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原创]孤峰独秀《鸡鸣山》——1140米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38
标题: [原创]孤峰独秀《鸡鸣山》——1140米

 

孤峰独秀《鸡鸣山》——1140米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如今,路过鸡鸣山无数次。当年在晋北插队,每年两次回京探家四次路过鸡鸣山,之后赴山西、去张家口无数次,一次次的路过鸡鸣山但没有上去过。今年持有锦绣江山一卡通全国旅游免票,其中有该景区。初冬时刻,天气尚未寒冷,决定驱车前去看看,距离北京仅仅127公里。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40

翻过八达岭的天气总是比北京好——起码没有雾霾!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40

冬天了,看样子来的人是不多。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43


      鸡鸣山孤峰独秀高高耸立在河北省张家口下花园东侧2公里处,距张家口市50公里。巍峨峥嵘,郁郁葱葱。这是一座雄伟的山,神奇的山,富有灵性的山。它是在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推挫而成,海拔1140米,占地17.5平方公里。山势突兀,草木繁茂,孤峰插云,秀丽壮观,有“参天一柱”之称。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45

 

 

 

 

那天的风很大,景区寺庙群又位于鸡鸣山北侧背阴处(一反寺庙坐南朝北的制式)。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46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46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47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52

      鸡鸣山海拔1140米,实测为1128米。相对高度570米,据说比北京香山香炉峰(鬼见愁)高一些,但是我们的车开到景区门口实际已经爬的很高了,那天我们没有带海拔仪,估计也到了海拔700多米的高度。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52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53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6 08:54


待续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1-26 15:38
好地方,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7 09:10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7 09:11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1-27 09:18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1-27 16:05
都是人为的景观啊?差点意思。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7 21:26
      这鸡鸣山可不是人为建造的景观,有历史渊源!
    《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
     北魏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最盛时有寺庙108间。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碧霞元君殿。最大的寺院为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该寺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年)。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传说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清康熙皇帝从1696年~1706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7 21:28
 
       鸡鸣山人文景观始建于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位于山腰,名曰永宁寺。现在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名曰中寺,后改为永宁寺。元朝时丁丑年(1277年)八月,京师发生大地震,鸡鸣山为震中,山崩地裂庙宇毁坏,山的四周沦为水池,人死惨重。太师右丞相秦王伯颜答刺罕随皇帝出巡回京,路经此地目睹惨状,心情异常激动,便决心修复寺院。他自己出资,命令指挥(官名)董麒卜吉组织施工,鲁花赤答罕监督。首先清除瓦砾,添塞沟壑。铺平大道,运输木石,迅速修成寺院和其他景观。
 
      目前的建筑可以说是近年修复的,所有的古建都是一朝一代修复翻建,与新建的人造景观有本质上的区别。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1-28 08:04
看见像新建的,原来如此,看来只有卧龙石,确实是真真的老物件了。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8 08:32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8 08:3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8 08:3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8 08:35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1-28 15:31
好威风的山神哦,力拔山河!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9 07:2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9 07:2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9 07:2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29 07:2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6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6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8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9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19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20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1-30 08:21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1-30 18:53
萧太后到此一游啊,牛!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1 08:48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1 08:49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1 08:49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2-1 14:05
财神殿,是恭喜发财的地方,祝山西所有知青都恭喜发财!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1 15:1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1 15:15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2-2 09:01
好地方!保幸福、平安的地方,祝所有山西插队的知青,健康、幸福!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2-2 16:47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2-2 16:47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3-12-2 16:47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2-3 08:07
差不多全国那个县都有让乡亲们祈福烧香的地方,有的县还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现在幸福了,人们祈求的更多了。以前插队的时候,乡亲们只求能吃饱饭,穿件新衣服。人啊,什么时候能没有欲望了,就不用上山烧香了。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3 09:55
欲望无止境,这个满足了,又来了新的。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3 09:5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3 09:56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4 06:12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4 06:1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4 06:1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4 06:14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3-12-4 08:24
有钵衣证的同志乐了,进门不用花钱了。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5 09:12

     也不尽然,我们去五台山,哪里看门的和尚可精着呢。他说我们不认那个,我们不助长那个“风气”——人家都知道领“皈依证”的人是为了逃票,呵呵呵呵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5 09:12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2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2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6 08:06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6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7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7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7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8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8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8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8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9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9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7 07:39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8 08:22

 

 

避风桥,桥下是万丈深渊。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8 08:22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8 08:2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8 08:2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8 08:2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2

      在南天门遇见一队抬木头的队伍,抬得是一根大梁,修缮山顶玉皇阁等宫殿用的——这么高的山1140米纯人抬肩扛——不容易!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2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3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4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5



作者: 墨阑    时间: 2013-12-9 09:16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