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6年3月7日(农历2016年1月29)星期一 天气:阴雨 昨天早晨去河边农贸市场给橙子买野生鱼,很幸运买得一条0.4公斤的野生黄刺骨鱼,45元一斤花了35元,沅陵人不喜欢36,(并非我不喜欢36)所以鱼贩子让了我一元。
幸运的买得了野生鱼,完成任务后的欣喜之余,便打道回府。转身之际一妇人与之擦肩,抬头一望是杨嫂熊夫人,旋即问道:"妹子呢"?噜噜嘴,杨嫂熊夫人手向身后一指说:"那不是呀"?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见妹子手提编织袋、迈着方步,在如流的人群中穿梭张望。
久违了的老朋友见面格外亲热,这十几年妹子原来一直在怀化帮女儿办幼儿园,去年从怀化搬到沅陵望圣坡办了个幼儿园,两老每日在幼儿园帮着买菜、做饭、看家护院,余热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毛泽东时代的时髦话那就是:小车不倒直管推!
看见两鬓斑白、肚腹微凸、面容憔悴的妹子不由我感慨万分! 想起我们的交往,那还得从返城说起。我们同是知青,他六四年下放官庄,我六五年下放黄壤坪。我们共同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磨炼,我们一起并肩了文革血与火的洗礼。我们又不约而同、义无反顾地返城。
返城的三年是我们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的三年。我们当搬运、做苦力,我们上洪江下江苏放大排、我们穿乡过镇走四方修房子。我们忍饥受寒、餐风露宿、担惊受怕,我们一家有难共出援手。所以,我们的青春年华是结成了我们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友谊过程。
记得有一次我不在家,妹子去我家玩,(那时我们互相走动频繁,那怕是朋友人不在家,时间久了也会去家里看看朋友家的老人,帮忙做些老人力所不及的事!)刚巧我家水缸破了。当时,我父亲发配去火场供销社了,姐姐、哥哥在外地,我和我弟弟都下放了,家里只有我老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妹子见状二话没说就出去了,邀上细伢子、丁棒头他们几个嗨嗨嗬嗬就抬回一个能装四担水的大缸来,把缸洗干净后又把水缸挑得满满的,连买水缸的钱也不要,感动得我老母亲唏哩划拉的一定要留他们吃晚饭!
这些往事虽然已过去四十多年了,但友谊永存。虽说我们也因工作的繁忙和家庭的琐事来往少些,但只要他从怀化回来,我到怀化去总要到相互家里坐坐,一碟瓜子、两杯清茶,聊聊天、叙叙旧,一坐就是一个下午,直至华灯初放才依依不舍、张郎送李郎似的道别。
忘了说一下,妹子真丈夫,大名熊陆生,吾之老友、挚友、知友、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