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周恩来召集军委办事组成员黄永胜、吴法宪、温玉成及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总参作战部有关人员开会,针对苏军可能强占珍宝岛的态势,商定加强我岸兵力,大力部署,以逸待劳,准备后发制人。同时,就柯西金通过载波电话要求同毛泽东、周恩来通话事,召集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商定以备忘录形式复苏驻华临时代办:“从当前中苏两国关系来说,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已不适用。如果苏联政府有什么话要说,请你们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
3月22日
周恩来向毛泽东、林彪书面报告3月21日商定的措施,毛泽东批:同意备忘录的立场,即准备外交谈判。〔6〕3 月22日,周恩来向毛泽东、林彪书面报告3月21日商定的措施,毛泽东批:同意备忘录的立场,即准备外交谈判。
3月下旬
双方更大规模调兵谴将。苏方在中苏边境由3月冲突前的12个陆军师猛增到55个,空军24个师。35个亚洲导弹基地中的洲际导弹,中程导弹大部分转向对准中国。
我方不详(保密)。但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军队在新疆增兵3个师,支边青年20余万,其中包括军垦农场的退伍军人12万,正在进行军事训练,并发放了武器。由此新疆的正规部队和民兵以达80 余万人。中共王牌“万岁军”38军在更换了最新装备后,以紧急由中原地区调往张家口,筑成扼守北方通道,保护北京的最坚固保垒。在东北地区,中国原有重兵 70余万加上紧急训练的民兵和知识青年,参战部队可达200万人。中国对抗苏联的战略,显然是人海战术。
3月同期
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宣传提纲发出,重点摘要如下:
组建内蒙兵团,是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对于确保祖国北方反修前哨的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贯彻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思想,保卫国防,不但需要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的边防部队,而且必须建立强大的人民战争边防。组建内蒙兵团,屯垦戍边,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筑成一道反帝反修的钢铁长城。组建内蒙兵团是保卫毛主席,保卫社会主义江山,保卫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和全国人民长远利益的大事。
4月1日
4月1日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林彪在经同毛泽东讨论确定[35]的政治报告中宣称:毛主席指出:“一个反对美帝、苏修的历史新时期已经开始。”中国同美帝、苏修划清了界限。号召:所有受到美帝、苏修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打倒我们共同的敌人!强调:决不可以忽视美帝、苏修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危险性。要做好充分准备,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此将中苏珍宝岛冲突的文章做大,既使美国彻底明白中苏关系已进入战争的边缘,又向他发出信息:苏联和美国对中国构成了同等威胁,而事实上苏联已被视为更主要的敌人;中国不会主动在印支战场上挑起对美国的战争。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针对苏联的战备高潮。
4月3日
多勃雷宁会晤基辛格, 他说:目前仍有时间由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事务,但这机会不是永远存在。这是苏方向尼克松政府提出合作摆平中国的最直接的建议,尼克松看到苏方在探路。基辛格调阅美苏从肯尼迪时代讨论如何避免中国成为一个核子强国的代号为<柴拉基>(CHEROKEE)的高度机密文件,此件只供肯尼迪和少数高级幕僚过目。
4月9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下辖6个师,57个团
4月11日
九大全体会议上,在九大解放军代表、公司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发言后,毛泽东称:所有一百多人都没有打过仗,只有一个副营长打过仗,还负了伤下去了,可见没有打过仗的也可以打胜仗。对方有飞机,有装甲车,有坦克、指挥车,我们一没有飞机,二没有坦克,三没有装甲车,四没有指挥车,我们就是步兵,结果3月15日,打了五个钟头,对方三次冲锋都给打垮了。他们躲在“乌龟壳”里,把人的勇气都搞掉。当然我们也有点,但我们主要不靠那些东西,我们主要靠人的勇敢,靠抬得走的枪和炮,靠近距离作战,就是林彪同志提倡的二百米过硬功夫。三百米不打,二百米不打,一百米也不打,五十米左右才开火,他的“乌龟壳”一翻就没有办法了。我们打了几十年仗,抗日战争没有乌龟壳,没有飞机大炮,解放战争没有飞机,但却打胜仗。
4月28日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林彪为唯一的副主席,毛泽东、林彪、陈伯达、周恩来、康生为政治局常委。
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委员名单及军委办事组成员名单。
主 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林 彪、刘伯承、陈 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委 员 丁 盛、王秉璋、王树声、王效禹、王辉球、韦国清、叶 群、
皮定均、刘兴元、刘贤权、许世友、陈士榘、陈先瑞、陈锡联、
李天佑、李作鹏、李雪峰、李德生、吴法宪、张达志、张池明、
张国华、张春桥、杨得志、杜 平、萧劲光、郑维山、冼恒汉、
袁升平、梁兴初、黄永胜、曾绍山,曾思玉、彭绍辉、韩先楚、
粟 裕、温玉成、谢富治、谭甫仁、潘复生
军委办事组
组 长 黄永胜
副组长 吴法宪
成 员 叶 群、刘贤权、李天佑、李作鹏、李德生、邱会作、温玉成、
谢富治
毛泽东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称:此外,过去讲过了的,就是要准备打仗。无论那一年,我们要准备打仗。人家就问了,他不来怎么办呢?不管他来不来,我们应该准备。不要造手榴弹都要中央配发材料,手榴弹到处可以造,各省都可以造。什么**、轻武器,每省都可以造,这是讲物质上的准备,而主要的,是要有神上的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就是要有准备打仗的精神。不仅是我们中央委员会,要使全体人民中间的大多数有这个精神准备。。。。。。。。。人家打来,我们不打出去。我们是不打出去的。我说不要受挑拨,你请我去我也不去,但是你打来呢,那我就要对付了。看你是小打还是大打,小打就在边界上打,大打,我主张让出点地方来,中国这个地方不小,他不得点好处,我看他也不会进来。要使全世界看到我们的打仗是有理的,有利的,他进来了,我看比较有利,不仅有理,而且有利,好打,使他陷在人民包围中间。至于什么飞机、坦克、装甲车之类,现在到处经验证明可以对付。
4月同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下辖10个师,148个团
5月
苏联国防部长格契科力主向中国城市发动全面核子攻击, 彻底解决中国威胁。苏军参谋长担心这样做会引起世界大战。最后的共识就是考虑向中国发动有限的攻击, 摧毁中国的核武基地。
5月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呼和浩特召开成立大会。下辖6个师41个团
5月8日
经毛泽东批准,军委任命:铁道兵司令员张翼翔为第二炮兵司令员;铁道兵政治委员刘贤权为铁道兵司令员,政治学院革委会主任宋维(木式)为铁道兵政委。
5月20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三團和加曼奇邊防站的干部戰士丁余生等5人在界河阿克喬克的龍口築壩引水。蘇軍出動裝甲車3輛、大炮兩門、武裝軍人30余人,越過實際控制線進入中國一側。他們綁架丁余生等5人,遭到反抗,便用槍托毒打,致使5人均被打昏,然后拖上裝甲車,運至蘇境塞米巴拉金斯克州,關押24天。后經我外交部9次嚴正交涉,蘇方才將被綁架人員送回。凱旋的國土衛士受到上千人夾道歡迎。
5月28日 (毛泽东离京,长时间逗留外地)
毛泽东乘专列离京到外地,随卫人员150人。历经邯郸(5月30日)、郑州(5月31日)、武汉(5月31日—6月26日)、长沙(6月26日—27日)、南昌(6月28日—29日)、杭州(6月29日—9月18日)、上海(9月18日—21日)、南京(9月21日)、济南(9月21日—22日)、天津(9月22日),至9月23日方返抵北京,合共在外地时间长达118天。这是文革以来毛泽东离京外出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随卫人员最多的一次。〔12〕
6月6日
经毛泽东批准,军委办事组批复北京军区,同意组建守备第33、34师,分别归陆军第69军和内蒙古军区领导。12月22日,根据军委办事组决定,守备第33、34师依次改称守备第1、2师。
三大总部机关精简整编
6月8日
勃列日涅夫提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公开表示和尼克松的目标一致。
6月l0日
蘇軍越界闖入農九師一六一團牧一隊放牧點,綁架我牧工。民兵們聞訊,立即手持鐵鍬等勞動工具前往營救同胞。混亂中,蘇軍悍然幵槍射擊,身怀六甲的女民兵孫龍珍中彈身亡。孫龍珍成為第一個倒在蘇軍槍口下的兵團人
6月13日
经毛泽东批准,军委办事组公布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机关精简方案。据此,总参、总后机关进行精简整编。
总参原编15个部、局,精简整编为13个部、局。即:办公厅(军委办公厅兼)、作战部、情报部、三部、军训部、军务部、防化学部、政治部、机要局、测绘局、外事局、气象局、管理局。根据中央决定,将中央调查部与总参情报部合并,中央气象局与总参气象局合并,国家测绘总局与总参测绘局合并。
总后原编13个部、局,精简整编为9个部、局。即:司令部、政治部、供应
部、卫生部、装备部、军事运输部、企业部、营房部、管理局。
6月16日
军委电复福州军区,同意将闽北指挥部改编为陆军军部,称陆军第29军,辖陆军第84、85(独立第1师改称)和守备第7师。
经毛泽东批准,军委任命: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维山为北京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委陈先瑞为北京军区政委;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陈宏为装甲兵司令员;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李瑞山为兰州军区政委兼陕西省军区第一政委。郑维山的任命,结束了北京军区自1967年2月以来没有正职司令员的不正常局面。
6月20日
军委办事组在北京召开“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沈阳、北京、兰州、新疆4个军区主管作战的领导人和各军兵种、三总部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会议研究了防止苏军突然袭击的作战思想准备、作战设想、部署调整和边防斗争等问题。这次会议纪要,于8月16日呈报毛泽东和中央审批。8月20日,毛泽东批示:已阅照办。9、10月间,总参、总后组织联合检查组赴北京、兰州、新疆军区检查部队落实军委办事组座谈会和“三北”地区作战会议的情况。
[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08-3-18 18:4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