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6-7-3 06:24 编辑
民以食为天。广袤的八百里秦川,自古便有“碗盆分不开,三餐如戏台”的饮食习惯。吃饭时人们端着宛若脸盆的饭碗,聚在村中大树下或某个场地,圪蹴一起,边吃边聊。俗称:“老碗会”。纯属一幅地地道道、活灵活现的乡村民俗画卷。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记得我不由自主加入“老碗会”,还是在知青大灶停办,小队知青各立门户,单独开小灶的时候。一天三晌,体力劳作,再苦再累,火要生,饭要吃,用知青的话说,“吃饱肚子不想家”。我们三个男知青合伙开灶,分工明确,一人和面,一人炒菜,我主要是拉风箱、烧地灶,虽是粗茶淡饭,缺油少菜,大家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要说对“老碗会”的熟悉,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初,每当到村中唯一的供销合作社打酱油、买食盐,路途总能见到男女老少蹲在一起,捧着老碗,有端然面的,吃苞谷糝的,也有夹一口别人的酸黄菜,干咥馍的,相互说笑,胡说浪谝。我对这种露天吃饭方式,看不惯,总觉起风扬尘,不大卫生。有时,我们知青唠起此事,也都认同这一观点。“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凡人毕竟有各自的生活习惯。这人啊挺怪!知青上山下乡本应改造环境,结果呢让环境把人改造了。在农村待久咧,许多看不惯、理还乱的现象,见多不怪,习以为常。后来,吃罢饭,我也不由自主往“老碗会”里钻,人多热闹么! “老碗会”是自然形成,不请自到。关中人爱用大老碗,一是常年干苦力活,油水少,饭量大,若用小碗几下就扒光了;二是一日三餐,男劳力都习惯把饭碗端到屋外路边露天的“老碗会”上,蹲在那里,和邻里乡亲一起吃,一顿一老碗,不用盛二回。有人摆凳不坐,蹲在长条凳上或碌碡上,登高望远,垂头猛咥。夏天一般多在宽敞、通风、树阴浓密的凉爽处;深秋和冬天,则在避风、向阳的暖和处;除了下雨和北风呼啸外,几乎每天早饭、午饭时分,许多不约而同的“老碗会”,或一字排开,或围成圈。有的一手捧着黑底白釉大老碗,一手攥着一个馍,“唏溜溜”喝口苞谷糝,再大口嚼着馍,一阵清风掠过,偶有碗中肉香飘溢,自豪地将捞面挑得高高的,发出“哧溜溜”的声响;有的从碗底翻出一个荷包蛋,带着炫耀的口吻:“把他家的,老婆给咱碗里放了一个蛋!”惹得大家“砸话”蛮撂,欢声笑语。 我发现:人们自行选择一个位置或蹲,或脱下一只布鞋朝屁股下一垫,边吃边聊。谝的内容无边无际:上自日月星斗,下至小猫小狗;预报阴晴雨雪,评论喋喋不休……手中端着老碗,嘴里信口胡谝,不计工分,不纳粮款,不究出处,不查字典。所说的皆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新闻,或本村外村发生的新鲜事,不乏获取各种有益知识。其实,“老碗会”虽是乡下人一个自发的饭局聚会,但充满了团结友爱、亲如一家的大家庭氛围。谁家自留地干旱,该浇水施肥咧;谁家打围墙缺人手,当下就指定帮手啦……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不知咋的?我久居都市,日子富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亲情却少多了,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和防盗网,像“牢笼”似的,把人当贼防,断了交情,少了串门,乃至邻家亦“庐山难识真面目”、“老死不相往来”。 每每念及此,我真真切切怀念那盛满浓浓乡音乡情的“老碗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