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7-5-2 17:34 编辑
1976年4月27日,我随一年一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队伍,背起行囊插队落户到周陵公社南贺大队第四生产队。一晃,过去整整41年了。2017年4月30日,我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村落,用手中的相机真实记录、聚焦定格南贺村的新风貌、新变化、新农村—— 周陵镇历史文化积淀丰富,“文王演八卦,武王平天下”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周文化“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者”的风尚,在周陵甚为盛行。辖区内文物旅游资源丰富,周、秦、汉、唐等8个朝代文物遗迹遍布全镇,有古墓葬、古遗址120余处,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和“东方金字塔群”的美称。镇域面积52平方公里,有耕地5.8万亩,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2.95万,辖29个行政村,百余个村民小组。驻镇中、省、市企事业单位30多家,非公企业129家,是渭城区最大的一个镇,也是咸阳北郊有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图为现在的周陵镇办公所在地。还是原址,还是老地方。 走进镇办院落,青松挺拔,环境整洁,左右两边依旧是办公用房;图中前方过去是公社的大会议室(早已重建),当年公社就是在这里为插队知青开的欢迎会。会后,将我们几百名知青化整为零,分配各大队,再由大队分配各小队。 随走随拍。在徒步回村的路途,巨大的飞机轰鸣声,不绝于耳,几乎从头顶掠过,连飞机上的字母都看的清。过去,东北方向不远处是一处军用机场,现已是闻名遐尔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每隔几分钟便会起落一架民航班机。 该图是位于天工二路南面新落成的“陕西省安居工程”楼盘,我队因扩建公路拆迁,有50余户人家迁入新社区。 图为公路上“南贺村”的标志牌。“只进地,不入村。”因去年回村,仅看望了两户人家,不知不觉度过一天。时间不允许啊! 我终于迈入4队地界,这一片黄土地已被征用,若没记错,绿网覆盖下的应是被社员称之:“三角地”和“月亮地”,当年这些地块主要播种小麦、玉米和谷物,也曾种过烤烟,眼前竖立的电杆朝北一点,应是我队椭圆形的“塘库”,每当炎热的夏季,小队男知青结伴儿常在塘库里“泡澡”,也称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