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杜援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援朝盆景艺术作品专栏】几十年来的盆景造型艺术

[复制链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1#
 楼主| 发表于 2023-7-29 21:24: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绘风雪中的风吹式丛林盆景

   今年(2021年)国庆小长假天气真是叫一个“热”,今天秋老虎发猛威,硬是把午觉熟睡的我热醒来。回想去年今日天气真是冰火两重天……
   记得去年今日外出旅游遇雨回家后,家里也一直在下着连阴雨,气温持续下降,坐在电脑旁不觉得打起寒颤来,披上御寒衣翻看冬天里拍摄的照片,仔细观看寻找曾经在最寒冷季节时的记忆。记得还是在2010年初春“倒春寒”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这座城市重新带到了隆冬季节,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人们所能见到的一切地方。

   和往常一样,清早来到自己的盆景场,抬头向场内望去,盆景,道路,房子一片白茫茫的。特别是那几盆在风雪中的风吹式树桩盆景,在皑皑白雪衬托下更加显得苍劲有力,活灵活现的艺术再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身临其境真体会到这种艺术美感不是能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的。当时没有多想,用随身携带的小数码照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双节”逢雨,有时间坐下来仔细品赏十年前拍摄的,风雪中的风动式丛林盆景。看着看着就有了绘制这盆风雪中的风动式丛林盆景的想法,平时我有过绘制常态下的盆景图画的经验,但是雪中的景物绘制这还是头一次,不免产生畏难情绪,想打“退堂鼓”。回头又一想;下雨天反正无事可干,干脆先画画,不成功可以摸索经验,多画几次不就画好了?于是硬着头皮拿出素描纸,铅笔绘画工具,按照老经验慢慢画起来。

   记得小时候,母亲常鼓励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的教导。已经年愈古稀的我,时常将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中,在过去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大事小事都会想起母亲的谆谆教导,从中取得无穷的力量,用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获取成功。

    按照老经验慢慢画着,仔细思考摸索着描绘,渐渐的人就有了底气,画面也越来越接近照片效果。下午四点多钟图片终于初步绘制完成了。凭自己的审美眼光,暂时还看不出大的暇疵,堆积在树干,盆面积雪的效果没有表现出来,其实我也画不出积雪的立体效果,暂时留着等以后绘画技艺提高以后再做更正。
  
   十年前的这盆风吹式丛林盆景,虽然制作完成百分之九十五,但是没有命名,也没有参加任何盆景展览活动。在这盆盆景制作中,我不断的用照相机拍摄记录下,盆景的造型中的过程照片,这些照片有晚上用闪光灯拍摄的,也有修剪造型以后在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这盆风吹式丛林盆景以后由收藏者在参加国内最高规格的盆景展览中(中国花卉博览会)曾经荣获最高奖(金奖)。下面是这盆风吹式丛林盆景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光线时,拍摄的这盆风吹式丛林盆景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2#
 楼主| 发表于 2023-7-29 21:32: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援朝 于 2023-7-30 15:38 编辑

    近几年上才艺展拓版时间少了,趁盛夏酷暑天气将近几年在新浪博客,微博及各论坛发表的盆景制作图文逐一转到《杜援朝盆景艺术作品专栏》上来,与大家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3#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06:02: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南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诗句。《入若耶溪》是王籍游游若耶溪时见若耶溪深幽清静,树木参天,鸟鸣蝉噪而创作的一首“动中间静意”“幽静恬淡”思归之念的抒情诗。

按古诗意境也常去山野茂林觅趣,留意于城市绿地密林。去领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情趣,也曾想借古诗词描述的意境,找寻“听觉落笔”,“画外独绝”诗词歌赋的艺术灵感。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为题,制作出一盆连根丛林盆景。

  连根丛林盆景也叫;一本多杆树桩盆景,是盆景的造型表现形式之一。一本多杆树桩有别于单体树桩。多见于杂木树种,是生长在土壤贫瘠,樵夫常年砍伐的荒野山地里,那些原本应该是乔木,但是永远也长不高的“小老树丛”也是被人们称为“灌木丛”的多头连根植物群株。

制作一盆具有艺术价值的连根丛林盆景,在取材上就有严格的要求;以叶小,枝密,生长缓慢,适应性强,耐修剪,耐移栽,根系发达的树种为好。在树桩原有形态要能够找出按“黄金分割法”要求分布的,主杆,次主杆等一系列枝杆的一本多杆树桩,为佳品。

  而后,经过因材立意,画出造型设计图。采用的园艺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特殊栽培方式,蟠扎,修剪,修根理杆。多年按造型比例,构图画面,节奏韵律,艺术要求栽培制作,让盆中每一棵树都有各自的特点,单独成景,组合成林,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主次分明,达到盆景立意的效果,还要经过多次换盆移栽,控土,控肥,控水,来达到控制植物枝叶生长的目的,从而达到设计的构图造型艺术效果。

让逐步成型的连根丛林盆景,按设计要求生长。然后换入观赏盆,再进行盆面布石配景,铺植青苔为地被植物,遮荫养护半月。根据盆景制作立意,再写出盆景欣赏指南等文字说明,一盆具有观赏价值的盆景艺术品始成。此时,这盆初具规模盆景作品已经经过十个春秋寒暑。故而盆景有;“一景初成已十秋”之说。

这是2001年春,采回的一株经樵夫多年砍伐后,在老桩上萌生出多枝干丛生状下山桩,经过改裁,留下十九干入砂床育根,一年后,上培养床放养育枝,经两个生长季。因材立意,按立意精心剪裁,留十五杆上深培育盆按立意构图逐年造型,2009年春换入观赏盆,按立意构思育枝理根,精扎细剪,完成丛林盆景初步造型。

2012年秋,将丛林盆景再次换盆,移进一块长120厘米,宽75厘米的汉白玉石板上,按立意作土面及根部造型,配奇石模拟山野溪涧自然状态,盆面根系怒张,由高向低处延伸如走龙蛇穿行石间,丛林分为左右主附两组,自然开合布局。依照主林走向各副树倚斜仰俯,近大远小,前后错落有序,有隔有连尽显画境山林自然野趣。土面高低不平。林间似有樵夫险径,宛延曲折,通向密林深处。近观;神游不减登临趣,林间似有蝉鸣声。凉风习习六月忘暑,远看;夏日森林郁郁葱葱,树里蝉鸣声声,更显茂林寂静之美。

2013年五月,连根丛林盆景《蝉噪林逾静》参加在成都市百花潭公园,配合成都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专题盆景展览活动。深受观众好评!

一次展览中的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蝉噪林逾静”(杜援朝制作并摄影)(图3)

艺圃叟(杜援朝)绘制对节白蜡连根丛林盆景“蝉噪林逾静”(杜援朝绘制并摄影)(图4,图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4#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2:1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学艺历程
   记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学习树桩栽培初学制作树桩盆景时,利用休息天节假日去市郊荒野处挖掘榆树,枸杞等小型树桩,进行育根栽培。在挖回众多的桩头里,好不容易存活的几个树桩上,试探着造型。往往由于“心中无数”的将桩头上刚刚长出的一个枝“扳过来又扭过去”,不知道怎样造型才好。正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从《花木盆景》杂志上看了到风动式丛林盆景作品《秋思》和武汉贺淦荪教授撰写的盆景创作文章,便“如饥似渴”阅读并描摩出造型图画,模仿制作风动式盆景,经过几方周折和认真制作,盆景的雏形虽然做出来了,但是看起来总觉得平平淡淡象差点什么似的,通过多次研读老师的文章和盆景作品,初步发现我缺少的是盆景创作的灵魂__ 艺术修养。当时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老师的盆景理论,模仿老师的盆景作品,临摹老师发表的盆景造型图画。争取在有一天能够面见老师的时候,向老师求教。同时给老师一个“虽然陌生但又熟悉”的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十年代初,从当时的沙市市园林管理处得知,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举办由老师执教的“盆景艺术培训班”在武汉开办了,经过多方努力,征得企业同意,批准参加“培训班”学习,当天就兴高采烈地收拾好行装直奔武昌省协会所在地报到,心想这下马上就能见到老师了。经打听到本届“培训班”盆景艺术课是由省内的另一位专家讲授时,当时的心情就好象掉进“冰窟窿”那样难受。怎么办?我决定去寻找老师。在诺大的武汉市对初次来这里的我要寻找一个陌生的人,比登天还难。就发动培参加训班学习和我有相同目的的同学们一起寻找。经人指点,知道老师星期天有时会在汉口的盆景市场出现,我们在一连好几个星期天清晨从武昌的卓刀泉搭乘第一班公汽赶到汉口盆景市场去寻找老师,希望能够在盆景市场上遇见老师。由于与老师从未谋面,就是迎面擦身而过彼此都不会认识的。又有人告诉我;老师就住在武胜路汉水桥旁的一座小楼里。我连忙赶往武胜路,希望能够在阳台上发现老师的盆景作品然后再找到老师。
一天早上,上“树木学”课时,郑德湘老师告诉我说;你要寻找贺教授今天来这里参加“省花协”理事会会议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激动,上课的时候眼睛总是望着通往会议室道路的窗口,巴不得马上就能见到老师。下课了,我徘徊在会议室外等候,这时,上课铃又响起,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中午时分,会议终于结束了,“贺教授,这个同学找您”。郑老师说。这时候一位身材伟岸,相貌和蔼,声音宏亮,目光中充满睿智的中年学者出现在我的眼前,当时的我即激动又紧张,一下子竟忘掉了准备很久的话题,不知道怎样说才好。老师看出我很紧张,连声说;“坐一下,慢慢说”,接着给我倒了杯水。渐渐的我的心情恢复了平静,立刻将放在心中多年不解答案的问题,一股脑儿的向老师提出,还拿出描摹老师盆景造型的草图请教图上盆景的比例,透视的关系,老师面含微笑听完我的讲话仔细察看我的草图,逐一解答我提出的问题,拿出笔认真修改草图,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的讲解盆景美学法则,一下子,让我把在课堂上听到的好象在“云雾之中”的盆景“美学知识”课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老师约定在以后召开理事会时再给我讲授《秋思》,《高洁图》,《枫桥夜泊》,《风在吼》等盆景作品的立意和创作。交谈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学成归来,一边为改变企业环境和美化企业形象努力工作的同时一边认真学习和实践老师的理论,制作出盆景作品《战果辉煌》,《补天之余》(荆门市龙泉公园收藏命名傲骨欺风),《疾风知劲草》(2002年花木盆景杂志社在西安张小斌先生处举办盆景联谊活动中,胡运骅先生幻灯评解这盆盆景。张小斌先生邀请知名摄影师为这盆盆景拍照后放大悬挂在展厅大门上方)。八九年,在“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老师为我制作观果盆景‘火棘’命名为《战果辉煌》,给于“现代的盆景造型,我湖北的地方风格”极高的评价。在次这展览活动中荣获“花果类”一等奖。展览期间我参加了由老师主持的〈第二届中国盆景艺术研究班〉学习,在研究班上还作了题为〈新技术在观果盆景中的应用〉的发言。参加这次展出为企业挣得了荣誉,企业给我记功授奖,经过成人高考选送到大学学习。
企业改时制率先承包为企业分担风险,在保生存求发展的同时继续坚持学习,实践老师的理论先后制作了;三角枫〈阅尽人间春色〉,对节〈绿色的祝福〉,〈虎门硝烟〉等盆景作品,曾在国庆五十周年省盆景展览和省五届展览上获得高奖。自建小型盆景制作场地后,在做好盆景经营的同时,认真研究实践老师提出的盆景理论,选择奇特素材(连根丛林桩等),借鉴其他流派技法为我所用,制作出;《朔风吹》《空林新雨》《童年的回忆》《风的色彩》《洪湖岸边是我家》《江汉风》等一批动势盆景和连根丛林盆景,选送作品参加“第八届亚太盆景”展览,“盆景中国首届网络盆景大赛”,“盆景新天地全国盆景网络评比展览”,“首届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览”,“第五,六,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览活动,屡获得高奖和好评。在国内现有的多家盆景网络论坛上,发表图文广泛宣传动势盆景,为热爱动势盆景的网友答疑帮助和纠正个别对动势盆景有误解的网友,正确理解认识动势盆景。湖北盆景造型风格深受国内外盆景网友们的大力支持,高度关注和好评热爱。重庆网友《盆景造型图解》一书作者;曹明君先生在《盆景艺术在线论坛》网回帖评价湖北盆景造型风格时说;湖北盆景有群体和理论优势,出作品,出理论,出人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第八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筹备期间,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师莅临我的盆景场,手把手地教导我掌握树林在大风中不同的受风面的表现形式和树枝搏击风浪时的力感,对盆景作品《朔风吹》提出了至关重要的修改意见,当我给老师介绍我园最大的对节白蜡丛林连根风动式盆景时,老师叮嘱我一定要将这盆盆景做好,在八月的骄阳下,老师满头大汗,仔细地察看后满意的点头。每当想到这些情景我的心情就会激动不已。这就是我坚持制作风动式盆景力量的源泉。
多年以来,认真学习实践老师提出的盆景理论,在盆景制作上有一定的进步,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在此我真诚道一声;谢谢您 — 老师!
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老师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谆谆教导永远铭记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5#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2:37: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援朝 于 2023-7-30 15:47 编辑

上传照片。

mmexport1690678239758.jpg (34.15 KB, 下载次数: 8)

mmexport1690678239758.jpg

mmexport1690678245739.jpg (83.78 KB, 下载次数: 9)

mmexport1690678245739.jpg

Screenshot_20230427_204450_edit_7585769458511.jpg (68.01 KB, 下载次数: 6)

Screenshot_20230427_204450_edit_7585769458511.jpg

微信图片_20230730154542.jpg (305.04 KB, 下载次数: 13)

微信图片_20230730154542.jpg

mmexport1682578409385_edit_1320234555068.jpg (40.47 KB, 下载次数: 8)

mmexport1682578409385_edit_1320234555068.jpg

mmexport1690678257431.jpg (38.93 KB, 下载次数: 7)

mmexport1690678257431.jpg

mmexport1690678254454.jpg (54.14 KB, 下载次数: 9)

mmexport1690678254454.jpg

Screenshot_20230608_102518_edit_7128607913165.jpg (71.94 KB, 下载次数: 9)

Screenshot_20230608_102518_edit_712860791316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6#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2:42: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上传照片。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35_edit_461452125031.jpg (63.55 KB, 下载次数: 9)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35_edit_461452125031.jpg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23_edit_491165048144.jpg (40.68 KB, 下载次数: 7)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23_edit_491165048144.jpg

Screenshot_20230530_110911_edit_422255374212.jpg (43 KB, 下载次数: 8)

Screenshot_20230530_110911_edit_422255374212.jpg

img-169066741925499a676e985c250a2fc15cc6c4cba30e8b812675466df9da37ac5a2a2a8b5f9d6.jpg (74.64 KB, 下载次数: 7)

img-169066741925499a676e985c250a2fc15cc6c4cba30e8b812675466df9da37ac5a2a2a8b5f9d6.jpg

Screenshot_20230428_123630_edit_9980005949368.jpg (60.55 KB, 下载次数: 11)

Screenshot_20230428_123630_edit_9980005949368.jpg

Screenshot_20230428_101529_edit_6792806042198.jpg (39.53 KB, 下载次数: 10)

Screenshot_20230428_101529_edit_6792806042198.jpg

1639870964889_edit_2940128986013.jpg (72.56 KB, 下载次数: 7)

1639870964889_edit_2940128986013.jpg

mmexport1554674786211.jpg (80.64 KB, 下载次数: 9)

mmexport15546747862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7#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5:03: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杜也做盆景也观鸟

   我从小喜欢花草树木,小时候居住在沙市商业宿舍,商业宿舍北面是工人文化宫,文化宫继续往北就到了当时的沙市苗圃,时常和小伙伴们去苗圃玩耍,苗圃是繁殖绿化树苗的地方,玩耍中,听苗圃工作人员说树苗的名字,用途和简单的栽培管理方法。

  记得当时楝树,龙柳还是苗圃培养的树苗,还听说楝树根熬水能够治疗蛔虫,龙柳是柳树倒插生长出来的树苗,春天龙柳发芽前,剪条枝插在砂土里,柳枝能够生根发芽。捡刚刚从楝树上落下的果子取出种子用润砂埋着,春天也能够发芽。

  有好奇心的我便悄悄的按照听到的这些方法,插柳种树,播种沙藏的楝树种子。当春天到来以后,播散的种子和小树苗居然长出了新叶。小树苗在春夏季里生长很快,九月初已经长到两尺高了。

  我是下半年出生的,六岁半那年去小学报名,学校规定七岁才能上学。父亲将我送到私塾去读书,私塾西面有个大窗子,阳光晒进教室阳光火辣辣的,刚好我座在阳光里。小雨天气里,我把自己种植的楝树苗挖来一棵种在窗前。几年后这棵楝树长的又高又大,几乎把射进教室阳光遮住了。

   2011年受聘于成都一家公司工作,我居住在公司附近的安德古镇上,成都天亮天黑都比湖北迟,公司作息时间早九晚五,下午下班后,太阳还高高的挂在天上。安德古镇上有个名称奇特的“活水公园”,第一次去公园散步时,就觉得公园名字奇怪,联想起南宋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诗中“问渠那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和常听成都同事们说;安德古镇好,安德古镇上风上水。原来成都的水源地就在这里。

   “活水公园”环境幽静,水清见底,常有白鹭,鷿鹈水鸟活动,公园里鲜花盛开。鲜花丛中,红头长尾山雀,白颊噪鹛等鸟活动频繁。当时我只有一部索尼微单照相机一只55-210毫米,一只18-55毫米变焦镜头,观鸟还马马虎虎,摄鸟就“望尘莫及”了。

  在成都工作期间,去安德场镇上“活水公园”观鸟,是我业余时间主要活动,当时只是觉得鸟儿很可爱,对观的知识知之甚少。

    回荆州期间,与荆州市盆景协会领导同行交流时,协会原秘书长,荆州市湿地管理局宋局长介绍;荆州市成立了观鸟协会。观鸟协会的专家们经常协助湿地局作“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野生鸟类生态保护调查工作。市观鸟协会还不定期作鸟类保护宣传工作,他们走进荆州市县区所在地国家湿地公园,校园,社区,村镇举办各类鸟类图片展览,讲座活动,收到很好的环境保护宣传效果。当时我就请宋局长介绍认识荆州市观鸟协会的专家们,找时间虚心向专家们学习。

   由于工作原因,我又回到成都。但是心中就有了;要观好鸟,必须学习观鸟知识的概念。先后在蜂鸟网论坛,鸟网论坛上学习,观摩,请教论坛高手,同时也知道自己现在手中的设备,距离起码的观鸟设备,相差很远很远。

    几年后,我回到湖北,被襄阳“中华紫薇园”聘为盆景艺术大师,新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性质,繁重的工作任务,让我暂时放下了个人的业余爱好。一心一意去履行职责,为新公司服务,但是业余时间仍然用手中的相机去观察拍摄鸟类。

    三年后,回到荆州,便迫不及待的购买相机,镜头,成天都迷恋在鸟儿的身上,先是拍摄灰喜鹊,接着一连半年时间去拍摄翠鸟,再后来又去拍摄燕子。就这样漫无目的的拍着,高兴着。一天一位摄友和我半开玩笑的说;翠鸟比麻雀还多,你天天拍摄翠鸟累不累?我听后顿时头都大了。其实个人喜好,不一定会赢得朋友的赞赏。

  在观鸟过程中,先后结识了观鸟协会的各位老师,经梁翅老师介绍,加入了观鸟协会,正式成为荆州市观鸟协会会员。入会后虚心向观鸟协会各位老师学习观鸟知识,观鸟技能。曾经参加了“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生态调查活动,松滋洈水国家湿地公园中华秋莎鸭生态调查活动,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青头潜鸭生态调查活动,长江干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活动。活动中,又学到不少新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个人的观察鸟类的能力和拍摄水平。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的降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响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防止新冠病毒传染。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隔离期间以自家窗台为观察鸟点,先后在窗台上拍摄到;一对飞进荆州城区的山麻雀,蓝鵐鸟。还拍摄到鸟儿的生活场景图片,其中有;白腰文鸟,麻雀,斑鸠求偶交配的珍贵照片。

  解禁后,先后在荆州市远近郊区结合风景拍摄鸟类,来增强摄鸟的兴趣感和新奇感,试想将观鸟摄鸟融入我国古诗词所描述的画面之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景有时飞孤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再现诗词歌赋中的意境画面,丰富摄鸟图片的文化内涵,故事情结。虽说观鸟与盆景制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其理诗情画意是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8#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5:06: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29#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2:4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月夜赏景观花随记

  一个人有爱好,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件事情,数十年契而不舍的求索,旁及姊妹艺术学习和创新。在获得无穷乐趣的同时,也调养出热爱生活的真性情,再普通的日子,也能过出妙趣横生的诗意。

  来成都两个多月了,十二月初郫都区太平村出现“新冠病毒疫情”病例,为严防“疫情”传播,十二月上旬,做过核酸检测后,移到盆景园居住。
  近期以来,郫都区严防控制“疫情”取得有效成果,昨天傍晚,就近来到人迹稀少的“安龙岛艺术村”工地上散步,见天空上弦月刚刚升起,长焦机中月亮上的环形山清晰可辦。天色渐暗,执手电走在回盆景园路上。
  
  刚进盆景园,突然一股清香随风而至,月光下蜡梅盆景朦朦胧胧的。用手电光向香处照去,只见不远处的一盆蜡梅盆景花初开,在手电光的照射下,初开的蜡梅花形态与白天所见大不一样。金色的的蓓蕾在黑暗中静静的绽放,四溢的清香从花蕊中散出,随风飘出,沁人心脾。
   月光下只能拍摄到模糊的图片,只能借助手电亮光,用手机拍摄下蜡梅花的光影图片。
拍完蜡梅花,手电光柱不经意的射向附近的古桩盆景上。亮光中盆景,那遒劲枝干泛出银白色的反光,手电光将白天杂乱的背景隐藏在黑暗中。白天常见的屈曲如铁般的盆景枝干,此时也披上明亮的光泽,与黑暗的背景对比十分强烈,所见枝干立体感更加明显,是白日里难得见到的另一种盆景局部清晰的不同效果。
  也用手机拍摄几张月光和手电光叠加所见到的盆景轮廓图片。
  我酷爱盆景,同时也爱好摄影。这样在月光下用手电光补充光照,手执手机拍摄夜间景物图片这还是第一次尝试。
  这些多年经过园艺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有机结合,制作而成永远长不大的“小老树”,在夜幕中亮光下,就象一株株参天古木。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里的画图中。
  
月夜赏花在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爱花的文人墨客为此赋诗立说,明代“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就著有赏花专著《瓶史,花道》流传全世界,至今日本花道中的“宏道流”就源于此。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和靖先生”在《山园小梅》诗中写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月夜赏梅花诗句,流传至今。

  回到寝室打开微信朋友圈,得知今天还是“平安夜”。心想能和自己钟爱制作的盆景共渡“疫情”好转后的平安夜,也是一件难得的美事。
(图文写于2020-12-24晚,有册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8

主题

619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196
QQ
330#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2:44: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1 13:00 , Processed in 0.27401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