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图片】回忆童年时期的朝外大街(一)

[复制链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2:08 | 只看该作者
(R)这个位置每天晚上有一位推车的商贩在这里卖小吃,都卖什么记不清了,但有一种果酱太好吃了,给我留下永远不忘的印象。我的父亲也很喜欢吃,亲自动手自己做过,买点柿饼、杏干和白莲藕,先把柿饼和杏干用清水洗净,去掉柿饼的底瓣用凉白开水侵泡,杏干用较热的白开水侵泡,冷却后在低温密封情况下保存四五天后将上面的清水倒掉,两种材料合在一起用筷子搅拌成糊状,再将白莲藕切成薄片拌在里边即成。
 (T)位置是理发馆,以前光头人比较多,所以叫剃头棚或叫剃头房,固定的剃头房有两家,一家在吃水井后面,另一家在南营房七甲胡同内。
 (X)是神路街小学在我家北侧很近,民国时期开办的国立小学,我刚刚七岁那年,通过该校的翁老师介绍,使我进入了学生时代,升到三年级时北京解放,所有的学生重新分配,不知为何把我分配到离家比较远的东郊一中心小学(元老胡同下三条内东岳庙的后院),一直是迷糊不解。每天上下学都要绕道元老胡同,偶尔从东岳庙里穿过,那要看东岳庙东院小门是否开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3:2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神路街原来的样子一点也没有了

33.jpg (52.62 KB, 下载次数: 0)

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4:41 | 只看该作者
坛口
  朝外大街路南有景升街、景升西街和景升东街三条胡同并排紧挨着,这在北京是少见的,这三条胡同是由日坛的两道外墙隔开,墙内叫景升街,北口有一座四柱三门七楼彩色木质牌楼,下有栅栏门,平日有官兵把守,胡同内没有住房,只有两道高墙一直通到日坛,是皇家禁地,每年的春分时节皇帝到日坛祭日,从这条道步入日坛,一般百姓绝对不能进入此街。东墙外的百姓要到西墙外去,必须绕道走朝外大街,西墙外的百姓要到东墙外去,也得绕道走朝外大街,这样在墙外形成了两条胡同,东路叫景升东街,西路叫景升西街。到民国时期,没有皇上了不再祭日,景升东街被解放两道高墙逐渐被拆除,盖起了铺面房形成了商业街,街口的牌楼由于年久失修自然损坏最后被拆除,只留下了坛口的地名。坛口这里有知名的小吃店,对面有一家饭店的打卤面也很有名。

34.jpg (49.57 KB, 下载次数: 2)

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5:44 | 只看该作者

35.jpg (38.13 KB, 下载次数: 0)

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6:44 | 只看该作者
甘博1917——1919年拍摄到的景升街日坛外残墙

36.jpg (56.47 KB, 下载次数: 0)

3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8:21 | 只看该作者

37.jpg (78.02 KB, 下载次数: 1)

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8:53 | 只看该作者

38.jpg (52.31 KB, 下载次数: 0)

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9:2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张1900年左右由外国人绘制的北京地图朝阳门外部分

39.jpg (55.32 KB, 下载次数: 2)

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忆童年时期的朝外大街(四)
                            朝外市场
  景升东街里面有很大一片空地,这就给小商贩有就业的条件,慢慢形成市场,有卖菜的、卖瓜果梨桃的、卖布头的、卖日用百货的、买旧衣服的、卖各种小吃的,大到生活用具小到针头线脑这里都能买到。还有民间艺人也云集于此,有说相声的、打把势卖艺的、卖狗皮膏药的、拉洋片的、耍猴的、变魔术的等等。有位很有名的单口相声艺人叫什么名记不清了,一边唱一边用白粉在地上写字,那字写的干净利索端正美观,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写不了。另外这里有不少茶馆、酒馆,招引来不少说书的艺人,北京最有名的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也来过这里演唱。这里也招引来艺术团体在这里落户,有马戏团、幻术团、评剧团、电影院。评剧团开始时是打的大席棚,里面唱坐在外面听不用买票,叫蹭戏,唱的戏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铡美案、鹊桥会等,后来拆去了席棚盖起了砖瓦结构的影剧院,起名叫群众影剧院。看电影最初是用双层蓝布做一个一米多宽三米多长的棚子,里面一头挂银幕另一头有一个圆孔,圆孔外面有一台手摇放映机,放映机后面有一个聚光反光镜,太阳光通过反光镜照到影片上,一直射到银幕上,棚子的两侧有长方形小孔,看电影时坐在板凳上从小孔向里看,我第一次看电影就在这里看的,看的是卓别林演的无声电影。后来在荣盛夹道北口有一处较大的门市房改成电影院,起初叫新生电影院,后来嫌名字不好听,改为“紫光电影院”。这里还有儿童喜欢看的小人书摊和喜欢玩的克朗棋社。这个市场是自然形成没有什么名字,因在朝阳门外就叫朝外市场,它的规模不亚于天桥市场,故朝外市场有“二天桥”之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77
5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12:09 | 只看该作者
又名拉洋片、西洋景,用一木制箱,分上下两层,每层高约零点八米、长约一米。下层的厚度为上层厚度的1.2倍,正前面有四个或六个圆形孔,孔中嵌放大镜。箱内装有八张以“西湖十景”或历史、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演员用绳索上下拉动替换,从镜头往里看图片以立体感。木箱旁装有用绳牵动的锣、鼓、钹三件打击乐器,演员每唱完一段唱词后,唱词内容就是图片中的故事,并以打击乐器伴奏,每唱完一段换一张图片。

40.jpg (48.56 KB, 下载次数: 0)

4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11:16 , Processed in 0.200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