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自强不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订重发】足迹——知青长篇回忆录(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1-3 9:30:00的发言:

同学远方捉到鸭,

拧去脑袋来玩耍,

田中捕捉一只鸡,

一人一半分掉它。

龙版新年好!谢谢您不辞辛劳的精彩诗评!

祝您和您的家人马年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孙伯江在2014-1-3 11:10:00的发言:
老兄把“无头鸭子、半只鸡”的往事写出来,发到知青网上供大家评判,足见内心里的忏悔之情,也说明了心地善良。拜读了,非常欣赏。

伯江新年好!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

祝你们全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短信收到了,键错的字已经更改。向您鞠躬致谢!)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1-4 8:34:00的发言:

自强不息你好!

首先应当感谢你始终坚持辛勤的笔耕!

龙版您太客气了!您为知青朋友的辛勤付出大家有目共睹,对您的感谢我是发自肺腑的啊。祝您新周快乐!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七、送别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下乡第二年底,部分幸运的同学开始被抽调回城。当他们欢天喜地踏上归途时,为他们送行的留守同学免不了黯然神伤。

 

我们大队另一个知青点的7个同学因为分队被拆开,3个上海籍的同学(其中只有陈仲梅与我同班)留在八队,四个贵阳籍的同学(有三个和我同班)分到九队。

197010月,九队有三人同时被贵阳市财贸系统招走,只剩我的同班同学小宝。当时我因故回家,没能为返城的同学送行。回到生产队才得知他们已经离去,就专程到九队看望独自留守的小宝。小宝房东的儿子林泽垠悄悄告诉我:“老刘他们三个走后,老高独自在屋里哭了一夜。”

我非常理解小宝的心情,但却不知如何安慰他。因为在我返筑期间,和我一“家”的两位女同学也已经调到白市樟木林场,我回来之前她俩就被同时调进林场的其他同学接出大山了。虽然我们队还有两位和我分了“家”的男生,但他们也正为返城的事宜回贵阳四处活动。人去楼空,我同样必须面对独自留守农村的既成事实。

 

1971年夏天,八队的陈仲梅终于被凯里083军工系统242厂录用。此前另外两个同学已经离去,只有我和小宝去为她送行。她把自己的稻谷给我和小宝各留了30多斤,只留30来斤拿去办理粮食迁移手续。

我和小宝一人挑谷子,一人挑行李为她送行。我们绕道红团、江东上白市,因为必须到江东粮站办理粮食迁移手续。

这条路比我们平时往返白市的兰溪山要远10多里,以往只是去买返销粮才走这边。路途虽远,但却好走得多。坡度不大,山路一直平缓下行。

担子不重,我和小宝的心情却不轻松。各自想着心事默默低头赶路。我为同班最后一个女同学终于离开农村高兴,更为自己渺茫的前途暗暗担忧。

分别的时候,陈仲梅安慰我们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挥手道别,脑子里一片空白。

 

小宝收到贵州省木材加工厂的录取通知书时,小孔正好在大塘,便和我一起去为他送行。我俩沿小路下到山脚,跨过白头溪简陋的木桥往上走了十来米,发现小溪上游的坎上一条两米多长的乌梢蛇正蜿蜒爬行。我们手中无棍,赶紧四处寻找石头,随后将那条蛇活活砸死,正好拿它去为小宝践行。

到了九队,我在小宝屋外剥蛇皮时不慎将刚脱完皮的裸蛇掉到地上,便拿了个脸盆到九队的水井边舀水冲洗。

水井位于路坎下低洼处的稻田旁边,我的一举一动被四周坡地上的乡亲们看得明明白白,立刻遭来妇女们一片谩骂和声讨:“老王!剁脑壳死你的!”

“老王,挨千刀你的!”

“老王!你打龌井水,要绝代的呀!”

我并不生气,因为我晓得乡亲们从不吃蛇,并且认为蛇肮脏龌龊,对它又怕又恨。此刻我暗自好笑,虽然挨骂却并不还嘴,自知理亏,赶紧端着裸蛇一溜烟跑回小宝处。

我让小宝把砧板拿到屋外,在露天将蛇斩成小段放进鼎罐,放好水并盖上盖子,才端进厨房。此时火上的饭已经干水,小宝将鼎罐夹下来放到撑架旁着,腾出火来炖乌梢蛇。

趁此期间,小宝叫我把他留给我的谷子挑回了驻地。

返回小宝处,蛇已经炖好,满屋飘香。哥儿仨美美饱餐一顿,稍事休息,便挑着那简单的行李和办理粮食迁移的谷子上路了。

两副担子,哥仨轮换着休息,倒也并不费事。这让人想起三年前初次进山时的情形,尽管行李全部让乡亲们挑走,我们空手空脚跟在后面,还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而今我们肩荷担子,却走得飞快,三年来的日子并没有白混。

这次送行,因为有了小孔做伴,虽然我的心情比送陈仲梅时平静了很多,但望着那些熟悉的山间小路,依然免不了一次又一次问自己:什么时候,我才能挑上自己的行李永远离开这片土地呢?

分别的时候,小宝紧紧握着我的手,盯着我的眼睛诚恳地对我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保重保重!”

 

我也相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只是没有想到事隔四年之后我的面包才姗姗迟来。

返城的小宝当月就在给我的信中夹寄了20斤全国粮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同窗之谊。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孙伯江在2014-1-6 9:33:00的发言:

1976年,同学们陆续选调都走了,整个大队65名知青,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就好像离群的孤雁,心里七上八下的茫然若失,孤独感油然而生。我十分理解当年老兄心里的感受,确实很不是滋味儿。而且4年以后这才离开农村,心理上的煎熬令人难以承受!

忆昔抚今,安享晚年,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谢谢伯江兄弟理解!“好像离群的孤雁”比喻太贴切了,那种怅然若失的感受确实很不是滋味。天寒地冻,兄弟保重!问候桂荣!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4-1-6 20:04:00的发言:
         送别同一大队的知青招工回城,而回城还遥遥无期的知青,内心是倒海翻江、五味杂陈,尤其是住一栋房子,吃一锅饭的知青。我们大队有一对知青,下乡前就是邻居,又在同一个生产队落户,如胶似漆成为情侣关系。后来,女的先被招工,男的挑着行李去送别。走在村外的小路上,男的说:“回头再看一下村子,以后没有机会了。”女的头也不回地说:“不看!”两人的关系自然也吹了。这位男知青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
谢谢老农老友!知青时代谈恋爱终成正果的其实少之又少,原因很多;能够相濡以沫始终如一的也不乏其人。历史就是这样,无可厚非。只有当事人最能体会那种离别的心境——即使送别的不是恋人!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1-7 8:06:00的发言:

知青开始大返城,

一个一个送亲人,

心中感慨无其数,

只盼早日梦成真。


谢谢龙版理解!天寒地冻,望您保重!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八、“梁祝”音乐会

 秋天,县文艺宣传队杨应基北门街的家里。

小孔应朋友们的请求拉小提琴。他正在演奏的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吴清华诉苦的选段。

舒缓、低沉、悲愤的琴声从他的指尖流出。我明白,他是在用琴声表达心中的愤懑——几天前,我陪他到县里报考县文艺宣传队,他的才华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首肯,却摄于“政审”的淫威而将他拒之门外……

朋友们爱莫能助,静静地听他演奏。

突然,一位中等身材架着玳瑁眼镜的中年人从门外闯进来,径直走到小孔跟前:“把你的琴给我看看!”一口浓厚上海口音的普通话。

接过小提琴,他仔细查看琴身,又凑近琴身辨认音箱里的商标。然后旁若无人地在屋中站定,娴熟地用持弓的手指拨弦,继而试拉,一串流淌的音符从他的指尖滑出……

我满腹狐疑地望着这位不速之客,猜不透他的身份。是上海人无疑,但从年龄推断不可能是知青,因为比我们大得多。屋内的客人中除了贵阳五中的女生莫啸娴与我们有过一面之交外,其他朋友都是初次见面,我实在不好意思向别人打听来者是何许人。

“走!到我那儿聚聚怎么样?”来人向小孔发出邀请,对其他人却视而不见。

“还有我的朋友?”小孔指着我。“当然!”他这才转过身打量我,微笑着做了一个潇洒动作:“请!”然后自顾自率先退出门外。朋友中有人劝我们别去,有人欲言又止,露出害怕的神色。我和小孔却不在意,彼时的我们一无所有,已经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我姓张,叫张国平,在气象站工作。”一到街上,他便自我介绍,继而询问我们的情况。小孔和我简单地自报家门,跟随他往气象站走去。街边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令我莫名其妙。

气象站在县城西门外的坡地上,一个四周有百叶窗的白色木箱矗立在高地中央,箱顶伸出的风向标正随风摆动。不远处是办公用的青砖小平房,除了与之相距十多米的一栋平房宿舍外,四周全是碧绿碧绿的菜地,菜地周围是不高的栅栏。菜园里的植物井井有条,长势喜人。看得出园丁打理有方,而且颇具蔬菜栽培的专业技巧。房前屋后的树虽不大却枝繁叶茂,整个环境给人以清新静谧舒适的感觉。

老张把我们让进他的宿舍。室内杂乱无章,枕边、桌上到处是书,多数是外文书籍,一望而知这是个喜欢读书的单身汉的居室。

我一眼瞅见桌上的一本外文画报,老张顺手递给我,同时笑道:“你看看人家的服装,一人一个样,没有相同的颜色更没有统一的式样!”如他所言,画报中的服装式样简洁,色彩并不艳丽花哨,也没有多余的装饰,朴素大方得体的居多。画报中没有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奇装异服。

稍事休息,老张提议先做饭。他把我们领到菜地里,指着那块绿油油的菠菜:“随便扯,这是我的作品。”我大吃一惊,无法将园丁与眼前的老张联系起来,更没有想到这漂亮的菜地竟然会出自文质彬彬的老张之手。

我和小孔到井边洗菠菜,顺便挑回一挑水。老张从屋里迎出来:“呵呵,你俩洗的菠菜这么干净,吃了会长生不老啊!”其实,我们只是看到那菠菜根又肥又嫩,舍不得掐掉,用小刀刮净须根,洗净后那粉红色的根部在满菜篮的碧绿中格外惹眼罢了。

做饭的间隙,我们从老张的谈话中得知,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到贵州工作已经多年,由于有海外关系而被“控制”使用,文革中甚至被游街示众,是个常人唯恐避之不远的人。

我这才明白人们那怪异目光和朋友们劝阻我们的由来。

尽管他只有中专文凭,但通过自修英语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目前正在自修日语,据他介绍,贵州首台进口的日产冷藏车的说明书就是他翻译的。

他书桌的玻板下有一张精美的年历卡片,上面密密麻麻画着许多记号,有的日期上打叉,更多的却画着圈。老张仿佛看出了我的疑问,告诉我说,他每天就寝前都要检查自己当天定下的学习内容是否完成,然后在年历卡上记录下来警示自己。

我不禁立刻对这位仁兄肃然起敬,更钦佩他在逆境中锲而不舍的自学精神。

晚饭后,老张和小孔拿起了各自的小提琴,开始演奏“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妙动听的旋律顷刻在小屋里盘旋,我成了惟一的听众,独享那难得的音乐盛宴。

以前,我对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一无所知。第一次听到她的旋律,大约是一年前在贵阳逗留期间,偶尔听到在僻静的小巷深处有人用笛子吹奏,那流畅美妙的旋律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过耳不忘。后来与小孔相识,才知道那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陈刚、何占豪当年在校时创作的经典曲目,曾荣获国际大奖。

而今,远离闹市的喧嚣,远离文革的政治纷争和狼牙大棒,远离白昼鼓噪的高音喇叭,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幽静所在独自一人欣赏美妙无比的音乐,不禁令人如醉如痴,浮想联翩……

陈刚、何占豪二位真不愧为音乐大师,娴熟地应用音乐语言将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一道来:草堂共读的温馨,十八相送的委婉缠绵,楼台相会如泣如诉的无奈,化蝶双飞的喜从悲来……

当最后一个音符远去,我依然沉浸在遐想中,竟然忘了鼓掌致谢。

“怎么样?不会比文艺汇演差吧?”老张微笑着问。

“哪里可以相比啊?没有可比性!”我这才想起和小孔来县城的另一目的是打算观看文艺汇演。

 “你级别不低啊,一人独享音乐会!哈哈哈!”老张接着开玩笑。

我难为情地涨红脸连声道谢,小孔也在一旁打趣:“听见了吧,赶快操练一种乐器,加入我们乐队。”那一刻我简直无地自容,唉,谁叫我这么笨呢。

至此,我们在异乡结识了这位令人尊敬的兄长。

一年后,老张在小孔处看到我用英文写的短信,大加肯定。并用随身笔记本的内页给我写了几句话,我至今不忘:

“你要奋斗,要努力,要持之以恒!离开这些,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再抱任何现实的希望了。”

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完成这篇短文的时候,正好是六十一岁生日过后的第一天。回望历史,“梁祝”音乐会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美妙动听的旋律还在耳边,不知老张仁兄如今何在?小弟在此向您请安了!(本文写于2011.8.30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14-1-8 21:19:00的发言:
   短短的《“梁祝”音乐会》竟然那样的吸引人,那时的政治氛围的确很压抑,难得小孔和老张还能如此投入的演奏“梁祝”。尤其是老张些给自强的几句话你要奋斗,要努力,要持之以恒!离开这些,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再抱任何现实的希望了。”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很有影响。
千版新年好!谢谢您的深切理解和中肯的点评!老张大哥当年的勉励的确影响了我的一生,至今依然如此。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2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1-9 8:52:00的发言:

小孔拉琴表愤慨,

老张闻声径自来,

二人合奏梁祝曲,

楼主一人欣赏开。


谢谢龙版的精彩诗评!紧握您的手!问好!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3 07:55 , Processed in 0.55203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