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河左岸 于 2018-4-2 16:46 编辑
我八年别样的知青生活(上篇)
黄河左岸
序 语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城市青年来说,是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对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我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乡村教师家庭,从小跟随父母辗转于乡间村里,没有见过城市,连县城都没去过,甚至连香蕉是何物都不知道。 1968年,我小学尚未毕业,便随父母“归队”。所谓“归队”,就是根据当时政策,公办学校下放到大队一级来办,教师薪酬由“工资制”改为“工分制”,返回原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名曰“教师归队”。“归队”后,由于我姊妹多而且年龄小,父母身体又不好,家庭缺少劳动力,作为老大的我不得不休学在家挣工分帮父母养家。平时,我除了到生产队里干农活外,还领着弟弟拾粪、割草、养羊、积肥等以换取更多的工分。我村是风沙地,常年闹春荒,有一年夏季竟颗粒无收,夏粮分配时,生产队只能“不动秤”,家里一粒粮食也未分到,父母只有到亲戚家借粮度日,生活异常艰难,常常吃不饱饭。 两年后,教师“归队”政策取消,我家恢复了商品粮供应,父母重新到外村教书,我也恢复了学业。 1972年,我高中毕业,当时大中专院校不招生,国家既不安排工作,也不允许自谋职业,由于家里是非农业户口,还不能像回乡知青那样参加本生产队劳动分粮,按当时政策规定,必须自找生产队插队落户,可我父母所在的生产队不愿意接受我这个非劳动力者,无奈之下,父亲只得放下“臭架子”,动用老关系,找到了他过去战争年代的老战友,弄到了一个到农牧场插队落户的指标。 插 队 1973年4月20日,我怀揣县知青办的介绍信、户口迁移证和粮食关系,背着行李,独自从母亲任教村出发,来到黄河岸边的农牧场第三农业生产队插队落户。 出发时,没有家人亲属的不舍告别,也没有校方敲锣打鼓的欢送和插队方的热情迎接。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声无息。 当我踏进农牧场时,眼前却豁然一亮,感觉到了一个新天地。虽然农牧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里面红砖瓦房鳞次栉比,麦田果园一望无际,拖拉机、康拜因、铁牛、马达,牛群、羊群、草地、沙滩,还有那朴实无华的老农工和认真负责的老队长,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集体农庄。 农牧场里的下乡知青,大部分来自城市,不少还是干部子女和知识分子子女。他们思想活跃,见多识广,多才多艺并侃侃而谈,使我大开眼界,长了不少见识,激发了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尤其他们中一些人那种优雅的书卷气和颇为讲究的生活方式,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尽管当时这些被认为是小资情调。然而他们有时在我面前所流露出来的优越感却又使我产生了几分自卑和敏感。 一天,我问他们:“听说城里都修了油漆路?” 其中一位听后哈哈大笑说:“那不叫油漆路,叫柏油路!” 我顿时感觉很尴尬,认为他在嘲笑我是“土包子”。后来,我查了资料,其实他们叫“柏油路”也不准确,应该叫“沥青路”。大概是城里的人习惯叫“柏油路”,而我们乡下人习惯叫“油漆路”的缘故吧!这样的解释给自己找回了一点面子和自信,也算用阿Q精神缓解了自己的郁闷情绪。 务 农 农牧场里有农业队、畜牧队和机务队,在这里干活的人被称为“农牧工人”,简称“农工”,虽说干的是农牧活,但实行的是工资制,平均每人干一天活都能领到1元左右的工资。知青也享受工资制,日工资分7角、7角5分、8角三等,我的工资是二等7角5分,一年后晋升为一等8角。我一般不缺勤,每月都能领到20元左右的工资,除交10元伙食费外,还节余10元。两年后,除去日常开销,我添置了一床被褥、一个蚊帐,还购置了一件奢侈品—“佳音牌”收音机。经常晚饭后,带着一身的疲倦,躺在集体宿舍的小蚊帐里,打开枕边的收音机,听着里边播出的革命样板戏,好不惬意。 农牧场人吃的粮食、蔬菜都是自产的,品种多,质量高。我们在集体食堂吃饭,每人每月交10元伙食费,每顿除菜限量外,主食随便吃,虽然很少吃肉,但家常便饭能吃饱,一年之后,我吃胖了,个子也长高了。男知青们还在工余时间饲养家兔,隔一段时间杀两三只打打牙祭,解解馋。有一次聚餐时,一位知青从床底下的小木箱里掏出一瓶红酒,分给大家喝。我没喝过酒,尝了尝,感到酸酸甜甜的,好像酸渣水,我一饮而尽,他们说我能喝,又给我倒了半碗,我又一饮而尽。不一会儿,我感觉头晕眼花,天旋地转,接着就是呕吐。我喝醉了,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喝酒,也是第一次醉酒。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各种农活像锄地、挖河、割麦、搭垛等都会干,又不怕脏和累。再加上我和农工们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也相通相融,所以农工们对我印象很好,老队长更是对我钟爱有加,往往给我派轻活、好活,比如跟马车呀,修剪果树呀,整理菜园呀,还有看地呀等。印象最深的是在秋天时看地,在地中间搭一个天棚,人在上面可以巡视四周方圆好几里,视野空旷辽阔,似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到了夜晚,星光闪烁,万物沉睡,我一个人躺在天棚上,望着皎洁的明月,听着“瞿瞿”的蟋蟀声,自由安静,悠然自得。但是半夜醒来,偶尔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和远处村庄传来的犬吠声,还有那“哗哗”的黄河水流声,会感到孤独、寂寞和恐惧,甚至还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无奈和阵阵酸楚。 一天,我驱赶几个偷庄稼孩子,和他们厮打了起来,我受了点轻伤,老队长给我放了几天假让我休息。 后来,老队长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被人刷墙,墙上的白纸黑字写他是林彪的“黑干将”、孔老二的“孝子贤孙”,在接着的“评《水浒》,批投降派”运动中,又有人说他是宋江,是投降派,被资产阶级“招安”了等。 学 教 农牧场经常召开忆苦思甜会,让老贫农给我们讲旧社会的苦大仇深,新社会的幸福美满,中间还加呼喊口号之类的,场面很激动人心。 知青管理干部还为我们办“扎根教育学习班”,除学习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和知青先进典型事迹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填报《知青情况统计表》,方法是管理员在台上大声提问,知青在台下大声回答。统计表中“年龄”和“家庭出身”两项内容经常让那些年龄大和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感到很难堪。一次,管理员问一个知青年龄时,这个知青回答“二十岁。”顿时引起哄堂大笑,因为大多数知青的年龄都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二十岁就算大龄了。后来这些知青发现要填表时就偷偷地溜走了。管理员完不成任务,就搞突然袭击。一天中午,知青们正在食堂排队领饭,管理员突然闯进来宣布填表。当问到一个女知青家庭出身时,这个女知青大声应道:“革干!”我一愣,自言自语地问:“革干是什么成份?”顿时,从我身边发出一个女高音:“就是地主羔子。”刹时,那个女知青面红耳赤。后来,我找人求证,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父辈都是地主或资本家出身,可又是在战争年代跟随共产党打天下的老革命、老干部,他们觉得填原来的出身受歧视,感到很委屈,就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总理办公室回信说这种情况“家庭出身”可以填成“革命干部”,简称“革干”。他们也明白这种填法只能是自我安慰,仍然摆脱不了被歧视的命运,反而更会招来嘲笑、讽刺和白眼。 农牧场经常晚上组织政治学习,学习前,往往让那些城市知青来段“二胡”或“笛子”独奏曲以及唱段样板戏给大家助兴,学习结束后,又经常让知青作表态发言,发言的内容大多是“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甘当贫下中农的小学生,坚持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改天换地,大有作为,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等之类的话。虽然发言时都豪情万丈,壮志满怀,颇有几分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其实大家心里明白,这只是说说而已,谁也没有把它当真,遇到回城机会时谁比谁溜的还快,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呆在这里面向黄土背朝天地修理地球。后来的事实也正如此,上边来个回城指标,大家便使出浑身解数,有打小报告搞陷害的,也有揭伤疤挖祖根的,甚至还有大打出手的,闹得不亦乐乎。那些豪言壮语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即便已有正式工作并担任一定职务的知青也争着要回城。回城人员的确定名义上由贫下中农推荐,实则是家庭背景的较量,谁家权势大,门路广,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就可以上好大学、干好工作、到大城市、到国营单位等。而那些工人、市民家庭出身的,尤其那些“黑五类”子女、“可教”子女也只能望洋兴叹扎根农村一辈子了。当时,就有一位叫李庆霖的知青家长写信给毛主席反映这种情况,毛主席回信说:“全国此类问题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当时在会上表态发言大多是虚假的,但我认为我是真诚的,因为我的基点低,欲望也不高,只要能吃饱饭,有房子住就行,农场人少地多,粮食丰盈,如果结婚生子,还可以单独安排房子,这正符合我的就业目标,人生这辈子不就是吃好住好结婚生子吗? 求 知 农牧场经常组织我们坐汽车到县城或其它地方开会、参观和听先进知青事迹报告。尤其是坐上绿色“解放牌”汽车去郑州,经过黄河桥时,站在奔驰的汽车上,扶着汽车前边的栏杆,披着被微风吹散的头发,眼望巍巍的邙山头,脚踏滔滔的黄河水,高楼耸立的繁华大都市迎面扑来,顿时使我眼界大开,欲望上升,当时真有一种高高在上感觉,觉得自己比那些回乡知青和到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的知青们幸运多了。 农牧场还应知青们的要求,成立了宣传队,我也报名参加。城里的知青教我唱歌、跳舞,还参加县里的演出比赛。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小话剧《战洪水》,真实再现了农牧场工人和下乡知青抗击黄河洪水泛滥、齐心协力保卫家园的场景,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那些城市知青还利用当时的“批林批孔”和“评《水浒》批投降派”运动,积极组织我们开展收集“孔子言论”和阅读《水浒》图书活动以及召开《红楼梦》读书座谈会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熏陶,我也会唱几段样板戏和哼几个小曲儿以及萌发了想读书的冲动,似乎唤醒了我潜在的音乐细胞和求知欲望。 我感觉到与城里的学生在社会知识方面存在差距,就利用空闲时间疯狂贪婪地读名著、背诗词、练书法、写文章,发誓决不辜负“知识青年”这个神圣的名字。慢慢的这些东拼西凑的知识,使我和他们有了些共同语言,也能写通讯之类的小文章,还能参与编排墙报和知青作品专栏。记得当时知青墙报上刊登过我的一个长短句,现在断断续续还能回忆起其中有这么几句: 农村广阔天地是灯塔, 引领我们下乡扎根不想回家; 田野上奔啸着拖拉机、康拜因、铁牛、马达, 知青们扛锄下地红旗招展、意气风发; 抡起钁头战天斗地不知疲乏, 为革命种田造就我一副铜身铁甲; 忽然有一天, 我挺立在妈妈面前大声叫喊: 妈妈,看个饱吧! 还像不像您过去的那个“小娇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