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再忆故居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26 14:33
标题: 再忆故居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4-12-26 21:20 编辑
这是盔甲厂胡同东口,原来这里是个分界线,再以东是城外,
一片乱草丛生的野地.这里是我小时候经常出没的地方,三年困
难时期和二哥一同拔野菜,什么野藓菜、马齿苋、苦苦莱......
二哥在这里逮田鸡(青蛙)那是好手,回到家里剥起田鸡皮来动
作非常麻利。那时期可是改善伙食的一席美餐啊!
记得有一次二哥走在我的前面我尾随其后,仅相差几米之
远,天生胆小的我突然踩着软乎乎的东西,吓的我跳了起来:"啊"
的直叫唤.二哥退回来看一看,又用脚踩一踩,说地下埋了一头
死牛。我当时正好踩在牛背上,每每想到那情景我都后怕.要是
晚上踩上它,十魂得吓掉了九魂半。晚上我是绝对不敢自已来的。
甭说晚上来玩那还是常真有的事.在这一片荒野之地我们
也称之---乱死岗子,尽然还住着一个炮兵司令部,当时周边
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席之地。
每逢星期六晚上部队都在露天地放映电影。看电影是我的
最爱。免费看它巴不得。想当年像刘巧儿、上甘岭、李双双等
老电影都是二哥陪我在这里看的。现在此处是立交桥的位置。
我的故居现在的中安宾馆就在盔甲厂二小的马路对面。
走进里院,原来的二号门变成现在的三号门。从三号门入口
沿阶梯上到二楼,这里原来每一层住三户人家,现在改造成两
边都有过道和房间。此门写着3203的房子就是45年前我的家。
想当年上课铃声响起,我加快速度跑到学校都来得及。有时课
间回趟家取个东西也是常有的事。
我的故居以宾馆自居,我的骄傲——曾经的家还在
-
607dac0cg832bfd918ad7&690&690.jpg
(111.64 KB, 下载次数: 1)
盔甲厂东入口处
-
607dac0cg832c04eaba34&690&690.jpg
(93.85 KB, 下载次数: 1)
东面立交桥
-
607dac0cg837c8da8f142&690&690.jpg
(129.47 KB, 下载次数: 1)
静妍家门口
-
607dac0cg837ca294d0fe&690.jpg
(103.1 KB, 下载次数: 0)
盔甲厂小学后曾改名为丁香小学
-
607dac0cg837c8623f0c0&690&690.jpg
(98.6 KB, 下载次数: 0)
盔甲厂西面
-
607dac0cg83368f2165fe&690&690.jpg
(89.77 KB, 下载次数: 1)
我的家变为中安宾馆
-
607dac0cg83368e846d8d&690&690.jpg
(63.68 KB, 下载次数: 2)
我原来的家门口
-
IMG_20140627_113814副本.jpg
(1.3 MB, 下载次数: 1)
在原来的家门口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26 20:53
煤炭部大院在泡子河地区最有名,因为当年住着一些领导干部。泡子河那片地势低,你们那个院的地基比周围要高出一米。据说在咱们上学的年代,煤炭部还有副部长住在那里,后来部级干部可能就逐步搬出那院了。文革后煤炭部没了,住户应该就什么单位的人都有了。
煤炭部大院的位置应该是老燕京大学宿舍区,即斯诺曾居住过的地方,你们曾是斯诺的邻居啊。呵呵!看到你前面拍的照片了。盔甲厂胡同东口被什么印刷厂占用,院子很大,使得盔甲厂胡同往南拐了20米的弯儿,直通北京开关厂(原德国坟地)。你二哥带你玩的地方可能就是“德国坟地”,那时候我们这片的小孩,放了暑假就经常搭帮结伙的去那里玩,抓蜻蜓、蚂蚱、刀螂,大孩子还能粘知了。那里演过露天电影,我人生看过的第一个有印象的电影是前苏联的《丘克与盖克》。小时候的事太有意思了,学姐多写写。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26 21:15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4-12-26 21:18 编辑
哈哈~~学弟咱们又成了影友了。盔甲厂东口是印刷厂也就是盔甲厂十七号大院,我的两位同学杨建荣和吴伟文住在里面。
煤炭部大院当时是十五号大院,后来改为六号大院了。
佩服学弟的记性。我和二哥玩的地方是叫“德国坟地”。都说我们的楼房建在一片坟地上,风水不好。
我和二哥拿着自做的小网子,拿着玻璃瓶还去捞鱼虫,回家好喂鱼。
炮兵司令部扎营在那里,我们还走进营房参观过。第一次看到当兵的把被子叠得象豆腐块一样整齐,回到家里我还学着叠自家的被子,总叠不出棱角出来。爸爸说人家是不是里面放纸板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叠被子都用尺子量好对角、长、宽、高来叠的,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放。不得不佩服军人的优良作风。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26 23:06
我就特喜欢直线加方块的韵律,喜欢军营生活,叠豆腐块的被子我最拿手。直到最近我家才不叠被落在床上了。以前都是我的活,直到把几条被子都叠得见棱见角才罢休。呵呵!
作者: 送你阳光 时间: 2014-12-27 07:20
盔甲厂的变化太大了,只有你们院子保留还算不错。你们家就是我们放学后的一个避风港,你的父母兄长对我们就想对自己的孩子。剩下的17号院、科学院1号院、甲1号、我家乙1号、丙1号虽然还都在却是面目全非。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27 17:17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4-12-27 17:35 编辑
偶尔我也叠,不过还得用手拍棱角。学弟当过兵?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永不丢。
好习惯从小养成。记得在盔甲厂住时,爸爸在兄弟、妹妹面前也总夸我,每天晚上睡觉把脱下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床边。我爸爸是全家最爱整洁的。他办公室的抽屉里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办公时无须低头看抽屉,手可以准确无误的拿出需要的东西。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盲打电脑键盘一样。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27 17:29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4-12-27 17:36 编辑
我们家那时家具少,空间大,给咱们创造了游玩的好场所。不知你那时加入我们的行列没有——踩高跷。我二哥做的高跷棍,开始惠英等同学走不好,后来熟练掌握要领后,满屋子、厨房、走廊到处行走自如,
我爸妈喜欢孩子,你们去了可高兴啦。总是把你们的名字挂在嘴边。连我二哥到现在还记得你们的名字。好在我的故居还留下一个完整的模样。你们的故居也还留下了。惠英家变成一堵墙。连那两棵我经常吃过的大枣树也不见踪影了。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28 21:36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28 21:40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28 21:42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28 21:49
屹梁梁快速发来照片。谢谢!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4-12-29 12:15
一川姐姐已经等不及了,圪梁梁大哥您快点吧,可别让一川大姐急坏了。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4-12-29 17:01
姐在夸学弟发的照片上传的速度快。没有再让发照片之意。我表达的不准确,小妹理解错了。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4-12-31 21:34
梁梁同学一贯神速,不会耽误事儿的,因为梁梁同学是我党最有自觉性的战士。
作者: 下里巴人. 时间: 2015-1-7 10:26
盔甲厂北边羊毛胡同、裱褙胡同、鲤鱼胡同临近贡院。盔甲厂是清代军队的兵工厂,包括马匹厂,都属于泡子河地区。据说徐悲鸿展览馆原来在东授禄胡同,是一套四合院。后来那条胡同被拆建北京站,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徐悲鸿展览馆选址在新街口。老钱局东口那栋二层西洋楼现在还在,房产属于北京空军,曾经住过许世友等名将。咱们应该都是北京站附近长大的,你们小时候常去北京站玩吗?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7 12:14
看来下里巴人咱们也是邻居了。您对胡同名字、址史、方位比我记得清楚。那您住在哪个胡同?我小时候常去北京站玩。尤其是夏天,那里有凉风拂面好爽啊!偷偷地溜进站里看电影、洗澡等等。徐悲鸿纪念馆参观过二次。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7 12:16
学弟提供宝贵照片,收藏了。谢谢!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1-7 22:02
小时候,有事没事的就到北京站溜达一圈,尤其是夏天,那里是遛弯纳凉的好去处。在我心里,咱的北京站最漂亮!直到今日北京站的设计仍然显得不俗,后来建的西客站东客站的俗套的外观,不大气,更没有中国元素。从建筑审美上看远远不如北京站——呵呵,我喜欢正南正北的建筑,四四方方,庄重。因为我一到西、东站,就找不着北!当年的“十大建筑”,比之后来一些粗制滥造的高楼大厦,当属精品。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大裤衩了。现在咱北京站的环境让无能的管理给糟蹋了,但那北京站的钟声一响,俺的心还是能美醉了!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1-8 09:20
正在上学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天天搞运动,日日鸡飞狗跳,爸爸参加的哪一派组织,出了一本杂志名字叫《战斗文艺》,我和姐姐每天义务帮助卖那本杂志,每天卖杂志的地点就是北京站的各个候车室,那时候真不知道为什么那样受累,小小年纪不能读书,真是好无辜啊。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