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漫忆》选

[复制链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61#
发表于 2017-9-26 08:22:33 | 只看该作者
文革重压出奇物,
大家称为手抄书,
你抄我编好热闹,
只把上面来瞒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62#
发表于 2017-9-26 08:38:06 | 只看该作者
手抄本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传播靠手抄的书籍。到了1970年代,居然又复古了。我插队的麻沙公社,在古代是建本图书的产地。据史料记载,麻沙书肆林立,刻印的图书行销全国,并远达高丽日本。插队时不仅一书难求,对家乡辉煌的历史贫下中农一无所知。现在自然不同了,当地政府大打“文化麻沙”的招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6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21:55:42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6 08:22
文革重压出奇物,
大家称为手抄书,
你抄我编好热闹,

当时的文化娱乐实在太少,当手抄本出现时,自然受到欢迎,很快流行起来。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64#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22:01:53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6 08:38
手抄本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传播靠手抄的书籍。到了1970年代,居然又复古了。我插队的麻 ...


手抄本是一个阶段的产物,现在看起来有些荒唐可笑,那时确实是文化饥渴青年的“滋养品”。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6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22:06:07 | 只看该作者

               筒子楼

    现在叫筒子楼了,过去只知道叫宿舍楼。
    那时,厂子的小青工多,都住在宿舍楼里。一结婚,挤走了同屋的其他单身,自己的宿舍就成了新房。渐渐地,新房多起来,厂子一规划,我们这一层就成了家属区了。
    厕所是公用的,洗衣服都在水房,一家一间屋,厨房也没有,于是各家门口都支起了液化气灶。

    都是一个厂子的,都认识,上下班时间又都一样,走廊里做饭时,都在水房里哗哗淘米洗菜,炉灶旁叮叮当当煎炒烹炸,一家门口站着一位,边做边说笑,煞是热闹。

    最初,厨师大多是主妇,只有两三位男厨,后来慢慢比例变了,男厨多起来,最后竟占了大多数。后来的男厨直埋怨我,都是你带的头,现在可好,媳妇也把我推出来做饭了。

    各家吃的什么饭,谁也瞒不住。一家炖肉,全楼喊香;二楼炝辣椒,四楼都咳嗽。后约定俗成,凡炝辣椒者,都事先喊几声,于是走廊的孩子跑回家、各屋的门也纷纷关上。

    你尝我一筷子咸淡,我尝你一筷子凉热,是常有的事。你家的盐没了,抓我一把,我家的醋没了,倒你一点,临时救个急儿,到也方便。

    做饭时是交流情况的最佳时机,说说车间的趣闻、科室的笑话,茶余饭后的话题,哈哈一笑了之,谁也不往心里去;国内外的时事海阔天空一聊,胡乱评论一番,到也十分痛快。

    饭是要天天做的,因此快乐的气氛就伴随着每一天。

    一次,我做了四个油焖大虾。出锅后把盘子放在灶上,再出屋门后发现只剩下三个了。扭头一看,两位食客一人掐着半个正津津有味地吃呢,见我出来,来个
恶人先告状好啊,太不够意思了!做好吃的也不吱声,想独吞啊!一天,家中只剩我一人,有主食,懒得做菜。端个盘子出来,掀开几家的菜锅,一家盛点。回到屋刚想吃,邻居用小盘端块肉进来:你怎么光叨菜呀?
    现在搬进了新楼,一家一户各做各的饭,互不往来,再也没有那种热闹的气氛了。每到做饭时,时常想起筒子楼的欢乐,心里也就升起一丝丝的怀旧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66#
发表于 2017-9-27 08:11:56 | 只看该作者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想起当年回味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67#
发表于 2017-9-27 15:13:46 | 只看该作者
住筒子楼,谁是模范丈夫或贤妻良母一目了然,因为做饭洗衣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6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44:2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7 08:11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住筒子楼的快乐时光至今还在怀念,生活琐事各家互相帮助,哪像当今一家一户,邻居互不往来。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6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4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7 21:47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7 08:11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住筒子楼的快乐时光至今还在怀念,生活琐事各家互相帮助,哪像当今一家一户,邻居互不往来。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7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51:31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7 15:13
住筒子楼,谁是模范丈夫或贤妻良母一目了然,因为做饭洗衣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


确实是这样。我们这里做饭的大多是男同胞,每到做饭时,几位海阔天空地边聊边做,煞是热闹。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3:23 , Processed in 0.18901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