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古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1#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0: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4-26 11:04 编辑

(续:接上文)
    那次抓人事件过后,附中红卫兵没再来了。之所以没再来,过去很久后我才知道,是父亲的功劳。为了平息他那正直的儿子闯下的祸,从不求人的高贵的父亲终于不顾脸面外出求人了。他一方面应付着组织对他的政治审查;另一方面又瞒着大家,冒险抽空去我所在的师院附中调查我的情况,设法进行补救。奔走补救的结果,附中‘当局’答应‘秋后’再处理。
    可怜我的父亲啊,那些日子为救我,在去附中调查活动期间,时常遭人白眼,屡屡被人冷落;在找我原先的知情好友调查取证时,有人因害怕受牵连,听说来者是曹疑切的父亲,便马上闭门谢客,推之房外;那种低贱做人的悲惨境界啊,谁能体谅?
那段时间,原本已被整得精疲力竭的父亲更是雪上加霜。心力交瘁进一步消瘦的他从外表上看,当时就剩下由皮肤包裹着的一身骨架;文革中的父亲啊!当年真的是活受罪,生不如死啊!若不是为了妻室儿女,他早自尽了!
.
    1968年,文革带给社会的是一片动乱。为争权夺利,各派红卫兵之间热衷于互损打仗,不断出现群殴武斗的混乱场面。为维护政权稳定,中央当局开始整肃这些混乱。如何整肃?先从学生下手,让这些革命小将全部返校。
    当年九月,全国大中学校全部进驻了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此后,学校由工宣队掌权,发出了学生全部返校的通知。十月,湖南师院附中工宣队召集本校文革中‘犯事人员’举办学习班,附中有80余名学生参加,我是其中之一。
    当时,工宣队要求学习班的每个学员都须交待自己文革中做过的坏事,写出检讨。很快,我便将广播器材被抄事件的来龙去脉当作检讨写了出来,交了上去。
两天后,工宣队指派了学校分管后勤的一名工人带队,让我叫上学习班之外的另一人刘正国,三人一起再次去寻找被抄广播器材的下落。寻找的结果:湖野兵团这个红卫兵组织已经解散,找不到人。
    当年曾帮忙向湖野兵团讨要广播器材的湘江风雷东区队长当时已是长沙市东区革命委员会主任,找到他时,他向我们带队的工人证实:他的确曾经带领湘江风雷的一班人马应我俩请求去帮忙讨要过广播器材,但当时器材已转移,没要到;后来因为忙,也就没法帮忙再管了,抱歉。
    他还主动劝告:文革初期打砸抢抄的事件太多,能找回就找回,找不回就认了,这两位小青年也尽力了。附中工宣队队长与他认识,是好朋友,回去后代他向工宣队队长问候;并告诉你们队长,就说我说的,不要难为这两位小青年。
    从他那里出来,我心里好高兴:这位革委会主任太善解人意了!我俩并没求他,也没说什么,他竟然能够想到我们的处境,仅仅是因为对我俩的印象好,就帮我俩说情,太伟大了!这下好了,有贵人作证说情,我应该可以解脱了。
    后来真的,由于他以及那位本校领队工人共同为我俩说话,主持公道,用事实作证,工宣队相信了我那‘检讨书’里所写的情况属实,没批评我半句,直到最后下乡都没再追问此事,广播器材被抄事件就此终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2#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14: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4-26 14:42 编辑



4.21  怀疑毛事件终结 故乡人
.
    上章说到,广播器材被盗事情就那样过去了。余下的,就只剩怀疑毛事件。这怀疑毛事件,在工宣队组织的学习班,其检讨我迟迟没写。没写的原因,是因我不认为自己有错;既然没认知有错,这叫我怎么写?奇怪的是,此事也一直没人来找我谈话。
    直到学习班只留下少数十来个人,终于忍不住了,我自己找到工宣队队长,坦诚布公地向他解说:那怀疑毛事件并非我反毛,我只是为了说明‘怀疑一切’这口号是正确的,从而实事求是地说出了那话,至今我都还认为怀疑一切没错,世界上的一切,什么都可以怀疑,我不知道这检讨该怎么写?等等。
    没想到的是,工宣队队长不但没有批评我,话语中还隐含欣赏的意味,他说:有关‘毛主席也可以怀疑’以及你改名‘曹疑切’的事,工宣队进校之前,我就已听人说了;怀疑一切这口号在文革初期被提出来,当时起到了解放思想,发动群众的进步作用等等。
    竟然,他一句话也没有责怪我,也没有要我写检讨的意思;后来他问:还有别的事情没有?如果没有别的事情,那就这样了,一切都按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执行,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等等;临别时他还送我到门口,其眼神里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和怜惜。
    从队长那里出来,我爽快极了!啊!这队长有水平,‘一切都按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执行’,太好了!隐隐约约,我预感到自己解脱了。果真,那怀疑毛事件,我什么检讨都没写,就这么过去了。在学习班期间,我每天陪着大家一起进出,别人不断被找去谈话,不断有人改写检讨;而我,无人问,无人管,就是必须在里面不断地呆着,打打瞌睡也无妨;最终,随着学习班的解散,我也被‘解放’了,对我竟没作任何指责和批评。
    就这样,工宣队将我那怀疑毛事件‘冷处理’了:在外人看来,工宣队是把我当作最严重的个案处理,否则怎么会留到最后?实际上,他们执行的是毛主席提倡的实事求是,暗中一直在关爱我保护我。回想起来,在当年那恐怖的政治氛围下,工宣队那样做是对的,高水平啊!‘实事求是’万岁!
    怀疑毛事件,长期以来,它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块心病;没想到,秋后算帐的结局,我竟然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
    学习班解散后,紧接着后来就是全国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随着母校欢送下乡知青的汽车,经过三天旅途,我去到了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湘西南的靖县太阳坪古村。在农村,有次我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档案。档案里,母校只写了我是高68届毕业生,文革初期的事情什么都没写入。
    这就是说,文革期间我‘闯’下的那些‘祸’,若不是今天自己写出来,光查档案,什么也查不到!什么痕迹也没留下;本人的档案里,清清白白毫无污点。
    当年年少的曹疑切,曾经在坚持真理的正义感的激情驱动下,逆文革的政治大潮流胆大地说出‘毛主席也可以怀疑’而闯下大祸。但后来,坎坷的经历竟让其避过危机,躲过劫数,大难不死,重获新生!真是奇迹啊!
    回忆文革之初那恐怖环境,那些年成千上万的人被无辜整死;死了就死了,谁去为他们申冤?想起我都不寒而栗。
.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09: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杏儿 发表于 2017-4-26 15:54
可以说你是幸运者,在危难时刻会有贵人相助.躲过劫难重获新生.

是啊!山杏儿说得对:贵人相助,劫后重生!
感谢贵人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4#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4-27 09:28
学生回校被办班,
有人详情放得宽,
器材一事不再追,
     怀疑事件无人管。
四句诗将本章内容摡括,高!
       谢谢龙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3: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4-27 13:49 编辑

    写到这里,那些文革前期在中学里发生的事情就全都回忆完了。在靖县甘棠医院住院的第六、七、八天里,养病休闲的我除开回忆往事外,还遇到了两位下放到甘棠的长沙知青,他们也是来这里治病住院的。他们来找我时,曾经中断过我的回忆。但无妨,为了让上面的叙述连贯,上文中我没有提到他俩。
    现在中学里的那些回忆写完了,我这就将与他俩的交往补充如下:新认识的两位都是故乡人,用长沙话交谈特别亲热,尽管时隔40多年,他俩的姓名已记不起来,但他们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知青是高大威猛的帅哥,头上包着纱布。据说他是为朋友打抱不平,在指责当地一位小流氓时,冷不防被对方用柴刀砍伤的。当即他就瘫倒在地,血流满脑。送来医院后缝了四针。人虽没被砍死,但脑部受到重大砍伤,这对以后有什么影响?谁也说不清。他说自砍伤之后,除疼痛之外,还感觉晕晕沉沉,全身无力。他后悔自己当时太大意了,完全没有提防对方。
    另一位是外貌单瘦看似文弱的知青,与他交谈时,我极力称赞甘棠医院。我说这医院的风气好,医生很不错,这都是我的亲身感受。但他不全认同。他是甘棠的知青,对本公社的医院,他知道的比我多。他告诉我,甘棠医院有几名医师是从地市大医院下放来的,确实不错。但是,他认为外科医生临床不够。
    以他自身的经历为例:他是上山砍柴时,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小腿骨摔断,被送到这里。如果在长沙或安江,这不算什么大伤,完全可以治愈。但这里的外科医生从没作过这类手术,开刀时还临时翻书找经络,结果还是搞错了,脚神经没接对,使得小腿以下至今没有知觉。
    他指着下面用纱布石膏包住的小腿说:我这小腿的断骨就算将来长好,由于没有知觉,今后这条腿还是会萎缩,成为一条废腿。他说话时眼色无光,我感觉他心情沉重,前景暗淡。年纪轻轻就失去一条腿,今后还有那么长的路程要走,他怎么办?
    听到他们的故事,我感到自己还算幸运。我把自己住院的病因也告诉了他们。听说是钩端螺旋体病,他们不以为然,在甘棠,这病听得多了。
    “没死就好”那文弱知青说:“前两天甘棠医院就有一个得钩端螺旋体的病人死了”
    哇,他都知道!后来,他又讲了一个今年上半年在本地发生的悲剧。靠近渠江边,有个女知青,她生病在家休息,原本无事。可为帮男知青洗衣,她带病去到河边;待这位虚弱女知青洗好站起,头一晕便栽倒,掉进河里;旁边洗衣的老乡还没来得及拉救,就被江水冲走。
    比较起淹死的女知青,他说,自己还算幸运的。现在我只能与她比较,用这样的方法来安慰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6#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5: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4-27 16:15 编辑



4.22  出院前一天  邂逅美女
.
    出院的前一天,我有幸遇上了一位美女。
    明天就要归队了,我打算到甘棠街上去逛逛。上午大早,街上人不多,远远看见对面走来一位不高不矮的年轻女子。相貌虽然看不大清,但那朴素的衣装遮盖不住她那苗条的身材和娥娜的步伐。越来越近了,就快到面前了,我勇敢地抬头向她望去。啊!她也正好朝我看来。此时,两人都惊呆了,彼此都直视着对方,时间不再移动。
    “你不是矿冶的某某某吗!”两人几乎同时发出一样的感叹。
    在故乡长沙的千里之外,在这异土穷僻的偏远小街,竟遇上高等学府中南矿冶学院(现已改名为中南大学)的子女,太叫人惊喜了!
    “你怎么在这?”紧接着,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向对方提出完全相同的疑问,太不可思议了!
    她叫胡以莎,比我低几届。简洁沟通之后,她知道我下放在太阳坪古村四队,现因钩端螺旋体病入住在甘棠医院;而我,得知她下放在甘棠燎原一队,离这里不远;今天她身体不适,没有出工。她长得非常漂亮,圆圆的脸上所有的五官就象艺术雕刻后均匀分布的精品,那望着你的一对黑黑的大眼睛,能使所有的男士丢魂。可惜我已经有女朋友了,且有传统道德的约制,否则,我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她。惊喜之下,两人不再逛街,她带我去到了她下放的生产队。
    与我一样,她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不过,她的家庭更被人羡慕!她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博学之士胡为柏,不仅在湖南知识界属泰山北斗,而且在全国高校学界都很有名气。当年我父亲与他在同一所大学教书。但是,现在其女,眼前的她,住的却是一间低矮的茅草屋,低下头我才能进到门内。外面较陈旧,屋内却收拾得很干净。单人床边摆有一张书桌,书桌上放有一面镜子,几本书。除此之外,没什么多余的东西。啊,这就是一位女知青的家,这就是当年中国高等学府高级知识分子之女居住的地方。
    室内比较阴暗潮湿,烧好开水之后,她便邀我移到了屋外,两人坐在草屋的前坪里,边喝茶边交谈。她告诉我,往坪的正前方行进的话,不到一公里就到了渠江。提到渠江,我想起自己曾到渠江游泳的快乐时光,更不会忘记那拖拉机手将我抛弃在渠江渡口的情景,于是,对那天被抛弃的情形,我便逐一道来。
    见我述说往事,她不再说话,专心宁听。随着我的叙述,喜怒哀乐的表情不断出现在她的面容上,她听得很认真。在叙说过程中,她曾离开了一下,当时我不知为什么。但不一会儿,她从房里出来了,拿了七十多元钱。她说这钱给我拿去看病,身边就这么些了,不够的话,待会儿吃完饭后她再带我到街上信用社去取。
    啊,要是那天在渡口边能遇到她就好了,现在我什么都不需要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7#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4-27 20:38 编辑

    与她下放在一起的还有两位女知青,她告诉我:今天队上的人都去到很远的地方出工,中午不会回来。见日头已高,她问我中午吃面条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我爽快地回答。
    于是,我继续喝茶,她进厨屋下面条去了。过了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被她端了出来,里面还有两个鸡蛋。我邀她一起吃,她说:
    “你先吃,锅子小,我的另外再下。快吃吧,都饿了。”
    确实有些饿了,听她这么说,我便先吃了。真叫人高兴,今天又吃到了两个鸡蛋。她做的面条真好,不咸不淡,十分可口。只是,面条份量若能再多一点就更完美,病愈的我那时饭量很大。
    面吃完,又等了一会儿,她还没出来,我便拿着碗进到屋里去。见我突然进来,坐在床边的她连忙把手中的碗放在桌面,并用一本薄书盖上。
    “还是到外面坐吧。”她站起来对我说。
    她站起后,顺手接过我拿着的空碗放在桌子上。受到振动,斜放在她碗上的那薄书,此时慢慢地从碗上滑落,掉在桌面。她碗里吃剩的稀饭,以及那稀饭上面的咸菜便显现出来。
    “你?”我指着那碗:“你怎么不吃鸡蛋面条?”
    她转了一下头,知道我全看到了,便往外边推我边说:
    “正好就剩下那点面条和两个鸡蛋了。”她瞟了我一眼,又说:“没吃饱吧,对不起了。”
    然后使劲把我推出门外。待我在前坪坐下,她才说:
    “你先坐一会,休息一下,我把剩下的那点稀饭吃完就来给你泡茶。”
    啊!鸡蛋和面条都已被我一个人吃完,我还能说什么?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克己待客,这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那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胡以沙还在恪守继承。
.
    可惜,自那之后,我再没有见到过她。直到几十年后的2012年5月,在《湖南知青网》上搜寻文章,看到良良哥于4月22日为她发出的卜告,才知道胡以沙已在国外去世,而之前,她已移居美国加州。在知青网上,许多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勉怀她的人品,赞扬她帮助乡亲邻友的事迹,写出不少感人心肺的文字。
    看到这些,我再次感动。与众多知青一样,我为胡以沙过早的去世而惋惜!她是中国的一名优秀知青,我深情地怀念她。再见了,飞去西天让众人挂牵的仙女!在人间,你尝尽了艰难困苦,愿你在西天从此无忧无虑,永享安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8#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15: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4-28 09:35
医院遇友多闲谈,
知青际遇真感叹,
巧遇善心娇美女,
     如今却已逝飞仙。
感叹万千哪!
过往患难中的朋友,你们现在何方?
谢谢龙行天下超级版主感评!
相识是缘份哪,有机会我要去拜望龙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19#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18: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7-4-28 15:51
人好命不好,许多知青的缩影。

苦辣酸甜版主说的是,这就是常说的好人无好命。

尽管这些好人命不好,但好人让人思念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20#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2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4-28 20:55 编辑



4.23   病愈出院  赶集  去渡口
.
    今天是甘棠赶集的日子,我出院的时候到了。昨天下午,我已把出院的手续办好。其实,我出院很简单,只要医师同意并开些药就可以走人,至于住院治疗费,自有人替我结算。不过,临走前,我还是应去找医院的恩人见个面,打个招呼。去到邓医师诊室,没人。找到那位护理员,她十分热情地说:
    “不用谢,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回去后好好保养,不送了。”
    昨天下午,在邓医师那里,他说的道别词与这也差不多。但是,他说的话语不带热情。自从我脱离危险之后,邓医师对我说话就不再带热情,好象陌生人一样,语气平平淡淡没有声调。
    其实,他知道我很感激他,但他就是有意避开我那感激的眼光。我对他的印象特好,但他,对我那天的无礼,大慨还是不予原谅。已无法弥补了,都是我的错!对不起您,邓医师,再见了!
    甘棠,多么好的地名。甘:甜的意思;棠:即海棠,其花似亭亭少女,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其果酸甜可口,十分美味。这甜美吉祥的甘棠,它救了我的命!就要离开了,我真的舍不得。
    望着自己的病房,很简陋,唯一的窗口下放有一张旧桌,一张旧椅。屋里有四张旧床,全部靠墙摆放,而我的床离窗口下的桌椅最近。窗口较小,屋内光线较暗,整个屋里就只中间的天花板上吊有一个灯泡。病房确实陈旧,但好在每天有人打扫,还算干净。窗边是门,是那种老式的一推就嘎嘎发响的厚重木门。就是这样的病房,就是这样的环境,它却救了我,将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谢谢你!甘棠医院;再见了,各位病友。今天,我就出院了。现在,屋里四张床全都住满了人,连那张死人的床铺昨天都睡上了人。我走后,这里将空出一张床,但是,可能很快又有人来。医院就是这样,前空后补,你来我往,月日循环,阴去阳还。
    老远就传来欢声笑语,是长沙口音。啊!还只九点,队上的知青就接我来了。兴奋的我便拿起旅行袋快步迎了出去。
    “哇!全都来了。”看到他们我脱口而出。
    真没想到,除了胡洪、胡戈和张洪绪外,同队的知青李坚、李立平和李格非全都来了。
    “你们倾巢而出,队长不会有意见?”听到我说这话,胡洪走前几步,他学着队长的模样有腔有调地说:
    “今天秋收搞完了,明天正好是甘棠赶集,我现在宣布:全队放假一天。”
    “哈!哈!哈!”看着胡洪那假队长的正经样子,所有的知青全都开心地大笑。
啊!太好了,古村四队知青还从没象今天这样全体外出集体活动过。但当走近李格非,我疑问又来了:
    “古村学校也放假?”
    “对!”教师李格非笑着答:“老兄你又健忘了,今天是礼拜天。”
    说着他便将我的旅行袋抢过去背在自己肩上。
    “走,赶集去!”随着胡戈的话音,我们便向着集市的街道走去。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0 21:53 , Processed in 0.24501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