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老知青的赞歌 [打印本页]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3 21:21
标题: 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老知青的赞歌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4-12-3 21:22 编辑

                 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一)
      2010年11月26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的大型文艺演出“北大荒知青之歌”,真实、系统、生动地把共和国一代知青从“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始,到“再苦再难也要坚强,为了那些期待眼神”的全过程,形象地、高度概括地展现在舞台上。诚如主持人所说:“北大荒人的脊梁是压不垮的脊梁,北大荒知青的脊梁挺起来就是那高耸的山岗,躬起来就是最美的桥梁,即便我们倒下去,那也将铺成最坚实的路,虽然坎坷,但风雨交加中充满希望”。一次次观看,一次次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然而,在第六幕“压不垮的脊梁”中,我惊讶地发现:当北大荒知青代表走上舞台时——有工人、有艺术家、有作家、有全国劳动模范,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唯独没有科技工作者,没有工程师!在祖国从“千疮百孔”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进程中,五十四万北大荒知青竟没有杰出的科技人才!可能吗?我深深的沉思……
      众所周知,“老三届”是祖国自解放以来到改革开放培养出的教育最成功、知识底蕴最深厚、知识结构最合理的一代,也是北大荒知青的主体。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七七年和七八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估计有五分之一是在“广阔天地”里摸、爬、滚、打过的“老三届”,还有至少五分之一或五分之二是后续上山下乡的“小三届”。这些爱国主义情结已深入骨髓的知识青年,怎么连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都不出现呢?毕竟“知识青年”是经历了科技兴国的整整一代人啊!
      国人皆知,“神州五号”、“神州六号”上天时,总指挥、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等,年龄全是五六十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过来的老知青,我为此骄傲过。同时,也为自己的无所建树羞愧过。
      为了让人们对 “知识青年”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我想谈一谈我——一个当年的知识青年,后来工作在纺织生产第一线工程师的艰难曲折历程和微不足道的成绩。说明即使最普通的知青,也曾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在技术领域奋斗过,并曾有过自己的欣慰时刻。以不负那个火红的年代,也不负自己心中的那点火。
   (因时间较紧、文笔太差,待续部分可能需较长时间,敬请谅解)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4-12-3 22:54
  欢迎知青朋友来到散文小说版发布佳作!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4 08:45
感慨知青多奉献,
科技战线也向前,
自身经历细说道,
必是精彩好佳篇。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4 10:59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2-4 08:45
感慨知青多奉献,
科技战线也向前,
自身经历细说道,

龙兄:您好!佳篇愧不敢当,只是觉得心中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我们这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拼搏在蹉跎岁月,奉献在改革期间。虽历经磨难却痴心不改。其坚韧不拨的意志,与祖国同命运的担当,敢于挑战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笑脸直面坎坷人生的乐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奉献、不屈不挠、笑对人生的优秀品质。让世人全面了解知青,为历史留下一份真实,应该是知青的一份责任,一种义务吧!————试看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劳动者,哪个行业没有知青在奉献?哪个阶层没有知青在挑大樑?!在祖国从文革后的“满目沧桑”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道路上,遍洒着知青奋斗的汗水和牺牲的泪水。历史不应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拙作旨在抛砖引玉,至于续文因时间和水平的关系,恐怕需要较长时间。 谢龙兄的夸奖了!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4 11:09
黑土阡陌 发表于 2014-12-3 22:54
  欢迎知青朋友来到散文小说版发布佳作!

让世界全面了解知青,为历史留下一份真实。是我们的一份心愿,一种责任,一点义务。可惜文笔太差,水平太低,拙作权当拋砖引玉吧!谢谢了!
作者: 千帆过    时间: 2014-12-4 11:21
    山子的文章透着一股朝气。能感觉到他心中的火不只是一点,也相信他和一代知青人都曾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许个人这点力量微不足道,但无数知青人的微薄之力一定能汇集出一股洪流,必将在推动祖国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4-12-4 11:29
“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多新颖命题。看之虽小,但看过之后就感觉心中有股青春之火慢慢燃起......。再看楼主洒脱坦诚的文字不由让雾梦充满尊敬之意。期待您后续佳作。祝好楼主学长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4-12-4 15:45
雾梦 发表于 2014-12-4 11:29
“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多新颖命题。看之虽小,但看过之后就感觉心中有股青春之火慢慢燃起......。再看 ...

极赞!期待佳篇......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4 20:26
我们这一代知青“上山下乡”所经历的苦难,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他们生活在蜜罐中也未必体会到它的甜。我曾亲耳听到一年轻人讲,你们为什么要去上山下乡?为什么要去吃那个苦?
“历史不应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非常支持我们知青这个群体,用我们当年上山下乡的那股热情,继续书写我们的当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告诉我们的后人。知青精神永恒!
“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像奥运的火炬一样永远传下去。我们大家支持您!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5 10:02
山子 发表于 2014-12-4 10:59
龙兄:您好!佳篇愧不敢当,只是觉得心中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我们这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拼搏 ...

不急!慢慢写!只要写好了能在这里发表给大家看就好!握手!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5 16:07
千帆过 发表于 2014-12-4 11:21
山子的文章透着一股朝气。能感觉到他心中的火不只是一点,也相信他和一代知青人都曾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 ...

谢谢版主的理解。大梦初醒,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和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回响在耳旁。于是,一代知青带着疲惫的身心和伤痕累累的躯体,又投身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行列中。数十年来,奋战在科研领域、技术一线、教育战线的知青何止千百万!知青用压不跨的脊梁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支撑起了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5 16:24
雾梦 发表于 2014-12-4 11:29
“为了心中那点不灭的火”,多新颖命题。看之虽小,但看过之后就感觉心中有股青春之火慢慢燃起......。再看 ...

雾梦大姐:您好!知青心中都有一点不灭的火,这点火源自从小受到的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源自激情燃烧的岁月,它将伴随着知青直至地老天荒。做为知青大家庭的一员,我会尽力将后续部分写好。 谢谢!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5 16:27
闲人一个 发表于 2014-12-4 15:45
极赞!期待佳篇......

谢谢版主,我将全力以赴。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5 16:47
一川枫叶 发表于 2014-12-4 20:26
我们这一代知青“上山下乡”所经历的苦难,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他们生活在蜜罐中也未必体会到它的甜。我曾 ...

大姐:您好!心中不灭的火,必有引燃的火星,烧之不竭的燃料。这点火的引燃、燎原、余热不减有其历史缘源。年轻一代可能不懂。但知青应该讲,应该告诉后人。我这里抛砖引玉,盼望知青群体,在老有所为中记录青春的足迹,延续不老的青春。谢谢支持!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5 16:5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2-5 10:02
不急!慢慢写!只要写好了能在这里发表给大家看就好!握手!

谢龙兄:我会用心写下去,改下去。与知青朋友共度充实、美好、青春焕发的晚年!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5 17:44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4-12-5 21:37 编辑
山子 发表于 2014-12-5 16:47
大姐:您好!心中不灭的火,必有引燃的火星,烧之不竭的燃料。这点火的引燃、燎原、余热不减有其历史缘源 ...

为山子的精神感动。您写我们读。我们写您读。我们之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青春永恒!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6 08:57
山子 发表于 2014-12-5 16:51
谢龙兄:我会用心写下去,改下去。与知青朋友共度充实、美好、青春焕发的晚年! ...

对!让我们的晚年也成为火红的年华!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6 21:06
一川枫叶 发表于 2014-12-5 17:44
为山子的精神感动。您写我们读。我们写您读。我们之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青春永恒! ...

大姐:您好!一木是木,二木为林,三木成森林。知青大家庭的一千七百万名成员正在陆续走下工作岗位,其中不乏各行业的精英。让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提高,共圆一个梦,同续一段情。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6 21:16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2-6 08:57
对!让我们的晚年也成为火红的年华!

龙兄:您好!一位哲人说过:青年是年轻的代名词,青春却不为年轻人独有,有的人年纪轻轻却老气横秋,有的人白花苍苍却青春焕发!愿天下知青在保重身体的前题下,都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无限好的夕阳中,延续自己的青春年华……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7 08:19
愿天下知青在保重身体的前题下,都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无限好的夕阳中,延续自己的青春年华……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7 16:45
山子 发表于 2014-12-6 21:06
大姐:您好!一木是木,二木为林,三木成森林。知青大家庭的一千七百万名成员正在陆续走下工作岗位,其中 ...

是的。让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提高,共圆一个梦,同续一段情。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8 07:48
抱团取暖!
作者: 金火鸟    时间: 2014-12-8 10:07
期待你的好文章,让知青心中的那团火激情的燃烧。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9 08:43
让知青心中的那团火激情的燃烧。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9 19:44
一川枫叶 发表于 2014-12-7 16:45
是的。让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提高,共圆一个梦,同续一段情。 ...

好的。让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提高,共圆一个梦,同续一段情。在晚霞中留下青春的脚印。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9 20:04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12-8 10:07
期待你的好文章,让知青心中的那团火激情的燃烧。


谢谢,好文章谈不上。但激情燃烧的年代,经历坎坷的岁月,造就了“鳯凰涅槃”的一代。每个知青心中都有一团火,这团火汇聚起来,必将使夕阳更红,晚霞更绚丽!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9 20:1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2-9 08:43
让知青心中的那团火激情的燃烧。

是的,愿知青心中的火都能激情的燃烧。在激情燃烧中延续火热的青春!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9 20:19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4-12-11 22:15 编辑

      这是1978年插队时写的两首小“诗”,与当时社会上大部分诗作一样,空洞无味。但它却真实反映了大梦过后,知青在冷嘲热讽、艰难困苦中刻苦自学,立志献身“四化”的信念与决心。现将它一字不动抄录出来,既还历史一份真实,又给这两首所谓的“诗”找到一个最好的归宿。
                                    
                            (一)
                     心似白玉志如铁,
                     不爱钱财不爱色,
                     如蜂忙碌求真理,
                     文武齐练报于国。
     
                    甘认“院长”狠钻研,
                    日日寒窗不畏难,
                    功到成绩献给党,
                    誓为中华好儿郎。

                           (二)
                        中华好儿郎,
                        平生意志坚,
                         认准阳光道,
                         万马拉不返。

                         刻苦狠攻关,
                         敢攀万重山,
                         青春献“四化”
                         热血谱新章。

       注:随着“文革”的结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时痛定思痛、寄希望于科技报国的知青比比皆是。由于“三更灯火五更鸡”,田间地头理公式。本人曾被戏称为“神经病”、“神经病院”院长等。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10 08:38
文革结束思苦学,
不畏艰难闯关绝,
任他风言风语谝,
坚持学业决心填。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10 23:41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4-12-11 22:17 编辑

谢龙兄!   
      文革结束痛断肠   
      满目疮痍泪难干   
      回春还须争分秒   
      剌股理应效前贤  

      寒窗夜夜星相伴  
      破关日日乐中忙  
      回首当年无憾事  
      夕阳无限笑语喧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11 08:56
夕阳无限笑语喧,(山子)
知青生涯丰富全,
酸甜苦辣皆尝到,
方有欢乐拥晚年。

作者: 无为无畏    时间: 2014-12-11 10:57
本帖最后由 无为无畏 于 2014-12-11 11:02 编辑

山子兄,我路过此地,发现这里仍然燃着知青的熊熊烈火,我也加一把柴
      知青时的读书经历
     文革开始,我16岁,读初一。到1966年大考前夕,上面宣布“革命啦”,不用大考啦,我们欣喜若狂。哪知这一“欣喜”,耽误了我们一生!

    1969年3月 我们68届初中“未毕业生”,和全国6届1600万初高中生,被时代的大浪席卷,以“知识青年”的身份,被下乡!!因为喜欢鲁迅,下乡时仅带了一本他老人家的“杂文集”。艰苦的劳动之余,在晚上闲聊得够了的时候,就着煤油灯懵懂地体会鲁迅杂文的犀利,睡梦中梦见自己在“痛打落水狗”,笑醒了。
     在那除了“四卷”雄文和八个样板戏之外的其他书籍都被禁读的年代,读到一本好书,犹如久旱遇甘霖,沁人心肺!不知在哪儿弄到了一本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半懂不懂地看下去,原来是革命加“三角恋”。还有一些激励人生的话,倒似阳光射进心田。“没有了,斯契潘!”这句话,是苏联作家绥拉菲靡维奇《铁流》中的一句话,一直萦绕我几十年,可能是战争的场面太残酷留下的烙印。
     有一天,老军工排长黄成龙到我们知青宿舍里,看到高中生夏伯言床头放着的法文原版马克思、恩格斯的硬封面书,拿起来就说“这个大胡子外国老头的书,封资修,抹收!”,夏兄连忙拦住说:“你是共产党员吧,这是你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写的书,你别胡闹!”,大概黄排长听说过这个姓马的人的名字,就一脸歉意地终止了他的“革命行动”。
     在毫无希望的年代,我们宿舍几个初中生受到高中生夏兄的影响,凭兴趣自学起来。我因为体弱多病,自学中医、针灸,背“汤头歌诀”,什么“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还有西医里的“高分子、低分子”把他们自学数理化的同宿舍知青笑死了。我也从精通历史的夏兄那里听说了什么“赫连勃勃、姚弋仲等晋代人的名字”。我学医的,首先在1974年当上了连队卫生员,脱离了大田劳动。恢复高考以后,我们一宿舍7个知青,6个人考上了大学。
    “有追求,就会有希望,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现在常对我儿子说这句话。


u=2354360243,1640230592&fm=23&gp=0.jpg (16.63 KB, 下载次数: 1)

u=2354360243,1640230592&fm=23&gp=0.jpg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11 21:59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4-12-11 22:07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2-11 08:56
夕阳无限笑语喧,(山子)
知青生涯丰富全,
酸甜苦辣皆尝到,


      龙兄:您好!一首知青歌曲唱出了知青共同的心声:“我很富有,是因为我曾经历过!”我们都富有,因为我们都曾投身于那个火红的时代!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11 22:06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4-12-12 16:12 编辑
无为无畏 发表于 2014-12-11 10:57
山子兄,我路过此地,发现这里仍然燃着知青的熊熊烈火,我也加一把柴。
      知青时的读书经历
     文革 ...


      无为无畏兄:您好!我举双手为您添加的、用汽油浸泡过的柴叫好!我是75年插队的知青大家族中的小弟,和你们比起来,我遭受的磨难,不值一提。你们能在理想破灭、身心疲惫、失望甚至绝望的日子里,相濡以沫、矢志求学、并取得“恢复高考后,我们一宿舍7个知青,6个人考上大学。”的骄人业绩。其精神感天动地。你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向历史证明:知青是不甘沉沦的一代,是坚韧不拔的一代,是和祖国共命运、与世代同行的一代。您的这把柴为历史、为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素材,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众人拾柴火焰高,企盼知青心中那团不灭的火都能燃烧起来。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12 07:56
无为无畏 发表于 2014-12-11 10:57
山子兄,我路过此地,发现这里仍然燃着知青的熊熊烈火,我也加一把柴。
      知青时的读书经历
     文革 ...

文革失去读书缘,
只能自主拼搏间,
同罕知青齐奋斗,
多数进入大学田。

作者: 吉林行者    时间: 2015-1-28 09:06
热情洋溢,青春不老。佩服!佩服!向您学习!!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5-1-30 10:32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5-1-30 10:34 编辑
吉林行者 发表于 2015-1-28 09:06
热情洋溢,青春不老。佩服!佩服!向您学习!!

    吉林行者兄:您好!古人说:少要沉稳老要狂。我们的少年、青年时期,是在祖国上下一片红的狂热年代度过的,谈不上沉稳。如今我们将老,对于那段轰轰烈烈的青春岁月的追忆,是必然趋势。知青中的大多数,头发会白,红颜不在,但青春不会老。因为那段特殊的岁月、特殊的教育、特殊的人生经历,赋予了我们勇于担当、永不服输、永远不老的性格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5-2-3 19:58
山子 发表于 2014-12-9 20:19
这是1978年插队时写的两首小“诗”,与当时社会上大部分诗作一样,空洞无味。但它却真实反映了大梦过 ...

哈哈!山子好!                    谢谢瞻远的文字!

             知青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拼搏向上,传统思维模式,造就了一的批默默的奉献者。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现如今大多以布衣草民之身告老还乡了,但是知青人吃苦耐劳,爱党爱国的精神,应引以为荣,值得发扬光大!
                期待着------。
                    祝愉快!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5-2-3 21:38
谢豆兄:一朝天子一朝臣,特殊年代造就特殊的人!知青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思考的一代”等等。几十年过去了,不管怎么说,知青以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坚韧不拨的精神赢得了社会的认可,确实“应引以为荣,值得发扬光大”!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