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评工分 [打印本页]

作者: 棋中王    时间: 2015-10-30 16:07
标题: 评工分
本帖最后由 棋中王 于 2015-10-30 16:09 编辑


评工分
    月牙刚刚挂上树梢,忙碌了一天的我,匆匆扒拉一口饭,撂下碗筷便赶往队部。
    灯火通明的队部里,早已挤挤插插坐满了人。虽然干了一天的活,一个个都很疲惫困乏,但这样的社员大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不能缺席。因为,这是生产队月度例行的评定工分,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没有比这再大的事了。所以每当月末这天晚上,全队百十来号男女劳力,都会早早地吃完饭来队部等候。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究竟自己出一个工挣多少工分,每个人都翘首以待。而工分就是收入分配,到了年终根据分值,给你结算年收入。故“分分小命根”,每个人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都会工于心计、斤斤计较。
    第一次参加评工分,我感到既新鲜又好奇。据说评工分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创造发明,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大寨式工分”成为全国农村劳动收入分配的唯一模式。“当当当”墙上的金杯挂钟打点,把时针摇向了晚上7点钟。生产队长“三老毛”咳嗽了一声,刚才还一片嘈杂喧哗的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安静下来。“三老毛”简要说了两句开场白,一月一度的评工分便开始了。会计宝岱打开全体劳力的花名册,依次喊名字。叫到谁,由谁自报工分,也就是自我评鉴,然后“三老毛”问大伙行不行,只要大伙异口同声地喊“行”,群众评议这关就算通过了。接着再进行下一个。倘若大伙对申报人自报的工分有异议或不同意,会场上的回应就会和者盖寡,甚至出现无应答的冷场现象。显然,这是申报人给自己的工分报高了。这时主持人或其他人会给出降分的提议,直到表决通过为止。
    在我们那儿,通常一等男劳力日工分标准是10分,二等的是9分,三等的是8分,大半拉子是7分,半拉子6分;一等女劳力日工分标准是8分,二等的是7分,三等的是6分。当然在插秧、割地的大忙季节,标准的一等男劳力日工分会提高到15分,标准一等女劳力工分会提高到13分。其他档次的工分标准都按照等差也相应提高。所以不管男劳力、女劳力都寄希望于被评上一等好劳力。那将意味着年终要比二、三等劳力多挣好几百工分,按照分值1毛钱/分计算,就是好几十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也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
    快评到知青了,名单上我是第一个。突然,我像怀揣了小兔子,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起来。想要个一等,怕通不过失面子。若报个二等,又不甘心,觉得自己不比那些一等的差。正当我自忖纠结不已时,会计宝岱喊到我的名字。慌乱中我支支吾吾说了一句:“大家看着给吧。”会场上顿时一片哄堂大笑。这时“三老毛”队长发话了,“这小伙子挺硬干,干啥像啥,我看给10分。”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刻爆出“行!”我又兴奋又激动,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要知道,自打那次评分以后,从此奠定了我一等好劳力的地位。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插秧、割地,还是装窑、修大壕、干零活,队里统统把我当好劳力使唤。一年下来,我不仅挣了四千多分,还被评委公社的“先进生产者”呢。
    其实,要说当时评工分也算公平。群众的眼睛就是一把尺度,衡量劳动态度、农活技术、操作能力,考量综合劳作水平,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用老农常说的一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干活不济,就怪不得人家不给你评高分。有的人虽说也是老庄稼把式,但干活脱奸耍滑,即使会上通过了10分,但第二天张榜公布还是被降了一等。原来,群众评议表决通过后,还有一项队委会审核的程序。队委会是生产队的领导核心,相当于一个领导班子,队里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队委会集体讨论通过。我们生产队的那个队委会,由政治队长、生产队长、青年队长、会计、保管员,外加资深贫下中农代表共9人组成,我作为唯一的知青代表也是成员之一。因而,能促使我在队委会上为知青评分“挣口袋”。知青小孙,外号“茄包子”,因为身材矮小,每次9分都通不过,卯足了劲混个8分——相当妇女好劳力,屡伤自尊。于是,我在队委会上要求给他提1分,并与条件相同的本地青年二喜比。因为二喜的父亲是队委会成员,又是当地大姓人家,亲戚里道的都向情不向理,所以二喜赖了吧唧还给评上了10分。在我据理力争下,“茄包子”终于被提到了9分,从此锁定二等劳力的地位。
    那年月,“大寨式工分”制度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农村劳动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当然人家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总结出的经验方法,恐怕并非像我们生产队那样简单化,至少“政治挂帅”的评鉴,就被当时大多数的生产队简化掉了。或许大寨评工分,会完全摒弃那些人情分、亲情分,使得评定的工分更加公平、公正。但我切身感受到的,却并非是理想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许多时候,有失公允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称得上“资深”级老农,拿着高分干着俏活儿,且评工分时还掌控着话语权。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更算是典型了。譬如,插秧、割地妇女劳力甚至比男劳力干得还多,但工分始终相差2分。更可悲的是,知青中一些人干了多少年甚至直到回城,始终未能挣上一等劳力的工分。而当地那些从大半拉子干起的,几年功夫便摇身一变成了一等好劳力了。
    如今,评工分时代早已走进了历史。在人民公社运动30年间,农民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始终为摆脱贫困不懈地努力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才真正让几亿农民富裕起来了。许多当年的老知青,在政策的感召下,又重新回到农村二次创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绵薄之力。也不禁让我跃跃欲试……
    合上记忆的闸门,我再次陷入深思之中。
    (原创于2015年10月30日)



作者: 寒秋    时间: 2015-10-30 20:15
评工分,我们也经历过的事情,那个时候年龄小,干活也不行,评工分,爱评多少就多少。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5-10-30 21:02
       “三老毛”队长发话了,“这小伙子挺硬干,干啥像啥,我看给10分。”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刻爆出“行!”  通过此文,知道楼主学长是能文能武之人,心中更加敬佩。
      知青都有过评工分的经历,拜读此文,倍感亲切。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5-10-30 21:19
我们那时也评工分,但是公社知青办有令:为了上知识青年安心在农村扎根,凡是出了满勤的,工分一律按一等劳力算,就是10分。后来我当了大队脱产的民兵连长以后,我的工分就按大队干部算,一年4500分。可是尽管这样,因为分值太低,一年也挣不多少实钱。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0-31 08:47
学习大寨评工分,
大体合理也矛盾,
关键致富没保证,
还看如今新农村。

作者: 棋中王    时间: 2015-10-31 14:04
寒秋 发表于 2015-10-30 20:15
评工分,我们也经历过的事情,那个时候年龄小,干活也不行,评工分,爱评多少就多少。 ...

谢谢寒秋网友关注品评。
作者: 棋中王    时间: 2015-10-31 14:09
雾梦 发表于 2015-10-30 21:02
“三老毛”队长发话了,“这小伙子挺硬干,干啥像啥,我看给10分。”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刻爆出“行 ...

谢谢雾梦版主。我们那位“三老毛”其实姓史,排行老三,因干活比较毛糙,故送其此外号。我从插队到回城,他一直是我们的生产队长。可惜在那个年月,他家里也穷的叮当响。
作者: 棋中王    时间: 2015-10-31 14:14
闲人一个 发表于 2015-10-30 21:19
我们那时也评工分,但是公社知青办有令:为了上知识青年安心在农村扎根,凡是出了满勤的,工分一律按一等劳 ...

闲版插队的地方还真不错,公社知青办真为知青办实事,维护合法权益,的确让人羡慕。我插队的地方,离公社20里地,连带队干部都不愿意来。所以“山高皇帝远”,全凭着我们知青自己自治。谢谢闲版。
作者: 棋中王    时间: 2015-10-31 14:14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5-10-31 08:47
学习大寨评工分,
大体合理也矛盾,
关键致富没保证,

谢谢龙版。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5-10-31 16:28
      楼主第一次评工分就是一等劳力,看来表现不错。我们大队各生产队全劳力12分,知青第一年大多数算半劳力6分,只有第三生产队的3位知青评上12分。这3人下乡前都喜欢健身,插队时把举重的杠铃也带下乡。贫下中农虽然能挑200斤的担子,但是由于没有练过举重,谁也不能把杠铃举过头顶,再看看这3人发达的胸肌,因此对这3人的力气自然刮目相看。评工分时,有的村民认为知青初来乍到,不能记12分。这3位知青脸红脖子粗地要和这些人比力气,反对的人立刻偃旗息鼓不再作声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1-1 07:44
哈哈!三位真是太给力了!
作者: 雷午寨主    时间: 2015-11-13 20:45
   说到“评工分”,我这个“兵团战士”是没有赶上,可是我们连队坡下的寨子里,那些昆明插队的知青,倒是经常在评。有的时候,听他们讲起来,也是好笑。
   我们下乡时,瑞丽农村还没建“人民公社”还是“合作社”,我们雷午寨子,合作社的办公室就在我们场部(营部)后面的大青树下,挂着牌子,写着《雷午社》,萍水也没有人值班,空着,里面有一张竹芭桌,围着桌子是一圈用竹子做的凳子,说是凳子,其实就是在地下埋上两个稍细的竹子,再将粗的竹子凿好洞,安在立着的竹子上,就成了大家开会时坐的凳子。办公室很少有人,也就是寨子里收了香蕉、收了菠萝,放在屋子里,卖给我们这些“吃公家饭”的农场人,一斤也就二、三分钱。平时还看着眼熟的,称完后还给你加一串、或者添一个菠萝。反正傣家也不指着这些水果发财。
   后来,“文革”中,成立了人民公社,雷午寨子就成了小队,一个寨子一个小队。后来公社改革评工分制度,把每天出工前订的工分,变成一个月一评个“大寨工分”,这下子好看了。雷午寨子还没闹出什么事儿来,倒是弄岛路上的“姐毛”寨子,闹出个笑话来。
   “姐毛”寨子,是个大寨子,傣族多,插队的昆明知青也多,寨子又挨着边境线,那些男生,五天一次的“街子”是非赶不可的,反正队里的农活也没有多忙。这次,全队在一起评工分,可把这些男生整怕了。
   “大寨评分法”是一个月一评,这次评你是十分,你这个月只要出工,每天都拿十分,这次评你五分,每天都是五分。寨子里傣族多,简直就是傣族同胞,说给你几分,你就只有几分。这样一评,女同学可占了大便宜,那些寨子里的小普冒(小伙子)也不管你干活有多卖力,对女生都评高分,对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男生,就都评的低分。男生不干,在会上力争,但势单力薄,一举手,都傻了,傣族同胞都举手同意。人家还说了:女生“航丽”(漂亮),我们就是要给她们评高分!你们想上工就来,不想上就跑出去。劳动态度不好。所以评低分。这也还算“有道理”,所以,队里最漂亮的女生,只要出工必然拿“十分”。可把男生们气坏了,干脆不干活儿,跑到我们连队来玩儿,说给我们听。我们也觉得好笑,傣族人评工分不是看干活儿,而是看人。“漂亮也是工分”这句话就在我们中间传开了,过后,我们去姐毛寨子里玩儿,专门去女生那里蹭饭,理由就是你们工分高,那些男生工分低。……
   好像,“大寨评分法”在瑞丽傣族寨子里只实行了一年,就又改了。是否又改成按工作定分,也不清楚。不过,“漂亮多挣工分”这句话,就流传开了。原话是“hanli也是工分!”
   看到楼主的文章,想起边疆的往事。写出来供大家一乐!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5-11-13 21:58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5-11-13 20:45
说到“评工分”,我这个“兵团战士”是没有赶上,可是我们连队坡下的寨子里,那些昆明插队的知青,倒是 ...

       呵呵,还有这样评工分的,看起来有趣但也无奈,真是感情用事,男知青们也是无可奈何了。但说真的,女知青们干农活真是够辛苦的~ 多点就多点喽~  谢谢 雷午寨主边疆的往事带来的耳目一新之感!   恭祝周末快乐

作者: 雷午寨主    时间: 2015-11-13 23:00
雾梦 发表于 2015-11-13 21:58
呵呵,还有这样评工分的,看起来有趣但也无奈,真是感情用事,男知青们也是无可奈何了。但说真的, ...

谢谢雾梦!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1-14 07:53
漂亮挣工分!真得算是天下奇闻了!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