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瑞丽的雾 [打印本页]

作者: 雷午寨主    时间: 2017-11-23 22:10
标题: 瑞丽的雾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17-11-23 22:13 编辑

瑞丽的雾
    大概是年纪大了,经常回忆起下乡时的事情,那橡胶林、那街(读gai)子、那大青树、还有那瑞丽江对面满山偏野的罂粟花、……
    记得第一次探亲后,《人民日报》登了三连知青文叔写的一篇瑞丽的雾,那是一篇散文,他描写了瑞丽冬天的迷雾、山上、坝子里的景象,当然也写了那时“抓革命、促生产”的内容,也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吧。
    雾,在北方经常出现,在深秋空气潮湿的时候,就会出现,尤其是从北京开车去天津,经常是过了河西务就到了多雾区,因此高速公路经常会因为浓雾而关闭。记得1967年初冬,我们乘坐大巴去天津看“三条石阶级教育展览”,在旧的“京津公路”上,几乎见不到路面来的车子,就几次差点儿与对面的车子相撞,司机只得一点儿一点儿往前开,这段路开了几乎六个多小时。可见浓雾对交通的影响之大。
    瑞丽的雾,只要有,就是极浓的雾。产生在旱季中期,也就是12月底到春节期间,那时夜间气温低,瑞丽江的水白天被太阳晒得温度很高,天一黑,升腾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就成了雾,顺着江边翻滚着,增加着,向着两岸扩展,慢慢淹没了竹林、村寨、逐步占据了整个坝子,到山边才停下来,逐渐的增厚,遮天蔽日,给坝子盖上一层厚厚的浓雾,从山上看去一片云雾,只有高大的凤尾竹露出几丝弯弯的尖儿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在连队站岗,由于连队在离江边两公里的一个坡上,站在连队的南边,可以看到坡下连片的稻田、长满芦苇的池塘、被凤尾竹掩盖的村寨、远处大青树下的道路,以及缅甸那边南坎城的灯光;一到后半夜,站在连队的边上,看着对面的缅甸南坎的灯光逐渐被江里升腾的雾气遮住,只见弥漫着的雾气,上下翻滚着,逐步侵蚀了江边的寨子,寨子里的灯光在浓雾中摇曳着,渐渐失去了亮度,寨子周边的凤尾竹也在浓雾的翻滚中,变成了生在白雾里的、七扭八歪的细小枝丫,粗大的竹干依然被浓雾所淹没,那雾团气势汹汹的、旋转着,从下到上,逐步淹没了村寨、竹林、稻田、水塘、以及通往城里的路,雾气来到连队时,可以看到薄雾有如轻纱在你的身上飘然而过,带来一丝凉气,手中的冲锋枪立时出现一层细细的水珠。雾逐渐变浓、它旋转着,从南到北像薄纱一层层挡在你的眼前,眼前的一切,灯光、房屋、树木、就连满天的星斗,都在它的覆盖下不见了。雾越来越浓,月光、星光都被掩盖了,四处一片灰白的颜色,头发已经湿了,可以看到有水珠从头上流了下来。手电筒已经失去了作用了,射出去也只见到前面白茫茫一团,距离也就是一米前后。那时的站岗,也只有凭着耳朵了,眼睛完全失去了作用。耳中只听得竹林里水滴滴落的响声,就和下雨一样。
   雾,一起来就不会消散,连队的一切都在朦胧之中。这样的情形一直要到第二天的中午以后。早晨,大家起床,拿着饭盒、饭盆去食堂打饭,几乎看不见人,只有到了跟前一米左右,才勉强辨认出谁是谁,上工的钟声敲过,大家相约着向林地走去,山上的雾会小一些,并不耽误大伙儿干活,有时山上的雾也大,挖营养坑时就要注意了,不要抡起锄头伤到别人。
   在雾里,世界是一片混沌,拖拉机、汽车的大灯也只能照亮眼前一两米的地方,赶街走在路上,一定要前后喊着点儿,生怕丢失、走散。街子在大青树下,那里雾气会淡一些,也许是人多的缘故,人们大多戴着斗笠、有人穿着蓑衣,知青有的披着塑料布(当时连里发的,当雨衣用)。在雾气里所有东西都是湿漉漉的,你要没戴帽子,一会儿头发就会湿透了。那些戴眼镜的同学更可怜,一会儿就要摘下眼镜擦一下,不然什么也看不见。
   随着太阳的升高,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升腾,慢慢稀释,光线逐渐撕开迷雾,照射在地上,只见地面渐渐显露出来,大青树的树干慢慢显现,竹楼也露出了模样,粗大的竹子也露出了真面目。太阳的阳光把雾气逐渐拉高,到了中午,雾气已经升高到了半空,变成了薄云,那云一朵朵的往上升着,在太阳光下一点点的变淡,最后完全消失了。
   大家把上午穿的衣服,纷纷拿衣架撑好,趁着阳光赶紧晒了出来,错过了,明天就要穿湿衣服了。……
   几时再回瑞丽去看那样的浓雾?!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24 08:12
难忘瑞丽极浓雾,
夜来升腾滚滚出,
直到次日上午消,
此时回味迷人处。

作者: 开心    时间: 2017-11-24 12:46
云雾缭绕一定有着虚无的美丽



作者: 王满祥    时间: 2017-11-24 13:17
拜读您的佳作!
作者: 张永柱    时间: 2017-11-24 16:05
超版文笔细腻,情感丰富,欣赏佳作!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7-11-24 16:30

文字好优美呀!!!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7-11-24 17:11




作者: 寒秋    时间: 2017-11-24 19:07
拜读雷午老师佳作,欣赏。
作者: 雷午寨主    时间: 2017-11-24 22:30
寒秋 发表于 2017-11-24 19:07
拜读雷午老师佳作,欣赏。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
作者: 江苏地子    时间: 2017-11-25 08:57
把雾看透了,高、、、、、、、
作者: 江苏地子    时间: 2017-11-25 08:58
把雾看透了,高、、、、、、
作者: 冰凌花    时间: 2017-11-28 06:13
生命历程中的快乐或痛苦,欢欣和悲叹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阳光里流走而形成迷人的雾。
作者: 方外山庄    时间: 2017-11-29 14:14

那天高云淡的
高原
那山连山的
大红花小红花
那满山的
绿绿丛丛
那少男少女的
纯真与梦
啊  我那可爱的
那记忆中
不能忘怀的......
作者: 金火鸟    时间: 2017-11-29 17:34
好文啊!这里的雾真是别有一番景色!版主文字的表现力真好!
作者: 黑土恋    时间: 2017-11-30 21:02
本帖最后由 黑土恋 于 2017-11-30 21:03 编辑

拜读。为好文点赞!雷午寨主老师好文笔!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 07:42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