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西荆村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噩梦

[复制链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9:4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15 19:49 编辑

                     (续前)
     “中外合资徐州盛泽摩托车有限公司”简称“盛泽公司”。成立大会的第二天便召开第一届董事会。
     一、董事会确定了几个重要职位:
     董事长:吴小明。
     代理董事长:王晓宁。
     总经理:赵继华。
     副总经理:付援朝。
     摩托车厂厂长:蓬勃。
     二、确定公司的产品:
     1、盛泽牌可倾斜三轮摩托车;
     2、普通两轮摩托车(牌号、车型待定)。
     此外还有公司章程、公司编制、财务制度等逐项形式上的条文。
     开完董事会,吴小明和王晓宁不愿在丰县久住,择日返回北京。
     盛泽公司正式成立之后,蓬勃又改口称赵继华“赵总”。
     赵总从他的五金交电公司抽调几个人,临时就任公司各个部门主管,将整个公司管理起来。
     果然不出蓬勃的预料,尽管付援朝有意推荐何媛,可是赵总却婉言谢绝使用。赵总用人有他的原则,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
     何媛在丰县多住了三天。除了付援朝陪她上街,就是泡在付援朝的住房,每天很晚才回到她自己的宿舍。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蓬勃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招募工人。
     先拟定一个招工广告,通过丰县媒体发出去。
     然后编制一份笔试考卷,通过文化考试保证应招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笔试达到录取分数线以上的,还要通过面试,和体检,筛选出可以录取的工人。
     在这之前,蓬勃在公司的工作会议上声明:“我打算用招兵的标准招工,当然免除了政审,多了文化考试。为什么这样做?就是要杜绝走后门,公平竞争,保证招工的质量。”
     赵总很支持蓬勃“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他对参加招工的工作人员说:“任何人都不许作弊。一旦发现,坚决开除!”
     第一批工人共30名,20男,10女。
     蓬勃的第二把火是对新工人进行军训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
     工人全部住集体宿舍,生活管理军事化。
     赵总从武警中队请来军事教官,用新兵训练的标准整整训练了两个月。         蓬勃说:“咱们的摩托车厂都是流水工作线,不能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工厂管理军事化,才能有战斗力。”
     白天上午是军训,下午是业务培训。课程包括机械基础知识、内燃机基础知识、机械视图、机械工具的操作使用、安全生产条例等等。
     那时蓬勃白天讲课,晚上编写教材。还要抽空设计全套的生产流水线。是最忙的一段时间。
     流水线的上百张图纸出来后,赵总马上派人送出外加工。
     零部件加工好之后,蓬勃又指挥工人进行安装。
     整个摩托车厂在蓬勃的指挥下,就像一部巨大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操场、课堂、车间,到处充满紧张、热烈和欢快的气氛。
     蓬勃这里正忙得热火朝天,赵总悄悄出发了。
     他以前做自行车生意时,结识了淮阴市商贸大厦的副总经理陆伟。
     陆伟也是退伍军人。当时号称“江淮第一才子”,诗琴书画样样精通。他酷爱摩托车,很早就以“淮阴骑士”闻名全市。他凭借商贸大厦副总的位置,在摩托车行业中是八面玲珑。只可惜他“不务正业”,只沉溺于摩托交友。
商贸大厦虽然是个国营企业,但对陆伟来说,却抵不上他对摩托车的“热恋”。
     赵总觉得陆伟这个人是摩托车行业里“被尘土蒙住的金子”。如果陆伟到了盛泽公司,一定可以充分发挥他的才干。于是他便来到淮阴市,要挖淮阴商贸大厦的墙角。
     也不知赵总是用了什么方法,是如何扇呼的,反正他真的把陆伟从淮阴弄到了丰县,就任盛泽公司贸易部的经理。
     陆伟并不是只身低就,他还从淮阴带来两个帮手:朱军和闫胖。可见他不是来混事儿的,是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与此同时,赵总还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拉来一个正宗科班出身的机械工程师张梦云。
     各路人马齐聚赵总麾下,盛泽大旗要迎风飘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9:53:25 | 只看该作者
从左到右:蓬勃、赵振华、付援朝。

盛泽公司.jpg (156.4 KB, 下载次数: 0)

盛泽公司.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6:0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17 16:12 编辑

      (续前)

      蓬勃烧的第三把火叫做“单兵强化训练”。一听就是军事用语。蓬勃把它用在工人的岗前培训上。
     在车间的空地上摆放着一辆摩托车。工人每四人分成一组,分别上前操作。一组当场将摩托车分解成零件,将零件摆放在地上,然后另一组上场再将零件组装成摩托车,经验收合格后,这两组工人退出场地。之后再上两组,重复前面两组的分解和组装。
     这样不停地循环、重复、交叉换组。两个多星期之后,他的工人由刚开始时的手忙脚乱、丢三落四,练得人人都能够单独熟练地将摩托车拆散再组装起来。
     有了这一步的强化训练,就能够进行总装流水生产线的工位安排了。每个工位两人,一共十几个工位。
     第一个工位是将车架倒立在流水线的“工装板”上,用卡具固定;
     第二个工位是安装后轮;
     第三个工位是安装前轮……
     直到最后一个工位安装车座,完成整车的组装。
     当然,在总装流水线之外,还要进行整车调试、验收、包装等工序,才算产品的最后完成。
     蓬勃设计的总装流水线,一次试车成功。最高生产速度是每8分钟出一辆摩托车。
     盛泽公司的生产模式叫做“零件配套社会化,本厂总装流水化”。
     摩托车的发动机、车轮、车座、灯具、电器、等标准件由外购解决。
     摩托车的车架、摆轴、传动组件、外饰护板等非标零配件由外加工解决。
     他们的摩托车厂只是完成总装。
     蓬勃这种工厂生产管理模式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只需设一个“配套部”,几个人就能完成零配件的外购和外加工,而且可以保证配套件的质量。
     “零件配套社会化”让盛泽公司充分利用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机制。比如发动机,国内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的有许多厂家,公司配套部就能择优选购,另外还可以与厂家协商对发动机的改进意见,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
     第一批摩托车出厂后,赵总搞了一个盛大的庆祝仪式。
     全厂张灯结彩,还从丰县中学请来鼓乐队。鼓乐队在前面开道,后面是彩旗方队,再后面是20辆摩托方队。浩浩荡荡地在丰县游行一周。
     鼓乐震天,马达轰鸣。十辆两轮摩托车和十辆可倾斜三轮摩托车招来许多市民观看。
     蓬勃为了这次庆典,还专门对工人进行摩托驾驶培训。游行中除了直行,还有三轮摩托车的“曲线特技行进”表演。
     庆典活动结束后,赵总的工作重心便转移到销售部。他见蓬勃的“三把火”已经使摩托车厂正常运转,很是放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定时的给工厂下任务单。
     蓬勃设计的生产线完成任务单实在太轻松了。按照每8分钟出厂一辆摩托车的生产速度,每个月只需开工一周就全有了。
     因为摩托车的销售量上不去,赵总有些着急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6:20:31 | 只看该作者
盛泽摩托产品下线啦

盛泽摩托.jpg (213.85 KB, 下载次数: 0)

盛泽摩托.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9:56:51 | 只看该作者
天蓝版主辛苦了。我看到您为《蓬勃的篮球军旅》和《噩梦》评为精版作品的点评,十分感谢。我会继续努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9:5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19 20:04 编辑

(续前)
                  
     “可倾斜三轮摩托车”正式投产后,果然如赵总当初预料的那样:市场认知度十分缓慢,销量很低。要提升市场的认知度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这种局面是赵总不愿意看到的,他迅速对盛泽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将原先以三轮摩托车为主打产品改为以两轮摩托车为主打产品。三轮摩托车被放在附加产品的位置。
     因为陆伟只熟悉两轮摩托车,他的客户关系全部是两轮摩托车,所以他的精力完全投放在两轮摩托车的销售上。陆伟的能力确实很强,只两三个月的功夫,就扭转了公司的被动局面,两轮摩托车的销量迅速上升。
     赵总高兴了,付援朝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生产和销售等于“搁浅”了。这种情况不是付援朝所希望的,他要求赵总把公司经营重心偏向“可倾斜三轮摩托车”。可是赵总考虑问题很“实惠”,那就是只做赚钱的生意,不愿意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投入过多的精力。
     赵总和付援朝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
     付援朝心中不快,离开丰县回到北京。
     董事长吴小明已经返回加拿大。付援朝将丰县盛泽公司的运营情况向代理董事长王晓宁做了详细汇报。
     王晓宁虽然是女流,却有大将风度。她说:“老赵的做法像个企业家。只要能给盛泽公司赚钱,不管他主打什么车型,我们还是支持他的。
     关于‘可倾斜三轮摩托车’,丰县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这是好事。问题出在销售上,销量低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你回来的正好,咱们商量一下如何在北京配合一下老赵,加强对‘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宣传。三轮摩托车的市场迟早会被打开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王晓宁心中已经对赵继华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         赵继华这个人太精明,精明的人越能干就越难驾驭。指望赵继华把“可倾斜三轮摩托车”全面推向市场是不太现实的。
     王晓宁的担心与付援朝的焦虑不谋而合,他们研究的结果是在北京再注册一个新的公司,将这个公司做为专门经营销售“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平台。
     新的公司的名称是“中外合资北京盛泽机动车有限公司”。
     所谓“中外合资”,中方投资就是付援朝的技术专利,叫无形资产;外方投资当然是吴小明的资金。
     新的公司不是实体企业,只设办公机构。新公司的优势在于,既能保持与丰县盛泽公司的联合,又能随意选择新的合作伙伴,以便全力进行“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技术研发与市场的开发。
     吴小明同意这个方案,很快将50万加元投资到位,在北京成立了“中外合资北京盛泽机动车有限公司”。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87#
发表于 2015-11-21 15:36:49 | 只看该作者

          争取给你们在网里弄个专辑,看看行不行,尽量争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6:21:59 | 只看该作者
天蓝 发表于 2015-11-21 15:36
争取给你们在网里弄个专辑,看看行不行,尽量争取吧。

太好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16:2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21 16:33 编辑

(续前)
                  
     说话间蓬勃在丰县工作已近两年,摩托车厂成了他的“家”。在盛泽公司里像他这样的“外来户”还有陆伟、张工、朱军和闫胖。
     在生活方面赵总安排的很周到。他们每个人住的是单人客房,吃饭有职工食堂。
     他们在公司里的工作并不是很忙。
     摩托车厂的生产,由于蓬勃的前期工作基础打得很牢,流水生产线每个环节安排细致周到,只是开始那段时间忙了一阵子,后来进入正常运转,倒越来越清松。
     销售部是公司的“龙头”,在陆伟的指挥下,以徐州为中心放出两路人马:一路向东,在宿迁、淮阴、盐城一带;一路向西,在南京、常州、无锡一带布置销售网点。
     盛泽摩托“以销带产”,用蓬勃的话说,就是盛泽公司已经进入生产和营销的“良性循环”。
     赵总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因为销售部外出活动较多,还给陆伟配了一辆小轿车。
     陆伟年少时在淮阴是个“纨绔子弟”。后来当了兵,又入了党,凭他一手漂亮的书法,在部队做宣传工作。昔年的“花少”虽然学好了,可是如今一人离家在外闯荡,仍然不甘寂寞。每当闲暇之时,陆伟便招呼大家:“走哇,咱们消费去喽!”
     赵总给他的工作车,此时便成了这帮“外来户”的专车。他拉着大家外出游玩消遣。他说:“这是赵总给咱们的特殊待遇。消费全记在公司的账上。”
     保龄球馆和歌厅是他们经常的去所。
     蓬勃以前从来没有去过歌厅。陆伟很惊讶他这个大城市的人竟然没有逛过歌厅,非要让他体验一下什么叫“现代生活”?而且只要到歌厅,他就给蓬勃点“潇洒走一回”这首歌。不言而喻,他觉得蓬勃的个人生活太单调,不够潇洒。
     开始蓬勃以为在歌厅就是尽情地唱歌、跳舞。后来才知道那里还有另外一个小小“世外桃源”。
     灯光暗淡的小包厢内,茶几上有水果、点心、饮料和美酒。身旁还有服务小姐,陪吃、陪喝、陪唱歌、拉家常……让你尽享异乡温情,叫你暂时忘却了想家。
     后来蓬勃发现,有人还把小姐带回公司的住房过夜。
     蓬勃大为吃惊,可是他看赵总对此并不过问,他也就装傻,视而不见。
     “这叫什么‘现代生活’?简直是玩儿火!”蓬勃心中嘀咕道。
     有时,临近离开歌厅时,小姐暗示蓬勃是否能“去住房看看?”蓬勃都婉言谢绝。原因很简单,在他的脑子里对逛歌厅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玩儿什么都行,就是别“玩儿火”。他惧怕性病和艾滋病。人们对不检点的人形容为“生活糜烂”。可见生活不检点是和性病划等号的。
     因为从蓬勃身上赚不到“外快”,所以他身边的“三陪”小姐经常更换。谁也不愿意把“三陪”变成只赔时间不赚钱。
     蓬勃倒自得其乐,能够和不同性格,不同风韵的小姐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地胡侃,逗得她们前仰后合,也算一种消遣。
     除了歌厅,蓬勃还有一个更好的去处,那就是武警中队。那里有个篮球场。只有在球场上,他才能尽显篮球带给人们的无限魅力,才能释放出浑身的能量。他很快就跟武警的小伙子们混熟了,成为他们眼中的“球星”。
     武警中队的队长和指导员的年龄都比蓬勃小。他们知道蓬勃是退伍的老兵,张口闭口地称他“首长”。蓬勃那“派头”比原先在九九九九部队时大多啦!
     有一次蓬勃跟队长说:“多年没有摸抢了,手心有点发痒。”
     队长毫不犹豫的装了一挎包的子弹,提着两把手枪说道:“看你投篮那么准,射击也一定弹无虚发。走,上靶场我陪你玩玩。”
     那一下午,蓬勃过足了枪瘾。
     江苏电视台有一个固定节目,就是“观众点歌”。赵总每周都要点一首歌送给他们其中一个人。
     记得赵总给蓬勃点的一首歌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电视屏幕打出醒目的祝福语:“中外合资江苏徐州盛泽摩托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继华衷心祝愿挚友蓬勃先生事业有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蓬勃知道,点歌是要花钱的。赵总一方面是用点歌的形式为他祝福,另一方面是为盛泽公司做广告。
     为了扩大盛泽公司的知名度,赵总买断了徐州至上海一趟列车的箱内广告。这列客车的所有车厢内,全部是盛泽公司和盛泽摩托的广告。
     才两年的时间,盛泽摩托车厂的生产由吃不饱发展到满负荷。
     此后,赵总又迈出更加大胆的一步:从银行贷款4000万,在徐州市内买下一座四层楼的厂房,扩建了盛泽公司第二摩托车厂。
     新厂长是赵总的一个本家亲戚。
     盛泽公司越做越大,盛泽两轮摩托车从江苏省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
     那一年蓬勃被丰县人民政府誉为丰县优秀荣誉市民,还颁发年度先进工作者证书。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9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20:5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11-23 21:10 编辑

     (续前)
                                  五、班师回京

     王晓宁和付援朝来到丰县,召开盛泽公司第二届董事会。
     会上除了总结公司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议题是要将“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生产营销权从“徐州盛泽摩托车有限公司”转移到“北京盛泽机动车有限公司”。
     因为赵继华的两轮摩托车正做得红红火火,所以对这个议题没有反对,一下便通过了。
     紧接着王晓宁提出要把蓬勃调回北京,专门从事“可倾斜三轮摩托车”的研制与开发。
     赵继华不舍放人。
     双方僵持不下时,王晓宁便来做蓬勃的工作。她说北京的盛泽公司已经在通州找到新的合作者,那里有现成的厂房。条件比丰县好。她保证给蓬勃的工资待遇绝不低于丰县,又是在北京上班,岂不两全其美?
     蓬勃想:只要收入相等,当然是回北京为上策。因此同意回京。
     蓬勃同意回京还有另一个原因:他当初是因为被立新学校的贾校长逼得走投无路,为了生计愤然离开北京的。经过他两年多的拼搏,已经是今非昔比,他可以给家人一个交代了。
     另外,立新学校克扣了他的全部工资,使他这名转业干部失去了起码生活来源,即使这样,他仍然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没有忘记每个月按时交纳党费。在离开北京之前,他将200元钱交给最信得过的人——董副校长,托付他每个月按时代缴党费。蓬勃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立新学校找董副校长,一是感谢;二是蓬勃一走两年多,当时留下的钱不够,人家还垫着钱呢,他不能既欠人情又欠钱。
     赵总依依不舍的将蓬勃送到徐州火车站。临告别时从轿车里拿出一个袋子送到蓬勃手中,说道:“回家后,代我问候弟妹。你来丰县两年多,夫妻不能团聚,请收下这点心意,这点心意代表了丰县人民的感激之情。”
     蓬勃一看,袋子里是两捆红色钞票。农民企业家,就是这样的实在。
     蓬勃回到北京第二天便来到立新学校,他在找董副校长之前,先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尽管这个学校给蓬勃的心上留下伤痛,但他终归在这里为了恢复香山慈幼院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他要看看立新学校改建工程完成后的变化。
     令他失望的是,学校大门虽然很气派,但是与当时设计的图纸完全两样,在学校大门旁边盖了一座高层商业写字楼,饭店、银行、人寿保险都在大楼里面。要不是大门挂着立新学校的牌子,谁也不会把这里当成学校。按照原设计,这个位置应该是学校的多功能教学大楼。
     从大门进入校园,甬道右边是一溜布告栏,左边是地下自行车停放场。再往里走,是一个400米跑道的运动场。运动场将学校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小学部和幼儿园,北部是中学部。中学部的主教学楼和理化实验楼没有什么改变。有变化的是新建了一个室内游泳馆和办公楼,原先的大饭厅改建为大礼堂。
     这些与原设计图纸基本一致。
     再往里走,校园靠近围墙的边缘地带,就完全改变了原设计。
     北边原来的花房温室不见了,被一座住宅楼占住了地盘。南边,原来幼儿园的东西两个活动场分别建了两座住宅楼。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室外运动场了。
     一座商业写字楼和三座住宅楼瓜分了立新学校四块宝贵的地皮!这个大改变将原来香山慈幼院那个100多亩,方方正正的美丽校园变得支离破碎。罪过呀!
     1949年香山慈幼院从香山迁到市内,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我们用了他们的房子,以后要多照顾他们。”1952年国务院决定为香山慈幼院建立永久性的学校,在现在这个地址划定出100多亩的校园。
     许多年来风风雨雨,加上十年浩劫,香山慈幼院没有失去一寸土地。然而在国家已经拨乱反正,国民经济万马齐喑,全面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教育用地缺口很大,寸土寸金的今天,立新学校却将香山慈幼院遗留下来的宝贵土地出卖了!
     立新学校的现状说明,张校长当年所设想的,那些倾囊捐资的香慈老校友所期盼的——恢复香山慈幼院和重拾中小幼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愿望,化成了泡影。
     蓬勃怀着沉痛心情来到董副校长的办公室。
     董副校长又多了许多白发。他关心地询问蓬勃下海两年以来的情况,得知在中外合资企业混得不错,十分高兴地说:“坏事变好事,比呆在这个是非之地强得多。”
     蓬勃接过话茬儿道:“我刚才看了一下整个学校的面貌,比原先设想的改建工程差远啦。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是不是那个贾校长搞的?”
     董副校长叹息道:“嗨,就是他!大权独揽,学校改建的所有项目只有他和他那个当项目总经理的儿子说了算。你看到了吧,那个商用写字楼就是他的主意。他说,要把大楼出租,学校就可以用租金给老师发奖金。令人不解的是,那么大的一座楼,只有立新学校一半的产权。更令人不解的是,大楼里的饭店老板就是贾校长他儿子,他原先的大‘别克’换成了‘宝马’。还有那三幢宿舍楼,还不知贾校长捞了多少?表面上看贾校长没有沾改建工程一分钱,其实一切都是暗箱操作,早就预谋好啦。”
     蓬勃问道:“写字楼和住宅楼占用教学用地,教育局为什么不管呢?”
     董副校长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教育局批准的。”
     蓬勃又问道:“那么恢复香山慈幼院的事教育局批准了吗?”
     董副校长说:“从教育局到学校,心思都放在搞房地产上了,卖地皮,盖楼房出租挣钱,没人关心恢复香山慈幼院。这件事不知道要搁置到那年那月?”
     蓬勃摇摇头道:“教书育人的学校变成了房地产商,变成出租房屋的大房东,还有谁关心下一代呢?钱呀,这个恶魔!”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01:51 , Processed in 0.201011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