是深入钻研了王力、吕叔湘、陈望道、叶圣陶等一批语文大师的专著,为日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机关文秘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0年初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北海当了8年半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此期间,我先后进行了两轮语文教改实验,其中一个是自治区教育学院的定点项目。这个项目的实验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教育学院及市领导亲临考察,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学校任教期间,所撰写的主要是教学论文及实验总结,因为我还兼任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所以也写了不少的新闻报道。
1988年底,我无奈地离开了热爱的教学岗位,走进了大染缸——官场,从此,每天穷于政务事务,耗于案牍。那个时候,我多么盼望有朝一日能不再去写那为人捉笔、嚼之乏味的现代八股;而还自己自由的笔,或追忆惨烈难忘的知青生活,或畅叙春风拂桃李的粉笔生涯,或描绘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或倾诉如火如荼的感情……
年少时的我,可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正如毛泽东所倡导的“敢想敢说敢干”, 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胆略和能力,但也给自己带来不少的苦头。也好在自己的性格一直是开朗的,会在挫折中站起来;也好在我的观念是超脱的,不为名利所困;也好在我的心态是知足常乐,没有那么多的物欲和官欲。我想,一个人活在世上,一是让自己活得轻松快乐些,二是对社会有贡献,也就足矣,又何必恋着官场不舍呢?我想,退休后,能读自己爱读的书,能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不是更开心吗?还有何求呢?人的一生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只不过是沧海的一滴水,又何必在于得意与失意呢?于是,在2002年机构改革的时候,46岁的我决然提前退休,回家看书养花,寄托自己的情操。
我的文学梦,自小就有的美梦,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有实现的那一天吗?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9-11 08:54
自幼早结文学梦,
如饥似渴真用功,
可惜时代常差错,
至今尚未获收丰。
作者: 金火鸟 时间: 2014-9-11 09:17
很喜欢你的性格。我觉得文学梦啥时实现都不晚,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嘛!你有那么好的基础,坚持写下去。另外我觉得,写作是一种爱好,就当做晚年生活的一部分,也不一定非得当作家。其实你年轻时就写了那么多作品,早就是作家了,当今人人都可当作家,作家有名家、大家、小作家,专业作家、业余作家,著名作家、非著名作家等等,做个业余的我看就很好。坚持写作吧,又练脑又修身养生,我的体会供参考。期盼你的大作,祝你成功!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4-9-11 10:38
相对中知网大多数网友来讲,您还很年轻,来日方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 凉梦 时间: 2014-9-11 22:35
金火鸟:非常赞同你的指教。想当文学家,那是年少时不知天高地厚的狂想;现在已到知天命之年,燥动的心已平静下来。写作也正如你所说的:练脑又修身养生。现在也没有刻意去写作,只是偶尔灵感突现或勾起往事时才去动笔。还望继续赐教。
作者: 金火鸟 时间: 2014-9-13 19:50
我们都是荒友,哪能说赐教,大家在一起交流,我也有过文学梦,有梦才有生活,才有希望。能写作也是一个人的幸福,当有了激情、真情的时候,灵感就爬上笔端,那时写起来,就是幸福时刻,人的一生要珍惜这种幸福。我们共勉。
作者: 凉梦 时间: 2014-9-14 19:39
“能写作也是一个人的幸福,当有了激情、真情的时候,灵感就爬上笔端,那时写起来,就是幸福时刻,人的一生要珍惜这种幸福。”看了这个,茅塞顿开,让我对于写作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境界。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