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常怀龙纪实文学——“知青往事”《原错》第十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常怀龙    时间: 2017-6-7 20:55
标题: 常怀龙纪实文学——“知青往事”《原错》第十章
知青往事
(参照叙事电影《黄金岁月》拍摄模式而作)
《原错》
【又名:灵之殇】
万缘空
-------------------------------------------------------------------
2016年3
4)
                             胎换骨成农夫  明心见性不低俗
(知青生涯
【闪回:1964---1976年  滨海市某县山区某自然村】
1964年到1976年,也就是从16岁到28岁,我在山区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修理地球”,整整12年半。
这是一个漫长的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过程。逝者如斯,我今生最初的人生理想和整个的青春岁月,早已全都永远埋葬在这山脚下了。
当时这个小村庄是个只有106个人口的自然村。除了老人和孩子,全劳力(指成年男性)和半劳力(指妇女和12岁以上15岁以下的少年)加起来总共不过30人,却要耕作300亩田地,平均每个劳动力必须耕种10亩地。可见劳力多么稀缺。
当时在这个村插队落户的知青有16个人,第一年国家每人每月补贴8元钱安置费和生活费,集体添置简单的床、被、棉衣、锄头、畚箕等农具、16个知青统一住在一个废弃的农场集体宿舍里。生活极其艰苦,劳动强度极大。但第一年的集体生活另有一种同甘共苦的快乐。后来各自自生自灭就大不一样了。
当时政府“统购统销”的征收粮食的任务,竟然是根据每个自然村的土地面积摊派的。每个生产队的农民都必须先完成政府统购统销的征粮任务后,方可分配到口粮。如果完不成统购统销的征粮任务,村民就分不到口粮了。
农民的贫穷程度、勤劳程度、驯良程度着实让我们极其震撼。每到水稻收割的季节,生产队晒谷场上金灿灿的谷子总是堆积如山。但其中大约百分之八十全都被村民们非常“自觉自愿”地一麻袋一麻袋用牛车载到县城的粮食仓库“纳公粮”去了。剩下少得可怜的一小部份,再按人口分配给村民和知青。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口全年只能分到200斤谷子。200斤谷子可以碾成140斤大米。平均每人每月只有10来斤大米。
全村村民们和所有知青一样,三餐都只能喝上很稀很稀的地瓜粥,吃饭时可以从碗里看到自己的脸。人们称之为“每天照三次镜子”。每天天没亮就得下地劳动,天全黑了才舍得收工回家,人们称之为“每天看到两次星星”。
最令我们惊讶的是,在村里我们知青平生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妇女没穿上衣的样子,真正看到了“衣不蔽体”的社会现实。
早就听说1960年到1962年三年天灾人祸期间,中国北方(主要是河南省)曾经活活饿死了几千万人,但没想到已经是1964年了,南方的农村还那么穷.
当时这里的男人夏天都打赤膊,只穿一件短裤。已婚妇女只要是生过小孩的,夏天也同样没穿上衣。原因是穷得买不起布料来做衣服。就连妙龄少女,夏天也经常穿着用几条手帕接出来的薄薄的上衣。因为手帕便宜而且不用“布票”就能买到。家里更穷的少女们则连手帕做成的上衣都穿不起,夏天只能穿空隙很大的“蚊帐罗”做成的上衣,只是在胸口部位多加了一层“蚊帐罗”。
当时被安插在这个自然村的知青共有16人.其中12名男生统一住在一间很大的集体宿舍里,隔壁则住着四名女生。我们每天和农民“同工同酬”一起劳动“赚工分”。一年到头只能有大约二十元的“分红”。下乡不久我就亲身经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们如此这般的艰辛和困苦,一时内心真是感慨万千。
有一天我不知为何突然心血来潮,用毛笔把唐代诗人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那首著名的《悯农》诗,写在集体宿舍的墙上。或许是因为我早在读初二的时候就曾经获得全校书法比赛二等奖的缘故,所以老爱表现我的书法水平。没想到这下子“麻烦”很快就来了。
就在我下乡大约三个月以后,有一天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在县长和公社社长、大队书记、生产队长等一大帮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集体宿舍看望我们。
一群人刚坐下来,副市长抬头就看到了我写在墙上的诗。他仔细看了很久,大家的眼光全随着他的视线集中在那首诗上了。
许久,副市长的脸突然转向在场一字摆开的知青们问道:“这诗是你们当中哪一位写的?”大家异口同声地指着我说:“是他写的。”!
直到此时我才猛然意识到自己闯祸了;虽然这是一首著名的唐诗,并不是我写的。却是我把它抄上去的。“四海无闲田”没错,但“农夫犹饿死”是你能说的吗?当时天气很热,我却吓出了一身冷汗,连气都不敢出。
这时副市长一脸怀疑地问我:“真是你写的吗?”我只好怯生生地点点头,我知道大祸就要临头了。不料他突然满脸笑容地问我:“你今年多大啦?”“16岁。”“16岁?是周岁还是虚岁?”见我没有马上回答,他又转身指着墙角一字摆开的锄头问我:“哪一把锄头是你的?你过去把它拿过来让我看看好吗?”于是马上有人自告奋勇地把我专用的那把锄头拿了过来。
这时胖乎乎的副市长站了起来,一脸慈祥叫我站直,饶有兴致地让我和锄头柄比比看谁高。这一比,我的身高比锄头柄明显矮了一大截。
然后他重新坐了下来,不无惋惜地对身边的县长和社长说:“这孩子都还没锄头高呢,怎么就来种田了?别看他年纪小,但少年老成。想不到这年龄,字能写得那么老到。而且很有思想。对劳动人民很有感情。以后是个人才,建议你们想想办法,最好能让他继续上学。”
这场虚惊对我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副市长走后我并没有被送去继续读书,但我因此受到了极大的精神鼓励,从此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并非常刻意地博览群书。立下心志一定努力成为今后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上山下乡以前,我就非常喜欢而且会全文背诵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当农民以后,“直接向大自然索取最清高也最干净”的心态,使我一开始就非常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园生活。虽然劳动强度很大,很苦很累。思想上也充满困惑和痛苦,但我内心一直都很充实,精神上一直都很快活。
白天参加和农民们一起的集体劳动,在田间挥汗如雨但有说有笑。晚上在小煤油灯下为社员们记工分、教夜校,相处甚欢。业余时间在小小的自留地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得其乐。在门前屋后“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亲近生活,自己养鸡养鸭养猫养狗,俨然田家农户。
我很早就喜欢美学,更喜欢道家的玄学和佛家的禅宗。从小深谙“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善事不问前程”的玄机奥妙和个中禅意。所以我历来把自留地里的庄稼当成花来种,也当成花来欣赏。
每天收工后都把自留地拾掇得像花圃一样一根杂草都没有。这样我就不会为了急待收获成果而觉得过程太漫长,而恨不得拔苗助长。
不论遇到旱灾虫灾丰收欠收,我都会不慌不忙而不会气急败坏。我在农村长达13年的艰难岁月里,虽然充满痛苦焦虑,但有很多时候,恰是在这样妙不可言的苦中作乐的“精神享受”中熬过来的。
早在1964年我就颇有感触地写过一首这样的《田园牧歌》:“挥汗如雨意何如?背朝烈日面朝土。水车咿呀说抗旱,耕牛暮归哞清苦。辍学只为谋生故,躬耕从此唯垄亩。脱胎换骨成农夫,明心见性不低俗”。
我始终认为,这是古圣先贤们教会我的一种生存智慧,这和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可以说。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支撑着我们一代知青度过了漫长的艰苦岁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的丰富营养,就像伟大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世代中国人。民族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不但能拯救个人和群体,还能拯救整个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一代人超越类似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这样的艰难时世,渡过历史难关。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6-8 08:18
下乡生活虽艰苦,
自得其乐特满足,
坚持刻苦读书事,
心态乐观欣然处。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7-6-12 11:04
人有时真的是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人而重整旗鼓,精神焕发的。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