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我的知青生涯----(五)刨垡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4-4 16:34
标题: 我的知青生涯----(五)刨垡子
本帖最后由 激情岁月 于 2016-4-5 10:50 编辑

激情岁月,励炼华年
      我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历时七年,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现回忆于此,将分段写出,各段独立成章,但不一定按时间上的顺序编排.

                         (五)刨垡子

      冬天到了,开始进入农闲季节。可我们这里却并不清闲。每年冬天,队里都要组织社员到十几里外的芦苇荡上去刨垡子。什么叫刨垡子呢,就是在收割完芦苇后,把芦苇下的黑冻土刨下来运到农田里,开春时一化开,和农家肥料一起撒到地里,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产量,这是改良土壤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刨冻土的过程,当地俗称:刨垡子。
      刨垡子所用的镐是一种特殊的镐,用熟铁铸型而成。镐头从正面看是长条形,约有一尺多长,上面有一个大圆孔是装镐把用的。从侧面看是倒三角形,上粗下细,上面约有二寸多宽,下面约半寸宽。镐的下部不象一般镐那样是尖的,而是钝的,镐头很重,约有十几斤。据社员们讲,最重的约有18斤。这样的镐,准确点说不是用它来刨土,而是用它来震土,靠它的震动力量使冻土裂开,达到刨的目的。
      早上,出工的钟声响了。正是数九隆冬,天气寒冷,滴水成冰。人们呼出的水气,转眼在帽子上结成一片白霜。社员们穿着棉衣,戴着棉帽子,手上戴着棉手闷子,三三俩俩聚到队部。这一次因为路远,队里是用马车把大家送去,因此是集体出发,我们几个知青也和大家一样,坐上马车出发了。坐马车不象坐汽车,即不平也不稳。因为都是农村的土路,坐在车上一颠一颠的,有时能把你颠的蹦起来,好在大家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甸子上。
      这里离人们住的地方较远,周围没有人家。因为是平原地区,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一行行树木挺着苍劲的枝丫向远处延伸而去,脚下是已经冰得很硬的黑土。刨垡子必须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才能进行,这时甸子上的黑土已经冻得有一尺多厚,用大镐一震,裂开一条缝,再用撬棍撬开,一大块冻土就下来了。最后再用马车把黑土拉回去,运到地里。
      干活开始时,大家都插不上手,要先由有经验的社员选好地点,即黑土多且厚的地方。并且先刨开一个口子,从这个地方出发再向四面扩展。队里的几个好把式全出来了,选好地点,一齐挥起大镐刨了起来。看他们的架式,一个个抬镐有力,落地刚劲,只听一片“哐、哐”的响声,一声连着一声,听起来是那么的清脆悦耳。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快一片黑黝黝,油光发亮的地面露了出来,一块有十几米长的阵地出来了,看上去就象一堵一尺多高的土墙横在面前。我们的任务就是接着这堵“墙”往里去,把这堵“墙”一块块地刨下来。这时该轮到大家干活了。
      我们也学着社员的样子干了起来。可一干才知道,这活真不好干。首先,这镐很沉,要用力把它举起来,很费力气。往下砸的时候,要选好一个点。这个点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了刨下来的土块太小,太远了又震不下来,白费力气。因此这个点一定要选适当。可当我们往下轮镐时,每次下来时都不在一个点上,一会左,一会右,半天也砸不出来一个坑。好不容易砸出来一个坑,可因为次数太多,这个坑已经熟了,失去了震动的能力,已经没有用了。什么叫坑熟了呢?就是你往下轮镐的时候,反复落在一个坑里的次数太多了,坑里冻土已经成了稀泥,镐再落在坑里,对冻土已经没有一点震动力,土块也就下不来了。刨垡子最怕的就是眼熟了,因为这等于白打了这个眼,也就是白费力气了。因此选好点后,砸的一定要稳、准、狠,力争很快就把黑土震下来。
      一般来说,砸下一块二尺左右的垡子是最好的,砸下一块一米左右的当然更好了。下来一块垡子一般需要二到三个眼,几个眼的震痕连到一起,这块垡子就下来了,如果眼熟了,再从头来,那就不一定得打几个眼了。
      拿镐要用两手,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一般用力的手在前,不太用力的手在后,即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用力的右手抓的太紧,一镐落下去,两臂震的发麻,不一会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生产队王队长见状就走了过来,边示范边告诉我们,手不要抓的太紧,落下时,右手要松开,让镐凭着自己的力量落下来,就样就震不着手臂了。抡镐要一下一下的抡,不能着急,气要喘匀了,不要喘大气。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掌握了刨垡子的技巧,下镐有准了,听声音也能听出打的眼是否成功了。如果一镐下去声音非常沉闷,那说明这个眼就报废了,要重新打。如果声音非常清脆,那么这个眼就是成功的,可以接着打下去。
      刨垡子讲究的是集体作战,一个人累了,换一个人接着抡镐,十几斤重的大镐,一个人不停的抡,谁也受不了。我,徐庆明,那学堃,时竹春,李文东我们几个轮番上阵,轮番休息,一边干一边研究,一边琢磨。一个人刨累了,下一个人马上上去接着刨。终于一块垡子松动了,大家拿过撬棍,拿着镐头,撬的撬,别的别,把它弄到一边,一块垡子终于下来了。虽是数九寒天,天寒地冻,但大家的棉衣早就丢到了一边,个个满头大汗,谁也不甘心落后。经过几天的磨练,这一关终于又闯过去了,我们也能刨下整块的垡子了。
      午休的时间到了,大家三三俩俩的坐在一起吃午饭。这时才感到两只胳膊又疼又累,两只手已没有力气拿东西,肚子里早已是饥肠辘辘。
      由于离家远,因此每个人都自带午饭。我们几个的饭菜都一样,高粱米饭大咸菜。虽是三九天,天气寒冷,但是在野外,即没有热水,也没有热饭,大家只好吃冷饭。唯一可能的是烧把火,烤一烤,暖和暖和。社员们见我们没有菜吃,就把我们喊过去,与他们一起吃,大家你一勺子,他一筷子,我们就跟着吃起了百家饭。虽然饭是凉的,甚至是冻的,但是大家的心都是热的。
      现在回想起来,生产队的作法是正确的。当时在农村,家家都积肥,个个都捡粪。生产队的粪坑随处可见。每年生产队都要起猪圈,各家各户的草木灰,猪粪,鸡粪,狗屎,人粪尿都没有丢掉的,都把肥施到地里去。
生产队冬天里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积肥。当时队里在村南边挖了几个大坑,坑边支起了大锅,有专人从各家各户挑大粪,把大粪倒在锅里烧开,然后倒在坑里拌上土开始发酵,发酵好后起出来施到田地里。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地力,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现在的一些作法,却背道而驰,不上农家肥料,单纯依靠化肥,土地越种越贫,地力越来越差,粮食中的有害成份越来越多,蔬菜越来越不好吃,农药毒性成份越来越大,真让人为百姓的健康担忧。


作者: 党项人    时间: 2016-4-4 19:51
那时有机肥养人,那是共产党记得人民嘛。如今上化肥损人,那是人太多了嘛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4-4 20:36
谢谢党老师回复。我曾跟现农村的人聊过,用化肥种的粮食,他们自己都不吃,真是损人利己。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6-4-5 09:35
寒冬腊月刨垡子,
也有技巧须学试,
实践教会真知识,
乡亲送菜温暖实。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4-5 10:39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您对我的文章篇篇都看的那么仔细,每篇都做出点评,真是不胜感激。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4-5 10:44
本帖最后由 激情岁月 于 2016-4-5 10:49 编辑

激情岁月,励炼华年
      我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历时七年,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现回忆于此,将分段写出,各段独立成章,但不一定按时间上的顺序编排.

                         (五)刨垡子

      冬天到了,开始进入农闲季节。可我们这里却并不清闲。每年冬天,队里都要组织社员到十几里外的芦苇荡上去刨垡子。什么叫刨垡子呢,就是在收割完芦苇后,把芦苇下的黑冻土刨下来运到农田里,开春时一化开,和农家肥料一起撒到地里,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产量,这是改良土壤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刨冻土的过程,当地俗称:刨垡子。
      刨垡子所用的镐是一种特殊的镐,用熟铁铸型而成。镐头从正面看是长条形,约有一尺多长,上面有一个大圆孔是装镐把用的。从侧面看是倒三角形,上粗下细,上面约有二寸多宽,下面约半寸宽。镐的下部不象一般镐那样是尖的,而是钝的,镐头很重,约有十几斤。据社员们讲,最重的约有18斤。这样的镐,准确点说不是用它来刨土,而是用它来震土,靠它的震动力量使冻土裂开,达到刨的目的。
      早上,出工的钟声响了。正是数九隆冬,天气寒冷,滴水成冰。人们呼出的水气,转眼在帽子上结成一片白霜。社员们穿着棉衣,戴着棉帽子,手上戴着棉手闷子,三三俩俩聚到队部。这一次因为路远,队里是用马车把大家送去,因此是集体出发,我们几个知青也和大家一样,坐上马车出发了。坐马车不象坐汽车,即不平也不稳。因为都是农村的土路,坐在车上一颠一颠的,有时能把你颠的蹦起来,好在大家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甸子上。
      这里离人们住的地方较远,周围没有人家。因为是平原地区,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一行行树木挺着苍劲的枝丫向远处延伸而去,脚下是已经冰得很硬的黑土。刨垡子必须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才能进行,这时甸子上的黑土已经冻得有一尺多厚,用大镐一震,裂开一条缝,再用撬棍撬开,一大块冻土就下来了。最后再用马车把黑土拉回去,运到地里。
      干活开始时,大家都插不上手,要先由有经验的社员选好地点,即黑土多且厚的地方。并且先刨开一个口子,从这个地方出发再向四面扩展。队里的几个好把式全出来了,选好地点,一齐挥起大镐刨了起来。看他们的架式,一个个抬镐有力,落地刚劲,只听一片“哐、哐”的响声,一声连着一声,听起来是那么的清脆悦耳。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快一片黑黝黝,油光发亮的地面露了出来,一块有十几米长的阵地出来了,看上去就象一堵一尺多高的土墙横在面前。我们的任务就是接着这堵“墙”往里去,把这堵“墙”一块块地刨下来。这时该轮到大家干活了。
      我们也学着社员的样子干了起来。可一干才知道,这活真不好干。首先,这镐很沉,要用力把它举起来,很费力气。往下砸的时候,要选好一个点。这个点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了刨下来的土块太小,太远了又震不下来,白费力气。因此这个点一定要选适当。可当我们往下轮镐时,每次下来时都不在一个点上,一会左,一会右,半天也砸不出来一个坑。好不容易砸出来一个坑,可因为次数太多,这个坑已经熟了,失去了震动的能力,已经没有用了。什么叫坑熟了呢?就是你往下轮镐的时候,反复落在一个坑里的次数太多了,坑里冻土已经成了稀泥,镐再落在坑里,对冻土已经没有一点震动力,土块也就下不来了。刨垡子最怕的就是眼熟了,因为这等于白打了这个眼,也就是白费力气了。因此选好点后,砸的一定要稳、准、狠,力争很快就把黑土震下来。
      一般来说,砸下一块二尺左右的垡子是最好的,砸下一块一米左右的当然更好了。下来一块垡子一般需要二到三个眼,几个眼的震痕连到一起,这块垡子就下来了,如果眼熟了,再从头来,那就不一定得打几个眼了。
      拿镐要用两手,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一般用力的手在前,不太用力的手在后,即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用力的右手抓的太紧,一镐落下去,两臂震的发麻,不一会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生产队王队长见状就走了过来,边示范边告诉我们,手不要抓的太紧,落下时,右手要松开,让镐凭着自己的力量落下来,就样就震不着手臂了。抡镐要一下一下的抡,不能着急,气要喘匀了,不要喘大气。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掌握了刨垡子的技巧,下镐有准了,听声音也能听出打的眼是否成功了。如果一镐下去声音非常沉闷,那说明这个眼就报废了,要重新打。如果声音非常清脆,那么这个眼就是成功的,可以接着打下去。
      刨垡子讲究的是集体作战,一个人累了,换一个人接着抡镐,十几斤重的大镐,一个人不停的抡,谁也受不了。我,徐庆明,那学堃,时竹春,李文东我们几个轮番上阵,轮番休息,一边干一边研究,一边琢磨。一个人刨累了,下一个人马上上去接着刨。终于一块垡子松动了,大家拿过撬棍,拿着镐头,撬的撬,别的别,把它弄到一边,一块垡子终于下来了。虽是数九寒天,天寒地冻,但大家的棉衣早就丢到了一边,个个满头大汗,谁也不甘心落后。经过几天的磨练,这一关终于又闯过去了,我们也能刨下整块的垡子了。
      午休的时间到了,大家三三俩俩的坐在一起吃午饭。这时才感到两只胳膊又疼又累,两只手已没有力气拿东西,肚子里早已是饥肠辘辘。
      由于离家远,因此每个人都自带午饭。我们几个的饭菜都一样,高粱米饭大咸菜。虽是三九天,天气寒冷,但是在野外,即没有热水,也没有热饭,大家只好吃冷饭。唯一可能的是烧把火,烤一烤,暖和暖和。社员们见我们没有菜吃,就把我们喊过去,与他们一起吃,大家你一勺子,他一筷子,我们就跟着吃起了百家饭。虽然饭是凉的,甚至是冻的,但是大家的心都是热的。
      现在回想起来,生产队的作法是正确的。当时在农村,家家都积肥,个个都捡粪。生产队的粪坑随处可见。每年生产队都要起猪圈,各家各户的草木灰,猪粪,鸡粪,狗屎,人粪尿都没有丢掉的,都把肥施到地里去。
生产队冬天里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积肥。当时队里在村南边挖了几个大坑,坑边支起了大锅,有专人从各家各户挑大粪,把大粪倒在锅里烧开,然后倒在坑里拌上土开始发酵,发酵好后起出来施到田地里。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地力,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现在的一些作法,却背道而驰,不上农家肥料,单纯依靠化肥,土地越种越贫,地力越来越差,粮食中的有害成份越来越多,蔬菜越来越不好吃,农药毒性成份越来越大,真让人为百姓的健康担忧。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4-5 10:47
标题: RE: 我的知青生涯----(五)刨垡子
激情岁月,励炼华年
      我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历时七年,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现回忆于此,将分段写出,各段独立成章,但不一定按时间上的顺序编排.

                         (五)刨垡子

      冬天到了,开始进入农闲季节。可我们这里却并不清闲。每年冬天,队里都要组织社员到十几里外的芦苇荡上去刨垡子。什么叫刨垡子呢,就是在收割完芦苇后,把芦苇下的黑冻土刨下来运到农田里,开春时一化开,和农家肥料一起撒到地里,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产量,这是改良土壤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刨冻土的过程,当地俗称:刨垡子。
      刨垡子所用的镐是一种特殊的镐,用熟铁铸型而成。镐头从正面看是长条形,约有一尺多长,上面有一个大圆孔是装镐把用的。从侧面看是倒三角形,上粗下细,上面约有二寸多宽,下面约半寸宽。镐的下部不象一般镐那样是尖的,而是钝的,镐头很重,约有十几斤。据社员们讲,最重的约有18斤。这样的镐,准确点说不是用它来刨土,而是用它来震土,靠它的震动力量使冻土裂开,达到刨的目的。
      早上,出工的钟声响了。正是数九隆冬,天气寒冷,滴水成冰。人们呼出的水气,转眼在帽子上结成一片白霜。社员们穿着棉衣,戴着棉帽子,手上戴着棉手闷子,三三俩俩聚到队部。这一次因为路远,队里是用马车把大家送去,因此是集体出发,我们几个知青也和大家一样,坐上马车出发了。坐马车不象坐汽车,即不平也不稳。因为都是农村的土路,坐在车上一颠一颠的,有时能把你颠的蹦起来,好在大家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甸子上。
      这里离人们住的地方较远,周围没有人家。因为是平原地区,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一行行树木挺着苍劲的枝丫向远处延伸而去,脚下是已经冰得很硬的黑土。刨垡子必须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才能进行,这时甸子上的黑土已经冻得有一尺多厚,用大镐一震,裂开一条缝,再用撬棍撬开,一大块冻土就下来了。最后再用马车把黑土拉回去,运到地里。
      干活开始时,大家都插不上手,要先由有经验的社员选好地点,即黑土多且厚的地方。并且先刨开一个口子,从这个地方出发再向四面扩展。队里的几个好把式全出来了,选好地点,一齐挥起大镐刨了起来。看他们的架式,一个个抬镐有力,落地刚劲,只听一片“哐、哐”的响声,一声连着一声,听起来是那么的清脆悦耳。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快一片黑黝黝,油光发亮的地面露了出来,一块有十几米长的阵地出来了,看上去就象一堵一尺多高的土墙横在面前。我们的任务就是接着这堵“墙”往里去,把这堵“墙”一块块地刨下来。这时该轮到大家干活了。
      我们也学着社员的样子干了起来。可一干才知道,这活真不好干。首先,这镐很沉,要用力把它举起来,很费力气。往下砸的时候,要选好一个点。这个点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了刨下来的土块太小,太远了又震不下来,白费力气。因此这个点一定要选适当。可当我们往下轮镐时,每次下来时都不在一个点上,一会左,一会右,半天也砸不出来一个坑。好不容易砸出来一个坑,可因为次数太多,这个坑已经熟了,失去了震动的能力,已经没有用了。什么叫坑熟了呢?就是你往下轮镐的时候,反复落在一个坑里的次数太多了,坑里冻土已经成了稀泥,镐再落在坑里,对冻土已经没有一点震动力,土块也就下不来了。刨垡子最怕的就是眼熟了,因为这等于白打了这个眼,也就是白费力气了。因此选好点后,砸的一定要稳、准、狠,力争很快就把黑土震下来。
      一般来说,砸下一块二尺左右的垡子是最好的,砸下一块一米左右的当然更好了。下来一块垡子一般需要二到三个眼,几个眼的震痕连到一起,这块垡子就下来了,如果眼熟了,再从头来,那就不一定得打几个眼了。
      拿镐要用两手,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一般用力的手在前,不太用力的手在后,即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用力的右手抓的太紧,一镐落下去,两臂震的发麻,不一会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生产队王队长见状就走了过来,边示范边告诉我们,手不要抓的太紧,落下时,右手要松开,让镐凭着自己的力量落下来,就样就震不着手臂了。抡镐要一下一下的抡,不能着急,气要喘匀了,不要喘大气。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掌握了刨垡子的技巧,下镐有准了,听声音也能听出打的眼是否成功了。如果一镐下去声音非常沉闷,那说明这个眼就报废了,要重新打。如果声音非常清脆,那么这个眼就是成功的,可以接着打下去。
      刨垡子讲究的是集体作战,一个人累了,换一个人接着抡镐,十几斤重的大镐,一个人不停的抡,谁也受不了。我,徐庆明,那学堃,时竹春,李文东我们几个轮番上阵,轮番休息,一边干一边研究,一边琢磨。一个人刨累了,下一个人马上上去接着刨。终于一块垡子松动了,大家拿过撬棍,拿着镐头,撬的撬,别的别,把它弄到一边,一块垡子终于下来了。虽是数九寒天,天寒地冻,但大家的棉衣早就丢到了一边,个个满头大汗,谁也不甘心落后。经过几天的磨练,这一关终于又闯过去了,我们也能刨下整块的垡子了。
      午休的时间到了,大家三三俩俩的坐在一起吃午饭。这时才感到两只胳膊又疼又累,两只手已没有力气拿东西,肚子里早已是饥肠辘辘。
      由于离家远,因此每个人都自带午饭。我们几个的饭菜都一样,高粱米饭大咸菜。虽是三九天,天气寒冷,但是在野外,即没有热水,也没有热饭,大家只好吃冷饭。唯一可能的是烧把火,烤一烤,暖和暖和。社员们见我们没有菜吃,就把我们喊过去,与他们一起吃,大家你一勺子,他一筷子,我们就跟着吃起了百家饭。虽然饭是凉的,甚至是冻的,但是大家的心都是热的。
      现在回想起来,生产队的作法是正确的。当时在农村,家家都积肥,个个都捡粪。生产队的粪坑随处可见。每年生产队都要起猪圈,各家各户的草木灰,猪粪,鸡粪,狗屎,人粪尿都没有丢掉的,都把肥施到地里去。
生产队冬天里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积肥。当时队里在村南边挖了几个大坑,坑边支起了大锅,有专人从各家各户挑大粪,把大粪倒在锅里烧开,然后倒在坑里拌上土开始发酵,发酵好后起出来施到田地里。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地力,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现在的一些作法,却背道而驰,不上农家肥料,单纯依靠化肥,土地越种越贫,地力越来越差,粮食中的有害成份越来越多,蔬菜越来越不好吃,农药毒性成份越来越大,真让人为百姓的健康担忧。
作者: 知青淘吧    时间: 2016-4-5 22:38
刨垡子的活我没干过,但从你的描述中可见艰难程度……艰难困苦的磨练了意志,如今回忆起来就是宝贵财富。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4-5 22:50
确实,农村锻炼了咱们的身体,磨练了咱们的意志,这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是咱们的宝贵财富。谢谢老同学关心。
作者: 张庆先    时间: 2016-4-15 18:16
刨垡子的活我也干过。那是在冬天,早晨3点钟就得起床,趁冻刨土才能把冻土块震下来。再干一个上午,下午就休息了。下午冻土被太阳一晒,就发艮不脆了,土块就跑不下来了。刨土用的镐头叫“坎土曼”,18磅重,举起来都很费劲,别说还要连续地刨,可以说是最重的体力活。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4-15 21:03
张庆先 发表于 2016-4-15 18:16
刨垡子的活我也干过。那是在冬天,早晨3点钟就得起床,趁冻刨土才能把冻土块震下来。再干一个上午,下午就 ...

确实是个很累的活,大镐一抡一天,没有一定的体力根本坚持不下来。
作者: 寒秋    时间: 2016-6-8 20:58
在天寒地冻里干活,对于城里的孩子那是非常艰辛的,知青下乡几年多不容易啊!
作者: 激情岁月    时间: 2016-6-8 22:31
寒秋 发表于 2016-6-8 20:58
在天寒地冻里干活,对于城里的孩子那是非常艰辛的,知青下乡几年多不容易啊! ...

谢谢寒秋版主回复。冬天在野外一干就是一天,光累不说,还要就着冷风吃凉饭,确实不容易!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