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非常情缘 四 14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老鲁 时间: 2021-3-18 07:28
标题: 非常情缘 四 14
14
开学后没有马上使用田齐刻印的讲义。上学期因为先上补习课,周主任的《无机化学》上册开课迟,内容未讲完,这学期要接着讲,等他的课结束后,余老师再用下册讲义上课。
沈老师的《农业化学》按时开课,一个月后又安排几场专题讲座,为开门办学做准备。其中两场是“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快速测定”,两场是“五四零六菌肥的推广意义和简易生产”。发给同学的讲座资料都是田齐利用课余时间刻写的。土壤速测实验课由周老师和余老师上,他们要在开门办学时带队去搞土壤速测。五四零六实验课由沈老师上,由于气温尚低,以小组为单位的堆制实验在实验室走廊上进行,利用阳光来升高堆料温度。田齐在果园全程参与了实验所用母剂菌种的制作。
由于气温不高,杂菌不多,各组堆制的五四零六菌肥生长良好,没有受到杂菌污染。几天后,不用掀开覆盖的稻草,来到走廊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冰片香味。实验的成功,给周老师、沈老师和同学们增强了开门办学和推广五四零六菌肥的信心。
田齐把专业课的学习全部安排在白天,完成后就到果园去看沈老师操作,给小李帮忙,晚上则自学《农业微生物学》,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樊庆笙教授的《微生物学》教材做参考,每天晚上都要到十点甚至过了十一点才回宿舍。晚上在教室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少,坐在田齐身后的杨爱华和肖玉笛也常常走得很晚,他们三个往往是最后离开教室的人。
肖玉笛是老初二,学习很吃力,但她有问题从不向田齐请教,宁愿问杨爱华,或者舍近求远去问孙宏义。田齐有点纳闷,其实肖玉笛是怕自己的问题太初级、太简单,问田齐会被他瞧不起。有时肖玉笛问杨爱华,杨爱华不明白又问田齐,于是田齐就对着两个人讲,尽量讲得深入浅出,让肖玉笛能听懂,也算辅导一下肖玉笛。
杨爱华和肖玉笛都是济南人,虽然杨爱华是高干家庭,肖玉笛家是普通职工,但杨爱华没有优越感,所以两人处得挺不错。在同学面前,杨爱华落落大方,肖玉笛则有点放不开。不过肖玉笛容貌姣好,嗓音甜美,同学们对她印象很好。在去年国庆晚会上,化学班的大合唱由她领唱,她还独唱了“马儿啊你慢些走”,给全校师生员工留下深刻印象。
对杨爱华和田齐的经常接触,肖玉笛从不流露出什么。有时杨爱华不在教室,田齐偶尔会感到背后有种异样的目光在注视自己,他怀疑这是不是第六感觉。在餐厅、在室外,有时还会看到肖玉笛对他的瞬间一瞥,但也仅此而已。
每个人背后都有不想被人知晓的隐秘。晚上在教室待得晚,晚饭又吃得早,到将近十一点时,田齐便会感到肚子有点饿。有时饿得忍不住,便到大餐厅搜寻餐桌抽屉里的剩馒头。他们就餐以组为单位,每餐按人定量,六组同学中有个大肚汉,他们组从来剩不下馒头。有的组女生多,或者没有大肚子男生,或者有人临时缺席没来得及退餐,便会有吃剩的馒头放在抽屉里。这些馒头有整块有半块,还有咬剩下的馒头头子。天热时馒头放两三天会长霉,天冷时放两三天会干裂,都不宜再吃,食堂每隔几天就会检查所有餐桌抽屉,把剩馒头收集起来喂猪。田齐去搜寻时,运气好能找到当天的新馒头,如果运气不好,要么是剩了几天的干馒头块,要么就是食堂刚检查过,所有抽屉空空如也。
田齐这个见不得人的秘密,不想被肖玉笛发现了。她见田齐晚上十点半左右经常出去,过个一二十分钟再回来,但他出门后走的方向不是去西边厕所,而是向东,心里便产生了怀疑。有一次她十点多上厕所,回教室时看到田齐从教室出来往东走,便悄悄跟在后面,一直跟到大餐厅。室外月光皎洁,室内虽不如外面明亮,但人影和形体动作还是能看得出来。
田齐找到一个新馒头,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往餐厅外面走,刚走出大门,看到站在门外的肖玉笛,吓了一大跳,一口馒头差点噎住嗓子眼。见他大惊失色的样子,肖玉笛忍不住笑了,说:“慢点咽,别噎着。”
田齐狼狈不堪,活像小偷被警察人赃俱获似的。肖玉笛说:“这有啥,剩馒头不吃还不是喂猪,人吃了总比喂猪好。”
听她左一个喂猪,右一个喂猪,田齐心里有点不高兴,又不敢辩白,只好说:“这事总归不体面,能不能请你帮我保守秘密?”
肖玉笛说:“行,但你要保证不再来找剩馒头。有人看见餐厅有老鼠,这剩馒头吃了不放心。”
田齐苦着脸说:“有时候饿得难受。”
“往后饿不着你。我和杨爱华每顿两个馒头只吃一个,剩下的都叫大肚汉吃了。从明天起,我把第二个馒头带走,他一顿从四个变三个,少一个饿不着他。那个馒头我放你桌肚里,你晚上饿了就拿出来吃,不好意思当我们面吃就到走廊上去。行不行?”
城下之盟,不行也得行。
快到教室时,肖玉笛让田齐慢走几步,等她进去一会儿他再到教室去,免得杨爱华看出破绽。
田齐在教室外面等了一会,走进教室时,听到肖玉笛正在回答杨爱华的问话:“不是,是肚子有点不好,耽误了一阵子。”
田齐不知道杨爱华问的和肖玉笛答的“不是”是什么,兴许是她们女孩子的事情,他装做没听见,赶紧坐下来看《农业微生物学》讲义。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杨爱华无意间看到肖玉笛偷偷往田齐桌肚里放一个小纸包,便开始注意他俩的举动。她见两人并无别的互动,就盯着肖玉笛,发现肖玉笛每天晚饭后都要往田齐桌肚塞小纸包。联想到肖玉笛吃完晚饭总要带一个馒头走,田齐晚上十点多总要到走廊上待一会,进来时嘴里好像刚吃过东西,心里便有数了。
这天晚上十点多钟,田齐正准备从桌肚里拿馒头,身后杨爱华说:“这几天晚上有点饿,我买了一包饼干,咱三个一起吃。”
这时再到走廊吃馒头就不合适了。田齐转过身,看到杨爱华已经打开包饼干的蜡纸,饼干的香味扑面而来。肖玉笛说:“还是党代表关心人,咱不吃白不吃。”
杨爱华说:“以后每天晚上都吃点,这比馒头好,吃完我再买。”
“不能光叫你买,下次我买。”听到“馒头”二字,肖玉笛有点心虚,连忙接话。
田齐说:“轮流买吧,这次杨爱华,下次肖玉笛,再下次算我的。”
杨爱华笑着说:“不要你买。你帮我们解答问题,我们供奉点饼干还不应该?”
馒头居然败给了饼干,肖玉笛心里很是不甘。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1-3-18 10:17
又一女生有心意,
不做说明馒头递,
爱华干脆带饼干,
二女暗暗竞争起。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