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长征胜利纪念时节 志丹知青“打前站”(之二) [打印本页]

作者: 重阳劲草    时间: 2016-10-30 08:51
标题: 长征胜利纪念时节 志丹知青“打前站”(之二)
本帖最后由 重阳劲草 于 2016-10-30 08:55 编辑

             “打前站”纪行(之二)
                  (四)
     我和插友小建、涤尘上学时都爱踢球,下乡第二年,还与其他知青组织志丹队参加延安地区比赛。小建受过专业训练,曾是北京少年足球队球员,70年代表延安队参加全省比赛。以后,他放弃了加盟省队和延安招工的机会,却接受了时任县体委主任曹钰的邀请,趁秋收前夕担任了志丹县“少年足球首任教练”,从无到有,在一批“不知足球何物”的红区少年中,创建培育出志丹首支少年队,并在延安全区邀请赛中喜获亚军。从此把足球的种子撒入贫瘠的黄土地和少年们的心田,被当地青少年喜称为“志丹少年足球之父”。如今志丹少年足球已享誉全国,2014年春,正在德国访问的习主席看望了“沃尔斯堡训练营”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深情寄语:“我看好你们!看好你们这一代!”
     金秋9月11日上午,在县高级中学体育场上,小建来到晨练的队员间,观看训练,与12岁的志丹少年女队员宋娜、15岁的少年一队的傅杰进行交流,鼓励小队员强健体魄打好基本功,更要有克服一切困难挫折的准备。在红军小学球场,小建与两支小学女足队同场训练,不服近七旬年龄,秀青春脚法,向孩子们传授射门传球技艺,教授“积分趣味训练法”,大受娃娃们的欢迎。年轻的左强教练是首任少年足球长阎文君88年任教时,勇夺全省女足冠军的队员,后经历待业下岗挫折,2014年政府出台政策被安排在志丹少年足球管理中心。她知恩图报勤奋工作,数次在全省全国培训中成绩优异,喜获国家D级教练证书,今年8月13日率队在“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喜获亚军。小建寄语左强:“带好孩子们,踢出志丹风格,为志丹人民争光!”小建、左强、阎文君三代教练与小队员们并肩切磋合影,犹如常青树山丹花盛开绿茵场! 县体育场是当年创建少年足球的“发祥地”,已建起体育馆,人造草皮葱郁,少年训练正酣。我们喜遇原国家队的毛三虎正训练县少队,有国手执教,小建尤喜,与之相拥热谈。 看到这些情景,也激励起我的豪情。我在上中学时当过守门员,现在也禁不住摩拳擦掌登场献艺,当我滾动扑球,守住志丹少年射出的数脚“香蕉球”时,引起一阵惊呼,我更挥手高呼:“志丹少年足球——加油!”
      临近中午,在县足协我们观看了《志丹少年足球发展历程》展和专题片《追梦赤子心》,聆听了志丹少年足球事业的如今当家人,领军奉献者丁常保的工作汇报,为40年来全体志丹人民,特别是红都少年几代奉献者的热诚耕耘鞠躬实践深深感动!当然,他也提出了不少困难和设想:如要把“志丹少年足球管理中心”打造成皇马那样的俱乐部,全县标准场地缺少,举办全国以至国际比赛难!要在顺宁保娃沟门创建现代化的“足球公园”,形成中国大西北特色足球体育产业......我们都为红都人民美好明天憧憬!
     小建在座谈时,回顾当年的首次执教,更谈了对志丹少年足球的发展希望。李华特别提到:当得知习主席看望志丹少年队时,小建正病重住院,术后病榻上看着手机上传来的报道,提笔给插队时结识的习主席写信,为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献策,以后教育部国家体委果然下发有关文件,小建欣然。......听此,全场动容,肃然起敬!小建动情地讲:志丹发展少年足球,得益的不仅仅足球事业,更重要的是强劲了少年的体魄,并且会由此磨砺一代少年吃苦耐劳,团结协助,勇于拼搏,特别是经受挫折,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这对于提升我们老区人民,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是件“厚德载物”的事业。感谢红都人民几十年来对此做出的可贵奉献!我们老知青当年只是开了个头,今后我们再来与老区乡亲们一道加油吧! 小建的讲话,道出我们心声。
     晚间漫步志丹街头,周河两岸高楼亮丽,彩灯闪烁,广场上人们和着音乐翩翩起舞,节日期间,还有音乐水幕从河面升起,酷似江南,红都故地换新颜!但不变的还是老区人民和北京知青的深深情谊。在保安街道办事处,李华竟在夜色灯光中找到她当年任城关公社书记时的办公窑,即用手机拍下珍存。她还回忆起当年就在这里,赵干妈走几十里路从村里看她,一坐就是半天,一句话不说,把李华的破衣旧裤一针一线的补好,看着李华忙着开会,又默默离开。 走过百货广场甬道,小建问询一卖烧烤的妇女:“生意怎样?每晚挣多少钱?生活可好?”时,这位来自双河的中年妇女开始说话拘束,但知道我们是原北京知青后又是双河老乡,顿时自然起来,讲了真话。旁边一位60开外的大妈说:“我知道北京知青中有李华”,李华一听便答:“我就是李华啊”两双手顿时紧握一起!原来这位大妈姓樊,75年正在县城上初三,当时出于好奇,听说当公社书记的李华正在城边干活,就赶过去看,只见李华梳两条短辫,穿件旧衣可洗得白白,正与社员一起担粪沤肥,特别不惜力,县城周边群众反响很好!听着大妈此言,众人都称:“真是时隔四十年的奇遇啊!知青在百姓中的印象仍那么清晰。”
     这也令我想起这两天晚上我们拜访过的老知青办主任谷巨海、 向阳沟老支书刘福义,他们虽已都年近八旬,身体多病,但一见到我们便精神矍铄,思维清楚。老谷拉着小建的手,竟记起74年深秋知青点就剩小建一人了,他赶30里路,过河到西川地里探寻,当看到小建汗浸满身泥土时竟动情落泪情景。说起当年他为知青跑东跑西,求爷爷告奶奶的事,县上干部们都说他象一只老母鸡,后边跟着一群知青小鸡。确实如此,当年正是他用臂膀和爱心呵护着我们这群远离家乡的孩子。 那天中午刚要歇息,“洛河畔女石匠”第一人白志萍,首任排长牛景玲,巧手手胡社社便来拜访,非要见见当年的“知青书记”李华和团干事的我。当相见握手时,我看见昔日的铁姑娘,今日的硬婆婆,笑眼里泪花花闪!我送她们我撰写的《洛河畔的女石匠》杂志,她们爱不释手竟能读出——晚年文化又提高了!胡社社回赠我和李华亲手绣制的鞋垫,那巧手和心血绣成的山丹花,犹如开在我们人生足迹间!
                            (五)
    陕北此行,目睹感受最深的还是我们插队故乡的变化,她正从农耕生存,向着工业现代文明巨变。首先乡亲们再不用爬远山苦开荒种薄地啦,而是农工果商多种经营,特别是融合进县镇主导的“周河工业园区”建设中,“川地科学用,荒滩变业园”。
    9月10日,揭开周河川薄薄的晨雾,我们鉴赏了憧憬中的“周河工业园区”。站在河岸极目远眺,当年洪水肆虐的河川如今都已用料石砌岸固定了,退耕还林后周围山绿了,河川水道旁蓬草也生存长起,周河显得“驯服安稳”多了。近十年来志丹县在川道里削山扩地,利用旧河道,已建起成片联线的“城北工业园区”“双河工业园区”“周河工业园区”,而如今建设最酣的,就是在我们当年插队淌汗的向阳沟口的“周河工业园区”,全长5.8公里,从双河镇起直插麻子沟三台山下,地域3600亩。当年的生产队长小建望着河川幽默询问:“为什么非选我们的地搞开发?”列队成排的展板前,志丹县工业园区管委主任奥生平边介绍边回答:“一是因为政策好,地方百姓领导全力合作支持;二是地处县城下游,河川宽阔,大多利用荒滩土地资源优越;三是离油气源很近,原材料就地取材,所以就把你的宝地占了!当然沿村老乡也得实惠,征地农户人均净得近10来万。”大伙都笑了。尹厂长又带我们实地参观石油新兴产业的“轻烃分离厂”。这可是高科技企业,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技术,总投资1亿3千万,年产油气精品3万3千吨,四期设计完工年产值2亿以上。“这麽大的石化企业,会不会有污染?”面对大伙的疑虑,尹厂长强调说:“不会!这本身就是节能环保项目,原料是钻采油田的废气,俗称‘伴生气’过去都当火炬烧了,如今‘熄火炬变宝贝’!厂区又进行绿化,所以环保,甚至净化空气。”我们走进依山傍水的厂区“看、听、闻”,只见井然有序的设备厂房,竖起的合成塔储贮罐,却听不到机器的杂音,甚至竟闻不到一丁点儿化工废气的呛人异味,只有园区周山花草林木秋阳下的阵阵植物清香。登上二楼电脑操作间,一排计算机才5名操作员监控全厂的设备运转和生产全过程,都是年轻有为的高科技人员,劳动密集型生产早已让位。岗位旁我们遇到一位西川老乡——义正姑娘小曹,西安石油大学刚毕业,就回家乡参加油田环保开发。她脸上洋溢着笑容乐观表示:“要在这干一番事业!”
     沿新开的河川公路南行,当年的大队农技实验站已竖起座座合成塔操作房,化工园的一期投产已开启。......我感慨道:“如果实验站的王林林 许昕等插友来看到,定会更有感慨!......”毕竟四十年来天地变,说不尽这一万五千天!
     当车行驶到槐树庄滩以南时,一片更大的厂区赫然眼前“志丹县LNG项目”,计划年产液化天然气精品20万吨,是“熄灭火炬”工程的开拓延伸。我们当年奋身抗洪堵决,星夜筑坝保住的那片近50亩的槐树庄滩地,40余年来育过树苗,收获过高粱糜谷,今天它秋草斑黄,已被园区征用正待二期开发,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陕北汉子,抖落身上的征尘,欲投身到新时期向阳沟家乡的建设中。我和小建、李华作为当年浴流抗洪的亲历者,望着这片土地,不禁眼中潮润,胸中激荡,我抓起一把脚下黄土,仿佛要把晚年的力量都融入其中,“加油!我们青春淌汗的沃土!”转身望远镜头中,当年我们踩着蹑石才能涉过的西沟门川道,正架起一座大铁桥,“一桥飞架西东,周河变通途!”高山坡上我们知青住过的旧土窑,将见证这变迁的日夜!未来十年,双河镇将成为志丹县副中心,我们向阳沟村将成为志丹县城的郊区,城乡文明结合的新社区。
     返程路上我毫无倦意,浮想联翩:第二故乡建设正酣,需要人才啊!2005年春至2007年底我们曾实施“助学成才”计划,30名老知青捐款32500元,先后资助向阳沟18名乡亲子弟考入延安、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大专院校,我们老知青的奉献,促使新一代向阳沟人勤奋学习,进取成才蔚然成风,正提升着陕北乡亲小康生活的素养。现在娃娃们都已毕业成才,有的当了工程师、教师、公司职员等,其中优秀者当属赵干妈的后代田耕虎,西安石油大学毕业后回志丹创业,现任志丹石油钻采公司技术部主任;老支书王占东的后代杨凌大学毕业,现任咸阳中铁一局核算科长,都成绩斐然! 现全村已培育出40余名大学生。 我多麽渴望黄土地上培育出的新一代人才,应该多为家乡的“中国梦”建设,作出青春奉献啊!     


作者: 山杏儿    时间: 2016-11-1 15:42
本帖最后由 山杏儿 于 2016-11-1 15:43 编辑

志丹变化真大,环境改变的山绿水清。天然气的开发,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带来提高,为子孙后代造福。
作者: 重阳劲草    时间: 2016-11-6 15:37
欢迎您春暖花开时节,前来红都志丹观赏旅游!  敬启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