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原创]小时候的若干事 [打印本页]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5 15:24
标题: [原创]小时候的若干事
小时候的若干事
前言
我听着优美动听的情歌,码着回忆文字,我在回忆文字中享受小时候的美好感觉。

一个人除了对目前现实事件的感观,进行的文字创作,便是对以往过去的回忆,进行的文字创作。

说到回忆,有人便认为这是人走到尽头的表现,好像人生没有了生气,颓废充满了整个生命通道。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相反我却认为,回忆正说明人对丑恶与美好的比较;人有对美好留恋的想念,正说明了人的生动与蓬勃旺盛的活力,那是一种力量,一种境界中的生命力,一种实在美好的念想。它是鼓舞人好好的活着,快乐的活着,有质量的活着。

我出生在50年代初,虽然应该说那时代国人的生活普遍困苦。然而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童年时代太精彩了,太美好了。那是因为民国时代遗风的关系,民国时代繁荣的上海豪华景象似乎不想退出这个共产前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原本情景之中。

我的爷爷,爸爸与妈妈都是在民国时代便离开他们的原籍——上海浦东,在上海浦西闯荡。那时候的浦西被称为上海,浦东被称为乡下。

我的家名符其实在上海,因为我从小跟随父母居住在上海。但是我的爸爸妈妈有一个原籍老家,那老家便是奶奶的家。奶奶带着我的二哥居住在老家乡下祖籍老房子内;祖父与他的相好——二奶居住在上海南昌路的老房子内,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居住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老房子内;我的姑姑、姑父带着我的表妹居住在上海西康路上的鸿寿坊老房子内。

我的儿童时代充满了童趣、动感与乐感,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回忆起来还是津津有味,有一种说不出的知足感与太美好的快乐感,那舒畅感像六脉调和般的浑身自在。

我儿童时代的那些小事,在我的脑袋中既像在眼前,又像在遥远;既像模糊,又像清晰;既像隐隐约约,又像明明白白;既像停顿,与你诉说,又像游离,与你挥手。

有时我听着抒情的乐曲,码着字,竟使我投入情感的感伤中,洒满一地的泪水。我把小时的爱归结为之后失去爱的空灵之中,那种苍茫实在令人感受另一种不知是什么样的痛楚,苦涩到心灵深处。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3-11-15 16:08
    恋旧,对于步入老年的我们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尤其是怀念童年......期待楼主叙述永年时代的故事,我将专心的倾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6 8:57:57编辑过]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3-11-15 16:44
“我儿童时代的那些小事,在我的脑袋中既像在眼前,又像在遥远;既像模糊,又像清晰;既像隐隐约约,又像明明白白;既像停顿,与你诉说,又像游离,与你挥手。”
 
赶快动笔写吧,再现温馨、有趣的童年时光。最好再加一点地方方言,读后有恍如置身江南的感觉。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5 17:06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3-11-15 16:08:00的发言:
    恋旧,对于不如老年的我们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尤其是怀念童年......期待楼主叙述永年时代的故事,我将专心的倾听......
谢谢闲人一个版主关注、支持。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5 17:07
以下是引用黑土阡陌在2013-11-15 16:44:00的发言:
“我儿童时代的那些小事,在我的脑袋中既像在眼前,又像在遥远;既像模糊,又像清晰;既像隐隐约约,又像明明白白;既像停顿,与你诉说,又像游离,与你挥手。”
 
赶快动笔写吧,再现温馨、有趣的童年时光。最好再加一点地方方言,读后有恍如置身江南的感觉。
===========
谢谢黑土阡陌版主关注、支持。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1-16 09:01

想起儿时童趣强,

上海里弄有名堂,

诸件小事隐隐在,

心中丝丝涌欢畅。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6 10:00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1-16 9:01:00的发言:

想起儿时童趣强,

上海里弄有名堂,

诸件小事隐隐在,

心中丝丝涌欢畅。

=========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6 10:30
一、
我的儿童时代,特别是在我的学龄前时期,就像我家宝宝现在4至5岁时候那段时间的回忆,还是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那些民国时期的真实事件是母亲告诉我的。母亲告诉我“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你的祖父便有了外遇。你的祖父与相好好得如胶似漆,欲仙欲死。你的祖母实在不能与那女人相媲美,要容貌没容貌,要智商没智商。你的奶奶与你祖父的二奶两个女人相比之下,你的奶奶自然被淘汰。”

祖父与祖母是共产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祖父与祖母没有感情,但是老法婚姻生儿育女,人之本能。30年代祖父便带领着我的爸爸闯荡上海滩,那时候爸爸还没娶我妈妈。祖父身材魁梧,面相英俊,一表人才,风流倜傥,隐藏不住满身男人的魅力往外喷发。祖父的事业正红红火火、轰轰烈烈之时,祖父碰到了一个心仪的女人,这个女人的男人已经亡故。

这个女人一双桃花眼,一个小挺鼻把那张妩媚的瓜子脸蛋衬托得妖妖妮妮。她皮肤细腻、洁白,身材妖娆,两条腿修长。女人脸蛋一美,加之腿长,更显女子的风韵与姿色。那女人的雅号便是长脚,说话的眼神活脱脱传神。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会用眼睛与男人交流的女人一是聪明,二是生动。那双眼睛仿佛会放电,会说话,那双风情万种的双眼把我的祖父倒勾得神魂颠倒,全身心的投入。那爱情的力量伟大,男人爱女人可以不顾一切,可以得罪家人、子女。

那时的二奶不像现在贪官的二奶。贪官与二奶搞劈腿,是吞噬民众的正当权益搞插花艺术,搞行为艺术的;共产前有钱人与二奶搞劈腿,是利用自己辛苦赚来的财富,搞男欢女爱,搞感情奔放,搞激情喷射的。我的祖父与二奶搞劈腿是大大方方,长驱直入,勇往直前,没有后顾之忧。因为我的祖父在家中是老大,谁都怕他,他有绝对居高临下的地位与权力。我的祖父与二奶搞婚外恋由游击战搞成常规战,又由常规战搞成出亮战。他们很快穿帮天亮,然后二奶正式取代大老婆——我奶奶的位置。

那是在我的爸爸与我的妈妈结婚以后的民国时期。妈妈每年做好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等候老爷子来吃年夜饭过年。这年的大年三十前,我的祖母从老家浦东来到上海——爸爸妈妈的家。她很少来上海,不敢来上海,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来儿子媳妇家看望亲人。因为祖父看到她,像看到了冤家对头,不是打便是骂,拳打脚踢成为家常便饭,祖父外面有了女人,这糟糠之妻早就不是祖父眼中的女人了。祖父深深爱着他的婚外恋,对他的花烛妻子是恨之入骨,他希望花烛妻子住在浦东乡下,永远不要出来。他不想见到她,不想大老婆干涉他与心仪女人劈腿的自由。

大年三十的晚上,祖父带着二奶如期踏进爸爸妈妈的家。事前妈妈已经叮嘱过祖母,如何如何办,打走二奶。可是祖母见到祖父,吓得脚也软了,不敢动手打她的情敌,打抢她男人的女人。还是我的妈妈为祖母出了一口气,痛打那妖艳妇人。祖母只敢在情敌头上轻轻抓了一把,随即把情敌的头后的发髻抓乱了。由此我的祖父大发雷霆,这还了得,你们不是造反了么,胆敢打我的真爱。于是祖母的情敌坐在地上,哭天抢地,大呼小叫。我的祖父演绎了一场推翻桌椅,砸烂一切的武打场景剧目,然后美味佳肴,锅碗盆盏,饭菜汤水四处喷溅。祖母来不及躲避,祖父将大厨的镜子玻璃砸得粉身碎骨,那玻璃碎屑与五颜六色的美味佳肴在房间地上混成了一个五色百宝粥似的大荟萃,一片狼藉。我的祖父这一场大打出手,打得他与婚外恋的相好正式出亮,然后扬长而去。于是他们从上海英租界地盘,南京西路的房子搬往上海法租界地盘南昌路的房子,与他的二奶当归出道正式组成家庭;从此我的祖母再也不敢来上海。因为我的祖父眼中还是容不下我的祖母,看到我的祖母还是实行他的三光政策。(踢光、摞光、打光)也许是祖父太爱他的二奶,他不能容忍我的祖母妒忌、憎恨他所爱的女人。

这些是母亲告诉我的民国时期的事情。母亲说共产后,祖父的脾气改好了许多,他不再打骂祖母。之前祖母、爸爸、妈妈都怕老爷子,共产后祖父的腔调有所改变、调整。

那是我在学龄前发生的事情,那应该是在公私合营后的年份。祖母从浦东乡下来到上海,先是到祖父南昌路的家讨要生活费。祖母是带着我一起去的,也许带着孙女讨要生活费来得义正词严。但是祖母要不到一丁点儿钱,祖父自然说是钱没有;第二天祖母带着我到祖父的单位去讨要生活费,我已经记不得祖母是不是讨要到生活费,那个时候的我毕竟还是个不懂世事的小女孩。

我只记得母亲跟我说“你的祖母是个没用的女人,她根本讨不到生活费。我与你爸爸让她今后别再去讨要生活费了,我们会负责她的生活,直到终老。”之后,祖母再也没有来上海向祖父讨要生活费。因为我的爸爸养活他的母亲有足够的能力,这不是问题。爸爸妈妈愿意为祖父负起赡养女人的责任,尽管他有钱养小老婆。父母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对祖父的二奶没有一句痛恨言语的诅咒。

那时的我太小,不懂男女之间的事情。现在想来,祖母真是一个太没用的女人,自己男人的心被别的女人抢走了,她没有办法收住自己男人的心,实在是太悲哀的事情。这样的女人即便在共产前也是极其悲催的,好在儿子媳妇(我的爸爸妈妈)是好人,不会抛弃被男人抛弃的他们的母亲,祖母才不至于生不如死,流落街头。

我不反对男人与并不相爱的女人解除关系,但是不管没有经济来源女人的生活,那是令人痛恨的。既然你有钱养其他的女人,你为何不能养自己的女人。因为她还是你的大老婆,人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是不。

之后,祖父请我们这些孙子、孙女去南昌路他的家吃饭。他与大老婆的儿子、媳妇,(我的爸爸妈妈)孙子、孙女还是保持着亲人关系。为此妈妈总是这样说“老头子不要自己的女人,但为什么还要女人传下的种呢?”祖父家那菜是二奶奶烹饪的,那钱是祖父的经济收入,孙辈们去祖父家吃饭,理所当然。浦东的祖母知道了便说“你们去吃寒酸食呢。”每当这个时候,我的爸爸是带着我们一起出席饭席的,我的妈妈自然不去,但是妈妈说“你们去吧,应该去的。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们也早已承认了这个二奶。因为老爷子有他的所爱,他喜欢的女人,也只能是我们的所爱。”应该说我的妈妈还很通情达理的,尽管这样,她对祖母(她的婆婆)很是孝敬。因为经济是妈妈掌管的,妈妈负责赡养祖母,从不说一个不字。

其实女人可以不漂亮,但是不可以不性感。我想祖母年轻时候,没有足够的风韵吸引祖父,祖父被妖艳的风流女人所吸引,那是人性的造化。有能力的男人需要好的女性资源,那种有魔女性资源的女人才能虏住有魅力男人的心。有时男人在外有外遇,女人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真不配这个男人。不同气质的异性即便几十年生活在一起,如一对猫狗动物一样交配繁殖,实在只是本能。说句不好听的真实话,没有感情的婚姻实在是一个既痛苦又滑稽的笑话。害人害己,双方无益。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1-17 08:40

祖父拥有两女人,

前妻弃乡后妻存,

奶奶父母来抚养,

二奶钩住爷爷魂。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7 11:53
二、
我是在共产后初期出生在上海的,那时政府还没对城市小资阶级动手,上海对于城市小资阶级的共产是在55年上半年具体实行公私合营举措开始动手的,56年上半年全国实行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府对资本家实行赎买政策,每个月按照比例发放股息的方法进行公私合营。爸爸的小资作坊是不是拿了股息的,我便无从知晓。因为那个时候,我太小。爸爸妈妈又从来不告诉我们子女,大人的事情,孩子是并不清楚的。

我依稀觉得,我小时候,爸爸作坊中的工友们都宠着我。他们爱称我为佳门虎,(乖门虎)这是师傅工友们喜欢我,给我起的雅号,把我比喻成为老板手心里的宝贝疙瘩,从字面解释为这家门头里的乖虎儿。

公私合营后,爸爸带着我去那上海鞋楦厂,我们小作坊中的工友师傅们都会过来抱我,亲我,那时的我很会发嗲劲,兴风作浪。

在我儿时的生活中,我感到这个世界是很美的,是有色彩的,这是人的本性,对美色的追求。这个世界原本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精彩纷呈的色彩,只是人们原本的欲望被压抑了。当彩色电视出现在人的视觉前,人们便被自己的本能所接受,埋藏在心底的欲望好像被释放出来了许多。其实这样的欲望原本一直在人们的骨子里储藏着,只是人们自己要折磨它,抹杀它。就像人们对性的认知、认识、爱好、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深刻、完美。世界上有人性食色也的俗话,这俗话说得非常正确。人不吃饭会饿死,但是人缺少了性,也就是色,即便不至于死去,但是离死去也就一步之遥。活着没有了性趣,像个活死人,还有什么乐趣呢。这是上苍给予我们人类的性福,这是平等的,谁也不能剥夺的。在专制体制的国度内,人们被不平等的地位限制了性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至于有的好的性资源被政治运动误入歧途,有的并不优秀的性资源被贪官如游戏般的玩弄。社会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性资源乱匹配,不成体统,实在不是一个美好的景色。

人有一种原始的感觉与冲动,男性有窥阴癖,女性有窥阳癖,只是女性有这种心态,她永远都不会承认。虽然这两个行为是非常不好的德行,或许会被人与流氓德行划上等号。是人都想看到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好奇心、猎奇心,人有一种越是看不到的东西,越是想看到的心理状态。

有些事情在人一生中很快会被忘记,但是有些事情会被人记住的,这倒也不是此事重要与不重要的关系,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对此事兴趣的关注程度。

小时候,我是家中的专宠,尤其是爸爸手中的掌上明珠。爸爸疼爱我,爱得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那是一个父亲爱女儿的体现。我活得像童话里的公主,什么事情爸爸都依我。

也许人喜欢看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当时小女孩的我也许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猎奇心,要跟着爸爸他们去男子浴室。

那时我还很小,脑袋中还没有男女意识,纯粹爱闹,爱玩。快过年了,爸爸要带着大哥、三哥去弄堂对面的温堂去洗澡。我吵着要跟爸爸他们去,被妈妈大声呵斥“女孩子,不能去,要不要吃顿生活。”
“她妈,她还几岁,懂什么,就让她跟着我们去,免得在家跟你吵。”爸爸温和地说。
那是一个很大的温堂,男人脱裤子的地方像一个大礼堂。爸爸带我到浴室之后,让我坐在男人脱裤子前厅温堂的座位上,我只见男人们脱得像一条条鱼一样,荡着那条阳东西,赤条条往后面的水池窜溜。我感到很新奇,很好玩,坐在那儿乐滋滋的傻笑。谁也不会理会我这个还是4岁的小女孩,说来真是好笑,人的好奇心与猎奇心很有一种不可理喻的生动与乐趣。

那是第二年的夏天发生的一个小事情,引得我们弄堂里的阿姨、妈妈们一顿忙乱,完成救人过程。住在9号里的理发嫂,她与丈夫(名叫理发)两人是正宗的宁波人。丈夫抛下老婆与三女一子,在不久前死于肺结核。那理发嫂女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拉扯着三个女儿与一个儿子。那时理发嫂的大女儿7岁,二儿子5岁,三女儿4岁,四女儿3岁。我小时候常听到从9号门牌号头的西厢房中传出这红帮裁缝寡妇尖锐的伤心痛哭声,这是哭诉她年轻守寡的苦难与活在世上艰辛的心声。

这年夏天,理发嫂正在家中整理东西。煤炉上的开水煮沸。由于5岁的儿子人太小,他用开水壶灌保温瓶时不慎将开水浇到了自己的下身,痛得哇哇大哭。这哭声惊动了弄堂中的大人们,阿姨妈妈都奔过去了。我比这小男孩大1岁,6岁光景的年龄,阳光灿烂的年龄,却是不懂世事的年龄,我也蹒跚的踱到那哭声处。我浏览阿姨妈妈们救人的全过程,她们手忙脚乱,七手八脚把他的裤子下了。他那小鸡鸡被我看得一清二楚,被开水烫得缩瘪了,红彤彤的缩成了如一个小茶壶的壶嘴。阿姨妈妈们赶紧找来药膏涂于男孩子的小鸡鸡处,一场小灾祸才算过去,小男孩被众人安抚、拯救完毕,理发嫂才算安然放心。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3-11-17 13:50
    专心致志地又看了新的一集,领略了楼主童年时代用自己稚嫩的眼睛看到的一个当时历史时代的平民生活的缩影,详实生动而又妙趣横生,感叹楼主的笔力十分了得,向您学习!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7 14:47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3-11-17 13:50:00的发言:
    专心致志地又看了新的一集,领略了楼主童年时代用自己稚嫩的眼睛看到的一个当时历史时代的平民生活的缩影,详实生动而又妙趣横生,感叹楼主的笔力十分了得,向您学习!
谢谢闲人一个版主关注、支持,这些都是儿时一些七零八落的小事,有点儿时的趣味。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7 14:48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1-17 8:40:00的发言:

祖父拥有两女人,

前妻弃乡后妻存,

奶奶父母来抚养,

二奶钩住爷爷魂。

======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作者: 穆怀书    时间: 2013-11-17 23:38

楼主对儿时的事情记忆犹新,可见脑力不一般,把这些连贯起来更是犹如昨天发生的事情。继续期待。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1-18 08:21

幼时家中极受宠,

父亲疼爱众人哄,

曾经随进男浴室,

关注异性差别中。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8 11:17
三、
我在上海市西康路小学就学的六年学生时代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虽然那个时代国人的生活普遍不富裕,但我怀念那时候的生活。因为50年代的上海似乎有一种民国遗风精神的顽强渗透,那种渗透在我幼小的心灵之中,抹之不去,擦之不掉,以至于到达60年代我还是感到亲情的温暖与母亲的伟大。

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发生的年代,我们弄堂内多子女家庭的生活或多或少发生了状况。全国各地的情况都非常的糟糕,尤其是在农村,发生了饿死人的状况。那时候爸爸去往内地——甘肃兰州,名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实为小资阶级变相到艰苦的地方接受劳动改造。兰州农村饿死人的状况,是爸爸写信告诉妈妈与我们的。因为爸爸写回家的书信,妈妈都要我们子女帮着朗读。尽管妈妈也是扫除了文盲的人,也许这是妈妈让我们感受父爱温暖的具体动作。那时候的爸爸可以说是一个慈父,一个我心中崇敬爱戴的爸爸。因为爸爸那时关心我们兄妹真是做到了无微不至热心周到,让我感动。爸爸爱我,尤其爱得深刻,那时候的我爱爸爸胜过爱妈妈。爸爸从兰州的来信频繁,收到爸爸的来信,是妈妈心中的希望,也是我们全家一件开怀的事情。

我们兄妹六个,除开二哥在浦东老家乡下,由祖母带领;其他五人都在上海浦西,由一个不是单身女人却像单身女人,我的妈妈带领。妈妈一个人上班,我们哥妹弟五人都在上海求学,接受教育。那个艰难困苦的日子,母亲一个女人是怎么样把我们这一群孩子带大,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当然在经济上,爸爸妈妈有民国时期赚下的银子填补在众兄弟姐妹中生活、学习费用支出上的缺口。

我们弄堂内每个门牌号头内都居住着两户以上的人家,唯独我家是独门独院。我家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作坊式商居两用房。这不得不说是祖父与爸爸的“功劳”,以至于爸爸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把此功劳像和尚念经一样念念不忘,大言不惭,以此居功,没得商量。

我们弄堂内的8号门牌号头内有一家人家。男主人在镇反运动中曾经三进宫,被政府镇压死在狱中,单身女人拉扯着七个子女艰难度日。这单身女人的艰辛可想而知,她的大女儿为减轻家庭负担,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很小便在社会上找工作,不幸的是结识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居然与她的父亲性质相同,年纪轻轻便吃官司,这大女儿居然与母亲一样为男人守节,她在上海里弄生产组工作;二儿子总算不负期望,读书读到中专毕业,由于反革命父亲的出身成分影响了他的工作分配,被搞到了条件艰苦的贵州工作;三女儿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四儿子眼看初中毕业;五儿子比我高二个年级,但是智商程度太弱,不断地留级。经常到我这儿借作业本抄袭作业,引得我产生一个时期的厌烦;六儿子比我高一个年级;小七妹比我低一个年级。

这家人家,除开大女儿出嫁,二儿子去往贵州。他们家与我们家相同都是一个女人带着5个子女艰难度日。然而所不同的是妈妈有爸爸的书信言传,增添生活的一丝快乐与希望,并有爸爸妈妈民国时期的银子铺垫,才不至于出现不堪的局面;那女人一个人工作,维持这一摊子子女的生活、学习费用支出。不仅没有老公的支持,因为她的老公早就死在狱中,没有曙光再现的可能,而且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铺垫,这一大家子的生活可想而知乱哄哄,一团糟。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8号门牌号头的家中,经常传出为了吃食多少,分配不匀大呼小叫,大打出手,可怕闹剧之声。那时的上海虽然没有外地农村那种惨剧,但是每个市民是有居民定量的。小孩子都在长发头上,食量很大,尤其是男孩子。由于他们家没有很好的后援力量,吃的食物除了硬三顿,没有其他花样。所以他们家的孩子吃顿头上,狼吞虎咽养成了习惯。于是女主人想了一个公平合理的办法,每顿饭食,都用秤来维持公平均分,但是有时还是出现不公平的状况。那次公平秤被老六折断抛出了家门,老六说“公平秤不公平,老三在其中耍手脚。”于是一家人扭打在一起,盆儿碗儿,薄菜稀汤满屋子的飞溅,拍桌子砸椅子,噼里啪啦,大打出手,一场混战,打得头破血流,哭爹喊娘。那场面令人摇头叹息。以至于后来三女儿、四儿子、五儿子三人不得已去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然后来六儿子、七女儿也难逃上山下乡的劫难。人在没有饱食保障状态下显出人的自然属性,丛林法则的争夺战很难避免。

在那个时期,我们家在母亲的调教与安排下,倒没有他们家那种争夺战壮观场面的出现。我们的居民定量足够有余。因为妈妈时不时的买些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填饱肚子。妈妈经常用面粉变着法儿,做各种各样的食品,给我们改善伙食。我们甚至于觉得这些食物美味可口,吃得津津有味。所以吃食的数量还是不存问题,只是上海粮食成分中米饭的比例数量明显低于面粉的比例数量。

妈妈对我的额外照顾表现在对于粮食比例数量的安排上。那时候的我真是个娇贵的小丫头,我不喜欢吃面食。那时候上海的居民粮食比例是这样配给的:30%大米,70%面粉。每次妈妈为自己、大哥、三哥、五妹、六弟煮面条,众人吃面食,单独为我煮大米饭,我一个人吃大米饭。每回这个时候,三哥是意见最大的一个。他甚至于为此写信给爸爸,说妈妈偏向我。爸爸来信说,老四身体娇弱,有情可原,并让妈妈逐渐让我锻炼吃些面条,适应环境。并告诉众兄弟妹妹,妈妈一样爱你们,妈妈会安排好家中一切事务的。要相信妈妈,妈妈是一个好妈妈。

我的印象中,我的大哥善良,他对我好,从不说我一句重话,三哥总是掮我。记得那一次不知是什么缘由,三哥又与我较上劲了,我这个犟脾气发作了,像头小蛮牛,与三哥闹得不可开交。妈妈知道了后批评我,说我错,我不服,我说我没错。那天我坐在痰盂上就是不站起来,坚决不吃不喝,还大闹大哭。妈妈打了我一顿,我像一个小熊猫一样闹绝食;妈妈继续打我;我用头撞小桌子,撞得鼻血直淋,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的两眼之间的鼻梁上还留有清晰的撞桌子痕印。那次妈妈没有饶恕我,她说“吃不吃饭?不吃再打。还哭不哭?闹不闹?还哭还闹,还得遭抽。”我流着伤心的泪水,连轻易不被感动的五妹都同情我了。她劝我吃饭,我好像被五妹的劝解感化了,我开始流着泪大口扒饭,大口送菜,我也许是饿急了。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8 11:20
以下是引用穆怀书在2013-11-17 23:38:00的发言:

楼主对儿时的事情记忆犹新,可见脑力不一般,把这些连贯起来更是犹如昨天发生的事情。继续期待。

===================

谢谢穆怀书版主关注、支持。版主过奖了,我愧不敢当的。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8 12:10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1-18 8:21:00的发言:

幼时家中极受宠,

父亲疼爱众人哄,

曾经随进男浴室,

关注异性差别中。

=========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呵呵。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1-19 09:35

父亲支边去远方,

母亲带着众娃闯,

邻居也有这样家,

相比幸福自家强。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9 11:13
四、
回忆其实是一个时代真实与浓缩的写照,不管是当时、当地的景致生态,还是风土人情,以及风趣调侃,或者家庭状况,无不体现了那个时代民间的生存状态与人们曾经生动活着的场景、画面。

在我上海念小学的年代,每年暑假我与表妹便会在浦东乡下相聚。

表妹是我姑姑领养的女儿,她与我同届。共产前我的姑姑与一个旅馆工人结婚,共产后,我的姑姑没有去找工作做,她过着相夫教子清闲的生活,她很会享受她的美好生活。每年夏天的暑假期间,姑姑便会带着她领养的女儿到浦东我的奶奶(她的母亲处)居住处避暑度夏。我的表妹是到她的外婆这儿度假,我是到我的奶奶这儿度假。

那个浦东乡下的家,是祖母与二哥世代居住的地方。那个地方是爸爸与祖父的祖籍,我们兄妹都在浦西上海出生,所以我们兄妹从小只知道我们是上海人。二哥在上海出生,9个月后,跟随祖母去往乡下。由于祖父外面有二奶的原因,祖母被祖父赶往浦东乡下居住,根本无法在浦西上海居住。因为祖父见到祖母便像眼中钉肉中刺,不是骂就是打。男人喜欢妖艳的新欢,祖父有了新的相好,他的结发妻子便成为穿旧的衣服被丢弃。于是妈妈把二哥委托奶奶带领,然后二哥随着祖母,定居浦东乡下。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二哥对爸爸妈妈把他放在乡下,当农村农民而心怀伤痛,耿耿于怀。尽管几十年后的今天,浦东幸遇改革开放,还是没有驱除二哥心中的阴影。

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的浦东农村祖籍,那是相当落后,一幅典型的中国农村面貌水墨画。但是我为什么要说那是美好的回忆呢。因为那时我们生活在上海城市,我们小时候到乡下去毕竟是去玩耍,带着游山玩水的眼光去看待农村,那个感受是不同的。

那时候,爸爸妈妈都在上海上班。爸爸是利用星期六把我从南京西路的家带往乡下,星期日他便赶回上海,星期一他得上班;姑姑便随心所欲了,因为她不需上班,她带着表妹,两人从西康路的家去往乡下。我与表妹两个小女孩便在浦东乡下开心的相聚,这是我们儿提时代的欢乐。

虽然那时代国人生活不富裕,尤其是农村生活更艰难,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有一个很美的家乡情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祖籍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一个非常美好神圣的地方。那儿景色优美,风光秀丽。我觉得我们家乡下的房子很多,我与表妹两个女孩子在老房子内穿梭、嬉戏,感受到童年生活一种别样的童贞快乐。

爸爸妈妈祖籍——浦东高桥老家在我儿时脑海中的记忆那是太美好的回忆,那种景致有一种魂牵梦绕的感觉,直到今天我的脑袋中还留有一丝残存的朦胧与依稀的雾美之感。深入其中,还感腾云驾雾,烟雾缭绕,栩栩如生,亦真亦幻,迷迷离离。犹如登入海市蜃楼漂游,又如走进鲁迅笔下民国古迹之中的感觉。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19 11:15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1-19 9:35:00的发言:

父亲支边去远方,

母亲带着众娃闯,

邻居也有这样家,

相比幸福自家强。

=========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20 10:46
五、
夏天,乡下的景色是那种纯天然的意境,回忆起来有种脱俗飘然的感觉,那是一种怀旧与畅想的憧憬心理。

小时候,爸爸带我到乡下去的交通线路也是值得回味的。我们在南京西路陕西路站乘坐20路电车去往浦东方向的老家,20路的车票是0.07元钱。那时候就连0.07元的车票也有人逃票,或买0.04元的车票。查到逃票的加倍罚款;查到少买票的,少买票的人说“我不知道。”售票员大声说道“你不知道,怎么不多买票,而是少买票的,你就是知道,特意少买票的。”那电车的车顶有两根像长辫子似的杆子,与马路上的空中电车线路接触行驶。时常有电车顶上的杆子与电车线路脱线的情况发生,于是售票员便下车拉着这电车杆子与上面的电线接上关系,然后司机开车。20路终点站在九江路外滩,我们需要走一站多的路到达延安东路轮渡码头,然后摆渡到对岸——陆家嘴。我们乘坐摆渡船从浦西上海到浦东乡下——陆家嘴需要出摆渡钱,记得是0.06元钱。浦东乡下回浦西上海不需要出钱,换句话也就是说来回摆渡只要付一次的摆渡费用。因为有去必有回。那购买摆渡的依据是一个比现在一元硬币稍大一点的塑料圆形制品,人们买好票后,将此圆形塑制品丢入轮渡码头进站口的三角形大铁皮箱内。工作人员才予放行,然后旅客进入轮渡站等候乘坐轮渡船。

延安东路轮渡站的轮渡船到达对岸,便是陆家嘴轮渡站。出了轮渡站,步行80米左右的路程,到达浦东81路车站。81路公交车从陆家嘴开出,终点站是浦东高桥镇。记得很清楚,车票是0.25元钱,那个时候的0.25元钱是我们孩子脑袋中不小的一笔钱。我还清清楚楚记得,我们到乡下的来回车费是0.70元。这81路的车程不少,要乘上快一个小时的时间。到了高桥镇后,爸爸会带着我,动用各自的11路双腿车赶路。因为那时这儿还是正宗的农村,没有公交车的分布。3公里的乡间公路、小路、足以让我跟爸爸撒娇。爸爸时常让我骑在他的肩头走上一段,或抱上我一会儿,走一段路,或让我看看风景,自己蹦蹦跳跳走上一段路,然后我们开开心心到达爸爸妈妈的原籍老屋。

爸爸时常告诉我,我们家老屋是在那一条名叫长沟的小河边上。小河的东南角有一座小学校,你看到那座小学校的校舍,我家老屋也就看到了。我时常问爸爸道“爸爸,我家老屋怎么还没看到?”爸爸道“别性急,你的腿还没迈开呢,好好走路,便会看到那小学校舍,看到小学校舍,我家老屋便近在咫尺了。”

那时候祖屋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天然的人间天堂。那祖传老屋的地址原本是一个小桥流水,风光秀丽的独家村,几十年后有北宅村人陆续挤往独家村,分享独家村的秀色。

表妹是姑姑带着来乡下的,姑姑会在乡下住一段时间。因为她会享受,她年轻时候不上班;爸爸带我到乡下,第二天便回上海,因为爸爸要上班。

老屋的东面有一个面积不大不小,正方形的竹林,我们称它为竹园。竹叶葱葱郁郁,竹竿白绿相映,这是避暑的好场所。二哥经常会挑选好位置,将竹榻摆放在竹园合适的地方,那自然是能够遮阳避暑的好方位。四周的竹子遮住阳光,我与表妹躺在竹榻上尽情的欢唱蹦跳。我们在竹园中看书、喝茶、聊天、嬉闹,阵阵东南风随着竹叶轻轻吹过,飘飘荡荡,翩翩然然,如微风与我们搞亲吻;五彩斑斓的阳光透过竹叶在竹榻上映出星星点点的小孔成像,如太阳与我们搞亲热。那风情,那景色,那情调,那雅致令人只想到闲情与逸致了。

等到太阳直射的时候,竹林中的竹榻不悠闲了,阳光逼得我们离开竹园。中午,二哥与姑姑便把竹榻搬往老屋的南场头。因为上午的南场头有太阳的正射,中午过后,阳光的照射便离开老屋的正南方,逐渐向西北方向斜移。老屋的南场头便凉风徐徐,分外清爽,躺在竹榻上是非常的惬意。南场头上的地砖是奶奶与二哥用青砖铺设,干干净净,平平整整,感觉舒适、神清气爽。

南场头紧靠长沟小河边,南场头的东西两侧是一排树木。每年春天,那花的海洋,树的森林,荡漾在南场头的春色之中,那种生动与美妙的景致一直延续到我离开自行联系插队落户的老屋。以至于直到现在,我还不时的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老屋的西端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是那时代的饮用水水源,那时还没有自来水。我们把井水用桶提上后倒入提水桶,然后将水桶提到厨房间,然后将水倒入水缸之中。然后奶奶在水缸中放入明矾,搅拌之后沉淀杂质,这水便是我们的饮用水。奶奶煮给我们吃的大米粥,带有一种青颜色,这种色彩我感到很好看,青色粥也很好吃。大米粥吃在口里感到有一种清香的口感。若干年后,每每说到此事,我的妹夫居然说那是小球藻的颜色。井边有一个很大的石元宝,可以供四个人坐在上面聊天,这个石元宝好像是天宫中的产物,带有一种神秘与稀罕的色彩。

跨上几步便进入老屋西端的入口处。老屋西端有两棵刺莲树,满身满脑长满韵绿的刺角,人们不敢去碰它;往东有两棵不知是铁树还是枫树的高档树种,我一直没有看到它开花。忽然有一年我看到它们开了花,一颗开白花,一颗开红花,铁树开花水倒流,也许印证了我之后的荒唐与混沌。

再往东是两棵黄杨树,它是打造家具的好材料;再往东是两棵桑树,桑花是什么颜色,在我的印象中已经淡漠,但是桑果的可口还是在我的脑袋中记忆犹新,酸酸甜甜,好吃;再往东是两棵桃树,粉红色桃花盛开的时候,蜜蜂成群,蝴蝶飞舞,香气芬芳,一派春意盎然的美景。那仙桃水出露滴,甜蜜可口;再往东是一座小水桥,这小水桥是我们洗涤用的专区,包括洗菜淘米,洗衣洗袜,等等等等,那时没有自来水的应用。小水桥的西面有一棵很大的楝树果树,每年夏天那遮阳大树挂满楝树果,有小孩来楸楝树果玩耍,当然这课大楝树还像把大遮阳伞为在河边淘米洗菜、洗衣做家务的人们送去一份凉爽;小水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棵像用剪刀修剪过的园林造型大盆景一般的低矮灌木丛,那形状,那身姿婆娑倩影,栩栩如生,那状态,那立意会感人,会联想;再往东便是好几棵垂柳,风姿卓韵,妩媚弄情般的展开身姿翩翩起舞,好一派人间美景,像在海市蜃楼,又像在人间天堂。

我们的竹园是在老屋南场头的东端入口处。这竹园中种植着一棵天竺兰,长得茂茂盛盛,蓬蓬勃勃,葱葱绿绿,什么时候开花,我已经没有印象,花的色彩我也无从记起。但我依稀觉得那果实是红色的,像樱桃,红得紫嘟嘟,富有诗情画意,那一大蓬天竺兰是栽种在老屋的正屋大客堂的东窗正对面,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与美好愿望。我们家有两个客堂,还有一个叫槐屋客堂。正屋大客堂面积很大,在我的印象中足有50至60平米之大,那槐屋客堂也有30平米左右。正屋大客堂的东窗有竹园的遮阳,又有天竺兰的天然护卫。正屋大客堂的夏天凉爽得如天宫仙堂,世外桃源。正屋大客堂连着整幢老屋,从民国时代便矗立在这一片大地之上。这俞家的祖宗在一方宝地上曾经建起一个美丽的花园祖屋,这祖屋像一颗璀璨的宝石一样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之上。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3-11-20 16:11
当年浦东乡下,小桥流水,竹林摇曳;而今陆家嘴金融中心傲视东方,感慨!楼主的童年充满了趣味。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3-11-20 16:21
细致入微的叙述,出神入化的描写,一幅水墨丹青的江南风俗风景画跃然而出.......惊叹楼主的笔力!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20 17:30
以下是引用黑土阡陌在2013-11-20 16:11:00的发言:
当年浦东乡下,小桥流水,竹林摇曳;而今陆家嘴金融中心傲视东方,感慨!楼主的童年充满了趣味。
谢谢黑土阡陌版主关注、支持。是的没错,我想起我的童年那是我人生路上一种心酸的懊悔,如今我却是落难在异地他乡。如今,对我来说只是有名无实的上海人,尽管我的户口已经迁往上海。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20 17:34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3-11-20 16:21:00的发言:
细致入微的叙述,出神入化的描写,一幅水墨丹青的江南风俗风景画跃然而出.......惊叹楼主的笔力!
谢谢闲人一个版主关注、支持。版主过奖了,我对我自行插队落户的地方到今天还情有独钟,那是一种回忆,一种怀旧,一种心灵的奢望,但是这种奢望成为永远的奢望了,此生难以实现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1-21 08:34

乡下老家作天堂,

回家路线记心上,

乡村格局记得清,

竹园拱卫大客堂。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21 11:59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1-21 8:34:00的发言:

乡下老家作天堂,

回家路线记心上,

乡村格局记得清,

竹园拱卫大客堂。

=================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21 12:17
六、
在我的印象中,大竹榻面积很大,足够三个孩子躺在上面休息、玩耍。如果需要搬动的时候,是二哥与奶奶或姑姑两个人抬着竹榻,挪动位置的。大竹榻放在南场头阴凉处,供我与表妹两个女孩休息、玩耍,当然也供二哥与其他男孩子休息、玩耍。有时候,我与表妹到其他地方玩去了,于是这大竹榻便被其他人占领。

村上有与二哥相仿年龄的男青年经常跑到我们南宅独家村来玩,每年夏天放暑假的时候,我们乡下家更热闹了。男青年们见到我们两个上海小女孩的到来,南宅独家村焕发了蓬勃的生气,增加了人性吸引力。大男孩与小女孩一起玩耍凑热闹成为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习惯在我小时候维持有好几年时间,所以每每放暑假,我便爱到乡下去玩耍。

这个世界,人们喜欢与异性在一起玩,这也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记得很清楚,我这小女孩在念小学高年级的时候,便对男孩子产生好感。到我们家玩耍的男孩子,有时吃好早午饭,一中午,一下午便在我们家度过。

中午大竹榻摆放在南场头的阴凉处,便被那些大小男孩占领。经常有大男孩一中午躺在竹榻上午睡。有时我在旁边路过,不知不觉往大男孩躺着的身体窥视一眼。那时的农村孩子们还没有穿三角裤的习惯,都穿着裤管较大的那种中式内裤。那大男孩人较瘦,穿的内裤裤管显得大了。整个人体大字横躺,阴毛钻出了大裤管。那大裤管没有豁边穿帮也变成豁边穿帮了,那蓬蓬松松茂茂盛盛的阴毛尽往外面洋洋奕奕欢欢喜喜潇潇洒洒;更令人觉得好奇的是那小鸡鸡大概在梦中崛起,居然挺拔得壮观,很好看。

这崛起的天性是男性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当时作为一个小姑娘的我,对性知识的朦胧、好奇,只是感到那崛起的生动与雄伟,漂亮与强悍。那时小女孩脑袋中并没有对性意识的产生,只是感到新奇。我觉得女孩子真正的性意识应该是在初中毕业后便生呈了,不过我想也有因人而异的不同;男孩子的性意识也会因人而异的,男孩子偶尔梦中勃起,应该是对女孩子不知不觉的爱而产生的梦幻感觉。男性让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欣赏他的宝贝,于是冲破裤管束缚,顶了出来,这也许是性欲尚未成熟男孩子梦幻中的释放与快活。

尽管那时候,乡下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我与表妹还是喜欢往乡下跑,在我们城市孩子脑袋中的概念里,每年的暑期生活却是丰富、开心、快乐的。我们乐意到乡下去,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毕竟受苦不多。尽管农村苦,但是爸爸妈妈没让我们受苦,我们到乡下去只是去玩一玩,乐一乐,实在受不了,便一走了事回上海。

村上有一位教小学的体育教师,他是一个已婚年轻男人,他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住在西浜头。

我与表妹来到乡下度暑假,暑假的一天上午,他来到我们南宅独家村的水桥边淘米洗菜。因为我们家长沟头小河的河水水质干净、清纯,他们家西浜头逑江的河水水质浑浊、肮脏。于是每到暑假期间,年轻体育男教师对于他们家的饮食清洗,他宁愿多走几步路,舍近求远到我们这儿的水桥边清洗东西。

我与表妹正在南场头玩耍,被这风流倜傥的男体育教师一眼撞见。成年人的他穿着三角裤,男人那东西被三角裤的胯裆包裹得严严实实,突突出出。尤其在夏天,男人的下体是最无遮无拦的令女孩子想入非非。他居然放下手中的清洗物,拍着我的小肩膀,摸着我的小脑袋,摸摸我的小脸蛋,说道“这是大块(我二哥的小名)的妹妹吧,这上海小女孩长得真的很漂亮。”年轻已婚男性爱漂亮的小女生是人之常情。我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闹懵了,又看到他那一本正经一端突出的东西太明显,在三角裤兜里生动演绎看到漂亮女性的变化过程。我害羞得涨红了小脸蛋,一溜烟的逃到房间里去了;表妹见状,也跟在我的后面,逃进了房间。在我小时候的奇怪思想中,我把年轻体育男教师定性为风流那种概念的范畴。那风流男教师走后,我们表姐妹俩又像小花猫一样,窜了出来,那速度真像射箭一样灵敏、快捷。男教师宠爱小女生的人类之爱,那是一种美好的关爱,直到现在那一幕,那一景还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印象很深。

我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若干生活小事、琐事,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之际,这是人类社会正常的美好。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的生活、命运出现、遭受到了太大的变迁。我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个可爱、不懂事的小女孩了,我自己也不知自己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感到万变不离其宗,我的正直、善良、美好始终没有改变。小时候,爸爸妈妈视我为掌上明珠,关爱我,宠爱我,我没有忘记。妈妈早已过世,我89岁的姑姑还健在,我95岁的爸爸还健在。但是爸爸已经淡出我的视线。因为他犯下了不可饶恕,原则性的错误,可他坚持错误誓死不回头。亲情在他的脑袋中已经被毁灭、一切都已逝去。尽管他的肉体还存在,但是我与他早已断绝父女关系。因为我不能原谅他的原则性错误,那实在是泯灭亲情的自私丑恶的表现。不过不管怎么样,小时候的若干事还是清晰的映在我的脑海中,那是一种清新、开心、快乐的回忆。我不想把美好的回忆删去,我不想把自然、生动、纯真的回忆与自私狭隘的丑恶现象掺杂在一起,这两种东西不应该让它们混合在一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3 9:18:30编辑过]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3-11-22 11:15

乡村欢乐渡暑假,

男孩女孩一块哈,

老师喜欢姑娘羞,

甜蜜回忆真不差。


作者: 蓝宝宝    时间: 2013-11-22 11:57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1-22 11:15:00的发言:

乡村欢乐渡暑假,

男孩女孩一块哈,

老师喜欢姑娘羞,

甜蜜回忆真不差。

===========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呵呵。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