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回忆:挑灯夜战,抢建知青宿舍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满祥    时间: 2017-6-26 11:15
标题: 回忆:挑灯夜战,抢建知青宿舍

挑灯夜战,抢建知青宿舍


作者 王满祥


         为响应毛主席“六·一八”指示,全国的广大城市青年,集中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奔赴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从1968年6月18日以后,我们马鞍山,也就是32团20连,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先后接收了来自北京、上海和哈尔滨等城市的近百名知识青年。由于他们的到来,使这个本来仅有56名职工的小山村,顿时人满为患。

    尤其是连队的居住条件,十分有限。一下子,如潮水一般涌来了,多出原来一倍还拐弯儿的人。让这么多的知青,都住在哪啊!一时间,成了最大的难题!按照当时人们的话说:“先生产,后生活。”“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时,就是凭借着,这么一股子的拼命精神,连队毅然决定:每天下班后,全连上下挑灯夜战,抢建知青集体宿舍。一定要让广大知青战友,在马鞍山,有个安身之所!   

    于是,当时几个由知青组建而成的班组,白天有的到麦场跟老职工学习打草帘;有的跟机务人员一起,上山打石头。徐克强的哥哥因公殉职后,徐伯母又把她唯一的女儿,留在了连队。也就是在这次的打石的工作中,克强的姐姐,徐克英战友因公负伤,被砸断了腿骨。也有的班组,跟着基建班去挖地槽、支房架,做好晚上盖知青宿舍的准备工作。

    最为热闹的,还得说是到每天晚上,大家吃过饭后,听到钟声,全连上下不管是男女老少, 一起蜂拥来到事先准备好的四方泥坑前,人们纷纷蹲在坑的四周,双手握住洋草,沾上稀泥,拧成草辩儿。战友们分工,有的负责拧,有的负责运,还有的负责和基建班的战友一起,往房架子上挂草辩儿。

    此时,每一个泥坑的旁边,都高高的悬挂起一盏马灯,为大家照亮。在连队家属房的后边,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十来盏马灯,与天上的群星交相辉映,气势十分的壮观。

    辛劳了一天的战友们,虽然不免要挨蚊子、小咬儿无情的叮咬。但是,他们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十分的感人。

   在入冬之前,经过全连上下,共同的努力奋战,终于建成了几栋青年宿舍。但是,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最后,只好把机务和后勤宿舍,都改成二层铺。又把集体食堂后房山的库房,也改成青年宿舍。并命名为:“北方大厦。”其实,这座“北方大厦。”根本就不具备居住条件。房间低矮,阴暗潮湿,冬天又寒冷得很。没办法,只能委屈咱们的这几十位女同胞啦!

    等到来年,也就是1969年。从8月至10月,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连队又先后接收了,由北京、哈尔滨分配来的近百名知青战友。怎么办?只有一个字“干!”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从此,连队全连的战友们,白天搞生产,夜晚搞生活。就这样,大家每天加班加点,风餐露宿,没日没夜的连续奋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算是成功的、顺利的,把知青的住处安顿好了。

    在20连的大家庭里,为知青战友们打下了“屯垦实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坚实基础。同时,经历这么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战,也使连队的广大知青战友,自踏上这片荒原沃土之后,非常圆满的经受了这么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2017年6月26日




作者: 不了翁    时间: 2017-6-26 13:50
通过王老师的回忆录,了解了老知青的另一种生活。好文章,学习了,收藏了。
作者: 王满祥    时间: 2017-6-26 17:43
不了翁 发表于 2017-6-26 13:50
通过王老师的回忆录,了解了老知青的另一种生活。好文章,学习了,收藏了。 ...

感谢您来访关注!
作者: 雷振华    时间: 2017-6-27 08:49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时是这样的。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6-27 08:56
知青大批接收来,
住房问题困难在,
只能连夜拼命干,
两年才得全覆盖。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