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侬闯进了大上海,就像刘姥姥跌入大观园,举目睹异,张耳闻奇。一出上海北站,在旁边的接待总站登记后,四人和同车下来的陌生战友们一起,被接上备在一旁的军用卡车,驶出北站广场,行进在大上海整洁美丽的街道上。洪清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打起了拍子,指挥起卡车大合唱。 “我是一个兵,一二,唱。” “……” “大海航行,一二,唱。” “……” 一会儿工夫,车子停了,下得车来,眼前是一条繁华无比的街道,一看门牌号码“南京东路353号东海大楼”,大伙惊呼一片“哇,南京路上好八连。” “怎么这么幸运,就在南京路上住下啦。”大伙齐声高喊着。 同车一行人被安置在四楼接待站,他们四人男女各在斜对面的两个房间,中间隔着弯曲的长长走廊。大家都闹不清怎么回事,同一层的楼道内竟然有三个食堂,饭菜票却能通用。四人就餐后,完全没有了倦意,黎明提议,出游南京路,先向东逛外滩,再北拐游览白渡桥。 漫步黄浦江畔,举目外滩街景,奇形怪状的大石块高楼,一尘不染的沥青街面,凝听钟楼传奏出的东方红乐曲,心潮起伏,思绪激荡。除了黎明,大家都没有到过大城市,就是黎明也没有到过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个个都玩傻了,看呆了。 远眺江面,大轮小舟,艇舰游船,都在五星八一的飘舞下前行,四五百周波的汽笛声,新鲜着各人的鼓膜,愉悦着众人的视觉,陶冶着大家的心胸。对面的江南造船厂,时不时地传出大机械“咣——咣——”的巨响,时不时地冒出一团团的白色气雾,衬托着“抓革命促生产”的巨幅标语牌。 时近傍晚,四人一致认为,回接待站不如继续逛马路。重新步入南京路,黎明请客共进了晚餐。一行向西,来到米字型路口,乘上“丁丁当当”的有轨电车,仿佛穿越时空,返回到了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置身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意境中,思索着那时的革命与现今的异同。 他们从“中九百”逛到了“中一百”,楼下楼上地一溜达,四人分成两组,散了。 “走散了也好,我们自由了。”黎明说着就挽起了他的胳膊,摇着摆着推着他出了百货大楼,继续前行。 当他俩感觉累了,想着就回了头,可越走道路越宽,完全不像刚才走过的,相对狭小的繁华南京路,而是宽敞的人民广场。吃点夜宵,再前行一点,就看见了左边的大世界,黎明感觉有点害怕,紧紧地拽着他不放了,惹得路上的纠察干涉,“红卫兵,注意文明,不能在大马路上搂搂抱抱的。”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是外地来串连的,已经迷路了,害怕走散了更不得了。”洪清小心地解释着,并摸出一枚直径十五毫米的小像章,向他询路,才知道自己离开东海大楼已是遥遥十多里路啦,必须转三四道车才能回去,否则只能步行。 “我们索性参加到‘大世界的破四旧活动中’,你也可以顺便找地方休息一下,等天亮了再定,如何?”他征询她的意见。 “反正我是实在走不动了,你看着办吧。” 进得大世界,迎接他们的是十二面令人捧腹的硕大的哈哈镜,旁边站着守护战士和纠察。一楼半露天的剧场台上,正在批斗文艺界的“牛鬼蛇神”,台下中心地带的椅座已被拆除,熊熊大火烧毁着大世界中的“封资修糟粕”。京昆越沪淮,各个专场都已封门,曲艺场中在表演着新近创作的红色节目,几个放映厅也在轮流播映红色的《新闻简报》或经批映的革命故事片。其他场所大多关闭,各处楼道墙壁都粘糊着大大小小的“批判杰作”。 在一个僻静处,找到了一张有靠背的长条凳,他安置她躺下,为她按揉脚踝。 按揉了一阵后,她坐起靠着他说:“清,你能认识路吗?我们还是慢慢地走回去吧,万一被误为‘偷情者’逮住,那就惨啦。” 回到一楼地面,他们再用一枚小像章换得一张地图,仔细研究确定步行路线。 他们背一阵,扶一阵,清晨五点,回到了东海大楼,疲惫地钻进了各自的,干稻草铺就的,柔软的梦乡。 也许这是他俩一生中最安恬的一个白日觉,差不多同时醒来,午后的秋日将它金色的光芒洒进了东海大楼的各个楼层,俩人都觉得从未见过如此耀眼的日光。洗刷了软绵绵的身子,进食堂用了既晚又早的中晚餐。餐厅里张贴着通知,晚上会议室里接待站站长致欢迎词,自愿参加。俩人一商量实在太累了,还是在站内等着晚上的欢迎会更好。 出去一天多的马林、夏雯还没见回来,他俩都为他们担着心。 热情好客的站长原先是明光中学副校长,临时被抽调来组建接待站。在会上他除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外,还介绍了一些新旧上海的故事。东海大楼在解放前是由英国人开设的上海最大的妓院,位于一楼升降机门旁的玻璃橱窗内,早先就是展示名妓照片及介绍之处。在五十年代中期,政府取缔娼妓后才被改为了十几家单位的办公楼,所以就出现了同楼多个食堂的不怪之事。 会后好久,马夏回来了,俩人一脸沮丧,再三询问,才道出原委。他们也是迷路了,普通话又不太好,问路别人听不懂,买了地图也找不到“家”,在马路上二十多小时。就刚才还在南京东路来回地瞎逛了八九趟,就是找不到“家门”,夏雯都已经哭了好多次了。 明清二人一边看着他俩吃晚饭,一边安慰着他们。 “上海到北京的车票已经登记到一个月后了,我已经申请了三天后到南京的票子,明天我们安排一起去几个大学院校串联,不能白来上海一趟。”洪清耐心地和他仨说着。 大家一致同意了,说好了再也别走散了。 花了两天时间,他们乘坐起步价三分、中程五分、远程七分、一角的有轨、无轨电车,或起步四分、中程七分、远程一角、一角五分的公共汽车,一起走了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和华东政法学院等六所高校。所谓的串联只不过就是走走看看,抄抄大字报而已。 9月9日上午,四人到达了虎踞龙盘的石头城。 东方红广场旁边的一家接待站,是四人两天的住所。进京的车票更加紧张,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在夏雯的表堂兄,南京医大附二医院的蒋增医师的陪导下,一行快速地游览了雨花台烈士陵园,下关大桥建设工地和人民公园。至于到各高校串联么,就免了,不就是那么回事吗。 9月10日夜晚,出游广场,正赶上播放批斗彭老总的电视录像,看着彭帅坐着“喷气式”挂着二十公分长的脓鼻涕时,他们心里真的都不是滋味。对电有着浓厚兴趣的洪清,更加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国外有的技术与产品,中国没有。为什么不把人力财力投放在钻研技术、开发产品上,却花在了这种批人整人的运动中。想想只有一个答案,伟大的他老人家一定有他的道理,再说老革命的安伯伯不也是这么说的吗。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黑夜里想你照路程……”黎明一边哼唱着,一边拉着洪清和夏雯的手说:“我们不能猴年马月的在这里瞎等,得想个办法。要不然我们步行,只要向北,就一定能够走到北京,见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清,你主意多,就由你来决定吧。你们两位怎么着?” “好,就洪清说了算,我们同意。” 长江天堑分铁龙,大桥正建待通途。钢铁巨龙在南京分断两条,向北的京浦线和南行的宁沪线。二十二孔的南京长江大桥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南起第四个桥墩已经基本完工,亭亭玉立在湍急的江心,西面悬挂红色巨幅标语“史无前例的‘文革’万岁”,东面是“抓革命促生产,确保革命生产双丰收”。 站在南京浦口码头,看着一次三节车厢的铁路轮渡,旅客们下得车来,穿着救生衣,站在渡轮甲板上,渡过长江的情景,大家都能体会到大桥建设的重要性。 特快旅客列车是不允许串联者搭乘的,普快、慢客和各种专列才是串联者的交通工具。这时已经无需办理签票检票等麻烦,直接见车就上。浦口站内停放着四五列车厢,都已满满地塞进想往北京的人们,只要挂上机车,就能飞驰北上。可就是不知道什么时侯会有机车进站,更不知道会是那一列幸运车能被拉往北京。 所有的列车都挤满了,站台上躺满了七歪八倒的人们,铁轨上的坐卧者也不少,都下定了决心,不见机车不挪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