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夕照老牛 于 2018-9-11 15:15 编辑
标 准 答 案
当今,科学发展越来越先进,做什么都讲究标准化。什么是标准?《辞海》的解释为:1、“衡量事物的准则”;2、“榜样”。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没有标准无疑是行不通的,消费者如果见不到某个商品的质量标准、计量标准、卫生检疫标准等参数,肯定会提出质疑,然后不予信任,导致此商品没有销路。如此说来,“标准”这东西确实具有绝对权威,像一柄尚方宝剑悬在厂家的头上。正因为有了这个以科学数据设立的标准,才让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了安全感,因此,物质生产离开了科学标准数据,就会带来不堪设想的社会混乱。 最近,读一文摘,讲到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中考“标准答案”,让笔者确实很纳闷。现摘录如下: 当被问及“雪融化了之后是什么”时,一个孩子回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这样的“标准答案”尚可情有可原,但另一个“标准答案”就注定只能当笑话听。“一个春天的夜晚,有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一个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同样被阅卷老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嗨!委实让人哭笑不得。 我想,这“标准答案”肯定是具有教育权威的“精英”设立的,一般教师肯定无此决定权。怪不得许多家长都要千方百计寻找,甚至不惜花大价钱购买此类“标准答案”,因为它决定孩子们的前途。有了“标准答案”,没有任何家长敢于挑战质疑,没有任何学生敢于越过雷池半步独立思考,招来高考落榜的风险。有了“标准答案”,教师可以省心省事,无需读许多书,无需讲更多的课,只需按“标准答案”讲解本子内容就行。有了“标准答案”,阅卷老师更加省事,只需对着“标准答案”划勾划叉,连主观思维题都有分段得分标准。谁若查卷质疑,有“标准答案”如同“尚方宝剑”在此,谁敢造次?!我不知道设立诸如此类的“标准答案”的“精英”们是否想过,“标准答案”的后果是在用无形的框框禁棝孩子们的头脑,扼杀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尚若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后代将没有思想家,没有诗人文学家,没有发明家 ,更没有科学家。难怪我们有人说,现在的学校就像一座翻砂车间,教师就是那个浇铸工,教出的学生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工件,说法虽有些偏颇,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标准答案”一设立,对考生而言就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客观效果,所以出题者都会注意,比如,1+1=?“标准答案”就只能是2,如果2=?答案就会是N个,这种逆向思维问题当然难以制定“标准答案”了。所以我觉得所谓“标准答案”的设立,实在是教育事业的大败笔,因为它不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全方位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而是要求学生按固定模式思索唯一答案,这样教出的学生今后能达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吗? 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我们有些领导不是从实际出发,坐在办公室里,灵机一动,也会制定死硬的“标准答案”,命令下级必须按照领导制定的答案做工作,限制下级和群众的独创力。这样的领导既可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又省事又省心,还可以考察干部是不是听话。想当年,王明等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从苏联威风凛凛的带回苏联革命的“标准答案”,决心“为中共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化而奋斗”,结果让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党组织、红军都被他们损失百分之九十,这个教训还不深刻吗?说到这里,时过六十多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也被“标准答案”困住了,那时,我在一个乡任党委书记。92年冬,我看完“人口生产报表”以后,决定从93年起,不再给各个村级小学投入校舍修建资金,把有限的乡财政资金重点投入乡中心小学,减轻农民负担。这个决定马上就被县里领导知道了,首先是教育部门的领导拿着红头文件找我谈话,说这是省里决定的,一定要在94年底达标,接着是有关领导又来找我谈话,大有讨伐离经叛道的架势。就在我实在有点招架不住的时候,老领导来了,问我为什么胆大包天做如此决定,我又一次说出了我的事实依据,92年全年因计划生育抓得及时,全乡出生了72个新生儿,这就意味着7年以后小学招生全乡不足两个教学班,我不可能负债投入大量资金财力修建的新校舍,用了不到十年就结束它的使命,如果还一味的继续全面投入,不仅乡财政支持不了,就连教师工资都无法保证。好在这位老领导通情达理,不再坚持要我继续按“标准答案”办事,避免了其它乡后来负债累累的恶果。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94年冬,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的“标准答案”,其中一项是“刑事案件破案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我们乡连续四年刑事案件大幅度下降,一直是省、市级“综治先进单位”,这年全年发案4起,到十二月中旬破案2起,破案率百分之五十,又是一个不能达标。当县委带队的副书记和我交换意见时,我说,你们一个月以前来,我们的破案率是百分之百,我们乡去年发案15起,前年23起,大前年34起,今年4起,你们为什么不考核发案下降率,而要单纯考核破案率,难道发案多,破案多才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绩,发案下降,老百姓有了安全感反倒不是成绩了?何况这四起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还是以八十年代的盗窃金额(400元)作为标准的。这位书记沉吟了一会,回答我考核标准是有点欠缺科学性,我把你的意见带回去研究一下再回答你。 做事很难设立“标准答案”,那么做人呢?我想也不可能。现在网络空间经常看到有人列出一些几条十几条如何如何做人的标准,我读过以后一般不予评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树上的叶子都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更何况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呢?我认为,做人只有底线,这就是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违背道德规范至多不算好人,而违背法律规范则不仅不是好人还可能是罪人。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才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