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知青时代的乡愁

[复制链接]

247

主题

474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757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5:5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后知青时代的乡愁
——老知青回访故里随感

吕秋梦/文

内蒙古临河县(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地处河套腹地,是643名北京65届初高中毕业生插队落户的地方。北京知青和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是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和精神家园。没想到快50年了,当地政府和人民还挂念着我们。2014年8月15日邀请30名当年的知青回访故里,当地政府像迎接亲人一样给了我们贵宾的待遇,不但在衣食住行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精心组织了参观和座谈,真有点受宠若惊。
这次经历中,既有老友重逢的激动,也有对城市现代化的惊讶,更有对农村现状的疑虑与思考。人老了,心里搁不住事儿,平添了几许乡愁。人有乡情、乡恋,也有乡愁和乡怨;如果愁和怨也没有了,他的心一定死了。我可能属于“人还在,心不死”的那类老知青。
早就听说河套农民种葵花,增加了收入,这次眼见为实。初秋时节,金黄色的葵花和碧绿的玉米交相辉映,一望无际。在肥沃的土地上大面积(据说占总面积一半以上)种油料作物葵花是否明智的疑问,使我面对田园美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河套是个好地方。这里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古敕勒川,也是陕北、晋北农民走西口的落脚地。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民国时期就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解放后更是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是小麦和糜子,以及适合西北气候的五谷杂粮。油料作物是胡麻。在自留地的田垅地堰上也有少量的葵花,不是为了炸油而是为了吃瓜子。
我们下乡之时,为了提高亩产,完成“跨黄河”的农业纲要,正赶上推广种玉米。刚开始农民并不买帐,河套人不吃玉米面,用“费地力”等理由消极应对。即使种了一些,也把玉米看成象菀豆、黑豆一样的饲料粮。
听随行的地方干部讲,糜子产量低,早就没人种了。糜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农业物种,有生长期短,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干旱、病虫害少、营养价值高(河套人常说糜米饭养人)等优点,桔杆还是上好的饲料。河套地区地广人稀,牛马骡驴等大牲畜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人吃不饱也不许动用饲料粮,否则按破坏生产论处,轻则干部撤职,重则法办,可见大牲畜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了,大牲畜的作用降低了。糜黍产量低,不种也罢了,为什么连小麦也不种了?“河套雪花粉”可是大名鼎鼎的名牌。据说现在的“河套雪花粉”是从外地调小麦加工而成,这怎么听起来也象个笑话。
我国人多,山地丘陵多,沙漠戈壁多,耕地是稀有资源。河套平原北靠阴山,南临黄河,地势平坦,沃野千里,而且引黄河水自灌,旱涝保收,是西北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非常适宜现代化的农业大生产。不可否认,种玉米产量高,种葵花收入多。这两种作物还有管理相对简单,好务育的特点,这是否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不反对种经济作物,但要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发展是硬道理,挣钱可不是硬道理。“唯利是图”更不是社会主义。现在不提“以粮为纲”了,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理念并不过时。在西北难得的大平原上大种葵花是否符合长远利益,我说不准。我早已脱离了农村,对现在的农村政策也不了解,应该没有发言权。我也扪心自问,是我人老怀旧跟不上时代的意识,还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困难时期”挨饿的印象过于深刻而产生错觉?人常说老小孩,就当我是旁观者的童言无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主题

474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757

荣誉版主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5:58:10 | 只看该作者

回访中,我抽空回了一趟40多年未曾回过的生产队。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使我看到的更真实。
和我相熟的老一辈大多已经去世,和我年龄相仿仍然健在的许多人已随儿女到城镇生活。好在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原生产队副队长白子清和他的老伴伍梅子还在,虽儿女不在身边,仍固守在农村。旧人相见,相谈甚欢。七十多岁的人了,干活仍不怕苦重,家里还养了猪和羊,日子过的不错。他原来窄小的土坯房已换成了简易的砖房,面积很大,但有些杂乱。记得伍梅子是“三年困难”时期从甘肃讨吃要饭来到我村落户,并和能吃苦的后生白子清结了婚。因为是外来户,家底子薄,生活很难辛,家里的摆设大多是用红柳编织打底,再抹上掺合了谷糠的黄泥制作的生活器具,当地人叫泥瓮。虽然生活艰苦,但干净利索的小媳妇总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我下乡之时,虽然物质匮乏,而且赶上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但并没有泯灭农民苦中作乐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农民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农民自编的顺口溜;“工分一块,猪肉烩菜”,“玻璃门窗大正房,红花被褥垛满床”,就是他们理解的幸福生活,如果“电灯电话,楼上楼下”,那就是他们心中的共产主义了。这次回乡,我没有听到从庄稼地里飘出的歌声,也没有看到收工之余,后生们在土篮球场上生龙活虎般的争强斗胜和围观人群调侃似的嘻笑怒骂;我看到的是小卖部旁五十岁左右的人在打麻将,和五六个围观的人,他们表情呆滞,连河套人特有的幽默也不见了。
听说农村改革之初,农民像二次土改一样欢天喜地,生产积极性很高,短时间内粮食增产很快,生活比以前也富余了。可时间一长,他们发现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城市人的收入。他们在和城市生活的比拼中,打败了,认输了,似乎也心安理得了。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走了,奔向城镇另谋出路。面对“抽筋扒骨”的现实,农村的生气自然少了,暮气也就多了。真让人发愁。
知青怀念插队的生活,主要是怀念可亲可敬的老乡。这次回队,面对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感到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片土地,陌生的是小老乡的面孔和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好像性格也在变化。
文化是人的灵魂,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民风,塑造了当地人的性格特点。河套地区是北方移民文化的典型区域。河套人口耳相传的著名民歌《走西口》,《五哥放羊》,不但讲述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记录了他们先辈移民的足迹和感情上的喜乐哀愁。当红歌手阿宝经常演唱的《五十里路眊妹妹》就出自河套地区。我的老乡都能吼上几句爬山调和二人台。蒙汉文化的融合和移民文化的传播,形成了河套人豪爽、豁达、憨厚、包容、善良、幽默等性格特点。自古中国农民“怕官、怕管”,河套人在生人面前显得不善于言辞,甚至有些木纳。而当他们回到自己的人群中却无拘无束,生动活泼,甚至老朋友相见,不骂不亲。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简单而直白,充满了语言的智慧和生活的情趣。河套人的性格影响了我们知青的一生。
有文化特点的地区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也有更多的发展机遇。投资人都愿意和诚信实干的人打交道,用句时髦的话,这叫软实力。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生产力。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同样重要,我国也十分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文化遗产不容易,传承下去就更难。农村最有生气、有文化、有天赋的年轻人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快走光了,当老体一辈人们去世以后还怎么传承?文化上的迷失会造成精神上的迷失和性格上的变异。我一直以曾经的河套人而自豪,津津乐道地向朋友和孩子们讲他们的人性之美和生活趣事,并认真的声明,这是我见过的中国最好的农民。这次回乡使我担心,如果有一天,我的朋友和儿孙到河套地区去旅游或公干,回来后质问我,河套人和你说的根本不一样。我该怎么回答?是我欺骗了朋友和儿孙,还是时间欺骗了我,和我开了一个玩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主题

474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757

荣誉版主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5:58:51 | 只看该作者

这次回乡活动,组织我们参观了乌兰图克镇新民村,在沙圪坦上建造了占地1080亩的《富川羊肉产业化经济示范区》。这个示范区真是太好了,使我眼前一亮,看到了用经济手段改造农村落后面貌的方向和希望。据说投资者是私人企业,政府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从2012年始建,目前已投入资金1.2亿元,共建成高标准封闭和开放圈舍53栋,铺设供水管网30公里,治沙绿化喷灌300亩,植树8.5万棵,购进了大量的配套机械设备,现已建成了年出栏20万只羊的基础设施。计划五年内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流动资金3亿元。到2017年项目全部达产后,发展养羊合作社100个,直接带动5000户,间接带动农户5万户,年出栏羊肉300万只,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真应了当年老乡“要想富,放羊栽柳树”的经验总结。
牛羊肉不愁销路,还能发展纺织、肥料、罐头等延生产业,真是大有发展的好项目。据外媒报导,截止2030年中国牛羊肉消费增幅将超过70%,中国主要靠小规模养殖户供应,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澳大利亚等国正在打中国的主意。内蒙有养殖牛羊的传统,又有国内消费的市场,正是发展牛羊养殖业的大好时机,何必让外国人大赚中国的钱。
农牧业发展要走联合的道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也抵挡不住地主和有钱人的土地兼并和天灾战祸的冲击。破了产的农民或讨吃要饭加偷鸡摸狗,或成为流寇。如果出现了有号召力的领袖人物加上不得志知识分子的介入,就会暴发农民起义。破了产的农民一直是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繁荣农村经济,改变落后面貌,只能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施行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的现代化大生产。走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不能靠过去的“一平二调”,而要用经济的手段,榜样的力量,实惠的收入,使农民逐步的,自觉自愿的加入到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洪流之中。农民需要引导,需要帮助。
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制度。农村的一部分人才流入了城市,而农村再造人才的教育制度却相对落后,这也是农村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我国不但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更缺乏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方面的技术骨干。农村的学校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多办一些适合当地农村发展需求的技术学校,推广新技术和新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把农村学生的大多数吸引到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上来。城市的学校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是简单的建校舍,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的水平不高,教的内容不实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建再多的校舍也是白搭。我国有支农支教的传统,今后要强化这方面的制度和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待遇,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气,让有知识的人上山下乡成为光荣的使命。
我们应该承认农村的改革在同城市改革的赛跑中掉队了。农村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吃饱肚子的大问题,很快又出现了社队企业等新气象。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改革的势头开始减弱,每年《1号文件》的重要性消失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也很难见到农村的消息。再往后,农民工进城,农村城镇化,成了人们对农村问题的主要关注。城市发展的需求,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再加上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自然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和管理就是了,没必要把农村城市化当成口号天天喊。农村城镇化也不等于农村现代化,农民不可能都进城,剩下的怎么办?有些人为了圈地卖地,在强调农村城镇化时,老拿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少之又少当依据。中国人多,山多,许多山区和半山区根本不可能全面机械化,最多是半机械化,许多生产劳动还要靠人力完成,中国农业人口的比例高很正常。农村的空洞化,使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现在珠三角,长三角的许多农村很富裕,他们根本不愿进城和改变农民的身份。为什么农村城镇化老是大中城市不断扩大,为什么不在远离大中城市的农村腹地,多建一些直接为农牧业发展,为农牧民生活服务的小城镇。在那些小镇上有银行邮局、有医院学校、有商场、维修、娱乐等设施,就近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不用大事小事都往大中城市跑了。当农村现代化以后,城乡差别缩小了,农民(或称农业工人)再进大城市是为了旅游和看热闹,城市人下农村是为了难得的清静和享受大自然。我是乐观主义者,见笑了。
在世界范围内,农业一般都是弱势经济,如果没有政策上的保护和资金投入上的倾斜,农村很难改变落后面貌。我们国家底子薄,要办的事太多,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大家都能理解,但也不能得过且过。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在资金和经验上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是下决心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时候了,或是为农村第二次深化改革做好准备的时候了。不管是解放以后的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农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欠农民的情和债,这笔帐总是要还的。
农村的改革和改变是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改革,在农村树样板,办特区,在周密的规划下,国家、集体、个人、合资一起上,有针对性的,在农村投资兴业,再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一定能把农村建设得美丽、富饶。共产党人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最大的人民群体就是农民,党和国家不会忘记。
农村是我们祖先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后的发展空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我的中国梦就是把最广大的农村建设成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否则中国梦不可能彻底实现,也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吕秋梦2014年9月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7 08:23:43 | 只看该作者
农村现状有忧喜,
知青回访也有急,
写出自己心中言,
交给政府考虑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9 06:45 , Processed in 0.17501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