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明清时代的考试制度之一:童试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传薪    时间: 2017-6-22 16:38
标题: 明清时代的考试制度之一:童试
本帖最后由 大道传薪 于 2017-6-22 16:39 编辑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从小就下苦功夫研习八股文的写作,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科举考试。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道理: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只有经过刻苦的读书,学好八股文,才能有机会“十年寒窗人不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只有获取了功名,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实现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童试,也称为郡试,相当于唐宋时期的州县试,他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县试由知县主持,本县县官公布考试日期以后,各省各府、州、县的读书儿童都可以向县衙署礼房报名参加考试。报名的同时,写明白姓名、籍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在世、去世、曾否作官等情况,并要求具有同考五人互相联保的文约,并请本县的廪生(老秀才)担保,保证没有冒充本县籍贯,不在服丧期间,又不是顶替别人,也不是倡、优、皂隶子孙,确实身世清白者才能参加考试。考试的时间多在每年的二月份,一般地说,考四至五场,而最重要的是第一场考试,内容为八股文、诗赋、策论等。
    应考的童生天一亮就得赶到考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到下午时才陆续交卷。在写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八股文格式,不仅要点句,而且每一股要画一外勾标明,文章的字数要求是够三百字就算合格。每张卷子都朝廷弥封,只标明座位号码。发榜时,是按成绩的优劣依次公布。科举制度发展到晚清时期,考试内容早已陈旧,试题也常常与以往的重复,因为应考者太多,阅卷也难以认真,这样一来,就让一些人钻了空子,顶替、怀夹、抄袭之风愈演愈烈,除了少数真正文思敏捷、才学出众者被录取以外,绝大多数的应考者都不可避免地要久困场屋,以至于皓首为“童”有的甚至成为起到老死也考不上秀才的悲剧人物。考秀才就是这样,不管多大年纪,只要是应考者,就以“童生”相称。
    陈独秀先生生于1879年,算是晚清人物。其自传《实庵自传》记载了他参加科举考试的经过。其中有相当笔墨记述了清代童试。虽然篇幅不长,但无妨我们对清代童试有一个大体了解。他自传中说:“县考府考自然很低,到了院试”。清朝童试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与明朝童试相仿。考生是还没有进入官方学校的学生。他们参加童试仅为考取一个官方学校生员资格,以求进入官方国有学校。这些考生被称为“童生”。他们的考试被称为“童试”。
    府试由知府或者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试期多在四月,考试的内容及场次几乎与县学相同。也是第一场为正场,仍然是八股文即《四书》文两篇,试贴诗一篇,正场之外,也要再考几场,但这不是硬性规定,不愿意参加者也可以不考,但好多人都这么想,既然来了,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考一考呢?弄好了,给主考官留下个好印象,对在些之后的考试肯定是会有好处的。而且县试和府试的初、复试,每次都出榜公布入选者名单,这种初级考试不称“榜”,而称“案”,各县和府试最后榜示的第一名称“案首”,府试长榜第一名的叫“府案首”一般说来,只要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再下一步就是进入冲刺阶段了,虽然说前两场考试虽然是奠定基础,但也都非常重要。
    童试中至关重要的考试就是院试。其程序是县、府考试结束以后,将县府考过的童生,造册后送全省学政考试。各省童生只能三年参加一次,考试时间不确定,轮环进行。考八股文与试贴诗,分正试和复试两场。商衍鎏先生《科举考试的回忆》,文中详细地描绘了他参加院试的情景。时间是光绪十六年(1890),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文中写道:早晨四点钟天尚未亮,由学政亲自在考场外点名入场。点名要唱廪保的名字,廪保答保其人后,即往派卷的地方领写有自己名字的卷。胸前挂一油布卷袋,卷袋正中在场外贴好自己的名字,即将考卷平放袋内,以防折叠与污损。手提考篮,考篮用柳条或藤织成,上有挽柄,作直筒式,四面玲珑小孔,不许密织,以便可以看见内面所放的东西。许带笔墨干粮,不许夹带蓝本成文。入场门时,须加搜检,甚者解发、袒衣,并及袜履;后已从宽,不过看看考蓝,即行放入。卷面印有座位的字号,有堂号,有东西考棚号,按照找得的座位,放好笔墨。点名毕,升炮封门,学政坐大堂亲笔写试题,交书办用约二尺高一尺宽的纸写成大字,粘于一木牌面上,牌下有长脚,擎游给考生看,考生将题抄下即作文”(见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在院试考试之前,还有一次“经古试”,考解经、史论和诗赋等,但类似这样的考试,也是参加不参加悉听尊便,但有的考生留这么个心眼,希望自己在“经古试”时能显露出才华,先引起考官的注意。正式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诗一首,
    “经古”题目最初为经解、史论、诗赋。咸丰时增加性理、孝经论。同治十年增加算术。光绪二十三年(1897)增加时务。考生只须选其中一门考试即可。同时,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十五岁以下的考生为“幼童”。幼童不须考“经古”,他们考默经或背经。经文由学政指定,并且要由学政监考。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说他“经古”考取“提堂”,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县试第一场为正场,考前二十或三十名者提考于县大堂。他们被称为“堂号”,由知县面试。县试最后一场考前十名者,他们府试时试卷要加盖“堂”字,其考场设于大堂。这被称为“提堂”。府试“提堂”与县试类似。院试时,府试的“提堂”和“经古”考试通过者要提考于学政大当堂前,也就是说他们的考场在学政大当堂前。陈先生说“经古”考取“提堂”,也就是说“经古”考试名次比较靠前(一般是前十名)。既然“经古”考取“提堂”,那就要提考于学政大当堂前。当然,他们的试卷上盖有“堂”字。
    成绩优秀者由学政面试后复试,合格才正式录取,由童生改称生员,即俗称的“秀才”读书人通过童试获取秀才后,才有资格进入地方或地方的官学学习,称为“入泮”。正在学习的秀才也可以通过岁考和科考,按文章质量高低分附生、增生、廪生、监生(太学生),成绩特别优秀者还可以通过拔贡考试,成为贡生并直接步入仕途。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6-23 08:16
当年童试殊不易,
身份要求复杂极,
层层叠叠考上去,
一旦成名方成气。

作者: 大道传薪    时间: 2017-6-23 16:42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6-23 08:16
当年童试殊不易,
身份要求复杂极,
层层叠叠考上去,

龙版所言极是!谢谢热情鼓励!下午好。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