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西荆村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噩梦

[复制链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左到右:蓬勃、赵振华、付援朝。

盛泽公司.jpg (156.4 KB, 下载次数: 0)

盛泽公司.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6: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17 16:12 编辑

      (续前)

      蓬勃烧的第三把火叫做“单兵强化训练”。一听就是军事用语。蓬勃把它用在工人的岗前培训上。
     在车间的空地上摆放着一辆摩托车。工人每四人分成一组,分别上前操作。一组当场将摩托车分解成零件,将零件摆放在地上,然后另一组上场再将零件组装成摩托车,经验收合格后,这两组工人退出场地。之后再上两组,重复前面两组的分解和组装。
     这样不停地循环、重复、交叉换组。两个多星期之后,他的工人由刚开始时的手忙脚乱、丢三落四,练得人人都能够单独熟练地将摩托车拆散再组装起来。
     有了这一步的强化训练,就能够进行总装流水生产线的工位安排了。每个工位两人,一共十几个工位。
     第一个工位是将车架倒立在流水线的“工装板”上,用卡具固定;
     第二个工位是安装后轮;
     第三个工位是安装前轮……
     直到最后一个工位安装车座,完成整车的组装。
     当然,在总装流水线之外,还要进行整车调试、验收、包装等工序,才算产品的最后完成。
     蓬勃设计的总装流水线,一次试车成功。最高生产速度是每8分钟出一辆摩托车。
     盛泽公司的生产模式叫做“零件配套社会化,本厂总装流水化”。
     摩托车的发动机、车轮、车座、灯具、电器、等标准件由外购解决。
     摩托车的车架、摆轴、传动组件、外饰护板等非标零配件由外加工解决。
     他们的摩托车厂只是完成总装。
     蓬勃这种工厂生产管理模式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只需设一个“配套部”,几个人就能完成零配件的外购和外加工,而且可以保证配套件的质量。
     “零件配套社会化”让盛泽公司充分利用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机制。比如发动机,国内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的有许多厂家,公司配套部就能择优选购,另外还可以与厂家协商对发动机的改进意见,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
     第一批摩托车出厂后,赵总搞了一个盛大的庆祝仪式。
     全厂张灯结彩,还从丰县中学请来鼓乐队。鼓乐队在前面开道,后面是彩旗方队,再后面是20辆摩托方队。浩浩荡荡地在丰县游行一周。
     鼓乐震天,马达轰鸣。十辆两轮摩托车和十辆可倾斜三轮摩托车招来许多市民观看。
     蓬勃为了这次庆典,还专门对工人进行摩托驾驶培训。游行中除了直行,还有三轮摩托车的“曲线特技行进”表演。
     庆典活动结束后,赵总的工作重心便转移到销售部。他见蓬勃的“三把火”已经使摩托车厂正常运转,很是放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定时的给工厂下任务单。
     蓬勃设计的生产线完成任务单实在太轻松了。按照每8分钟出厂一辆摩托车的生产速度,每个月只需开工一周就全有了。
     因为摩托车的销售量上不去,赵总有些着急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6: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盛泽摩托产品下线啦

盛泽摩托.jpg (213.85 KB, 下载次数: 0)

盛泽摩托.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9: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蓝版主辛苦了。我看到您为《蓬勃的篮球军旅》和《噩梦》评为精版作品的点评,十分感谢。我会继续努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19 20:04 编辑

(续前)
                  
     “可倾斜三轮摩托车”正式投产后,果然如赵总当初预料的那样:市场认知度十分缓慢,销量很低。要提升市场的认知度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这种局面是赵总不愿意看到的,他迅速对盛泽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将原先以三轮摩托车为主打产品改为以两轮摩托车为主打产品。三轮摩托车被放在附加产品的位置。
     因为陆伟只熟悉两轮摩托车,他的客户关系全部是两轮摩托车,所以他的精力完全投放在两轮摩托车的销售上。陆伟的能力确实很强,只两三个月的功夫,就扭转了公司的被动局面,两轮摩托车的销量迅速上升。
     赵总高兴了,付援朝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生产和销售等于“搁浅”了。这种情况不是付援朝所希望的,他要求赵总把公司经营重心偏向“可倾斜三轮摩托车”。可是赵总考虑问题很“实惠”,那就是只做赚钱的生意,不愿意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投入过多的精力。
     赵总和付援朝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
     付援朝心中不快,离开丰县回到北京。
     董事长吴小明已经返回加拿大。付援朝将丰县盛泽公司的运营情况向代理董事长王晓宁做了详细汇报。
     王晓宁虽然是女流,却有大将风度。她说:“老赵的做法像个企业家。只要能给盛泽公司赚钱,不管他主打什么车型,我们还是支持他的。
     关于‘可倾斜三轮摩托车’,丰县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这是好事。问题出在销售上,销量低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你回来的正好,咱们商量一下如何在北京配合一下老赵,加强对‘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宣传。三轮摩托车的市场迟早会被打开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王晓宁心中已经对赵继华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         赵继华这个人太精明,精明的人越能干就越难驾驭。指望赵继华把“可倾斜三轮摩托车”全面推向市场是不太现实的。
     王晓宁的担心与付援朝的焦虑不谋而合,他们研究的结果是在北京再注册一个新的公司,将这个公司做为专门经营销售“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平台。
     新的公司的名称是“中外合资北京盛泽机动车有限公司”。
     所谓“中外合资”,中方投资就是付援朝的技术专利,叫无形资产;外方投资当然是吴小明的资金。
     新的公司不是实体企业,只设办公机构。新公司的优势在于,既能保持与丰县盛泽公司的联合,又能随意选择新的合作伙伴,以便全力进行“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技术研发与市场的开发。
     吴小明同意这个方案,很快将50万加元投资到位,在北京成立了“中外合资北京盛泽机动车有限公司”。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6: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蓝 发表于 2015-11-21 15:36
争取给你们在网里弄个专辑,看看行不行,尽量争取吧。

太好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6: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21 16:33 编辑

(续前)
                  
     说话间蓬勃在丰县工作已近两年,摩托车厂成了他的“家”。在盛泽公司里像他这样的“外来户”还有陆伟、张工、朱军和闫胖。
     在生活方面赵总安排的很周到。他们每个人住的是单人客房,吃饭有职工食堂。
     他们在公司里的工作并不是很忙。
     摩托车厂的生产,由于蓬勃的前期工作基础打得很牢,流水生产线每个环节安排细致周到,只是开始那段时间忙了一阵子,后来进入正常运转,倒越来越清松。
     销售部是公司的“龙头”,在陆伟的指挥下,以徐州为中心放出两路人马:一路向东,在宿迁、淮阴、盐城一带;一路向西,在南京、常州、无锡一带布置销售网点。
     盛泽摩托“以销带产”,用蓬勃的话说,就是盛泽公司已经进入生产和营销的“良性循环”。
     赵总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因为销售部外出活动较多,还给陆伟配了一辆小轿车。
     陆伟年少时在淮阴是个“纨绔子弟”。后来当了兵,又入了党,凭他一手漂亮的书法,在部队做宣传工作。昔年的“花少”虽然学好了,可是如今一人离家在外闯荡,仍然不甘寂寞。每当闲暇之时,陆伟便招呼大家:“走哇,咱们消费去喽!”
     赵总给他的工作车,此时便成了这帮“外来户”的专车。他拉着大家外出游玩消遣。他说:“这是赵总给咱们的特殊待遇。消费全记在公司的账上。”
     保龄球馆和歌厅是他们经常的去所。
     蓬勃以前从来没有去过歌厅。陆伟很惊讶他这个大城市的人竟然没有逛过歌厅,非要让他体验一下什么叫“现代生活”?而且只要到歌厅,他就给蓬勃点“潇洒走一回”这首歌。不言而喻,他觉得蓬勃的个人生活太单调,不够潇洒。
     开始蓬勃以为在歌厅就是尽情地唱歌、跳舞。后来才知道那里还有另外一个小小“世外桃源”。
     灯光暗淡的小包厢内,茶几上有水果、点心、饮料和美酒。身旁还有服务小姐,陪吃、陪喝、陪唱歌、拉家常……让你尽享异乡温情,叫你暂时忘却了想家。
     后来蓬勃发现,有人还把小姐带回公司的住房过夜。
     蓬勃大为吃惊,可是他看赵总对此并不过问,他也就装傻,视而不见。
     “这叫什么‘现代生活’?简直是玩儿火!”蓬勃心中嘀咕道。
     有时,临近离开歌厅时,小姐暗示蓬勃是否能“去住房看看?”蓬勃都婉言谢绝。原因很简单,在他的脑子里对逛歌厅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玩儿什么都行,就是别“玩儿火”。他惧怕性病和艾滋病。人们对不检点的人形容为“生活糜烂”。可见生活不检点是和性病划等号的。
     因为从蓬勃身上赚不到“外快”,所以他身边的“三陪”小姐经常更换。谁也不愿意把“三陪”变成只赔时间不赚钱。
     蓬勃倒自得其乐,能够和不同性格,不同风韵的小姐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地胡侃,逗得她们前仰后合,也算一种消遣。
     除了歌厅,蓬勃还有一个更好的去处,那就是武警中队。那里有个篮球场。只有在球场上,他才能尽显篮球带给人们的无限魅力,才能释放出浑身的能量。他很快就跟武警的小伙子们混熟了,成为他们眼中的“球星”。
     武警中队的队长和指导员的年龄都比蓬勃小。他们知道蓬勃是退伍的老兵,张口闭口地称他“首长”。蓬勃那“派头”比原先在九九九九部队时大多啦!
     有一次蓬勃跟队长说:“多年没有摸抢了,手心有点发痒。”
     队长毫不犹豫的装了一挎包的子弹,提着两把手枪说道:“看你投篮那么准,射击也一定弹无虚发。走,上靶场我陪你玩玩。”
     那一下午,蓬勃过足了枪瘾。
     江苏电视台有一个固定节目,就是“观众点歌”。赵总每周都要点一首歌送给他们其中一个人。
     记得赵总给蓬勃点的一首歌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电视屏幕打出醒目的祝福语:“中外合资江苏徐州盛泽摩托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继华衷心祝愿挚友蓬勃先生事业有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蓬勃知道,点歌是要花钱的。赵总一方面是用点歌的形式为他祝福,另一方面是为盛泽公司做广告。
     为了扩大盛泽公司的知名度,赵总买断了徐州至上海一趟列车的箱内广告。这列客车的所有车厢内,全部是盛泽公司和盛泽摩托的广告。
     才两年的时间,盛泽摩托车厂的生产由吃不饱发展到满负荷。
     此后,赵总又迈出更加大胆的一步:从银行贷款4000万,在徐州市内买下一座四层楼的厂房,扩建了盛泽公司第二摩托车厂。
     新厂长是赵总的一个本家亲戚。
     盛泽公司越做越大,盛泽两轮摩托车从江苏省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
     那一年蓬勃被丰县人民政府誉为丰县优秀荣誉市民,还颁发年度先进工作者证书。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23 21:10 编辑

     (续前)
                                  五、班师回京

     王晓宁和付援朝来到丰县,召开盛泽公司第二届董事会。
     会上除了总结公司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议题是要将“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生产营销权从“徐州盛泽摩托车有限公司”转移到“北京盛泽机动车有限公司”。
     因为赵继华的两轮摩托车正做得红红火火,所以对这个议题没有反对,一下便通过了。
     紧接着王晓宁提出要把蓬勃调回北京,专门从事“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研制与开发。
     赵继华不舍放人。
     双方僵持不下时,王晓宁便来做蓬勃的工作。她说北京的盛泽公司已经在通州找到新的合作者,那里有现成的厂房。条件比丰县好。她保证给蓬勃的工资待遇绝不低于丰县,又是在北京上班,岂不两全其美?
     蓬勃想:只要收入相等,当然是回北京为上策。因此同意回京。
     蓬勃同意回京还有另一个原因:他当初是因为被立新学校的贾校长逼得走投无路,为了生计愤然离开北京的。经过他两年多的拼搏,已经是今非昔比,他可以给家人一个交代了。
     另外,立新学校克扣了他的全部工资,使他这名转业干部失去了起码生活来源,即使这样,他仍然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没有忘记每个月按时交纳党费。在离开北京之前,他将200元钱交给最信得过的人——董副校长,托付他每个月按时代缴党费。蓬勃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立新学校找董副校长,一是感谢;二是蓬勃一走两年多,当时留下的钱不够,人家还垫着钱呢,他不能既欠人情又欠钱。
     赵总依依不舍的将蓬勃送到徐州火车站。临告别时从轿车里拿出一个袋子送到蓬勃手中,说道:“回家后,代我问候弟妹。你来丰县两年多,夫妻不能团聚,请收下这点心意,这点心意代表了丰县人民的感激之情。”
     蓬勃一看,袋子里是两捆红色钞票。农民企业家,就是这样的实在。
     蓬勃回到北京第二天便来到立新学校,他在找董副校长之前,先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尽管这个学校给蓬勃的心上留下伤痛,但他终归在这里为了恢复香山慈幼院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他要看看立新学校改建工程完成后的变化。
     令他失望的是,学校大门虽然很气派,但是与当时设计的图纸完全两样,在学校大门旁边盖了一座高层商业写字楼,饭店、银行、人寿保险都在大楼里面。要不是大门挂着立新学校的牌子,谁也不会把这里当成学校。按照原设计,这个位置应该是学校的多功能教学大楼。
     从大门进入校园,甬道右边是一溜布告栏,左边是地下自行车停放场。再往里走,是一个400米跑道的运动场。运动场将学校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小学部和幼儿园,北部是中学部。中学部的主教学楼和理化实验楼没有什么改变。有变化的是新建了一个室内游泳馆和办公楼,原先的大饭厅改建为大礼堂。
     这些与原设计图纸基本一致。
     再往里走,校园靠近围墙的边缘地带,就完全改变了原设计。
     北边原来的花房温室不见了,被一座住宅楼占住了地盘。南边,原来幼儿园的东西两个活动场分别建了两座住宅楼。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室外运动场了。
     一座商业写字楼和三座住宅楼瓜分了立新学校四块宝贵的地皮!这个大改变将原来香山慈幼院那个100多亩,方方正正的美丽校园变得支离破碎。罪过呀!
     1949年香山慈幼院从香山迁到市内,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我们用了他们的房子,以后要多照顾他们。”1952年国务院决定为香山慈幼院建立永久性的学校,在现在这个地址划定出100多亩的校园。
     许多年来风风雨雨,加上十年浩劫,香山慈幼院没有失去一寸土地。然而在国家已经拨乱反正,国民经济万马齐喑,全面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教育用地缺口很大,寸土寸金的今天,立新学校却将香山慈幼院遗留下来的宝贵土地出卖了!
     立新学校的现状说明,张校长当年所设想的,那些倾囊捐资的香慈老校友所期盼的——恢复香山慈幼院和重拾中小幼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愿望,化成了泡影。
     蓬勃怀着沉痛心情来到董副校长的办公室。
     董副校长又多了许多白发。他关心地询问蓬勃下海两年以来的情况,得知在中外合资企业混得不错,十分高兴地说:“坏事变好事,比呆在这个是非之地强得多。”
     蓬勃接过话茬儿道:“我刚才看了一下整个学校的面貌,比原先设想的改建工程差远啦。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是不是那个贾校长搞的?”
     董副校长叹息道:“嗨,就是他!大权独揽,学校改建的所有项目只有他和他那个当项目总经理的儿子说了算。你看到了吧,那个商用写字楼就是他的主意。他说,要把大楼出租,学校就可以用租金给老师发奖金。令人不解的是,那么大的一座楼,只有立新学校一半的产权。更令人不解的是,大楼里的饭店老板就是贾校长他儿子,他原先的大‘别克’换成了‘宝马’。还有那三幢宿舍楼,还不知贾校长捞了多少?表面上看贾校长没有沾改建工程一分钱,其实一切都是暗箱操作,早就预谋好啦。”
     蓬勃问道:“写字楼和住宅楼占用教学用地,教育局为什么不管呢?”
     董副校长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教育局批准的。”
     蓬勃又问道:“那么恢复香山慈幼院的事教育局批准了吗?”
     董副校长说:“从教育局到学校,心思都放在搞房地产上了,卖地皮,盖楼房出租挣钱,没人关心恢复香山慈幼院。这件事不知道要搁置到那年那月?”
     蓬勃摇摇头道:“教书育人的学校变成了房地产商,变成出租房屋的大房东,还有谁关心下一代呢?钱呀,这个恶魔!”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5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6: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25 17:06 编辑

(续前)

     北京通州张家湾民营企业家张伯良,在张家湾镇经济开发区有一处新建的厂房。他以厂房为投资,合伙开发“可倾斜三轮摩托车”。合资的形式与丰县赵继华同出一辙。
     不同的一点是,张伯良本人只投资入股,不参与公司的经营。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北京盛泽公司只经营三轮摩托。
     对蓬勃的安排,有一个意外的变化:公司给他的任职是总工程师,而不是厂长。
     用王晓宁的话讲,就是要充分发挥蓬勃在机械技术方面的强项,要人尽其才,让蓬勃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搞“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技术改革,还要完善各种车型的系列产品。其实责任更加重大。
     这样的安排倒挺符合蓬勃的性格,他喜欢一个人搞搞技术研究。
     摩托车厂的厂长是王晓宁通过社会招聘录用的。姓周,据他自我介绍,原在深圳宝安摩托车厂当厂长,大学本科学历,学企业管理的,有丰富的工厂管理经验。他看北京盛泽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而且产品有前景,在这里的发展空间更大。
     周厂长小个子,一张典型的广东脸,操着半生不熟的广东普通话,油头粉面,浑身浓烈的香水味儿。蓬勃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人。
     周厂长还从深圳带来了几个“跟帮”,分别担任财务部和采购部的经理,还有一个工程师。
     蓬勃对这样的安排心生疑虑,赶紧私下找付援朝说:“这个摩托车厂的厂长我不当,你应该当呀。现在实权都落到别人手里啦!”
     付援朝不以为然,说:“我现在是公司的副总,也是有权的。专利在我手里,我除了工资还有股份分红。技术在你手里,你的工资翻了十倍,还怕什么?是王晓宁看中那个‘老广’是正牌摩托车厂出来的,有资历,有工作经验。她认为你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弄不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这样倒好,咱们钱不少挣,还落得清闲。”
     蓬勃当时虽然听他说的有点道理,可是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后来事实证明,蓬勃的担心是对的。
       回到北京,在北京盛泽公司上班才一周,蓬勃就强烈感觉到:如今这个女老板——盛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晓宁,与丰县的赵继华大不一样。
     赵继华有办事雷厉风行,决策果断的一面,也有为人谦和,细致入微,善解人意的一面。
     王晓宁办事看似风风火火,却更显优柔寡断。她对下属的严厉,特别是训斥人时的表情,蓬勃怎么也不能与她的端庄美貌联系在一起。
     她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狂。每天早早的就来到公司,忙上忙下,忙里忙外。她不但自己忙,还把手下的人指挥得团团转,不把你折腾晕了不算罢休。
     人家赵继华不像她这么忙活,公司的大小事务照样井井有条,员工做起事来也轻松的多。
     蓬勃最受不了的是她的晨会。
     她起多早?没个谱。她自己有一辆红色“劳斯莱斯”跑车,上班路上,风驰电掣,却苦了公司里这些“公交族”。有谁迟到了,一通训斥肯定难免。
     为避免迟到,蓬勃乖巧地干脆从家里拿上铺盖卷,住到张家湾摩托车厂的宿舍。后来付援朝被逼无奈,也搬到厂子来住。
     摩托车厂建的很规范。厂房、车间、材料库、成品库、办公区、生活区都用围墙围在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内。
     一幢三层的宿舍楼,完全可以满足公司和工厂的需要。因为房间有富余,广东那几个,包括厂长在内,他们独占第一层。蓬勃和付援朝在第二层。虽然还有空房,蓬勃喜欢有人作伴,所以就和付援朝住在一起。
     王晓宁知道蓬勃在丰县搞得那套招工以及军训和岗前技术培训很成功,也想效仿。
     她找周厂长商量如何招工和培训。周厂长回答的倒很痛快:“招工广告,面试录取,授课培训,择优上岗。”
     这十六个字,到书店随便买本书就能找到,没有任何创意。
     王晓宁多精明呀,她将信将疑,又找蓬勃请教。
     出乎王小宁意料的是,蓬勃故意摆出“甩大牌儿”的样子道:“董事长,您不是跟付援朝说,我是野路子吗。干嘛还来找我这土八路?”
     说这话之前蓬勃早就想好了:“既然你王晓宁能够亲自把我从丰县要回北京,说明我这个人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所以我发泄一下不满情绪,正好考验你对我的真实态度。”
     果然,王晓宁盯着蓬勃看了一会儿,不但没有发作,反而嘴角向上一翘,笑道:“你还真生气啦?付援朝这个家伙,把我出卖了。看我找他算账!蓬总,你能者多劳。我真心向你请教。”
     老板就是老板,嘴上从来不会认错的。不过就仗着她没有向蓬勃发火,还有这淡淡的一笑,以“蓬总”相称,蓬勃就没了脾气。
     于是蓬勃立即放下“架子”道:“得嘞,您也知道我是开玩笑。打您一问我招工的事儿,我就猜到了:您一定是想把北京这个厂子办得超过丰县那个厂子。”
     王晓宁的眼睛瞪圆了,紧闭双唇,屏住呼吸。
     她惊愕了。眼前这个人,是第一个看透了她心思的人。
     蓬勃观察着王晓宁的表情变化,生怕某一句话说错了,引起老板的嫉恨。经验告诉他:“下属永远不能显出比上司更聪明。”
     还好,王晓宁愣了一下神,又马上打破僵局道:“你说的没错。我不但要让摩托车厂超过丰县,而且整个公司也要超过。北京这里应该是总公司,赵继华那儿就是个分公司!”
     蓬勃终于有台阶下了。立即说道:“还是您董事长比我们看得长远,有气魄。我一定全力支持您的工作。”
     王晓宁笑道:“那你就赶快说说招工的事吧。”
     于是,蓬勃详细的介绍了在丰县是如何招工?如何军训?如何技术培训?王晓宁在本子上都做了记录。
     蓬勃说完后又补充道:“为了照顾周厂长的面子,这些东西只当是您的指示,千万不能说是我的。”
     王晓宁这次马上领会了蓬勃的用心:说是照顾周厂长,其实还不如说是照顾她的面子。
     王晓宁对蓬勃的表现还算满意。
     王晓宁是个非常好强的女人。
     丰县摩托车厂的生产流水线不是蓬勃设计的“半自动化”流水线吗?她就非要花几十万买进一套“全自动化”流水线。
     蓬勃不客气地提醒她:“全自动好是好,但是只要有一个工位卡壳,就得全线停车。”
     她当时还以为蓬勃是在力推自己设计的那套半自动流水线,把蓬勃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不料蓬勃这张“乌鸦嘴”真的说中了。在实际的生产运行中,各种“意外”频频发生,“全自动”的确不如“半自动”。
     有一次王晓宁跟蓬勃说:“我发现,你这个总工的意见是不能轻易被否定的。即使是你自己已经坚持不住的意见,往往也是对的。”
     “哎呀!她把我也给看透啦!这个女老板确实有点可怕。”
     蓬勃心中想道。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6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0: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11-25 20:29
真有两下子,佩服!

谢谢关注。这可能应了“树挪死,人挪活”那句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12:43 , Processed in 0.26501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