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杏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老北京的胡同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题目!凑个热闹发张白塔寺周边的93版胡同
(由于拆迁很多胡同已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沙发
发表于 2014-1-24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围绕西城白塔寺写俩?
宫门口东岔,宫门口西岔这两条胡同在白塔寺
西侧,目前都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板凳
发表于 2014-1-24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杏子在2014-1-24 16:50:00的发言:
这一片儿我太熟悉了,曾在辟才胡同、北千章胡同、后泥洼胡同住过。辟才胡同现在还有,但已面目全非了,北千章胡同和后泥洼胡同是否还存在?

您说的这些胡同都不存在了,但在我的图上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地板
发表于 2014-1-27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荷塘月色在2014-1-26 22:19:00的发言:
        我上中学的时候常常去宝钞胡同在鼓楼的东边

        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住在宝钞胡同那有个空军大院有站岗的没进去过  找同学也不让你进

嗯,您说的这些地方还是比较熟。娶妻生子在地安门附近生活了几年,老伴儿是鼓楼中学的,从山西插队回城后工作单位就在安定门里那一带。

钟楼空场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5#
发表于 2014-1-27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杏子在2014-1-26 21:15:00的发言:
      辟才胡同,西城区,在西单商场的斜对面,我出生的地方。这条胡同的西面曾经有二个庙,一个大庙一个小庙。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把庙里供的佛像都抬出来砸烂了,后来庙里有了住户,但人们从不说门牌号只称‘大庙’和‘小庙’。现在这条胡同虽然还在,但已经面目全非了。

楼主谈起辟才胡同让我想起我的小学同学,他们家就住在辟才胡同西口的一个院子里,每年秋后枣儿与向日葵结子,他的哥哥都到白塔寺我父母家来走访,自上山下乡后特别是2000年拆迁后?联系中断。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与辟才胡同头条北邻是宏庙胡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6#
发表于 2014-2-3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杏子在2014-2-3 9:52:00的发言:
      最早记载的胡同

      砖塔胡同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胡同,从元、明、清、直至今天,始终有文献可考,乃北京胡同的孤例。它位于西四附近。

砖塔胡同现在也仅存东半段儿!随着2000年的拆迁,写啼笑姻缘,
金粉世家传世之作的张恨水故居已不复存在了!(据说鲁迅兄弟失和时也曾在这条胡同居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7#
发表于 2014-2-4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曾在锦什坊街第二小学读书,后并入大水车

学。文华版主老朋友所说的这些地方还是

比较熟的。

小时候去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看电影,

有位小学同学的母亲就是那影院那儿的

收票员。

沿金融街那些胡同全部消失,代替的是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8#
发表于 2014-2-7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蓝在2014-2-7 14:07:00的发言:
           东城区、地安门大街,我们小的时候
常常偷偷的去什刹海去游泳,经常钻胡同字,
记得有恭俭胡同、还有油漆作胡同。
看到天蓝版主网友提到的这两条胡同,让我想
起曾经生活在地安门附近时候,常在晚饭后
带闺女儿在那一带遛弯儿。
什刹海小学就在与北海公园一墙之隔的
恭俭胡同南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9#
发表于 2014-2-7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上说:
一般坐北朝南。北面正中为堂屋,左右分别为

厅和粮仓;东厢房作厨房和餐厅, 西厢房为
室。四周有围墙或仅筑墙将东西厢房连接
起来并在围墙同堂屋相对处开门的为封 
闭式三合院,无围墙的为开口式三合院。
中间的空地主要用作晒场,也有在周边
种植花草果 木。

三合院的特点是没有四合院的倒座房,
也就是大门侧面的房屋。街门也会由于
院子面积的狭小,而采用随墙式的街门。
区别于大部分四合院的屋宇式大门。

  三合院不能说是四合院的前期,应该说
四合院式建筑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
衍生物。
 无论是四合院,还是三合院。都可以理解
为四合院式建筑格局,就是四面房屋,或者
三面房屋和一面墙围成庭院的建筑格局。可
以说是中国北方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

  三合式房屋建筑是汉代岭南一带房屋建筑
类型之一。这种建筑主要由三幢房子组成一
个“凹”字形平面,前面一幢作横的长方形,
其余两幢对称于背面的两侧,当中用矮墙连
接,构成后院。房屋两侧(或一侧)有走
廊,在此设斜梯通往后屋。后面的两屋,一
为厕所,一是畜舍,有的畜舍和院落沟通。
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
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
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
连,墙中间朝南开门。

  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房组成,中间
有一天井,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
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
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
居形式的典型。比三合院更讲究。

  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
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0#
发表于 2014-2-21 0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失了的胡同门牌转影友片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4:59 , Processed in 0.476027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