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書法 · 春归来《端午风情》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军    时间: 2019-6-4 16:05
标题: 書法 · 春归来《端午风情》
本帖最后由 杨军 于 2019-6-6 12:34 编辑



端午风情
春归来

仲夏佳节逢端阳,
千家万户包粽忙。
角黍方粽形多种,
南咸北甜味馨香。
彩线香囊驱邪气,
手腕胸前纳吉祥。
传统风情不忘记,
屈原精神常弘扬。

注释:
    (1)白描写实,端午风情。“仲夏”,农历五月。“端阳”,端午节别称。“角黍”,粽子,古时候
称之为 “角黍”。“南咸北甜”,南方人包粽子时要在糯米里加入盐和咸类食品,而北方人包粽子时,里面只有黄米或江米,食用时喜欢蘸糖。
所以从口味上有“南咸北甜”之分。
    (2)“彩线”,
五彩线,由红、黄、黑、绿、白等五个颜色组成,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可以辟邪

    (3)“香囊”,民间工艺小物件。端午节佩戴装有艾叶等中草药的香囊有辟邪免灾之说。
    (4)“传统风情”,指包粽子、佩戴五彩线香囊、门插艾叶、悼念屈原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及赛龙舟等。
    (5)“屈原精神”,主要指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据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逢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屈原生前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雄心壮志,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这种精神是热爱祖国的精神。





网络图片


作者: 杨军    时间: 2019-6-6 12:21
本帖最后由 杨军 于 2019-6-6 12:31 编辑

    银龄网上海网友“四味”制作粽子过程,他说,主角当然是糯米,先是洗干净(淘米)、它当然会涨;涨之前就要把酱油味精与盐加进去,与糯米拌搅;到包裹粽子时,米与猪肉(提早1个小时前,就让猪肉块浸在酱油里,因为还要考虑“色像诱人,钩起食欲”)浑杂,用粽叶包住,哈哈,拿绳扎紧……于是上灶台;我家炊事任务一直是烧煤气的,那么,火要“文火”,不能太旺呀。





四味拍摄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