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知青生活——赶高桥场 [打印本页]
作者: 玉锦阁 时间: 2018-2-10 11:52
标题: 知青生活——赶高桥场
本帖最后由 玉锦阁 于 2019-3-18 11:25 编辑
翻过山梁,山路开始蜿蜒向下。远远看见白云涌动的下方,出现一大片黛瓦白墙的房舍。前面就是高桥区。我高兴起来,一路的疲惫和辛苦,一扫而光。
看见场镇上的房屋,我估摸还有半小时路程。因为山路不是直线,而是沿山峦曲折委婉向前。因此,山区有看山跑死马的说法,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终于走下山梁,走进场镇的街口。区上街道比公社的街道洋气多了,热闹多了。邮电局,区卫生院,区高级中学,区供销社,长途客车站,区委区政府,饭馆饮食店这些建筑鳞次栉比,分列在街道两边。比起公社狭窄暗淡的石板街道,简直是洋气繁华,具有城市的豪华气派和迷人魅力。
赶场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涌来,把宽敞明亮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人们挑着担子,背起背篼,推动鸡公车;叫卖声,呼喊声,吆喝声混成一片;到处都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拥挤不堪,其间还混杂着浓烈的汗臭异味。
火热的太阳正当头顶,人们红黑的笑脸上,挂满晶亮的汗珠。已是晌午时分。
我费尽气力挤出人群,来到一家饮食店。店内闹哄哄的,有人围聚一桌,兴奋的大碗喝酒,有人高声交谈。
柜台上,我将书包里带的大米,小心倒出来。交与店员称量后,换了一碗米饭,点了一个二角钱的炒菜,要了一碗免费的面汤,坐在角落里,滋滋有味吃起来。
抹着嘴巴,踏出饭馆。在街头转角处,意外遇上我们公社十大队的几个知青。他们也是来赶高桥场的。我们是同年同月同天,而且是同一辆车把我们送下农村的。
大家好久不见,格外亲热,决定到茶铺叙一叙。
茶铺在场镇的尽头,处于高岗上,地势很好。一棵巨大的黄角树笼罩着茶铺,为茶客遮挡风雨和骄阳。坐在树下,极目远眺,心胸豁然开阔。
蓝天白云下,群山逶迤绵绵,远方起伏的山峦呈现出梦幻般的浅蓝色调;一团团白色雾霭从山涧飘升游动,像草原上的羊群一会聚拢,一会飘散开去。阵阵清风从山谷吹来,带来凉爽惬意和舒适的享受。
茶钱是三分钱一杯。他们主动替我付了。
靠坐竹椅,我将疲乏的双腿,伸展放在面前的椅子上。好奇的问:“今天你们怎么想起赶高桥场?”刘亿回答:“我们一直赶高桥呀。”
“为什么?”我疑惑的问。刘亿说:“高桥场离我们生产队只有八里路,平桥场离我们有三十里路。所以我们一直赶高桥。”
我恍然大悟。十大队是我们平桥公社最边远的大队,跟高桥公社接壤,高桥场离他们最近。我戏虐地说:“怪不得在公社看不见你们,还以为你们调回城了。”
刘亿幽幽地说:“调个屁!不晓得还要修好久的地球。”
有几个知青进来。刘亿跟他们打招呼。这是高桥公社的知青,刘亿跟他们熟识。
大家围坐一起,气氛很开心。同是天涯沦落人,天下知青是一家。知青们相见,有共同的话题,相同的喜怒哀乐,大家之间亲切融洽而愉快。
真像俗话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刘亿为他们介绍我,说我是平桥公社中学的代课老师。那伙知青露出羡慕佩服的神色。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瘦小个知青调侃说,知青当老师,吃喝不愁。
我一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脑壳没有转过弯来。
那个小眼镜接着说。他们大队有个知青在学校代课,没有蔬菜吃。上课的时候,这位知青老师,就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题目:老师没有菜吃,怎么办?
第二天上学,学生将家里自留地的蔬菜,带来学校,放在讲台上。南瓜、茄子、豇豆堆满讲台。结果吃都吃不完!
我们全部开心大笑。
说到知青话题,大家活跃兴奋起来。另一个知青又讲了他们公社一个老知青的故事。
有几个新知青插队落户在生产队。由于做不惯繁重的农活,工分和出勤劳动日不够。到年底队上分配时,只分得农民一半的口粮。年轻人缺乏油水,饭量大,又没有计划。很快将分配的口粮吃完。
几个知青躺在屋里,无米下锅,一筹莫展,发愁叹气。
恰巧一个老知青过来串门。知道他们的窘境后,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告诉他们如何配合。
第二天,这个年近三十岁不修边幅的老知青,手提黑色的公文包,来到生产队。几个知青连忙将他引见给生产队队长。说是知青带队干部来队里,检查知青工作。
这位“知青干部”一本正经,装模作样向队长了解,知青的表现和生活状况。队长一一作了汇报。
这个“知青干部”对生产队支持知青工作,关心知青生活的做法,非常满意。作了一番热情夸奖和高度赞扬。让没有文化的队长受宠若惊,心花怒放。
接着,“知青干部”从提包里,摸出一本红旗杂志。翻开后,给队长传达:“中央对知青工作下发最新文件,知青口粮不足的,生产队要予以彻底解决。”
同时将翻开的“文件”递到队长眼前。这个队长,跟当时很多生产队长一样,属于大字不识的文盲,签名字时只能盖手印。哪里看得懂眼前的“中央文件”。只能点头称是,应允坚决照办。
“知青干部”走后,队长遵照“中央文件”精神,将扣发的口粮,全部补发给几个知青,了却知青断顿问题。
隔了不久,队长满脸疑惑地来找几个知青:“咋个赶场天,看见你们那个知青干部,挑副箩筐,在场上卖玉米呢?”
几个知青态度坚决,失口否定:“不会哟,你肯定看错了!”……
听完这个笑话,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开怀得不行。一致佩服老知青的机敏和智慧。
看着场上的人流逐渐稀少,时辰大约下午两点了,接近散场。我还要赶二十多里路回生产队。恋恋不舍地与这伙快活诙谐的知青道别。
回家路上,想起那伙知青的龙门阵。感觉自己相比之下,很幸运。不用参加沉重的体力劳动,基本口粮还是能够保证。一边想,我一边加快脚步。
远处山头,一只黑色的岩鹰高高盘旋。
作者: 罗帆 时间: 2018-2-10 19:32
健康,幸福,平安,快乐
看到的人都有好福气!
作者: 玉锦阁 时间: 2018-2-10 20:32
谢谢关注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8-2-11 07:53
翻山越岭去赶场,
知青相聚心欢畅,
听着大伙扯闲篇,
心中小小自豪棒。
作者: 玉锦阁 时间: 2018-2-11 09:20
谢谢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18-2-11 17:56
真实有趣的知青生活记载。
作者: 玉锦阁 时间: 2018-2-11 18:18
谢谢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