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 于 2018-11-5 07:49 编辑
拔 豆 子
下乡后的第一次劳动是拔豆子。城里的学生娃从未见过豆子长在地里是啥样子,更不知道咋样把豆子连杆从地里拔出来。看见一大片绿中发黄的豆子和细细的豆杆,开始还觉得挺兴奋的。 开始拔了,只见旁边的社员弯下腰轻松的拔着,一边嘴上说着我们没听过的笑话。人家是连根拔起,放在一堆,然后有人用车拉走。我抓住豆杆一拔,没拔起来却把豆荚捋开了,豆子就撒在地里,再使劲,连捋带拔几下,才拔出一棵。看看别的同学,和我的水平差不多。不一会儿手就火辣辣地疼了。但是必须忍着,第一次劳动,得好好表现。一边拔一边看其他社员的动作,渐渐地看出点窍门,是要抓紧豆杆的根部,用力摇几下,再用力一拔,就拔出来了。手也不在豆杆上捋了,不那么疼了。只是手象抹了辣椒似的烧乎乎的,到后来就木了,没感觉。 好不容易下工了,回到住处,洗手吃饭。手一进水象刀割似的疼,等把绿乎乎的灰尘洗去,一看,手上鼓起几个血泡,有的都破了,还有几条血棱子。该吃饭了,手疼的端不住碗,也蜷不住拿筷子。我看着两只手,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下来,哭了。另外两个女生也哭了,她们的手也出了血泡。随即我们三个女生索性放声大哭。几个男生也是静静地不敢吭声,也不吃饭。 哭声惊动了左邻右舍,男女老少十几个人端着碗围在我们屋门口,探头探脑想看个究竟。有人问出啥事咧?队长也来到我们的住处,问:咋么咧?我们就把手伸给他看。队长挨个看了我们的手,沉思了一下,说:你们明儿和婆娘伙到棉花地里拾棉花去对咧。 ……手上的那个疼,到今天似乎都能感觉到。
事 故
夏收时节到了,更加体会做农民的不容易。 每天,天还没完全亮,队长就敲钟喊社员出工下地割麦子。那时生产队种的麦子,全凭一人一把镰刀,一把一把的去割。社员中有几个割麦子的能手,会割跑鐮,几鐮下去就是一捆,割的又快又干净,麦茬还留的低。再看看我们割的,麦茬留的高不说,还割不干净,其实我们真的很想割的又快又干净的,就像那几个割麦能手一样。可不知道为什么手脚就不和大脑配合。后来队长一看不行,就让我们三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到碾麦场上去干活。 麦子从地里运到场上,先要打开麦捆摊开,叫摊场,这也是技术活。把麦子从场中心一圈一圈地摊开,麦穗一层接一层的,不能重叠,也不能相隔太远,还必须摊的均匀,才能把麦子完全碾下来。均匀与否全凭手上的感觉。我们就负责把麦捆从车上卸下来,送到摊场人的手边。麦捆摊好后,有人就牵着牛套上碌碡,一圈一圈地转着碾轧麦穗。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休息一下子,离家近的社员就回家去做饭,奶娃。碌碡碾一会儿,就要翻场了,就是把下面的麦子翻到上面來,以便碾轧的彻底。管场的人高声呐喊几声:翻场咧,翻场咧。回家的人就赶忙跑来翻场。刚开始,我们不会翻,一下子就把麦壳麦芒扬的头上脖子里都是,又扎又痒。翻过几次以后就知道了,把脚插在散的麦杆下面一推,成个小堆,用胳膊抱紧,在身前翻个个,而不是举过头顶去翻。 碾场的时候最怕下雨。夏季收麦时节,常常见风就是雨,一刮风云也上来了,管场的人就大喊,雨来了雨来了,收场收场。这时,不管谁有再大的事,都得往场上跑,快速的把麦子收成一堆,用东西毶(shan)上。 一天中午,我们刚回到住处,端上碗吃了几口,就听见急促的敲钟声,听到有人跑的嗵嗵的脚步声,有人喊着:收场了收场了,雨来了。我们连忙放下碗,戴上草帽就跟着大伙往场上跑。果然,黑云上来了,风也起了。大家都用各种工具把麦子往场中间推。一个姓尹的女同学推了一个尖叉,(就是有两个小轮子,上边有六,七根两米多长的尖头木板可以插向草堆向上一抬,就能把一堆麦草抄起来,运到别的地方的工具。)女同学一溜小跑,向一堆麦草插过去,谁知一个姓潘的男同学用刮板推麦子,也是一溜小跑,斜着恰巧跑到尖叉前面,一根木板的尖头一下子就插进潘同学的腿肚子里,立时就开了个大口子,献血直流。腿肚子肉多,伤口翻开一个象小孩嘴一样的口子。 推尖叉的女同学吓的扔下尖叉,不知道该怎么办。场上的人忙乱的用毛巾捂住潘同学的伤口,血立时就把毛巾染红了。管场的人让赶紧送大队医疗站去。医疗站的赤脚医生用绷带先把伤口包住,说赶紧送齐镇医院去,要缝针哩,口子太大了。把潘同学送到镇医院,处理好伤口,又把潘同学送回宝鸡养伤……。 万幸,潘同学腿上没有落下什么毛病。
截 车
国庆节到了。这可是离开家后的第一个节日。9月16号离开家到眉县插队,十几天时间像是过了几个月,队长允许我们回家过节,但条件是晌午去地里拉玉米杆,下午再走。玉米杆是分给社员当柴烧的,我们也有一份,我们请了七天假,如果这期间下雨,玉米杆倒在地里就沤了,必须拉回来。队长说:后晌还有一趟车哩,能赶上。没办法,我们只好晌午干完活,回到住处胡乱吃了点饭,就往齐镇走。 我们曲兴大队在齐镇南边,约有4,5里路。从队上回宝鸡,只有从齐镇坐车到县城,再坐长途汽车或过渭河去坐火车。急急忙忙赶到齐镇,倒是赶上车了,但人多的根本上不去。眼巴巴的看着唯一的一班车装了满满一车人哼哼着走了(那时的汽车类似现在的中巴车那么大)。齐镇每天上午一趟车下午一趟车去眉县城,下午的车走了,就不会再有车了。怎么办?我们七个人一商量,决定步行到县城坐长途汽车,反正今天一定要回家。 齐镇到县城8公里,也不知道当时有几点了,看太阳还高,估计能赶上下午6点半的长途车。于是我们各自背着印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黄书包,提着各自为家里买的东西,开路了。这是第一次回家,每个人都为家里买了东西,有的买了鸡蛋(一块钱20个),有的买的南寨的苹果(南寨距我们向南几里路,半山区了,盛产苹果,知青去交一毛钱,用木锨在苹果堆上铲一锨,至少有5,6个,5毛钱买30个左右)。有的在农民家买的玉米,一块钱就拿十几个玉米棒,虽然东西不值钱,但都有重量。背着提着,越走越重,速度也越来越慢。8公里路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 走到县长途汽车站,太阳都落山了,车站的院子里站着十几个知青,还以为车没走。一问,才知道6点半的车刚走,人太多,他们没买到票,也实在挤不上去了(也是,想想眉县得有多少知青在此时回家呢)。这十几个人是营头公社的,比我们还远,也是走到县城的。 正说着,又进来几个知青,是南寨大队的,各个都背着苹果。人一多,车站的人就出来了,说他们要下班了,让我们到外面去说话。我们要求车站加车,他们说,你看院子里就没有车,咋么加哩,拿啥加哩。我们面面相觑,怎么办?谁也不知道。一个年龄大的人小声给我们说,到公路上挡卡车去,军车别挡,拉煤车拉货车都能挡,说不好挡下一辆大卡车,就把你的都拉走咧。 于是我们二十几个人就都带着自己的东西,出了车站的院子,来到公路边。身后长途汽车站的大铁门赶紧的就锁上了。营头公社几个大点的男生说,我们把东西都放在一起,女生在这里看着,男生去挡车。 天已经黑了,公路上来往的车越来越少,来一辆车见有人招手,司机就往旁边一拐,不停,走了。后来那十几个男生并排一起站在公路中间,才拦下一辆大卡车。只见他们和司机说了好长时间,才有人向我们挥手。我们赶紧拿着东西往汽车跑去。有几个男生已经上去了,把我们一个一个拉上去。 二十几个人加上东西把车厢快塞满了,车开了,还好车厢上有蓬布,能挡风。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累了一天了,坐在车厢里,不一会我就头伏在膝盖上沉沉欲睡了。忽然,营头公社的几个男生唱起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农村的天地是广阔地,眉县的地方是最好地,国光苹果大鸭梨,火罐柿子红红地,汤峪的温泉也在这里……天哪,才下乡十几天时间,他们竟然会用眉户调编出了歌。不由得对他们有了几分小敬佩。几十年了这歌声经常萦绕在我脑海里,可惜歌词记不全了。 等回到家,家里人都已经关灯睡下了。
风 雨 渡
一旦记忆的阀门打开,好像有点止不住了。已尘封的往事也都一一浮现出来了。今天说一说一次过河的事。 从眉县火车站到我们生产队,先要渡过渭河,再到县城坐车向南走。渭河是季节河。在眉县那一段,春,秋,冬季是枯水季节,有车站附近的农民搭起的便桥,过一人一毛钱。夏季就把桥拆了,用船渡河了。船是木船,平面,上面能站十几个人吧,船的两头有凹下去的地方,是船老大站着撑船的。虽然河比较深,但河面不宽,十几分钟也就过去了。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是过一次五毛钱。 有一次我们(忘记和谁一起了)从家里回队上,那天从宝鸡出发时就下着雨,下车以后雨更大了,又有风。走到渡口,见聚了许多人,有知青也有农民。船老大却栓住船不开。见人嚷嚷的声大了,船老大说,今儿浪太急了,一阵风大了,出麻达了,咋办哩?大家都急于过河,七嘴八舌的央求开船,一边说就十几分钟的事么,能出啥麻达,你把你船开,有事也不寻你。看着人们焦急的神情,两个船老大商量了一下,说,今儿危险着哩,一人一块钱,交钱就上船。人们就指责船老大心黑,趁机多收钱,但也无奈,因为这是唯一过河的交通工具,(那时好像眉县段没有过河的桥)。人们挤挤挨挨的上了船,大部分人都打着伞,也有几个农民披着塑料布。 船开了,果然水大浪急,船离岸没多远,就打起转来。船老大吼道,蹲下,宏蹲下。大家都赶紧蹲下来。人说树大招风,殊不知过河时人站着也招风。船不是象往日那样横渡过去,而是斜着往下游漂,浪打过来,我们只觉得船有些颠簸。我面朝着船尾蹲着,看见后面的船老大脸上的表情变紧张了。 船老大用力的板着船,大吼着,把伞都合了。原来伞给风助了力,船被风吹的不往对岸走,一直往下游冲。大家赶紧把伞合起来,有人身上的塑料布被风吹的啪啦啪啦响,也赶紧解下来。任凭雨往头上身上浇。 ……谢天谢地,船终于到了对岸。却不能靠岸,跳板也够不着岸边,船尾的船老大跳下水到岸上用带勾子的杆子拉住船。船尾的船老大有三十多岁,也跳到水里喊着,谁背河哩,一块钱。背河就是把乘客背到河岸上,背一个人一块钱。大部分人都把裤腿一挽自己趟水过去了。我也下到河里,由于个子低,河水没过大腿,裤子挽的再高,裤子也全湿了。反正也被雨浇透了。也有几个女同学身体不方便,给了一块钱,让人背过去的。--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