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春夏之交,也许是上级要求发挥知青作用,也许是农村发展,需要知青人才,知青人才渐渐显露头角—— 那天张主任询问我,大队要拉电线杆,安装电话、广播。你能否承担? 我推荐了本组知青汪裕昌。他的身体较单薄,干重活吃劲。但他读高中时就对无线电感兴趣。还曾组装过一台矿石收音机。 由此,他天天去大队出工。常见他一肩电线、一肩工具包,忙碌在口河各队的田野上。 一个多月后,我们欣喜地听到队里裕昌新装的喇叭里传来“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龙逩公社广播站正式开通。泰州女知青林顺杏调去公社,当上广播员兼电话总机接线员。 裕昌又专门在知青屋内增装了小喇叭。每天清晨,喇叭一响就知道该起床烧早饭了。中央新闻、高邮新闻、龙逩新闻不时听到,大队有什么通知也不需通讯员老吴挨队通知,广播一喊就知道了。 我又写了一篇通讯稿《乡村通上小喇叭》:“银线连接北京城,口河直通党中央……”,“口河大队通讯组”第二次上了《红扬州报》。 广播接通后,裕昌成了兼职广播维修员。平时回队里干农活。一待大队线路或转播器、话筒、电话,有故障,他就得背起工具包和电话线出征。1977年恢医生复高考时他顺利考上南京工学院无疑得益于此。 继文艺宣传员、广播维修员之后,第三类人才,数到卫生员(赤脚医生)。程景才70年春,高邮县选取龙逩公社作为培训普及赤脚医生的试点,各大队选派人员去公社卫生院培训40天。口河大队选派红丰女知青张昆平培训回来,当上大队“赤脚医生”,平时干农活,有伤痛病人,她就背着药箱出诊。后来大队设立医务室,她就常驻医务室了。华东、和平、焦山等大队赤脚医生也分别由阮治平、周已笑、黄梅等女知青担任。黄家大队赤脚医生是稀有的男知青程景才。 后来,张昆平被公社卫生院借用。还被提拔为公社妇女主任。招工回泰州后担任厂医。工厂破产后,她开了一家小诊所。至今《张昆平中医诊所》仍在泰州城西地区颇有名气。 红丰队女知青张芷华的民办代课教师,也许属第四类知青人才。刘家小学的刘老师生小孩,张主任叫她去代课。学校仅 10几个学生,却分一、二、三年级,要搞什么“复式教学”;先教三年级,布置作业;再教二年级,布置作业;再教一年级,布置作业。还得语文、算术轮着教。一开始她很不适应,但凭着省泰中深厚的知识基础很快进入教师角色。刘老师生完小孩回学校教书时,学生们反而强烈要求张老师教他们。刘老师毕竟是注册的民办教师。女知青张芷华只得依依不舍告别学生,回队插秧。 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夏末插双季稻时,她作为唯一坚守插秧的女知青,被推选为出席高邮县和扬州地区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先进个人。会后,公社安排她填上公社农具厂会计的缺额。后来公社创办轮窑厂,省泰中知青曹宇、张国农分别当上厂政工科长和车间主任。这大概算第五类知青人才了。 后来上面大力开展扫盲运动。要求提高少儿入学率扩大农村办初中,青年农民读扫盲班。教师需求猛涨,口河知青又有储国虎、季和平、吴爱兰等当上民办教师。 因省泰中66届高中毕业生云集,龙逩中学率先办起高中。公社曾调我当高中教师,因当时公社文艺汇演在即,口河大队王支书一心夺第一,不放我去。(详见后节《宣传队(三)——口河的骄傲》)我只得眼睁睁失去当高中教师的机会。省泰中学友邱谨根、栾嘉珠、丁仰彰、张毅辉当上龙逩高中教师。龙逩“五七”中学教师中,程亚和、王怀祖、。吴春年、丁力前、许荣年等泰州知青撑起了大半壁江山。八桥中学的刘绍宏、汉留中学的鲁巧玲、临泽中学的刘永兴都是我的同班同学。一时间,省泰中高中知青成为高邮农村中学教师的主力军。还不泛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邱谨根先任龙逩高中校长,后调任县城的红旗中学校长、高邮中学副校长。 历史仿佛有心补偿我的教师情结。我给中专、大专学生教书已是近30年后—— 1997-1998年我所在企业泰州化肥厂破产倒闭。大厦倾倒,岂有完卵?我这个高级工程师,也得含泪下岗失业。为了生计。我去泰州牧医学校、卫生学校、技工学校当了两年代课教师。2008年从另一企业法定年龄退休,我又应已升格为省示范重点大专院校的江苏畜牧兽医学院聘请,走上讲台,当了5年外聘副教授。这是后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