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期知青角活动,在红领巾的海洋里,在和谐、热烈、轻松、简约的气氛中结束了。多年来,这一活动受到了广大知青同学(包括同一代人朋友)们的普遍认同,在部分退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天坛公园这个不大的角落里,我们先后结识了很多很多理解、参加、支持、帮助我们的同学、朋友,在此道一声感谢:芳华延续,感恩遇见!
八年前,经知青同学们的倡议、讨论,在中国知青网理事会的指导下,在真情年代和龙行天下两位老总版的积极参与、运作下,终于搞了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恒定的活动平台,大家曾经希望,无论是能上网的和上不了网的知青同学们,都能经常聚在一起见见面、聊一聊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长期以来,中国知青网的知青角活动,是在周秉和理事长、沙鸣秘书长的支持、领导下,倾全网之力,用真情的“服务”和“陪伴”并加以“坚持”,为广大曾经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和那个年代过来的同一代人朋友们,培育了一个常态化、有规律的聚会栖息地。对于咱们这些已经步入老年社会的知青们来说,100次的知青角活动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很多知青们认可的这个天坛的温馨家园。
知青一代人是共和国历史上经历坎坷、不能漠视的特殊一代。他们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经历使大家彼此间很容易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情。现在,很多老知青们无论家住北京的还是外地的,原来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有机会,就会到知青角来会会知青朋友。人间独特的知青友情,贴近生活自然的活动理念,来去自便的活动方式,抱团取暖的美好愿望,使咱们的知青角活动长年不衰。
虽然这是一个自由度很大的活动,虽然这个活动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但100次知青角活动没有中断过一次的事实说明,参与策划、组织、维护、服务的志愿者们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的,是他们在历次活动中紧紧地把握住了“团结”这个大前提和大原则。知青角活动能够长年坚持,他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一定要感谢他们,但请不必说出他(她)们的名字,因为志愿者是一个群体形象,任何个人是代替不了这个一批人的整体形象的,他们是愿意笑在“丛”中的,让我们的志愿者们继续保持执着、善良、勤奋、奉献的正能量吧。
在百次知青角活动的今天,让我们泪水盈睫的,是那些年曾经和咱们在一起,如今却离咱们而去、远赴天国的知青同学们。笑笑姥爷、老连、回忆、阿兵、老金 ... 笑笑姥爷这位老学长曾告诫咱们一起玩的同学们,相处要:“和而不同,论而不争,群而不党,虞而不虐”,这些嘱咐像是“镇宅宝剑”,至今依然在紧紧地护佑着咱们大家。
情感是一种觉醒,记忆是一种语言,愿望是一种梦想,团结是一种保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知青角活动还将继续下去,愿今后我们的活动更加:轻松、自然,和谐、随意,我们还将在这里继续交流,因为这里永远凝聚着夕阳的火红!
( 请按顺序发言,切不要颠覆网格顺序。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