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的信——1969

[复制链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26
67#
发表于 2015-9-5 08:10:19 | 只看该作者
形势变化发展快,
众多事件接踵来,
信中不敢公开讲,
十分隐晦不公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4:26:02 | 只看该作者
1971年10月29日
禹辰吾儿:
你8月14日寄来的信已于8月23日就收到了,并于8月30日又收到你汇来现金50元……这给咱家生活解决了很大问题,虽然如此但每次收到你汇来之款,使我们非常心酸和难过,我儿在外所得是如何来之不易啊!
从你信中看到你的坚强意志,使我们很受教育,用你的言行鼓励你妈妈消除思虑耐心养病治疗,对此你也不要挂念。我一定尽最大努力把你妈妈的病治好,把身体保养好,和你们共同多享受几年社会主义的福。不过你母亲的病,根据反复情况也使我很伤脑筋的。听说9月30号你们那里下了场大雪,想必是很冷吧?两个多月来一直也没接到你的来信,也不知你近来情况如何,甚是惦念。在你们那里天气已经是很冷了,你要注意冷热增减衣服,在放牧当中要提高警惕注意自身安全,骑马要当心。由于形势的变化,暂时我也没给你寄去什么学习材料,待有好材料时再给你寄去。……
宪辰今年初中已毕业,已于10月26日正式分配到本市陈唐庄渤海无线电厂学徒工。这样对你妈妈的心情是很舒畅的,但是想到你们哥俩在外面的情况,想到几时能够转回天津工作,这种心情也是可想而之的。
近来你们那里备战情况怎样?对知识青年有无新的部署,有何安排?你现在是否还在放牧?你现在需要什么东西么?来信时把情况我们说说,使我们更为放心。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父字
                                    71.10.29
注:那一年,接到父亲这封信的前后,牧区的战备形势也是很紧张的。记得9月中下旬我们正在公社开会,突然接到通知要大家进入一级战备,所有人不要脱衣服睡觉,还准备发枪,当时还以为是苏联要打过来了,紧张得我心里砰砰的跳个不停。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好像是深秋季节,那一天我正在放牧羊群,远处来了一骑马人,来到跟前才看清是利生。他从天津回来,从家给我带来了些东西特意给我送来也为了来看看我。我俩坐在高坡上,远处是散开的雪花一样的羊群。他说,告诉你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吧;林彪死了,坐飞机外逃,被咱们的导弹打下来了,摔死在外蒙古。当时我都目瞪口呆,怎么也弄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又过了几个月草原才开始传达林彪、陈伯达反革命集团的叛党叛国行为。我还依稀记得,那一年的深冬,公社武装部一个名叫铁蛋的蒙族干部,还有防疫站的蒙族兽医叫做太平的夜间来到我所在的蒙古包传达中央关于林陈反党集团的文件。当时铁蛋拿着一份文件用蒙汉两种语言宣读毛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那时候自己的记忆力特好,他读了一遍,文件我拿过来看了两遍心里就背下来了,时至今日有几句话还能想起;比如毛主席的第一句话,“这个材料是陈伯达同志搞的,欺骗了不少同志。……人们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唯物论还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
林彪叛逃不久,消息不胫而走,虽然没有公开,但当时在民间已广泛流传。当然父亲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那时叫小道消息,但没有在信里写出来,因为毕竟没有证实,谁也不敢乱说什么,何况又是在信中,只是问我战备情况怎样?另外那时对知青的选调似乎也呈现出一种趋势,草地知青中也有人被选调到一些部门去工作或上学,甚至有几位高中的同学被对口选调到天津师范学院速成班——半年以后留津工作,所以对家里的影响很大。他们多么盼望有一天我也能够被选调,脱离那种艰苦的环境啊。父亲信中问对知青有无新的部署和安排?其实也是他们心愿的一种表达,只不过比较含蓄,想必是怕影响我的情绪吧。


psb.jpg (95.54 KB, 下载次数: 47)

psb.jpg

psb (1).jpg (82.16 KB, 下载次数: 41)

psb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26
65#
发表于 2015-9-2 07:42:12 | 只看该作者
天津高温雨水勤,
达赖湖水清澈明,
欢天喜地去游泳,
却叫母亲起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0:46:43 | 只看该作者
1971年7月28日
禹辰吾儿;
于7月14日收到你汇来的50元,18日又收到你1号写来的第六封信,内情尽悉。天津自进伏以来,天气非常炎热,气温太高,雨水也非常勤,因此给你复信时间拖晚一些,因为一活动就是一身汗。
你的意志和心情我们是了解的,毋庸多做解释,你有在草地上干一辈子的坚强革命意志,这样安心使我们很受教育。有这样的好儿子,也实在感到骄傲。但是尽管你如此愉快“痛快洗澡”,你妈妈告诉你尽量少洗几次,必须多加注意自身安全,钓鱼消遣还是可以的。
你妈妈的眼镜已配,8月下旬取镜。牙齿仍继续治疗,因你母亲有血压高,大夫不敢轻易给拔,所以治疗日期必须拖长。小德子很长时间没给家来信,你告诉他给家写信。
学习材料不多,给你寄一份参考消息小报,内有美国斯诺访华的文章,另“七一”社论一本,12期文选一册。你母亲叫你计划在今年春节还要回家,还要好好畅谈,很是想念。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父字
                                       71.7.28
注:父亲信中提到的“痛快洗澡”要我尽量“少洗几次”和钓鱼的事,是那时我正好在达赖湖边放羊。夏天队里的畜牧群基本都迁移到水草肥美的达赖湖边,中午赶着羊群到湖边饮水,然后羊群都在水边歇息。趁此机会我便脱去衣服跳入水中,一边游泳,一边痛痛快快地洗起澡来,反正人烟稀少,也没人看得见。牧区基本上是个缺水的地方,平时用水是非常节俭的,用一个很小的水盆,里面仅倒上很少的水,好歹地在脸上划拉几下便是洗过脸了。当地的老牧民、老太太更是用个茶碗盛水,将水含在口里、吐在手中,在脸上搓几下,也便是洗过了。洗脚、洗澡,那绝对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通常大家的外衣是不洗的,因为水来之不易,实在是舍不得糟蹋。内衣也是很长时间洗一次,那蒙古袍从来也是不会拆洗的,都是一遭烂。好在那里的空气清新,更谈不上环境污染,所以身上、脸上也不容易脏。达赖湖一望无边,湖水清澈透明,里面的鱼儿也非常的多,下去游泳时,总有些鱼儿轻轻地用嘴来啄你的胴体,使你非常的舒服、惬意。夏天湖边草地里还有许多蚂蚱,个头也比较大,我们随便捉来几只,找几根铁丝弯成钩插上蚂蚱,栓在套马杆上当作鱼饵放入水中,顷刻间就会有鱼儿咬钩,一条半斤多大的鲢鱼就钓上来了,有时一下甚至能钓上来2条,功夫不大几十条鱼就钓上来了,那才叫过瘾呢!那应该是我在草原曾经享受过的最快乐的时光。因此也将这些事情写信告诉父母,让他们分享我的快乐。不想,母亲却为我担心起来,怕我下去游泳发生意外。其实达赖湖岸边水不太深,往里面走很远也不过齐胸深,是非常平整的细沙地,而且风平浪静,所以即使不会水,也是比较安全的。何况我的水性还是不错的,在家时每年夏天我都要跟我二哥还有邻居小伙伴们去海河游泳,横渡海河1-2个来回是不成问题的。特别是来了小火轮时,我们都要争先恐后地游到河中央去感受冲浪的乐趣。
父亲对我安心边疆感到骄傲,这是因为那时自己经常向父母表达要在牧区扎根一辈子、干一辈子革命的决心和愿望,起初也的确是如此。当初我们满怀豪情壮志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边疆,就是想把草原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曾经充满了幻想和梦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狂热在现实面前渐渐地冷却了下来。特别是以后开始有人以各种缘由调离了牧区,回到了内地或天津,还有一些同学逐渐地被选调安排到别处,所以在后来的几年,特别是那段放羊的日子,单调、枯燥、无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的生活,让自己这种决心和愿望也逐渐地开始了动摇。但是在父母面前,却仍然表现得痴心不改。


psb (2).jpg (86.57 KB, 下载次数: 67)

psb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26
63#
发表于 2015-8-31 08:05:43 | 只看该作者
纪念张勇声势大,
知青家长都参加,
选调工作已开始,
触动人心关注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62#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20:0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歌腾的故事 于 2015-8-30 20:12 编辑

1971年6月19日
禹辰吾儿:
你的6月1日来信于9日收到了,内情尽悉。5月27日你的母校——42中革委会的同志到咱家来访谈及当日晚校革委会组织一部分人员去黑龙江为张勇牺牲一周年前去扫墓,问问我们有什么东西和信顺便带去,我们托他们给你捎去一顶大草帽,其他的东西也没来得及给你准备,不知你接到否。
听你谈到的草原上的大好形势和你在草原上工作的坚强意志,我们感到光荣和自豪,使我们更加放下心来,也无须你再为我们做多余的工作,只希望你能够经常的把草原上各方面的情况不断介绍,使我们对草原上生活就更加了解啦!
近来我的工作、学习等方面都很好,生活的也不错,一切都很顺利,你母亲近来精神也很好,思想非常开朗,比前二年有较大的进步,希望自己的身体也能强健起来,每年能看见你们的成长和进步,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
另外给你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给你寄去。再有你社目前“选调”工作是怎样做的,来信介绍一下。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父字
                                     71.6.19
注:1971年6月3日,是我们的知青战友张勇牺牲一周年纪念,全旗的很多知青还有当地的草原牧民、当地政府和特意从天津赶来的慰问团,还有张勇的妈妈都在这一天来到张勇的烈士墓前为她召开了追思大会,当然我们公社的知青基本上都参加了这个纪念活动。记得那一天,我和利生一起从大队仓库骑马去30里之遥的公社,快到张勇墓地时恰好有马群经过这里,我骑得哈特马兴奋起来,从山坡向下一直朝着马群跑,我怎么也勒不住,结果踩到了鼠洞,一个马失前蹄将我头朝下重重地摔了下来,当时似乎有过短暂的昏厥。是利生将我的马牵了回来,我不顾头痛和嘴角上的血迹,又翻身上马,我们直奔张勇墓的会场。父亲委托母校的慰问团带来的那顶大草帽的事我已不记得,可能是因为考虑我放羊需要的缘故吧,其实在草地很少有人戴着草帽放羊,我们那时在夏天通常就是戴着一顶绿军帽。
关于“选调”,是那时新出现的一个名词,当时的中央领导层已经开始强调要选拔安排调动一些在农村经受过锻炼、表现较好的知青到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上去,以利于当地的发展需要,也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选调”。在牧区草原,那时也开始安排调动一些知青做些别的工作,好像主要是安排在公社和西旗,我的一位满洲里知青好友就是被调到了公社粮站,成为了一位营业员。这是一位有个性、又有些文质彬彬的青年,大约长我两岁,我们很谈得来。他跟我们天津知青的关系都挺好,大家也很喜欢他,而且自从他定居于公社以后,我们再到公社去就都有了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后来有一天他突然回满洲里结了婚,事前大家都不知道,回来后他的情绪很不好,人也变得消沉起来。但他在我心中,始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尽管这40多年已经失去了联系。后来,又有一部分人被调往了扎兰诺尔煤矿,人员不多,主要是满洲里知青。但就是这样的一点小变化,家乡的父老都知道了,并且引起了关注和震动。


psb (1).jpg (70.09 KB, 下载次数: 90)

psb (1).jpg

psb.jpg (75.32 KB, 下载次数: 91)

ps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26
61#
发表于 2015-8-30 08:04:13 | 只看该作者
父母情况作简介,
都有病患难解决,
旧钱包里藏情感,
家长不明简单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6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21:21:20 | 只看该作者
1971年5月14日
禹辰吾儿:
你4月9日的来信已收到,又于5月6日收到第四封信,内情尽悉。近来家里情况还和往常一样无甚变化,我的身体由于天气暖和胃口一天天好起来,一直没痛。你母亲身体也无大的变化,就是关节比较严重,肩膀子和手腕子肿了,做活是比较困难的,医疗无特效药,其他均正常。
关于你留下的旧钱夹早就给你存好,我看看也没什么特殊的东西,里边的东西一点也没有动。陈涛已于4月5日返内蒙了,像片他说给你寄去,不知你接到他的信否。阳利一直也没来信,听他的表姐说,他回去后领导对他很严厉,已做了好几次检查,详情还不太清楚,不知他给你来信否。
你二哥走后只收到他两封信,你和他通信否。
关于你的政治生活,我们是应该关心的,自你走后还没给你寄去过一次,我已选好几本活页文选即时给你寄去,今后有新资料随时给你寄去。不多谈了。
           祝你工作学习进步
                                  父字
                                       71.5.14
注:阳利是我的小学好友,下乡到黑龙江七星泡农场。那一年我回牧区时,我们一起搭伴同行,是在哈尔滨还是齐齐哈尔那一站分的手已经记不清了,在车站检票口还曾偶遇我们的一个小学或是中学女同学,是谁也记不得了。那时知青回家,很多人都不愿意早早地返回农村,一住3-5个月甚至半年,也是很普遍的事。阳利每年都回家,因为是农场,可能在管理上会严格一些,晚归超假受点批评也很平常。那个旧钱夹里有一张1970年的小型日历卡,那是我小学同学(一位女同学)在我下乡后通过书信寄给我的,我一直收藏着,那是埋藏在我心中的一个秘密。回牧区时将钱夹忘在了家里,所以写信嘱咐父亲一定要收好。


psb (1).jpg (75.13 KB, 下载次数: 92)

psb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26
59#
发表于 2015-8-28 08:26:10 | 只看该作者
小伙真的特孝顺,
知道寄钱帮家人,
身在草原干得好,
喜煞木匠张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5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5:14:14 | 只看该作者
1971年4月2日
禹辰吾儿:
于3月21日、4月1日连续收到你的两封信,并与3月27日收到你汇来的一百元现款,我于3月22日给你复信谅已收到。你二哥已于3月28日返回黑龙江,现在还没有接到他的来信,具体情况还不了解,正在等待他的信悉。你到牧区见着张大爷(张木匠)等人及牧民们代我们问好了吗?希望你给我们把好都捎到,感谢他们对你的关怀和照顾。
知道你最近分配的工作是放牧,这工作是比较艰苦些,我们相信你是能够坚持的。但一定要和包里的同志搞好关系、加强团结,对饮食和气候变化诸方面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要爱护,骑马要多加小心。
杨永年已给他家来信,并把他们那里(队里)的情况和生活情况都详细介绍了,我们也同样希望你把队里的情况及生活待遇等方面也做一个介绍,也好使我们放心,并且把你给家汇款的情况也说一下。你走后润章的北京伙伴于25日到咱家住了3天,于28日离津。家里只借了45元的账,这100元除还账外尚余55元,足够家里半月生活费用,你就放心吧。
杨利生于3月25日返回牧区的,我们托他给你捎去大米6斤和一些瓜子及鹿皮鞋,一个黄色制服上衣、一条旧青裤,还有几张像片。
家里的事不要惦念,我们的身体你也不要过于操心,我们是会保重的,毋庸远念。来信时一定把你最近各方面情况写清楚,使我们了解你情况,以免惦念。再谈。
陈涛到现在还没走,他可能给你寄去一部分像片,阳利还没有来信,不知你见到他的来信否?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父字
                                   71.4.2
注:记不清这次给家汇去的100元钱是怎样得来的了,可能是那年的年终分红补发的吧?所以回到牧区后,拿到钱即刻给家里汇去。那时在牧区,我们的收入相比于内地农村而言还算是不错的。除了第一年,我们没有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以外,自第二年起,我们知青挣得工分基本和当地牧民一样了;马倌是最辛苦的,在队里拿最高的工分12分,羊倌放牧不能离开羊群,也比较辛苦所以给10分,牛倌相对而言比较自在,给9分。包里的老板子,拿下夜的分,给9分,(下夜主要是夏天,要有人夜间守护在羊群旁边值班,以防狼群的袭击)老板娘主要是做饭,属于后勤人员,给7分。我们知青大部分是羊倌,所以一般的都给十个工分。那时一个工分大约两毛钱,所以我们大约一天可以挣得1.5-2元钱,这应该是很不错的了。因为后来听说,那些内地农村插队的知青一个工才几毛钱,不仅累而且还吃不饱,有的到了年底甚至还欠队里的钱,这叫大家怎么活?所以相对而言,牧区除了生活条件艰苦以外,论收入我们还是不错的了。我们每月都能预支20-30元的生活费,到了年底还能分到剩余的那部分。再说,牧区也没有什么可开销的,因此我每每能够积攒下一笔小钱,有机会便给家里邮寄些回去。我自幼知道家中贫困、父母辛苦,所以很顾家,总是想着帮着他们分担些困难。我从小就比较懂事,这也是父母对我一直疼爱有加的原因之一。记得父亲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下乡那些年我们哥俩给家里寄钱的数目和日期,我给家寄回了数百元,这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个小数目,它帮助家里渡过了不少难关。
父亲信中提到的张大爷,是我们队里的一位汉族老社员——张木匠,那时大约近70岁了,为人耿直,是我们佩服的那种典型的贫下中农。他对我很赞赏,因为自己在工作中一直表现的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记得那一年队里选举先进去参加旗里第三届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是他站出来说话,力挺我当选,他说不让小华子去让谁去?结果才有了后来参加的旗代会,才有了后来的贝尔公社参观之行。我至今保留着一张在东庙时的照片,其中那位蹲在中间的老者,就是张木匠张大爷。

DSC00275.jpg (120.32 KB, 下载次数: 1)

DSC00275.jpg

psb.jpg (90.52 KB, 下载次数: 93)

ps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05:34 , Processed in 0.22701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