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闾山游记 [打印本页]

作者: 知青淘吧    时间: 2016-5-20 22:06
标题: 闾山游记
闾山游记
今天,第一次畅游闾山,实现了几年来的夙愿。
医巫闾山座落在北镇城西北,出了县城西门,一条笔直的大道把我和连君径直引到山下。
远远的就看到一座并不太高的棕褐色又被深绿和淡绿所点缀的山峰横亘在公路的尽头。将近山下了,耳旁响起淙淙的水声,“是小溪!”走得又热又渴,遇水声便觉格外亲切。随声寻去,路旁树荫里隐着一条小溪,清澈的溪水透出水底的砂石,我们跑过去,贪婪的用手捧着喝个够——到底是山泉水啊,又清凉、又甜美。
喝足了水,又洗了脸,走路清凉多了。沿着公路拐了个弧形慢弯,第一个占据视野的是山跟前万木丛中挺出的一颗巨松,碧绿的树冠像一把巨伞,保护着偎在她膝下的果树和庄稼,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年松”了。望古松,不由想起毛主席的七绝: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眼下,虽不是“暮色苍茫时”,但“无限风光”确实就在眼前了。
这是一座石山,到处是巨大的黑褐色卵石,很像电影中见过的海底山峰,据说北镇一带曾经是海底,地壳变迁后上升为陆地的,闾山至今还保留着海底的特色,看来此说果真可信了。
和公路尽头连接的是一条通往山顶的石路,一块块巨大的卵状扁石平铺着,中间的缝隙夹着石匠加工过的石板,路面并不整齐,但却平坦、宽敞,能并排走下三、四个人。路旁一条山溪和我们相逆而行,溪水从巨石铺成的河床上淙淙流过,为我们唱着进行曲。溪水蜿蜒,我们脚下的小路三次跨过她的腰身,三座并不讲究但很别致的一米多长条石架起的小桥把我们引向对岸。山腰处,溪水不见了,两块一人多高,一间房子大小的巨石成“人”字形在路旁支起一个石窝铺,入口的石壁上有清代“觉罗庆玲”的题字,已看不太清楚了。我们钻进石窝铺,不由惊呼“原来你在这儿呀!”溪水从石缝中像自来水一样流进石窝铺,又从铺口流出去,连君高兴得喊起来“啊——”紧接着,一个瓮声瓮气的回声反馈回来,多像童话故事里的神仙世界啊!
这样的石头世界,能这样的令人心旷神怡,我不能不赞叹祖国美妙神奇的大自然风光,更不能不赞美劳动人民的崇高智慧——把自然景色稍加点缀,突出一种自然的美。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朴素的自然的美所给人的享受是要超过北海和颐和园那种富丽堂皇的美所给人的享受的。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一块块巨石呈现各种姿态迎接我们:有的几块搭成窝铺,诱你去它的浓荫里凉快一会儿;有的一块金鸡独立,使你担心它随时会倒下来砸你;有的一块大的压在一块小的上面,像个大蘑菇;有的圆圆的坐在那里像个大馒头……来不及去仔细观察它们,我的视线和思潮早已被怪石丛中挺立的一颗颗笔直的青松紧紧抓住。
在这样的石山上,除石缝中有被风化的一点贫瘠的沙土以外, 再也看不到什么能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了。然而那些松树却能在这样的石缝中扎下根来,靠这一点可怜的营养长成参天大树,而且颗颗是那样笔直,那样标致,满山找不到一颗长得歪歪斜斜的树,其他杂树也极少见,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劣种均被淘汰,一切能在这里生根长大的便都是树中英雄了。
我注视着路过的每一颗松树,它们颗颗是那样粗壮,顽强的根须深深地扎进石缝,笔直的树干直指苍穹,碧绿的树冠迎风送来阵阵松涛,仿佛向人们倾诉者自己同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历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石山上竟会生出这一片松林的。我想起山口处的万年松,如果万年松以顽强的寿命取胜,那么这些石上青松则继承和发扬了它们祖先的优点,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骄傲的屹立在几乎是不毛之地的石山之上,叫人怎能不承认它是英雄的树林,这里的每一颗树都是英雄的树呢?
路旁的溪水越来越大,水声也越来越响了。“快看,瀑布!”连君忽然拉着我的手喊起来。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顶上,一块十几间房子大小的巨石平搭在一个山凹处,正好形成一个敞口山洞。洞口有十几间房子那么长,右端是古老的石阶直通洞内,左边便是那老远就闻声的瀑布。瀑布不是很大,从洞顶石板上流下,水滴四溅,雾珠在阳光下闪烁,形成一个水帘挂在洞口的左端,我笑着对连君说:“花果山水帘洞中住着孙悟空,这医巫闾山的水帘洞中住着谁呢?”
我们边说笑边沿着那古老的青砖砌成的台阶走上去,有些砖已经坏了,不小心就会摔倒,我们只好小心翼翼的低头赶路,八十七级石阶丢在脚下,我们便站在洞中了。原来这是一个敞口山洞,洞的纵深只有两米左右,而宽窄却足有十几间房子那么大。洞壁是一块和洞口平行的,大概与地面成60度角的巨大而平整的石壁,洞顶的巨石板倾斜着在二、三十米的高处与石壁相交成一个鱼脊形洞顶。“鱼脊”的左端,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注下来,正打在石壁的顶端,水再沿着石壁上的“人”字形裂痕铺开,如平铺在石壁上,又被微风吹动的透明绢帛。石壁下,泉水汇合起来流到洞口,与水帘相遇,这就是一路上和我们相逆而行的那条山溪的源泉。
洞顶有几块清代文人的刻石匾,洞口的一块上刻着“天然幽谷”几个大字,石壁上有不少游人的手迹,接近洞顶处不知是哪个游人爬上去用粉笔写了“圣水盆”三个大字,显然,这就是那著名的圣水盆了。我们跨过洞中小溪,走到水帘的后面,一阵微风袭来,卷着雾珠落在我们身上,顿时一股清凉透遍全身——到底是圣水呀!我们也算洗了圣水浴了。
清风丽日观幽谷,
圣浴激悦游客心。
两句小诗油然升起在心头,我们也不妨假充文人把它留在石壁上吧。可是我们都没带笔,怎么办?对,山上不是有庙吗,据说有个老和尚,也许他能帮帮我们的忙吧。
于是,我们出得洞来,沿着条石铺成的宽石阶向座落在山顶的观音阁走去。路旁的山岩下,有个石块修成的约两米长、一米宽的蓄水池,池边石壁上长着爬墙虎,一朵淡耦合色的喇叭花盛开在中央,也许这里曾是和尚们的花园吧。我们绕过水池向上走去,山石上留有清代文人的游诗,有“气象万千”、“天空海阔”等大幅刻字,我一边看着一边特别自豪,为祖国悠久的文化和传统的书法艺术而骄傲。
观音阁的正门和西角门都关着,我们从东角门进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穿一身乳白色衣服的老人在弓腰割草,不用问,这便是那位长老了。
我们大声和他打招呼,他听不见,我们只好用几乎是喊的声音,他才勉强回答我们的问话。从老人断断续续的答话中我们了解到:他今年95岁了,不识字,所以没有笔。是山下的生产队养活他,他的任务是看管这座庙。他一边说着一边让我们屋里坐,我们跟着他走进东耳房,屋里又脏又乱,一尊铜质佛像摆放在东墙正中,炕上放着一个火盆,里面有一些未燃尽的木炭,我灵机一动——木炭不是可以在石壁上写字吗?于是我用纸包了两块木炭便走到院子里。正房门前,两颗石榴树开满了大朵的粉红色石榴花,这是整座院子里唯一使人感到有生气的东西。庙里的佛像都已被破坏了,只剩几块名贵的石匾和清代皇帝的题诗保留在那里。
我们走出庙门,迎面又是一座小小的石峰,两个亭子立在峰顶,几颗大树矗立亭旁,大而漂亮的树冠高高地支在亭子上空,像几个忠实的卫兵守护在那里。
我们没有折回圣水盆,而向亭子走去。第一座亭座落在一块又大又平的石头上,我们踏着石阶来到亭内,这石阶是工匠们在这整块的大石头上凿出来的,远远望去,仿佛镶嵌在大石里,很是别致。亭子的四个柱脚插在石中,显然这也是工匠们的功劳。亭子并不华丽,但它特殊的构造却是足以引人入胜,我不由从心底赞叹巧手的匠人和劳动人民的崇高智慧。
从这座亭子出来,攀过几块巨石,便是另一座亭子了。它同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华丽,也不像前一座那样镶嵌于巨石之上,这是普普通通的凉亭。亭南的山崖边上,有一块巨石像只卧在那里的乌龟,我们便爬到龟背上。啊!雾蒙蒙的北镇县城、城内那两座古老的白塔、城外规模宏伟的北镇庙、城北一带辽阔的田野、明镜般在阳光下闪烁的水库、山下的果园、苍劲的万年松……这一切都尽收眼底。“锦绣河山美如画……”我们不约而同的唱起来。是啊,锦绣山河美如画,而又有哪一幅画能比得上这真山真水能够这般的令人心旷神怡、沉迷欲醉呢!
从乌龟背上爬下来,我们躺在亭内的木栏上休息,一颗青松映入眼帘,耳旁响起圣水盆清脆的水声,头有些昏昏然,莫非真的醉了?抬眼又发现对面山崖上刻着“蓬莱仙境”几个大字,我想起小说中的“蓬莱仙境”,今身处其中,比起那些神仙的处地倒是颇有几分相似的。这样想着,几句小诗有浮起在脑际:
醉卧石亭临仙境,
苍松满目投倩影。
圣盆滴水铜钟乐,
无酒自醉游人情。
我们的确醉了,被清秀的山水所陶醉,忘记了浑身的疲劳和天气的炎热,攀上一块块巨石,在“蓬莱仙境”附近,一块又光又滑的巨石上有几个刻上去的大脚印为我们引路,免得滑倒,据说这是神仙的脚印。
我们一直攀上去,瞻仰了矗立山巅的劲松,它同样植根于乱石缝中,而那挺拔的枝干、茂密的树冠、傲视一切的雄姿却远远超过生于平原沃野中的松树,我心里不禁又一次肃然起敬。
下山的时候,我们又一次踏上“神仙脚印”,连君说:“咱们能看见神仙脚印,并踩着它前进,咱们不也是神仙吗?”我说:“是啊,真正的神仙是把大脚印刻在这里的石匠、是给它以美妙命名的嵌入者和我们这些欣赏它、不断的修缮它、使它永远为人民服务的人。”
转了一大圈回到圣水盆,我们已是汗流浃背、饥肠如鼓了。用“圣水”洗了脸,就坐在石壁旁,喝“圣水”吃麻花,进了一顿别有风味的午餐。休息够了,时间已经不早,我们用木炭以“煤捐军”的化名在圣水盆旁的石壁上留下那两句小诗以后下山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几步一回头,连君不知从哪首歌里引出一句“看也看不够”一个劲儿地反复唱着。
脚下还是那条沙土路,路旁还是那条唱着歌的小溪,眼前却不是来时的那座山峰了。圣水盆、石亭、蓬莱仙境、神仙脚印……一幕幕像电影般在眼前闪现,而出现最多、渐渐变为不可磨灭的印象的便是那古老的万年松、那矗立山巅的劲松和遍山的扎根石缝的青松。
松生石上腰不弯,土质瘠薄更苍翠。这是勇士的脾气、是英雄的性格,我赞美这些石上青松,尊敬这些树中英雄,我要永远学习他们的风格,效法他们的榜样,像他们那样去生活、去斗争、去争取胜利。
快进城里了,太阳已经西斜,我又想起毛主席的那首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早上往闾山去的时候,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现在我们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又是“暮色苍茫”时,我相信,只要敢于攀登生活的高峰,便是一定能够尽览人间“无限风光”的。
                     1971年8月6日于四海
后记
这篇写于四十五年前的游记,记录了两个二十几岁的女知青在蹉跎岁月里利用难得的机会畅游闾山,所获得的暂时的轻松和快感。今天看来,文章中的小诗哪有诗味,不过是顺口溜而已。我们费尽周折在石壁上的所谓题诗正是今天被各个旅游场所禁止的不文明行为,当时却丝毫不以为然……好在都是历史了,只能还历史以真面。
                     2016.5.20于北京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6-5-21 08:31
两女携手游闾山,
石间青松最震撼,
顶峰还有观音阁,
半山再见美水帘。

作者: 知青淘吧    时间: 2016-5-21 23:2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5-21 08:31
两女携手游闾山,
石间青松最震撼,
顶峰还有观音阁,

这次旅游是渴望已久的,也是在农村四年里唯一的一次旅游,所以印象深刻,激动好久,所以写了游记。今天原样搬出,还能感受到当年的激情。
谢谢龙行超版的一贯支持。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