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狗肉香吗[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1-30 10:58


         

        这次回乡。又看到大公鸡的后代了。追求异性的方式。与它的前辈,如出一辙啊。呵呵呵。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1-30 11:01
狗肉香吗[二]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3 22:20:00 [只看该作者]

          天气越来越热,农活越来越忙。一天收工后,大家忙乎做饭。我蹲在灶前烧火。树根同学活了一盆棒子面,准备贴饼子。永利切了一碗咸菜,把大家挖的“苦菜”,“酸不溜”洗净。又调了一碗大酱沾菜,就饼子吃。唉,又是一点油性都没有。
         我正拉着风箱。两只公鸡领着妻妾进屋找吃的来了。一只“小妾”正好跑到我跟前。“又来白吃食”。我脑袋一热,伸手把它捉住,掐住脖子,小鸡扑腾几下翅膀,蹬了几下腿,没气了。一切都在一瞬间发生。看着地上的死鸡。大家[包括我]都愣住了。“这可是个小银行啊......”正在胡思乱想,门外传来老乡叫鸡的声音:“咕咕”,“咕咕”越来越近。我拎起鸡一甩扔进了西屋。老乡站在门外:“看见我的小鸡了吗?”[焦急的声音]“没有啊”[睁眼说瞎话],老乡失望的走了。
         夜深人静。大家一块忙乎,退毛开膛。把鸡毛,鸡肠埋在了房后。烧火煮鸡。一会鸡熟了。没放什么佐料,可大家吃得挺香。敲骨吸髓,吃肉喝汤,盆干碗净。虽然解了馋。可大家心里并不好受。老乡平时对我们不错。自己办的是嘛事。老乡:在这里我代表哥五个向您道歉了。当时我们太年轻。伤害了您。一句“衣食足,知礼仪”的托词。不能掩盖我们身上的劣根性。但我们知道错了。
         自己的鸡,舍不得杀,老乡的鸡,又杀不得。粮食又不够吃[6月的一天,队长告诉我们:你们一年 的粮食已经吃光了。再吃就得找小队借下年的粮食了]最难的时候,砍几个“疙瘩白”[园白菜],切点土豆。煮熟之后,放点盐,就是一顿饭。吃得我们一脸菜色。树根同学,人高马大,能干,吃得多。饿得够呛。初秋, 棒子刚灌浆。大家在地里干活。树根掰了一个棒子,啃了起来。我跟他说:“你这样把胃口都吃坏了”。他说:“我太饿了”说着又啃了一个。结果落了个“五更泻”的毛病。每天鸡一打鸣,他马上就得起——上厕所[不知现在好没好]有时半夜饿得慌,睡不着觉。大家七嘴八舌说起家乡好吃的。这个说;“年底回家,出了东站,我先买几个炸糕吃”[一两粮票,7分钱一个]那个说:“到‘登瀛楼’买两碗馄饨,再来一盘拆骨肉,沾酱油就烧饼。那才香哪”这个说:“年底要能分我60块钱,回家先吃顿‘狗不理’”那个马上说:“曹记驴肉才香哪”馋得大家肚子“咕咕”叫,更睡不着了。
         邻村有只大黄狗,挺凶。无论昼夜经常到我们村找吃的。村里好几只小鸡都被它吃了。这只狗特别爱往我们院里跑。[可能闻到鸡肠子味了]一次把我们的一只小鸡咬伤了。幸亏发现得早,晚一点,就叫它叼跑了。气得哥几个发狠:“那天把你宰了吃肉!”
         听到我们要逮狗。农村小伙,春芳提议:我家有猎枪,咱们拿枪打狗。大家一听好啊,就拿枪打。晚饭后,春芳把枪扛来了。装上火药,放好铁砂,打开扳机,按上砸炮。把枪从门上的鸡道[给鸡留的进屋下蛋的窟窿]顺出去。我们把一条褥子铺在地上,叫春芳趴在上面,等着打狗。
          皎洁的月光照着山林。村里静悄悄的。我们成心把柴门打开,放黄狗进来。等了半天,不见黄狗的踪影。大家困急了,脱衣钻进被窝睡着了。刚睡一会。春芳进屋推醒我们,悄悄说:“快起,来了”大家一骨碌全起来了,轻轻走到外屋,站在春芳身后,看他打狗。黄狗在院里转来转去,不好瞄准。急得大伙够呛。突然黄狗站住不动了。“砰!”的一声枪响了。黄狗“嗷!”的一声惨叫,蹿出了院外。大家开门都追了出去。跑出老远,一根狗毛都没见着。几个人垂头丧气的走回了屋。回到屋里,大家突然哈哈大笑:只见一个同学起的太急,身上什么也没穿,就跑出去追狗。[身上发现了‘革命虫’,他把裤衩洗了]唉!为了给肚子加点油水我们把“礼,义,廉,耻”全抛在了脑后。可悲呀。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1-30 11:02
狗肉香吗[三]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4 21:55:00 [只看该作者]

           秋天庄稼熟了。我们的日子还好过点。首先熟的是土豆。地里一堆堆的土豆。远的用大车拉。近的地块用口袋往回扛。每次将土豆扛进场院,往大堆上倒的时候。我们都要留下十几个。然后借回屋喝水的机会,把土豆收好。几个人扛几次,一天的饭食就有了着落。以后扛棒子也是如此。队长和老乡们知道,也假装没看见。[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些日子,除了烀土豆,就是烀青棒子吃。天天如此。从农村回来几十年了。我没拿土豆单独炒过菜。老婆煮几个青棒子,吃得倍香。可我一见,胃里就冒酸水。——吃伤了。
           一天,大家上山挑庄稼。收工之后,大家扛着扁担,迈着疲惫的脚步向我们的小院走去。一进院门,“哎!”大黄狗又在院里。[真是不知死啊]大家赶紧关上门打狗。俗话说:“狗急了跳墙”大黄狗刚蹿上墙头,被我们一扁担给打了下来,又打了几扁担,狗动不了劲了。用绳子吊起来,几碗凉水下去,黄狗没了气。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我感到十分的内疚: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我们夺去了。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变得如此残忍那?当今好多朋友[包括我]都养着小猫,小狗等宠物。对它们呵护有加,恐怕它们受了委屈。慈悲之心溢于言表。可当年我们却干了如此残忍的事情。
           请老乡帮忙把狗皮剥了。派一个同学去10里地外的供销社打几斤酒。顺便把其它组的知青叫来一块吃狗肉。狗肉切成小块用水洗了洗放到锅里,[老乡说得用水拔半天,去了土腥味炖着才好吃。半天?——一会都等不及了!]放了几棵葱,扔里几头蒜,抓了一把盐,搁了几只红辣椒,自己做的大酱,搁,“固体酱油”,搁,听老乡讲:干蒜辫子去土腥味,搁。烧火开炖。一会酒打回来了。同学们也都陆续赶来了。一个同学家里正好寄来两盒“午餐肉”,他也捎了过来。[独苗一个,条件好。]——好东西,打开吃。
          风箱拉得呼呼响,火苗欢快的舔着锅底。锅中的狗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闻着真香啊。使人垂涎欲滴。一个同学实在等不及了,打开锅盖,夹起半生不熟的狗肉吞了下去。烫的他呲牙咧嘴。[同学聚会说起此事,他不承认——“我办过这事?”]
          过了一会,狗肉终于熟了。盛在脸盆里,放在炕桌上。开吃!大口喝酒,小块吃肉[狼‘郎’多肉少],猜拳行令:“哥俩好啊”“四喜财啊”“五魁手啊”“六六六啊”“快喝酒‘九’啊”。“虫子”“杠子”“老虎”“鸡”。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酒喝净了,肉也吃光了。我有找老乡借了几斤莜麦面,用饸饹床子压了一锅饸饹。用狗肉汤一煮。大伙吃得盆干碗净。这时我才体会到:花和尚鲁智深,喝酒吃狗肉,怀揣狗腿,醉打山门的情景。是什么滋味。狗肉真是香啊!
        离开农村回了城。进了工厂当上了工人。生活安定了。日子渐渐富裕起来。干了业务,应酬越来越多。酒桌,饭桌,牌桌,办公桌几点一线。业务员的工作真是不好干啊。一天一个朋友要请我和同事们吃狗肉。大家都说狗肉不好吃,不去。我说:“我下乡吃过狗肉,香极了”大伙一听,那就去吧。
       周六的下午,我们早早的到了静海一家饭店。门外的铁笼子里关着几条狗。大家对我说:“你吃过狗肉,你挑一只吧”正好有一只大黄狗。就是它了。老板说:“我用秘制的调料给你们炖,保证好吃”时候还早,单间里正好有卡拉ok,大伙唱了一会歌,谈了会正事,说了会闲话。狗肉熟了。服务员用一个精致的瓷盆装着狗肉端上了桌。我一闻:哎,这气味怎么和记忆中的不一样啊?夹起一块肉放在嘴里,土腥味直呛脑壳。勉强咽了下去。再也不想吃了。看着别人吃得津津有味。自己纳闷:“这狗肉怎么不香了那?”朋友您说,狗肉香吗?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1-30 11:07

         

       当年的射手。我们的小伙伴。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3-11-30 11:53
     在兵团时我吃过一次狗肉,那是一个老职工养的狗,经常看见它,老死的,当时吃的很香。此后再没吃过。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3-11-30 20:36
    别说,我平生唯一的一次吃狗肉还是下乡插队的时候,那时也是我们知青打死了一只当地的恶犬,然后就扒皮煮了,由于没有像样的作料,狗肉即使是煮熟了也不好吃。所以直到现在我也不爱吃狗肉.......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1-30 21:06
以下是引用苦辣酸甜在2013-11-30 11:53:00的发言:
     在兵团时我吃过一次狗肉,那是一个老职工养的狗,经常看见它,老死的,当时吃的很香。此后再没吃过。

        

        虽然版主在兵团锻炼。那里的伙食可定好于我们,这些真正在农村落户的知青。但是营养水平,远远与你们每天消耗的热量,不成正比。所以吃起狗肉,觉得香喷喷的。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1-30 21:11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3-11-30 20:36:00的发言:
    别说,我平生唯一的一次吃狗肉还是下乡插队的时候,那时也是我们知青打死了一只当地的恶犬,然后就扒皮煮了,由于没有像样的作料,狗肉即使是煮熟了也不好吃。所以直到现在我也不爱吃狗肉.......

          

       吃过几次狗肉。说实在的,味道确实不太令人回味。唯有第一次是例外。呵呵呵。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3-12-1 08:03
      在兵团只要你愿意吃,每天都可以吃三顿馒头,就是菜少,劳动量也不小,不过和插队的比,还是好多了。但那时并不满足,一心想回家。哪怕是回去扫大街,掏厕所都行。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2-1 08:05

馋得吃过老乡鸡,

外乡大狗捕捉起,

终于成功吃到它,

以后可没此香哩。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2 10:33
以下是引用苦辣酸甜在2013-12-1 8:03:00的发言:
      在兵团只要你愿意吃,每天都可以吃三顿馒头,就是菜少,劳动量也不小,不过和插队的比,还是好多了。但那时并不满足,一心想回家。哪怕是回去扫大街,掏厕所都行。

          

        咱们当时的想法。怎么都是相同的。呵呵呵。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2 10:43


          

        哥哥。当时的情景,确实因为肚子里,没有油水。粮食又不够吃,饿得眼蓝。所以才做出不堪的事情。

       现在乡亲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大米、白面是寻常物。做饭都是用液化气或电饭锅。家家都有电视机。电话、手机都不是稀罕物了。

      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农民兄弟受益最多。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作者: 耗子    时间: 2013-12-2 12:17

     狗肉好吃不好吃,跟狗的伙食有关。像我现在住的田园村周围,稀脏的各色杂种狗,整天在垃圾堆里拱,人见人踢,那肉肯定不上档次。再说啊,羊,北京周边成百上千个垃圾场,都有稀脏的绵羊,菜帮子不说,柚子皮、桔子皮,香蕉皮等等,这么说吧,你扔什么,它吃什么——塑料金属什么的嚼不动,不算。那肉呢,就不可能和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吃草的绵羊一个味了,所以呢,卖肉的都忽悠,哪哪哪大草原的,其实,那羊连草都没见过,关着圈养,喂什么吃什么。要是鄱阳湖大草原那边放的羊,更差,全吃的速生水草,一股鱼腥草味。下乡那时候,要是妖怪来了,肯定先吃我们一年540斤定量的蓝娃绿娃,那屁股蛋子,哈!

      发两张牛、羊图,你要是去白音胡硕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北京有直达大巴,电影《狼图腾》外景拍摄地之一),烤鸭店都不止一个,狗的图不发了,免得得罪猫、狗爱心人士,鸭子、鹅的图也不发了,主要是“我赶着鸭子过草原”唱着别扭。

 

哈拉盖图农牧场的西门塔拉牛 


哈拉盖图农牧场的羊群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2 20:42
       耗子朋友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所经历的事情。主要是肚子里的油水作怪。呵呵呵。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2-3 08:58
临回北京之前,在呼和浩特教书时,校门前一段时间突然增加了不少狗肉馆,好像多是鲜族朋友开的。我一个同事特爱吃,也不时请我去品尝过好几次。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3 20:33
      回城之后。我就很少吃狗肉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2-4 08:21
我们在草原上时是绝对不会吃狗肉的!因为牧人都特爱狗。我们自然都受到了影响。
作者: 孙伯江    时间: 2013-12-4 10:09

    邻居家有两只母鸡,意志不坚定被勾引过来。第三者上门,几只母鸡不高兴,上去就啄。没想道两只公鸡大发雷霆,冲着几只母鸡乱啄一气。没有办法,几只母鸡只好忍气吞声,接受现实。这两个负心汉。邻居的公鸡找上门来,想把自己的老婆领回去。它俩当然不干了。一场恶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几只母鸡见丈夫一时不能取胜。一哄而上,前后夹击。把入侵者啄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回。就这样两只公鸡过着妻妾成群的幸福生活。

 

这一段写的非常生动,也很有趣,凸显文笔不凡,十分精彩。拜读,欣赏,o(∩_∩)o 哈哈。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4 10:14
以下是引用孙伯江在2013-12-4 10:09:00的发言:

邻居家有两只母鸡,意志不坚定被勾引过来。第三者上门,几只母鸡不高兴,上去就啄。没想道两只公鸡大发雷霆,冲着几只母鸡乱啄一气。没有办法,几只母鸡只好忍气吞声,接受现实。这两个负心汉。邻居的公鸡找上门来,想把自己的老婆领回去。它俩当然不干了。一场恶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几只母鸡见丈夫一时不能取胜。一哄而上,前后夹击。把入侵者啄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回。就这样两只公鸡过着妻妾成群的幸福生活。

 

这一段写的非常生动,也很有趣,凸显文笔不凡,十分精彩。拜读,欣赏,o(∩_∩)o 哈哈。

          伯江老弟。谢谢夸奖。这是生活的素材。所以能“白唬白唬”。呵呵呵。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4 10:24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2-4 8:21:00的发言:
我们在草原上时是绝对不会吃狗肉的!因为牧人都特爱狗。我们自然都受到了影响。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尤其是以放牧为生的民族。狗类更是牧民的好帮手。所以人们都把狗类,视为家庭的一员。

       “我们在草原上时是绝对不会吃狗肉的”而我们却在饥饿的侵蚀下。做出了不堪的事情。

        在此。我向爱护小动物的同学们,表示深深地歉意。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3-12-4 16:05

      文笔生动,描写精彩,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生存环境。

      我所在的闽北山村,家家户户养狗看守门户。有位知青心血来潮,见村民家的大狗生了一窝小狗,也要来一只。他养狗并不是为了看门,而是为了吃肉,实际上知青的住处几乎是家徒四壁,没有什么家产可看。他养了没几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屠狗下锅,这只狗其实还是未成年的小狗。假设被现在的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士看到,一定是义愤填膺。

       在饥不择食的年代,什么意想不到的事都可能发生。有一次,邻村一头饲养多年的老母猪,在公路上被卡车碾轧,一命呜呼,主人将老母猪挖坑掩埋。谁知第二天发现坑土被人扒开,皮厚肉糙的老母猪不知所终。村民议论纷纷,一致认为:是被长久未尝过肉香的人偷去解馋了。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4 21:54

        

       这是我们当年住的土房。只不过原先是草顶。那只狗就是在这个院里,被几头“饿狼”给打死的。

      下乡头一年。我们不但养鸡。还养过一头猪。那些鸡为什么吃的好?因为右边的墙外,就是牲口棚。几只鸡。老是飞过墙头。找饲料吃。那头猪跟着我们可受罪了:人都吃不饱,何况猪胡。

      这张照片。是我的同学。几年前,回去看望乡亲时照的。照片中,右手摇摇欲坠的土屋。就是原来的小队部。

      去年我再回去。知青小屋,已经变为一丘黄土。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4 22:06

       其实老母猪的肉。平常是没人吃的。味道不正。而且还炖不烂。不是肚子没油水。谁会吃老母猪肉啊。

      当年。一只绵羊,掉到山沟。腿被摔断。队长不但没有批评羊倌。而是马上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宰杀。上级派大队文书,来小队查看实情。特批:可以宰杀。

     哪天全队上下,如同过节:“各家各户可分到一点羊肉了”。

     往事并不如烟。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2-5 08:50

每每回忆都是梦,

件件桩桩记心中,

往事历历皆难忘,

如今细细数算同。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5 10:55

       哥。没回乡之前。老是在梦中,回到小山沟。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乡亲们的音容。都是几十年前的印象。

      这次回去。发现那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亲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记忆。

      也怪。自打回乡之后。很少在梦中,见到乡亲们了。

      可能心愿已经了却了吧。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2-6 09:52
应该是这样吧。
作者: 无为无畏    时间: 2013-12-9 09:36
以下是引用梧桐树在2013-12-5 10:55:00的发言:

       哥。没回乡之前。老是在梦中,回到小山沟。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乡亲们的音容。都是几十年前的印象。

      这次回去。发现那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亲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记忆。

      也怪。自打回乡之后。很少在梦中,见到乡亲们了。

      可能心愿已经了却了吧。

祝梧桐树大哥天天做个好梦!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2-9 16:52
以下是引用无为无畏在2013-12-9 9:36:00的发言:

祝梧桐树大哥天天做个好梦!

          

       谢谢无为老弟。这几天,江南雾霾严重。老弟千万注意。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出门了。


作者: 心灵之花    时间: 2014-1-5 08:32
梧桐树,往事的回忆写的不错,继续!俺想看下文。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