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日记,我人生的矿藏(知青纪实文学《青痕》之六十七) [打印本页]
作者: 张翟西滨 时间: 2016-9-5 16:22
标题: 日记,我人生的矿藏(知青纪实文学《青痕》之六十七)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6-9-6 08:15 编辑
那一摞《工作日志》
刊载2014年6月19日《陕西工人报》
那是“政治挂帅”的年代。
我记得一本《雷锋日记》红遍全国。其中雷锋同志那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直激励、鼓舞着我,学写日记。
1976年4月,插队前夕,父亲送我一本日记,我一看是红塑料皮,图案“喜鹊登枝”,拿在手中如同“秦砖”厚重,沉甸甸的,翻开日记首页,油墨印的字体格外醒目:“奖给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翟晓昌同志”,纸质细白,呈蓝色线条状。那年月,如此精美的塑料皮日记本是稀罕物,比起泛黑草纸,钢笔一写能印透的笔记本,那可强多了。显然,父亲把他的奖品转赠予我。我深谙,日记本,含着父亲对儿子的希冀和勉励。
甭说,初插队,那本红塑料皮日记本,还真成了我的心爱之物。或劳作之余,或夜深人静,我总是不由自主打开日记本,将一天三晌干过的农活追记下来。诸如:头晌锄地,午晌修渠,后晌拉粪。像记流水账,某月某日干了些啥,活有多累,手上磨出了泡等等,每天多则半页,少则几行,再往后,农活苦又累,浑身散了架,日记早已置于脑后。大概半年以后,各种农活日渐熟悉,与社员的交际也多咧,也许嗜好文学,不知咋的?我对乡村的方言土语和民间歇后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位社员要是冒出一句似懂非懂的土话,默不作声记心里,晚上立马写进日记,印象颇深的,如:谈及一个人“瞎得很”,我们习惯称之:“头顶生疮,脚底流浓——瞎透了。”可社员不这么说,而是轻飘飘一句:“唩人,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细想,死猪咋怕开水烫呢?愈琢磨愈有农家味,语言生动,余味无穷。在农村不经意间的歇后语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如:“西瓜地里套梨瓜——瓜(蛋)。”“一只猫长了三只耳朵——怪毛(猫)。”“夜里睡觉不盖胳膊——露一手。”多得太,嫽扎咧!有时,土话、粗话使人面红耳赤又忍俊不禁,略加思索,话丑理端。真是,粗中有细,富有哲理。心想,这才是咱正儿八经乡下人最为朴实的话语啊!不长时间,我的日记本记录了许多方言土语,那可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乡土文化啊!当然,我也记了一些民俗乡情,不妨摘录一篇:
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晴
三夏刚毕。今在屋外等候出工,遇见我队XX社员身着中山装,推着一辆八成新的自行车,车把悬挂两封点心和一大块白里透红的肉,后座上夹带一个拉锁帆布包,我问他:“到哪儿?”他回答:“走丈人!”我挺好奇,于是,非要看他都带了些啥?他拉开帆布包,我一瞧,里面有烟有酒,还有一块布料。我问:“这是啥布料?”他答:“涤卡。”好家伙,这要花多少钱?“百十块哩!”“嚯,顶我一年的劳动价值!”“咱农村的乡俗么,这叫‘四色礼’。”……
事后,详细打问才明白:“四色礼”,也称“四样礼”,是关中带比较讲究的一种晚辈对长辈所行之礼。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自始至终,完美圆满等意蕴,是后辈对长辈的祝福。譬如男女定亲以后,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必带四种礼品:烟、酒、肉、罐头或水果及其它东西,女方家也必凑成四礼品回馈,如鞋、袜、钢笔、笔记本等,让男方捎回。以后每逢过年等重要节日,男方去女方家也常备“四色礼”,但女方就不必回馈。若女方家到男方家通常则不拘泥于“四样礼”。
遗憾的是,插队日记,我并未坚持下来。可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一晃多年,从插队到工厂,再到事业单位,写日记的习惯依旧忽热忽冷。直到2009年11月25日起,我终于坚持每天撰写日记,一天不空,连双休日都不放过。我恋《工作日志》,十分专注、痴情,每天一到办公室,首先不由自主打开电脑,将《工作日志》文档打开,每天按作息时间和工作进度追记,上午几点几分到办公室,下午几点几分离去,所见所闻,待人处事,一网打尽,往往是某人某件事,刚交谈完毕,便立马敲打键盘,生怕遗漏忘记;有时,白天在外奔忙,当晚及时补记。工作中时常接触形形色色之人,遇到七七八八的事;因而,遇见什么人,谈及什么事,步骤咋进行,结局又如何,总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毫不马虎;记了一段时间,觉得对工作大有裨益,从未间断。
我切身体会,记日志好处有五:其一,追记《工作日志》最大益处,只要是分内之事,翻看《工作日志》,就能说出准确的日期、时间和事情的来龙去脉;因年事渐高,人忘性大;岁数见长,理解判断力较强,闻听就能知音,缺憾是记忆力减退,但凡你身兼一定职务,免不了要承载或多或少的压力和责任,因此,大领导也好,小头头也罢,皆应具备起码的敬业之情,责任之心;其二,8年来,每天撰写《工作日志》,使我受益匪浅,每当独自静坐,翻前阅后,总能领悟,那些事做得对,那些事做得不足,尽可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拾遗补缺,完善自我,尽善尽美;当工作中领导同事向我询问一些事,稍等片刻,就会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其三,下属同事中若有人说事论理,或打马虎眼,或借口推诿,我会当即拿出《工作日志》明示,让对方哑口无言;其四,对人对事,在一些事情上,倘若“有想法,没办法”,不好直言表白,就游历于文字中,敞开心扉,尽情表达,以舒解内心的压力和困惑;其五,写日记是一种好习惯,可以帮自己回忆昨天,迎接又一个黎明,用以警醒自己,鞭策自己。特别是对于一个爱好写作之人,写日记还能不断提升驾驭文字的功力。新旧日记,反复比较,真的,少了感性认知,多了理性思考。2014年6月19日《陕西工人报》二版头条以“五年不辍撰文百万字 用工作日志充实生活”为题报道了我坚持写日志的人生历程。
谁知日中舞,字字皆辛苦。截至2016年9月5日,我已追记近8年日志,计2283天,每天敲打键盘,屏幕下方显示A4纸页码3667,共计140余万字。其中不少鲜活的由头成为我写作的素材。
人生苦短,岁月流长,难得知己,字里沧桑。那一页页泛黄的日记,记录着每天不同的心绪,那些文字好像涓涓细流,清澈见底,融化心灵,滋润心田;促使我不断校对人生,找准方位。啊!日记,我人生丰富的矿藏。眷恋日记,犹如痴迷的探矿人,有限的矿藏总给人无限的遐思和乐趣……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6-9-5 23:43
本帖最后由 雾梦 于 2016-9-6 22:41 编辑
追记近8年日志,计2283天,每天敲打键盘,屏幕下方显示A4纸页码3667,共计140余万字。
人生历程的喜怒哀乐、风雨沧桑随着文字在日记本中汇集。为笔者的毅力与坚持点赞~
作者: 张翟西滨 时间: 2016-9-6 05:56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6-9-6 07:45 编辑
谢雾梦版主点评!“风雨沧桑随着文字在日记本中汇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6-9-6 08:54
下乡学记村语奇,
回城仍然没丢弃,
八年文字积百万,
坚持获得成就异。
作者: 张翟西滨 时间: 2016-9-6 19:33
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6-9-6 19:37 编辑
“ 下乡学记村语奇, 回城仍然没丢弃,八年文字积百万,坚持获得成就异。” 谢龙超版主诗评!
作者: 开心 时间: 2016-9-6 21:35
我已追记近8年日志,计2283天。应该向你学习!坚持!!
我是断断续续的记录。2012年后没有再坚持。
作者: 张翟西滨 时间: 2016-9-7 10:28
过奖了。学无止境,记录人生。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