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美丽的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好你的钮扣【 王侠 原创 】

[复制链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9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61.】假如真能从头再来,假如真能从新选择的话,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愿意重走回头路,比如上山下乡,那就不去。可世上在走过的历史历程中只有经历,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假如,也就是说你在历史当中是身不由己,只能随着潮流。但上山下乡有的人就是没去,那还不是照样走到今天?!你在老实人和不老实的人当中,是可以去选择,但有时不由你,不老实的人里就有腐败分子,你明知进去了,有时就会跌入深渊,但还得进,还得跌,不这样你可能就无法活下来。因为你的工作,受上一级安排,他可以要你也可以不要你,甚至治你于死地。要么跟着走,要么就离开,有时你根本斗不过。很多退休的人,包括大多数知青,就是拿着一、两千元在支撑着生命或家庭,你力不从心你又能怎么样?!你有你的选择吗?就像文革中有不少的人走了自杀的路,他不想好好活吗?
         明天更美好,这是对有的人而言,不是全体!
         当刘志强、王三宝、童爱晨、李力锁、宋福生、张阿喜、周建新周玉岭等到了陕北;当王美娟、郭忠勤、连玉华、王丽丽去了山西;当郭桃桃、王秀芳、夏春亭、孙守秀、陈金泉去了东北黑土地;当张英安、张爱英、田庆玲、佟显弟、王同盛、任忠忱到了内蒙大草原;当陆建国、关俊芳、许仙苇、韩缘容先去了云南、又去当了缅甸人民军的“国际主义战士”;当一千多万知青去了边疆,去了山野,去了村落,去了农场,当他们看到了中国的最底层的真实面貌,一切豪言壮语都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力,真是从零开始!所以,知青是悲壮的!就像至今还有知青居住在出租房,没有多余的钱去看病只能忍着,硬是靠着微薄的退休金支撑着、活着!或者在一个县里、在一个盟里、一个镇中孤零零的度着所剩不多的余生,没人去答理,没人去过问!他(她)是非常的悲壮!看看吧,活着的、活的还好的,真应该好好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9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62.】人民伟大!
              曾经有那么多的人支援红军、八路军及抗战的队伍,滇缅公路的修成也是几十万民众用血与汗的结晶,当毛泽东的指示传到陕北,当两万多知青开进陕北,陕北人民在那么贫穷困苦的情况下,做了成百上千缸的油馍馍,打了一垛垛的烧柴堆的整整齐齐,挤出了几千个窑洞容纳这北京娃娃,派出了几千个人负责打水、负责烧饭,准备好了几千个油灯、马灯,他们尽力笑着,唢呐吹,秧歌起,锣鼓敲,鞭炮响,他们以純普的热情的实在的言语和行动欢迎北京知青!不少的知青到了陕北,一看到这里穷山穷水,心里拔凉拔凉的,可一看到陕北人的实意真情,也就像到了另一家中!冬天的雪下着,山野的风吹着,荒漠的陕北高原等待着春天的生机!虽然没有牛羊满山坡,没有舒适楼房,却有人的温情,陕北人民的深厚感情!多少年过去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离开了陕北的知青一趟趟的要回去看望和资助陕北人民、陕北第二故乡?是不是多多少少他们没忘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墙?真是不能忘,当年陕北许多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连汽车都不知道是啥样,但他们会把最好的自己舍不得吃的吃食(饺子、白馍、面条)送到你嘴前和身旁!让你好好的活着,让你不再想亲爹亲娘,让你笑着迎接明天早上灿烂的光芒万丈的朝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93#
发表于 2013-11-28 14:23:00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这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这份亲情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如果说上山下乡是我们度过的蹉跎岁月的话,那么收获的亲情却使我们永远不会忘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94#
发表于 2013-11-29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上山下乡走四方,

如今独自徒忧伤,

陕北人民多热情,

尽力来把知青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9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周玉岭  男   62岁  北京长辛店二中  洛川插队  招工后在甘泉蚕种厂  并在甘泉结婚   现家庭无房【租住】  其本人脑梗、高血压 其爱人马润莲  61岁  甘泉水泥厂下岗工人   患冠心病、甲亢、高血压、乙肝、严重骨质疏松,曾一度瘫痪,自费治疗,儿子上学,家庭仅靠周一人微薄退休工资支撑   住甘泉县城西门坪58号【即甘泉县公安局沿210国道向北60米“安塞烤肉”背后第三个大门  电话0911----4225492    周本人不会电脑,也不会手机写、发短信,以上该信息是托甘泉县政协白居爱整理发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96#
发表于 2013-11-30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知青留甘泉,

贫病交加生活难,

列出情况给众友,

期盼有人帮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97#
发表于 2013-11-30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美丽的云在2013-11-29 11:02:00的发言:
周玉岭  男   62岁  北京长辛店二中  洛川插队  招工后在甘泉蚕种厂  并在甘泉结婚   现家庭无房【租住】  其本人脑梗、高血压 其爱人马润莲  61岁  甘泉水泥厂下岗工人   患冠心病、甲亢、高血压、乙肝、严重骨质疏松,曾一度瘫痪,自费治疗,儿子上学,家庭仅靠周一人微薄退休工资支撑   住甘泉县城西门坪58号【即甘泉县公安局沿210国道向北60米“安塞烤肉”背后第三个大门  电话0911----4225492    周本人不会电脑,也不会手机写、发短信,以上该信息是托甘泉县政协白居爱整理发来

唉,我们的知青现在还有这样令人同情的困难户,比起他们我们真的应该知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83
98#
发表于 2013-11-30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美丽的云在2013-11-29 11:02:00的发言:
周玉岭  男   62岁  北京长辛店二中  洛川插队  招工后在甘泉蚕种厂  并在甘泉结婚   现家庭无房【租住】  其本人脑梗、高血压 其爱人马润莲  61岁  甘泉水泥厂下岗工人   患冠心病、甲亢、高血压、乙肝、严重骨质疏松,曾一度瘫痪,自费治疗,儿子上学,家庭仅靠周一人微薄退休工资支撑   住甘泉县城西门坪58号【即甘泉县公安局沿210国道向北60米“安塞烤肉”背后第三个大门  电话0911----4225492    周本人不会电脑,也不会手机写、发短信,以上该信息是托甘泉县政协白居爱整理发来

  太艰难了!我的知青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99#
发表于 2013-12-1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经历过文革那段日子,我还曾在北京的一个礼堂里参加了批斗田汉,阳翰笙,周扬,夏衍等人的批斗会,他们把这四人说成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中国的悲哀。我看到了母亲中国在流泪,在流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100#
发表于 2013-12-1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上千万,他们因文化低,没有特长,而失去了很多的机会。青云直上活的潇洒的是极少数,平平淡淡生活的是多数,生活艰难不如意者也是少数,希望国家关注这部分群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13:07 , Processed in 0.214013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