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380|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知青生涯--(三十九)环境、劳动与健康--激情岁月

[复制链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5:4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激情岁月 于 2016-6-16 17:45 编辑

                  激情岁月,励炼华年
       我原是辽宁省抚顺市一高中二年三班学生,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历时七年.当时同队的共有11名同学,所住的屯子叫后青堆子,(当地人管村庄叫屯子)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现回忆于此,将分段写出,各段独立成章,但不一定按时间上的顺序编排.
               (三十九)环境、劳动与健康
       下乡以后,我们的主食基本是高粱米,还有一部分是玉米面;大米、白面很少,一星期基本只能吃到一顿。高粱米的做法不外乎高粱米干饭,高粱米水饭,高粱米粥。不管哪种做法,高粱米都是属于那种比较难于消化的粮食。
       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在学校学习时身体就不好,三天两头有病吃药,身边经常备有一大堆药,同学们给她起了个外号:药罐子。下乡以后,大家都在青年点吃饭,吃的都一样,她也和我们一样每天吃高粱米饭,大咸菜,一样下地干活,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药也不吃了。尤其是她的胃病也好了。我们经常听医生说:有胃病要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生冷的和硬的食物,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有很多注意事项。可我们在农村劳动,吃的是高粱米饭,很硬,每天大强度劳动,很多时候要在野外吃饭,就冷风吃凉饭是家常便饭,可胃病不但没有加重反而好了。可见,医生的一套医学理论不可全信。他们只注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再比如说,下乡之前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过失眠的经历。高兴时睡不着觉,难受时睡不着觉,遇到挫折睡不着觉,有心事时睡学着觉,失眠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想尽办法也没有用。我上面提到的女同学就经常失眠,晚上睡不着觉是家常便饭。可下乡以后,每天的重体力劳动,使得每个同学每天都疲惫不堪,也使得每个同学的体力越来越强,饭量也越来越大。每天的繁重劳动使得我们每天回到青年点就想倒下睡觉,甚至有时连饭都不想吃,自从下乡以来,我们每个同学没有一个人失眠,甚至想像不出失眠是一种什么滋味了。如果找医生去治疗失眠,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大部分医生还是要给你开安眠药吧!                                    
       我们刚下乡那年也就是1968年的冬天,女同学曾在大队邢书记家的对面屋住过一段时间。邢书记的家是三间草房,五个女同学住西屋,邢叔一家住东屋。屋门就是农村常见的那种对开带插销的木门,门缝很大,四面透风,根本不保温;窗户的下半面是玻璃,上半面是糊窗纸的木窗户,一层纸也挡不住寒风,邢书记家的小三当时刚刚会爬,全身就穿一件小棉袄,一个开档裤,其他什么内衣内裤都没有,就在那铺着一领破炕席的土炕上爬来爬去,炕上就一个泥做的火盆里面装些炕坑里没烧尽的草木灰用来取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取暖措施,屋里一点热气都没有,小三的小脸冻得红扑扑的,两手冰凉冰凉的,可从来没见孩子感冒发烧,也没见孩子咳嗽。可我们现在城里的孩子,住在有暖气有空调保温条件相当好的屋子里,穿着内衣内裤羽绒服,还三天两头感冒发烧,三天两头上火咳嗽。条件好了,孩子的病却多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不能不说是我们的脑子出了问题。
       在下乡的七年中,春天我抡着大镐顶着狂风刨过茬子,一天下来两条胳膊酸痛难忍;在毫无遮挡的日照下打过茬子,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春天种地,在地里一走就是一天;夏天在炎炎烈日的烧烤下去铲地,在闷热如蒸笼,似桑拿的青纱帐里去铲地,日出而做,日落而归,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暴雨天往返几十里地泡在冷水里堵洪水,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嘴唇冻得青紫,浑身直打哆嗦,上牙直碰下牙;秋天在火热的太阳下割过地,用满是伤口的双手掐过高粱,一干就是一整天;每天往返三十多里地去看过青,半夜三更起床趟着冰凉的露水去跟车,半截裤腿都是湿的;冬天冒着凛冽的寒风到十几里地外去刨冻黑土,十几斤重的大镐一抡就是一天,中午就着寒风吃着冻饭;在寒风中每天往返二十多里到野外看草甸子,在野外一冻就是一个晚上,无遮无挡,没有任何取暖措施,只有寒风与星星为伍;冬天的青年点,屋子里很冷,晚上需要戴着棉帽子睡觉。夏天的青年点,晚上睡觉,上有蚊虫轰炸,下有跳蚤进攻,没有任何防御办法。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吃了那么多的苦,挨了那么多的累,受过那么多的罪,但唯一感到自豪的是我没有得过一次病,没有吃过一片药,没有请过一天病假。
       本来我还想说一句:下乡的七年中我没有去过一次医院,后来一想,这句话不准确,因为七年中我确实去过一次医院,不过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牙疼。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我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卫生防疫部门到学校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在检查口腔时发现我有一颗蛀牙,就及时给我堵上了。从那以后,我这颗牙从来没有疼过。73年时我发现这颗牙开始疼痛,小玲(在我的知青生涯--(26)我和小玲之一中对小玲做过介绍)就领我到青堆子医院找她二姐给我看病。二姐在青堆子医院工作,中等个,身材苗条,人长得白净漂亮,态度特别和蔼可亲,对我就象亲弟弟一样,给我的印象极深。在二姐的帮助下,找牙科大夫给我详细地进行了检查,结论是这颗牙已经腐蚀得相当历害,没有保存的价值,最好把它拔掉。就这样在二姐的帮助下,我拔  掉了这颗蛀牙。这是我在农村第一次上医院,也是唯一一次上医院。在这里我还想特   别强调一句,从我小学四年级即1959年堵牙到1973年拔掉这颗牙这中间是14年的时间,而且这颗牙是在学校由保健医生堵的,可见当时医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及医术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我至今应该感谢当年给我治牙的医生,尽管我根本不知道她的姓氏名谁。可巧的是,我儿子在出国留学前为了怕出国治病麻烦,出国前到抚顺市的某大医院一次堵了三颗牙,结果不到三年堵牙的填充物全掉了,只好在国外重堵。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医德和医术。
       现在我已是快七十的人了,身体至今健康安好,从下乡回城至今,我基本上没有去过医院,也没有得过什么病,至今不知住院为何滋味。这不能不感谢我七年的上山下乡生涯,是七年的上山下乡生活造就了我健康的体魄,培养了我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性格;养成了我艰苦奋斗,节俭朴素的本色; 给了我不怕艰险,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激发了我积极向上   ,奋发进取 身处逆境不低头的精神;赋予我一颗永葆青春,朝气蓬勃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712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279
沙发
发表于 2016-6-16 17:32:1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朋友佳作,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7:44:15 | 只看该作者
邢三元 发表于 2016-6-16 17:32
拜读朋友佳作,学习欣赏。

谈不到佳作,有感而发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712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279
地板
发表于 2016-6-16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激情岁月 发表于 2016-6-16 17:44
谈不到佳作,有感而发而已。

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问候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7:58:52 | 只看该作者
邢三元 发表于 2016-6-16 17:55
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问候朋友。

谢谢好友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712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279
6#
发表于 2016-6-16 18:07:1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写我感,不写我不感。

即是知己,当吐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712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279
7#
发表于 2016-6-16 18:07:3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写我感,不写我不感。

即是知己,当吐真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8#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8:17:45 | 只看该作者
邢三元 发表于 2016-6-16 18:07
还是那句话;写我感,不写我不感。

即是知己,当吐真言。

完全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8:18:26 | 只看该作者
邢三元 发表于 2016-6-16 18:07
还是那句话;写我感,不写我不感。

即是知己,当吐真言。

完全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712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279
10#
发表于 2016-6-16 18:42: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兄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4 00:43 , Processed in 0.18101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