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看往期和以后的文章,请点击并“关注”上面的蓝字“山丁树”。
01
前些时,以连续报道的方式,在这里陆续刊登了《一个人的苦行》。宋再端用近似折磨自己的方式——徒步行走2000公里,去完成他与妻子共同的心愿和妻子的遗愿。
冬天里,宋再端说想徒步黑龙江,妻子说她可能走不下来,但想6月份再去一趟黑河。宋再端说:行。那我陪你去。
然而,妻子却在春天里不幸离世,留下了无尽的悲痛与思念……
夏天到了,仿佛听到了妻子的召唤,在约定的6月,宋再端启程了。他背起妻子的遗像和遗物,义无反顾地走向北方,走向黑土地 ,走向曾经留下他们青春的地方,走向他们当年初恋的地方。在妻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将妻子的遗物和自己的头发包裹到一起,永远地留在了黑土地。
听他说,他走时谁都没告诉。他甚至写了份东西,说明自己的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均由自己负责。
为什么非要坚持徒步的方式呢?总觉得事情没表面上看的这么简单——难道,就只是因为他自己曾经要徒步去一趟?
后来,在他给我的视频中发现了一些线索。于是,知道了,支撑这段行程的,还有着他内心的巨大动因。
那是徒步行走的自拍视频,可能是用自拍杆拍的。
——空荡荡的路上,宋再端默默地走着,不时会下意识地看一眼镜头。两边是静静的森林,路上也很静,能听到他脚下的声音。他的表情凝重,他的眼神凄然。
突然,他的脸抽动了一下,毫无征兆地向着远方发出撕裂肺腑地呼喊……
突如其来的发声,让人心头一紧。
开始没听清喊什么,但第二声听清了,是“少敏——”,是他在向着空中呼唤着他的妻子……
“你听见了吗——”、“你回来吧——”。揪心的喊声,像是在问询和祈求着妻子。其声其情其景,让人心酸。
没有回音,风声掺杂。那呼唤在风声中,凄然地飘荡、散去……
视频的结尾的喊声,更是出人意料。
——在让过一辆对面来车之后,路上归于安静,仍然是只有脚步声。
短暂的沉默,看得到,他眼角和面部又在微微抽搐。他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抑或是是在酝酿着自己的情绪。
可能是想起与妻子的往日恩爱,而今妻子却离他而去,心生无尽的哀怨;也可能是预感到未来孤独与凄凉的难以承受,不禁悲从中起。他的情感由刚刚的期望的呼唤,突然变成近似哀嚎的哭喊:“我恨你——”。
那声音向着前方,向着森林,向着浩瀚的天空传播着、扩散着。声音中充满了痛不欲生的苦楚,和痛彻心扉的依恋。
这是一个男人无法面对妻子突然离去的无奈,或许还有未竟心愿的遗憾,甚或还可能有着某种深深的自责,抑或是各种都有,相互纠缠。
自从妻子离去,宋再端就一直处在这样极度悲伤的精神状态之中。他会将完成妻子遗愿的事,看得比天还大。他会将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绝对完美。他会是这样想,不历尽千辛万苦,不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苦,不足以表达他对妻子的爱。而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这颗受到重创的心得到些许的宽慰。
宋再端不善用语言表达情感,但是,在说到妻子时,他多次落泪,用手擦拭,眼镜后面看得见流下的泪水。
他对妻子的感觉,因为妻子的离去,而变得有些缥缈恍惚,但她在他的心里,却也更加完美,甚至发出了绚丽的光环。
苦行表示虔诚,圣地是黑土地,朝拜的就是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就是他心中的佛。
他是想让天上的妻子看到,为了她,他什么都愿做、什么都能做到。
他从另一条心路,走到了与宗教苦行僧们相同的境界。
“安心之地既故乡”,此时此刻,最能让宋再端心情宁静的地方,就是那个让他们俩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就是那片永远的黑土地。他相信,也只有在那里,才有可能再次遇到她……
我曾问过宋再端,孤独的行走,在路上,是不是觉得离天很近?他连连称是,表示赞同。我觉得,他不是在敷衍我,而是“心有灵犀”的有感而发。那些视频可以证明。
02
在追踪宋再端的报道中,聚焦的是他的苦行僧似的壮举,徒步行走2000公里。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他的身后、聚焦她身后的那个女人,那个值得让他历尽千辛、坚定地向北行进的女人,那个他心中的佛一样的妻子——吴少敏。
我断断续续地看完宋再端给我的录像资料,都是去黑龙江的内容。给我的印象是,他的妻子,应该是一个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女人了。在人群中走过,你不会注意到她、再多看她一眼。
但是,我相信,当你如果认识了她,你就一定会记住她那纯净的眼神和朴实的表情。因为,这种真诚和善意的表情,是那样的干净,没有半点虚伪和修饰。所以,才会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视频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在黑龙江,在回访中,在一个小卖部里,吴少敏买了一袋子糖果。然后,下一个镜头,就是她将糖果分给在门外小桌边、围坐着的老人们。她从袋子里拿出糖果,逐个递给老人们。距离远的,还要绕到后面递给老人。就像一个回到故乡的游子,孝敬村里的长辈一样。
当然,这谁都可以做到。但是,有谁会做的像她那样的真诚,自然的就像在家里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样一般无二?
还有一段视频,有一个因为她的去世而哭得最厉害的女孩。嘴里“吴姐、吴姐”地叫着,嚎啕大哭,就像失去母亲的女儿一样。宋再端说,那是他们的职工,陕西富平人,他们的职工都是富平人。每年年节放假,吴少敏总会用大客车送员工他们到县城,回来时一样,也是到县城接他们。这样,吴少敏才觉得放心。
这女孩跟了吴少敏十几年,她自己说,跟吴姐的时间,比跟他父母时间都要长。她们之间的感情我不甚了解,但是,一个能让孩子哭成这样的女人,在孩子心中,一定是把她当成母亲了。她的悲痛,也一定是一种失去母亲般的悲痛。
宋再端曾多次说,吴少敏很恋旧。当时没太在意,直到他讲了一件事,才让我有了具体的感触。
他说,黑龙江来的熟人,他们夫妇都会热情招待,走时还会买礼物相送。
有一次,吴少敏听说当年连队的一个当地的姐妹从没带过戒指。于是,就毫不犹豫地给她买了一个,给她带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只要你张口,她就一定会满足你的愿望。就像阿拉丁神灯,就像观音菩萨那样。
虽然,他们夫妇的经济条件可以做这种成人之美的事情,但是,有多少条件好的人会这样去做呢?又有谁知道,对别人慷慨的吴少敏,还经常在给丈夫缝补衣裳?宋再端有一件衣服的领子磨破,是吴少敏翻过来又缝上的。而这件衣服,已经成了宋再端“睹物思人”的念想,留了起来,再也舍不得穿了。
在进一步了解吴少敏之后,你会发现,她不只是个善良的女人,在她的心里,还有着更大的家国情怀。
非典时期,北京也是重灾区。疾病的传播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死亡数字一度急速上升,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破,人们被瘟疫和死亡的阴影笼罩着。
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吴少敏听说附近的一家医院,因为治疗非典而没人敢去送饭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决定:“我们送”。
当他们把饭菜送到医院时,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被感动了。他们由衷的感谢这些不怕被传染、不怕死亡而冲上前线的人。
“要说国家有事,最不含糊的还是咱们!”宋再端说话不爱发议论,所以,我的感觉,写他,从来不用感叹号。但这是一次例外,在他讲完这个故事后,却自己用了一个大大的叹号。
我知道他说的“咱们”指的是谁,是同是兵团的我们,是祖国同龄人的我们,是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看得出他很自豪!这话,我也有同感。
03
在黑土地上生活过的知青,都会有黑土地的情结。宋再端和妻子对那片土地的感情,则更加炙热,更加深沉。
他们夫妻曾多次回访黑土地,并且,还曾绕道逊克祭扫过金训华墓。看得出,知青和黑土地,是他们永远的情结,永远的主题。
吴少敏不好动不爱出游,但是,只要宋再端说到去黑龙江,去黑河,她就会马上变成另外一个人,眸子发亮,异常兴奋。她会像鸟儿一样地欢快地准备行囊,还会征询丈夫穿什么衣服好。
宋再端夫妇的黑土地情结,甚至还有着一种悲情的美。在一次回访时,吴少敏站在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对宋再端说,我若离去,请让我回归这里。她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最终,她完成了这个夙愿,永远地融入了这片黑土地。
山丁树 发表于 2018-5-18 08:39
龙行兄点睛之笔!这组文章一直跟踪他到黑河,又从黑河到北京。谢谢关注 并以诗句点评!
...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