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6-8-25 08:34 编辑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夙愿。 正值豆蔻年华的我们,既兴奋又纠结,兴奋的是终于有求学的机会了;纠结的是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从未经历,不敢应考;加之,咋复习?考些啥?简直“老虎吃天——无法下爪”。那时,我就像丢了魂似的,一天到晚,萎靡不振,心事重重,到知青大灶吃饭,大家彼此谈论高考,不少知青嘴不言明,心中较劲。那会儿人年轻,对高考知之甚少,就说按课本复习吧,我的神啊!高中毕业后,课本早已撂到“太平洋”,欲想找全,真要下一番工夫。放弃吧!于心不忍,思前想后,机不可失。当年我们应试的一些青年人,相互提携,彼此鼓励。第一年高考,仅三队一位知青金榜题名,其余均名落孙山。 “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生第一次大考,对我打击挺大,总感脸面无光,怪丢人的,特别当有人提及此事,表面轻松自如,内心却像针扎一样难受,好长时间才走出这一阴影。之后,一天三晌出工,我发现返乡青年吉余出工断断续续,一问,原来他到离家几里外的公社中学上高考补习班,显然,来年还要考,补习班放假了,他才偶尔回队跟大伙一块出工。那时留给我印象颇深的是他每周“背馍”,因住校补习,几乎每周要从家里往学校带一周的干粮,保障生活所需。一次,正好碰上,我见他背包鼓鼓囊囊明知故问,他撑开口袋,让我瞧,我一看多是杂细粮混搭的馍,只有几小块烙饼,还有一大瓶腌制的酸黄菜,寒碜的不能再寒碜。不过,望着他执着追寻梦想的步伐和那瘦小的背影,真的,令我肃然起敬! 第二年他又参加了全国第二次高考,结果还是名落孙山。这回在一些社员中成了议论的话题:“咱乡下人么,非要装得跟城里人一样。”“看咋样,娃得是把裤(方言念fei)扑扯咧。”丝毫看不出他心灰意冷,迷茫退却,总是一笑而过。我询问他有何打算,他向我坦言,最后一搏,若考不上,就此罢手,收心回营。 第三年我很少看到他出工,他到30里外的咸阳城去参加了高考补习班。依然每周从家里往城里背馍,据说,他借居一亲戚家,为少打扰亲戚,一天到晚多半待在教室,一心一意埋头补习,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的高考,他一箭中的,被省城西北政法学院录取。 这一喜讯迅速在队上传开,不少社员啧啧赞叹:“人家娃真有出息。”“就是的,连考三年,娃吃苦咧。”我一看还是那些平常爱说闲话的社员。在我的记忆里,吉余是当年村中唯一考取大学的社员。 寒门出才子,风景各不同。吉余省城四年本科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京城中央政法学院录为大学讲师,教学之余,先后撰写发表多篇有关法律专业的论文,硕果累累,业绩突出,后又选调国家机关工作至今。 说实话,他勤勉好学,自我奋斗的精神,一直蕴藏我的心底。每每向晚辈提及高考之路,我总以此鲜活生动的事例,启迪、激励更多莘莘学子,不遗余力,成就梦想。我也常常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当他考入大学坐在明亮的教室求学,我却在乡村耕云种月;他大学毕业进京当名校讲师,我被招工进城当工人……假若当年我能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痴心不改,年年补习,连考三年,该会是什么情形呢? 人生没有假若,惟有自强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