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11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31

主题

53

帖子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3:2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凉梦 于 2014-9-9 23:26 编辑


      1973年11月,我高中毕业后,到农场插队。到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有幸搭上这重开的班车, 才于1978年1月受屈到了师范学校就读, 插队当知青差不多5年。这4年多的知青岁月,冲洗了我的中学生稚气,锻炼了我的筋骨,也成熟了我的思想,可说是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奠基。知青岁月,铭刻在我人生的轨迹上,令我永远难忘。

      我们初到生产队时是32人,刚好是男女各半。有个家长戏称为“16对金童玉女”。
      生产队将我们编为两个“知青班”,在我们中挑选正、副班长,每个班派一男一女两个工人到知青班当带班工人,具体指导生产技术,也理所当然是我们接受再教育的“政治指导员”了。

      我们所在的生产队是50年代初建场时的老场部。有4栋是当年苏联专家设计、居住的屋子。生产队安排我们全部知青住在靠近公路旁的一栋。每间房子住4人或5人。每个房间配备1套桌椅,3张架床。每张架床睡两个人,空出来的架床放各人的行李。由于是上下架床,房子并不显得窄,我后来还从家里带来了1套单人桌椅。这栋房子还有个特点,每间房子都有一个深两米多的阁楼,但阁楼是没有楼梯上去的,要上阁楼,必须要先上到架床的上层,再从那爬上去。这就为后来剩下的男知青收藏他们“拾来的物品”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农场的各个生产队都是实行饭堂制的。有家庭的工人也要到饭堂统一开饭,但他们也有另搭的小厨房,可以自己另外加点菜。我们知青一开始没有厨房,我们加菜时就用3快砖头搭在房门前的走廊当灶头,后来生产队只好在房屋前的空地给我们知青们搭了个简易的、大约有4平方的小厨房。在饭堂开饭,一开始让我们感到新奇。我们在家时,早餐吃的是粥,或面条,或汤粉,而生产队的饭堂一日三餐都是干饭,我们对于早餐吃干饭非常不习惯,一开始吃不下,干脆不吃。但半天劳动下来,才知道为什么早餐要吃干饭了。因为劳动强度大,如果只吃粥,不到一个小时,肚子就饿得刮刮叫了。还有,分饭的时候,不是用固定的容器来分的,而是拿杠称来称的。看着饭堂的师傅那一丝不苟的称饭,我们感到既新鲜又好笑。饭堂里的菜是永远也没有荤的,一年四季吃的都是青菜,而青菜也是自己种的。常吃的青菜有南瓜、萝卜、虎猛菜(苦涩菜)、“鸡屎菜”。“鸡屎菜”其实是用萝卜苗腌制的酸菜,但由于腌得多,味道不好,颜色又象鸡屎,所以我们知青把它叫“鸡屎菜”,后来工人们也跟着我们叫开了。

      农场自己养猪,每个月供应每人1.5斤猪肉,分两次供应。到供应猪肉的日子时,每班的记工员会问各人要多少,有的人一次就要完全月的指标,特别是男知青;而女知青们一般都是分两次。每到这个日子,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会喝酒的,也一定会一醉方休。每月1.5斤猪肉对正长身体的我们来说,确实是太少太少了,我们只好在星期天到附近的集市上买猪肉,但那是要出高价的了。除了买猪肉,我们买得更多的是鸡蛋。那时,附近农村的集市,逢到圩日,是非常热闹的,农民们挑着自产的蛋、禽等特产到集市上卖,价钱比平常便宜得多,如鸡蛋每个只要5分钱。因此,我们常借这个机会大采购,买鸡蛋常是50、100个地买,如遇上要返家探父母,更是200、300个地买。

      我们知青们刚到生产队时,都是三五成群结伙开小灶的。那时,每个月各人的家里都会寄来如鱼干之类的物品,这些都实行“共产”了,谁也没有私藏,也没有计较谁多谁少,日子过得挺舒心、融洽。但随着提拔、评优、调动、转干、推荐读大学等因素的增多,知青队伍慢慢分化,从大集体到小集体,又从小集体到个人,也有的干脆到老工人家里搭食了。

      如果当初我们32个知青中,没有因为调动、升学、提拔而勾心斗角,我相信,我们那个知青集体会维持得更久,各人的心灵也会更纯。然而,社会本身根本就不是静水一潭,它必然会刮风下雨,荡起阵阵波澜。

      不论谁是怀着什么动机去插队的,刚到农场的时候,可以说,大家都是热血沸腾,有饱满的政治热情,有浪漫的理想,也有冲天的干劲。在第一年刚到农场时,已是每年的柑橘收获季节。农场是一个小丘陵的地带,果树都栽种在小山丘的层层梯田上,采摘果子后,要用筐挑到指定的收集点上。近的,挑到山顶上则可,远的,可能要翻越一两个小山丘,那种累是可以想象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刚从校门出来的中学生,从没挑过担,更不用说挑一百几十斤的担子翻山越岭了。然而,大家都没有叫苦叫累,而是比谁挑得重、挑得多,比谁超额完成任务。那时,挑得最重的是宋,他的最高记录是一担果210斤。我也创了自己的记录:180斤。然而,重复的、简单乏味的劳动会让人渐渐产生厌烦和逃避。在现实中,农场的发展也需要一批知青走上新的岗位,客观上也必然给知青队伍带来不可避免的分化。

      插队一年后,场部开始从各生产队抽知青到场部直属部门,如机耕队、加工厂、学校、宣传队,有的还到了场机关。这一下子,我们32人走了6个。3人去了机耕队,分别开汽车和拖拉机,2人去了学校,1人去了宣传队。这在知青中引起了第一次动荡。特别是抽出去的人大都是家庭有背景的,是干部子弟。留在队里的知青,特别是一般工人家庭的,感到受了欺骗,成了陪衬品。于是,知青们政治热情降低了,劳动干劲减弱了,说怪话发牢骚的多起来了,借故请病假、事假的也不少。特别是第二年,推荐上大学时,我们队的知青头头的虚伪表现,更令大家灰心丧气,从而拉开了溃逃农场的帷幕。

      我们队的知青头头是我们市的一名领导的女儿,当年把她树为带头到外地插队的典型。到了生产队,她担任团支部书记,第一个入了党,还担任了党支部副书记、场党委委员。她在大会小会上都表示扎根农场一辈子。我们插队两年了,已经符合推荐上大学的条件。当时上大学,先是自己报名,然后由生产队推荐,再由场部批准。因为上大学的名额是分配到场部的,所以,生产队推荐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在生产队动员大会上,她表态坚决留下,也动员大家扎根农场。于是,我们队只有两名男知青报了名。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她却在背后通过她父亲当年的一个部下(农场的党委副书记)已经内定她去上大学。当通知一下,她一下子就在生产队销声匿迹了。这在我们知青中,无疑更是一次大地震,溃逃已是不可避免了。

      这个时候,谁也不再相信扎根农场的远大理想了,而是千方百计离开农场。我们生产队有一个老红军的儿子,他父亲当年已是厅级干部,把他调回去了。为了也能调回去,我们队里的一个女知青在他未调回去前,与他发生了关系,怀孕了几个月,直到孩子差不多一岁了,才举行婚礼。更惨的是,我的一个女同学为了调回去,嫁给一个比她大差不多20岁、超过20年军龄的连级军官,作为随军家属调回去,后来造成家庭悲观,凄凉地飘洋过海去了。剩下那些实在没办法可想的知青,不要工资、口粮,离开农场,回到父母的家。到了1978年,原来热热闹闹的知青宿舍只剩下无计可施的3个男知青,一直等到1982年知青大返城时才全部回到了城里。

      知青的悲剧也是随着历史的悲剧上演的。知青岁月虽然已经过去了30年,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与我一起插队的伙伴们也没有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主题

6611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341
沙发
发表于 2014-9-10 08:08:26 | 只看该作者

知青岁月的往事,一件一件,娓娓道来,因为艰辛,所以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4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77
板凳
发表于 2014-9-10 08:27:05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的地方知青都有此经历,这是一段难忘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地板
发表于 2014-9-10 09:05:52 | 只看该作者
下乡经历记得清,
知青往事都铭心,
曾经热血沸腾处,
各种遭遇凉透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2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5#
发表于 2015-1-29 16:09:55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岁月,经历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2-15 09:57 , Processed in 0.17201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