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商海冲浪节选(二十一)永福 [打印本页]

作者: 卜桂仁    时间: 2020-10-3 07:04
标题: 商海冲浪节选(二十一)永福
本帖最后由 卜桂仁 于 2020-10-3 07:23 编辑


商海冲浪节选(二十一)

永  福

   老板从外地回来,带回来一条信息。他在长途汽车上,结识了一个年轻人,也是跑电器生意的。他在外地某厂已经打开局面,手里有一笔很大的订单,愿意和我们共享,并为我们的产品提出一些改头换面的新思路。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高兴。这年头,多一个合作伙伴,就是多一条发展的路,何况还带来一笔现成的生意。我们都希望能早日见到这个不平常的小伙子。
   老板说:这次他学到的一个新概念,就是产品的包装。所谓包装,就是把原有的东西,加以夸张和渲染,引导用户产生超值的判断和联想。同样一种产品,塞进去一些似是而非的宣传,贴上某国引进的先进技术标签,使对方如坠入五里云雾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报价凭空就可以翻上若干倍。
   老板又说:这个年轻人做的就是这种生意。他用高价买了两台经过包装的所谓进口节电器,又开出了很高的售价,买方已经答应试用。小伙子虽然有了意向中的客户,但是没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他向人家承诺了百分之若干的节电量,可是他的东西实际上没有明显节电功能,搞得有点骑虎难下。所以想通过我们的合作,以便产生些效果显示,一起去忽悠那厂家。
   噢!原来如此!
   可能我长期在国有企业工作又是搞设备管理出身,知道用户绝对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除非他个人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或者干脆就是里应外合坑骗厂里的。可是即便买住单位主管,还有其他人呢?车间主任、操作工……
   神秘的年轻人终于露头了。他个子不算高,但是很敦实,长方形的国字脸上一双游移不定的眼睛不停地挤巴着。他肤色较黑,可能是常年在外面奔跑的缘故吧。
   小伙子是个结巴,心里一急,就说不出话来。话憋着,那眼睛就挤得格外厉害。老板向我们介绍,他叫永福,我们就称呼他小福,似乎多了几分亲切。因为听老板讲过,我们对小福的业务长项,并不觉得有什么新奇,倒是多了几分欣赏的情趣,有意看看他到底说些什么,实际上,小福玩的是骗人把戏。
   小福吸着烟,不停地挤巴着眼睛,很困难地阐述着他的产品包装的理念:“……你们这些产品,给它加上一个盒子,密封的,不能打开,哪怕它里面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就说成是核心技术,进口的,保密。说成是意大利的、以色列的,反正人家也弄不清,那将是一个什么概念?……”他反复强调“概念”这个词,就象新派的人,喜欢把一些沾有时代气息的新词语挂在嘴边上以标榜时髦一样。
   “如果人家拆开了怎么办?”我揶揄地问了一句。
   “拆开还行?不能让他们随便打开,不给他们钥匙。”小福胸有成竹地说。我忍不住地笑了,看来小伙子根本不知道工厂引进设备是怎么回事。
   一项新技术的引进,不但需要双方共同验收,安装试车,图纸资料,测试备件,技术文件当面交接少一样也不行。试想,人家根本不知道你这是什么东西时,怎么可能允许你随意安装在他的车间里?如果是颗炸弹怎么办?出了问题谁负责?卖给人家的东西,拿着钥匙不给,这是哪家的规矩?这种生意如果能做成,除非对方是白痴,或是内奸。
   切入主题,小福开始和我们谈具体的合作意向。小伙子大包大揽地说,那边从市里到厂里,上上下下他都跑通了,百十万的合同意向已经明确,这次先做几台看一下效果,他希望能和我们长期合作。
   为了慎重起见,我们明白地告诉他,我们所搞的,不过是一些通用技术,有些专业知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虽然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市场报价上不去。和别人做生意,我们必须给人家一个真实,然后再讨论价钱,这是我们进入市场的信则。
   “看看,看看……”小福象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即兴发挥起来:“如果你们不说它是通用技术,对它进行高科技的包装,撕掉原来的商标,贴上一些外文标签,说成是进口的高科技产品,那将是一个什么概念?”
   人们常说:“无私方能无畏”,今天才感到无知的人也无畏,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事物的游戏规则。
   老板和渝生工程师观念不象我那样拘泥守旧,他们对小福的包装理论发生了兴趣,认为这是一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捷径。在这样的公司里,我当然不便过分地固执己见。最后双方商定,我们负责产品的功能部分,小福负责全部包装。我们只对小福收取功能部分的基本费用,小福包装后的产品卖给人家什么价我们不管。技术服务我们做,销售责任小福负。这次先做几台样机,以后的合作根据这次试用结果再定。
   小福兴冲冲地走了,不一会儿,他就买来了全部的包装组件。几只制作精美的铁皮箱子,几个拼装的小塑料盒和几块刻制着不知什么内容的外文塑料标牌。
   “就这样,”小福比划着。“把塑料盒装到箱子里,外面用胶封起来,贴上这标牌,谁知道里面是啥东西?”“玩空的?”我不禁有些惶惑。我们虽然想挣钱,但是不想骗人。东西卖给人家,就由人家处置了,绝不可能象小福说得那样,可以不交钥匙,不让对方实际接触。如果人家打开箱子,发现所谓的核心技术原来是一只空盒子,那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我看老板并不在意,忙把他拉到一边,进言道:“这样不行,这小福是一个真正的技术骗子,他说的条件不可能实现。一旦用户发现里边的空盒子,明摆着受骗。投诉假冒伪劣,电视台肯定曝光,那么以后我们的名声就再也提不起来了。”
   可能是“曝光”引起了老板的警觉,他有些犹豫了。聪明的渝生工程师提一个变通的办法,装三个小器件在空盒子里,器件在实际应用上有它的保护功能,属于产品必需的组件。虽然说不上什么技术含量,这盒子里总算装的有东西,尽管这种器件的安装完全没有装进盒子的必要。
   经过一晚上的突击,三台经“高科技”包装的产品终于炮制出来了,小福要去厂家交货,老板亲自跟了去安装调试,顺便看一看那边的真实情况。
   一天后,老板回来了,三个箱子又回到了它的出发站。“怎么回事?”我看着地上风尘仆仆的箱子,有点诧异地问。“啊呀,这趟可把我累坏了,来回扛东西。”老板抱怨着:“这小福说得根本就不是那回事,他去了,人家连车间门都不让他进。哀求的话说了不知道多少,急得差点儿没哭出声来,没人买帐,厂家就那么好骗?”老板仰倒在沙发上喘着粗气,看来他还没有歇过劲来。
   我无声地笑了,觉得这种结果是必然的,完全正常的。
   过了两天,小福又来了,他解释说,上一次主要是关系没打通,以后还要再去跑,希望我们能把这箱子再改装一下。不过这一次,他的话再也激不起人们的兴趣了。老板吩咐我们拆下属于自己的元器件,剩下空箱子叫小福赶紧拿了走人。
   我想:无论做什么事情,还应该以诚为本,干实事。不管赚钱多少,都是脚踏实地。取巧、投机、乃至坑骗,固然有得逞者,但是迟早是会翻船的。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这样的事例难道还少吗?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0-10-3 07:49
产品包装概念新,
却装旧酒欺骗行,
终究市场会阻止,
技术问题讲求真。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