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高鸿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纪念母亲诞辰一百周年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09:4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鸿芳 于 2017-9-26 09:45 编辑

1948年秋,二妹出生。她与大妹年纪仅差一岁多,但性格却不同:大妹较沉稳;二妹较外向。但是俩人为人热情是相同的,文革期间,大妹在北京人大附中念高三,二妹在农大附中念高二。俩人观点相同,共同参加四三派文宣队,展示一下她们的文艺特别是歌舞方面的才华。1948年底东北已大部分解放,当时在岗的科技人员、知识份子,均得到任用。父亲为任命为东北空军气象训练大队的主任教员,享受团级待遇。全家人也随之沾光,父亲在部队上吃小灶,我们与学员吃大灶。不知何故,父亲管二妹叫小丫崽。,1950年,我们随父亲搬到沈阳。家就住在裕民街七号,那是栋日式别墅的二层小楼。我家住一层,另外一家住二层。房屋房间宽敞,门窗也大,窗台是近五十公分宽的大理石制成。地上是红漆皮包裹的木地板,为干净卫生,妈妈总是半跪在地板上,手推抹布擦拭地极,并嘱咐我们:进屋换拖鞋或光脚。房子外屋檐下有日本人留下的军鸽窝,不知何时繁殖有卅十多只鸽子。最让我意外的是:厨房内用的瓦斯灶楼外的院子是用木栅栏围起的,栅栏是砌在半人高的石头上。院墙四周是桑树,靠近院墙种的是类似樱桃类的矮灌木。院子的墙壁上爬满爬山虎类青,整个院子为绿色包围,整个小楼为绿色包裹。好一片绿色,好一派安逸的家啊!楼下的正北面是一栋小门楼,正对外面的裕民街,裕民街西侧就是当时最繁华的太原路。父亲当时在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任教,母亲在裕民小学上班。因为哥哥已上四年级,我虽然近六岁,母亲怕我在家闹,就让我随之去学校上学,这样我六岁上学,十四岁上高中,十七岁高中毕业,算是一个早学令童。父母与我们大点的孩子上班上学去,家里就留下一个小媬姆,照看两个妹妹。小媬姆是个十七、八岁的日本女孩,1945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大批滞留在东北的日本侨民,根据国际有关条约将被遣返回日夲。当时在救助站见到这个日本小姑娘,她的家人除战死外,有的也失散,孤苦伶仃,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父亲将其收留。后来父母亲称她为:偶内呛。谁知道这个称呼,让父母亲为此大吃苦头?!

那时夏季,母亲她有时利用周日,去沈阳周围的市场,批发些水果。然后再转场倒买出去,赚点钱以补家用,有时我也跟着去帮忙。但多数是在市场里转转,看看热闹。有时让母亲买点东北闷子等小吃。母亲将东西卖光后,有时会买条大狗鱼、大鲇鱼,据妈妈讲:这类鱼大刺好吐,很少有小刺,小孩吃最方便又有营养。1951年的暑假,我与哥哥及几个邻居小朋友,外出去玩。返回路上,翻过一道土墙,往下跳的时候,我落地没有站稳,一下子碰到地上收割后遗留下来,玉米杆茬因天气热而干,坚而硬,又极其锋利。左小腿正面撞上,立刻划破,鲜血直流。大哥闻声返回,拉开裤腿一看,已经见骨头。大哥也害怕了,急忙背上我,赶紧回家。到家母亲见状大惊,除去斥责大哥,没有照顾好我。又反复安慰我,别怕!别怕!父亲回家后,马上抱上我,到街头呌上一辆马车,赶快去一家私立医院,经过大夫处理,缝了八针,包扎好,叮嘱别乱动乱碰。回家后父母亲特别用一块,宽木板将我挤在床边,怕别人碰到我。过去两周基本好了,至今我左小腿上依然留有伤疤。

记得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妈妈学校里开会,要晚回家一会儿,吩咐我单独返家,叮嘱我该如何走。我高兴地答应啦,从学校出来,不觉得走到太原路,那里灯火辉煌,十分热闹,不由得我眼花瞭乱。回头一看,不知迷了路,在街上转了几回,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口,不熟悉回家的路,急得快哭出声来。幸好父亲与大哥迎面找来,一场丢失化解了。回到家妈妈说:万一被拍花子的碰上,那就惨了,拍花子就是人贩子,太可怕了!

1950年农历正月十六,四弟出生。那天上午父亲将我们几个,安排在一间屋子里,屋内的桌子上,摆放有糖果、点心、水果,让大哥招呼我们,不要乱跑,免得给大人添事。父亲忙里忙外的,大约过了一段时间,父亲过来对我们讲:你们又多了个小弟弟!这样我们哥四个全聚齐啦。按父母亲给我们起名的顺序,依次为贵、荣、文、斌。

1950年十月朝鲜战争爆发,沈阳做为其近邻的东北大城市,也时常受到美国飞机的骚扰,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大挖防空洞,学校进行防空教育、演习。有几次在拉响防空警报后,我们在老师指导下,钻到课桌下面,坚持呆了一个多小时。此时有的同学要去尿尿,老师就从桌子下钻出来,贴着墙猫着腰去。等到空袭警报解除,才结束这一切。防空洞倒是没有正式钻进过,倒是平日与小朋友一起,藏猫猫,在洞里玩过。防空洞挺宽挺高,上边是一根根到园木,上铺上草席,上面是厚厚的土。这大概是临时简宜的防空洞,还有在关键部位的永久防空洞,我反到没有去过。

那时我们还喂养两只狗,一只大黄狗,一只矮脚四眼黑狗。妈妈开始并不愿意我们养狗,无奈我们背地里照喂,所以母亲就默认了。大黄狗个头大又壮,有时我就骑上牠,当马耍一阵子。更多的是随大哥带着两只狗去与其它狗干仗,这两只狗听话又能咬仗,所以每次均可大获全胜。后来有人介绍我们带着狗,去警犬学校看看。到了那里,在一栋黑屋子里,两边都是关警犬的,黑暗中警犬双目泛着绿光,加上偶尔犬的大声吠叫声。吓得我们够呛,不与之交手,赶快返家。后来两只狗在全市,清理狗为志愿军备冬装的行动中,被绞杀,令我们心中难受许久。直到现在我再没有养狗,倒是大哥近期喂条阿拉斯加雪橇犬,聊以慰藉当年的爱犬之情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2#
发表于 2017-9-27 08:50:44 | 只看该作者
高鸿芳 发表于 2017-9-26 09:38
1943年阴历12月23日,旧历小年,我出生。据妈妈后來我长大对我讲:婴儿时我的嘴急,每要吃奶时,等不到奶热 ...

孩子先后来出生,
时局紧张被封城,
父亲先投共产党,
母带孩子也投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3#
发表于 2017-9-27 08:51:02 | 只看该作者
高鸿芳 发表于 2017-9-26 09:38
1943年阴历12月23日,旧历小年,我出生。据妈妈后來我长大对我讲:婴儿时我的嘴急,每要吃奶时,等不到奶热 ...

孩子先后来出生,
时局紧张被封城,
父亲先投共产党,
母带孩子也投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08:56:55 | 只看该作者
1952年我的三妹出生,由于那时父亲己有六个子女,三妹行七,所以母亲爱称其:七仙女。1952年夏,我家搬到长春,住在南岭的东北气象专科学校。我在南岭街小学就读,母亲在长春八中任教。每天早我随母亲上学,中午去妈妈工作的学校就餐。两校距离很近,相距一条马路。入冬后东北的雪大,风也大。若顶风行,我有时竟迈不动腿。这时妈妈转过身子让我用头顶住她的胃部,用她的身体挡住刺骨的风雪,倒着一步步艰难的走。

雪大风急天更寒,

上学路上举步难。

慈母用身挡风雪,

送我一路不畏险。

1952年秋,长春市教育系统举办运动会,母亲参加了女子一百米赛跑,夺得冠军。那时妈妈己经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三十八岁的人,要不是当年基础好,也不可能会有如此成绩。

到长春的初冬,我与大弟都惹上头虱,一时头痒得难受。若用手顺头发抓一抓,甚至可以抓出一、二个虱子。母亲知道后,将我俩头发翻动,可见虱子,赶紧拿理发推孒,将我俩的头发剃光,又用热水加少量消毒水反复洗几次,过了一段时间,头虱一扫光!

有一次妈妈趁我们住的单位浴室,没人空闲之际,她将我们六个孩子,带到浴室,一个一个的给洗干净,又挨个换上干净衣服,当我们在外面的休息室等她时,母亲又赶快将脱下的脏衣服洗净。一直忙了有快一小时,回家后妈妈直用于捶腰。

1952年底,父亲受中央气象局调到北京,筹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当时大哥要上中学,随父亲同往。我们其它人待父亲安置好再去京,那时我在南岭街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宋老师是位四十多岁的人。她待人和蔼,尤其喜欢我。当我向她说明要转学去北京,她听完后很高兴,说:北京是首都,是个很古老美丽的地方。我儿子就在北京地质学院上学,我也去过北京,能在北京上学真好!努力!

到了53年初,妈妈忙活一个多月,总算打理好行理。大舅听说母亲要去北京,除赶来帮忙外,也嘱托母亲想法在京,也帮助他找个差事,也好有机会到北京与我们一块生活。可惜大舅因患病离世,母亲念及此事,也遗憾不止。

收拾行理完毕,母亲也办好调动手续,择日我们到长春火车站,大人们忙活一阵子,

,己近晚饭时刻,为答谢父亲的老同事的协助,妈妈在火车站的饭店,摆上一桌,让我做陪记得那顿告别东北餐,最好吃的是:哈尔滨红肠、木须肉、肉炒白菜木耳。

到火车硬卧车厢,妈妈将我们的下铺中间,用箱子,包袱、大衣铺好。晚上我们几个孩子分两排睡觉,晚饭是买的义利果子面包,因头次吃,所以印象深刻,至今仍喜欢吃义利果子面包。到北京前门火车站下车,父亲及大哥来接站,一家人相聚,高兴自不必细说。然后乘车去西直门,途经天安门广场附近,那时广场尚没有扩建。但天安门对我来讲,确实引起一阵激动!到西直门内,换乘32路汽车,是开往颐和园的。上车等待发车期间,有卖香烟、瓜子、花生米、糖果、冰糖葫芦等小贩在车下周围呌买,争揽生意。汽车行至白石桥站下车,白石桥是从玉泉山流出的长河,途经京城郊外的一座知名的桥。长河据说是明代刘伯温建都北京时,从西边玉泉山引出的一条,供京城饮水之用的河。也有许多关于此河美丽的传说。不过那时走过长河(又称高梁河),水清见底,水势平稳,水量也不小,殊不知后来我竟在此河里,学会游泳、钓鱼。中央气象局在长河北边,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即在气象大院的东北角。由于学校主体工程尚未完工,我们安家在气象大院最南部的平房宿舍。平房的好处是接地气,出门空间大,活动场所宽敞,自由度大。加之平房周围绿化好,还有几棵玖瑰香葡萄树,枝繁茂,每年结果很多,让院里的小孩尝尝。

1955年,中央以反 胡风反革命集团为信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肃反运动。我父亲因两次留学到日本,被列肃反审查对象。更让人雪上加霜的是:有人揭发我家有枪!?据揭发人讲:曾经在听到父母亲之间的谈话中,不至一次的提到什么枪?提审父亲也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专案组的人反讲父亲态度不老实!母亲因父亲的事也受到株连,专案组的人多次找母亲谈话,让其揭发问题。现在又整出了个枪的问题,家中藏枪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母亲为此十分担心,父亲会因此加重责任。那时晚上我多次听到母亲的哭泣声,我真想去劝她,但是我又能如何呢?那年我刚上初中,一天晚上专案组的人,来到家中找到我说:你父亲有事让我过去看看,一听可以见到父亲我很高兴。但是到办公室,并无父亲的影子,付们骗我!我愤怒指着对面坐着的几个专案组的人,不停的哭闹。那些人急忙劝解,哄我。此刻专案组办公室一时间,人声大作。后来有人大声的伸斥我:你哭什么??这时有人推门进来,只见那些专案组的人都站起来,定眼一看,原来是我们的邻居,长征老干部、校专案组负责人、学校副校长黄伯伯。他看看我,用手指指点那些专案组的人说:你们搞得啥子名堂?找个娃娃子办案、调查?乱弹琴!!他向我挥挥手说:娃儿子,回家去吧。我如缷重负,回到家讲此事告诉母亲,她听完后,眼涙直流,一把将我抱到怀里,大声的哭出来。我也跟着流淚。后来专案组弄清楚:枪的事是个误会,据父亲讲:日本投降后,家里收留了一个日本女孩子,名字呌偶内呛!也就是日语中的姑娘的意思,后来她遣返回国。可能是父母亲交谈过程中,说到偶内呛,恰巧为他人听到告发。尽管枪的事弄清楚,但是父亲两次留学日本,专案组认为有疑点,但又无确实证据,所以内定为特嫌???!这是后来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恢复名誉对才得知。谁也想不到的是:竟然如此无凭无据的分析,让父亲背上近二十年的政治历史问题的包袱,让父亲母亲及我们所有人,都付出巨大的损失,背有沉重的精神负担!


















雪大风急天更寒,

上学路上举步难。

慈母用身挡风雪,

送我一路不畏险。

1952年秋,长春市教育系统举办运动会,母亲参加了女子一百米赛跑,夺得冠军。那时妈妈己经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三十八岁的人,要不是当年基础好,也不可能会有如此成绩。

到长春的初冬,我与大弟都惹上头虱,一时头痒得难受。若用手顺头发抓一抓,甚至可以抓出一、二个虱子。母亲知道后,将我俩头发翻动,可见虱子,赶紧拿理发推孒,将我俩的头发剃光,又用热水加少量消毒水反复洗几次,过了一段时间,头虱一扫光!

有一次妈妈趁我们住的单位浴室,没人空闲之际,她将我们六个孩子,带到浴室,一个一个的给洗干净,又挨个换上干净衣服,当我们在外面的休息室等她时,母亲又赶快将脱下的脏衣服洗净。一直忙了有快一小时,回家后妈妈直用于捶腰。

1952年底,父亲受中央气象局调到北京,筹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当时大哥要上中学,随父亲同往。我们其它人待父亲安置好再去京,那时我在南岭街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宋老师是位四十多岁的人。她待人和蔼,尤其喜欢我。当我向她说明要转学去北京,她听完后很高兴,说:北京是首都,是个很古老美丽的地方。我儿子就在北京地质学院上学,我也去过北京,能在北京上学真好!努力!

到了53年初,妈妈忙活一个多月,总算打理好行理。大舅听说母亲要去北京,除赶来帮忙外,也嘱托母亲想法在京,也帮助他找个差事,也好有机会到北京与我们一块生活。可惜大舅因患病离世,母亲念及此事,也遗憾不止。

收拾行理完毕,母亲也办好调动手续,择日我们到长春火车站,大人们忙活一阵子,

,己近晚饭时刻,为答谢父亲的老同事的协助,妈妈在火车站的饭店,摆上一桌,让我做陪记得那顿告别东北餐,最好吃的是:哈尔滨红肠、木须肉、肉炒白菜木耳。

到火车硬卧车厢,妈妈将我们的下铺中间,用箱子,包袱、大衣铺好。晚上我们几个孩子分两排睡觉,晚饭是买的义利果子面包,因头次吃,所以印象深刻,至今仍喜欢吃义利果子面包。到北京前门火车站下车,父亲及大哥来接站,一家人相聚,高兴自不必细说。然后乘车去西直门,途经天安门广场附近,那时广场尚没有扩建。但天安门对我来讲,确实引起一阵激动!到西直门内,换乘32路汽车,是开往颐和园的。上车等待发车期间,有卖香烟、瓜子、花生米、糖果、冰糖葫芦等小贩在车下周围呌买,争揽生意。汽车行至白石桥站下车,白石桥是从玉泉山流出的长河,途经京城郊外的一座知名的桥。长河据说是明代刘伯温建都北京时,从西边玉泉山引出的一条,供京城饮水之用的河。也有许多关于此河美丽的传说。不过那时走过长河(又称高梁河),水清见底,水势平稳,水量也不小,殊不知后来我竟在此河里,学会游泳、钓鱼。中央气象局在长河北边,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即在气象大院的东北角。由于学校主体工程尚未完工,我们安家在气象大院最南部的平房宿舍。平房的好处是接地气,出门空间大,活动场所宽敞,自由度大。加之平房周围绿化好,还有几棵玖瑰香葡萄树,枝繁茂,每年结果很多,让院里的小孩尝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5#
发表于 2017-9-27 09:00:20 | 只看该作者
高鸿芳 发表于 2017-9-26 09:41
1948年秋,二妹出生。她与大妹年纪仅差一岁多,但性格却不同:大妹较沉稳;二妹较外向。但是俩人为人热情是 ...

解放后的日子里,
家在沈阳生活新,
点点滴滴都记得,
养狗两只也操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5:16:42 | 只看该作者
1955年春,学校建的家属楼,这是幢四层五单元的砖混楼。座北朝南,东北面是学生北食堂,东面是六十亩的桃园,正北是片大的开阔地,正东钢铁研究总院,正西是社会主义学院,即现在的航天研究院,中央民族学院。我家分在五单元四楼,是套三居室,两间朝南,一间朝北,另外厨房大有一间正房大小,再有一间储藏室,大约是正房面积的三分之一,只有的无窗户,里面有全楼供暖的水管通过。所以室内里而暖和,被用作浴室。那时单元楼各家无独立浴室,洗澡要去学校的公共浴室。所以储藏室的作用格外突出,学校为各家提供免费的家具:床、桌、椅、凳、柜、橱等。妈妈为选用好的适用家具,费劲不少。收拾好新屋,又领导全家搬家,一直到五一才安顿好。

家属楼下北部有一大片空地,靠西有四个篮球场大是学校冬天的溜冰场。靠东则变成家属们的饲养玚,我家也喂养了六支澳洲黑,一公五母,澳洲黑鸡是名种鸡。周身羽毛油黑闪紫檀色,鸡冠红而大,十分惹人爱。母亲对养鸡很重视,从自己工作的图书馆,找来资料认真看过,手把手教我们。从小鸡崽喂食时,就敲搪瓷盒招呼鸡群,只要听到敲响,她们无论才何处,都会连飞带跑过来。你若是想蹲下来抓牠们,那鸡会很乖巧的蹲下,榨起翅膀年你拎起鸡。在鸡窝尚未完功时,将六支鸡赶到单元楼门,打开大门,牠们会接踵鱼贯而上,直至家门,白天下楼也如此。五支澳洲黑鸡下的鸡蛋大而蛋皮呈梅桂红色,迄今再也有吃到那么好的鸡蛋。大公鸡个头头,大约有六、七斤沉,鸡冠又大又红。生性好斗,是院内的鸡王!这大公鸡对家人倒也温顺,但对外者却从不客气。一次天将下雨,要准备将鸡拱入窝里,母鸡全进窝,不知何故公鸡不想进,在窝外溜迖,我去抓牠,这傢伙竟然不训服,跟我东躲西藏。一小男孩大约十岁左右,见状赶来帮忙,可当他刚靠近鸡时,大公鸡居然一下子飞到小孩头顶上,用爪抓紧,搧呼两翅膀保持平衡,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公鸡竟用嘴叼小孩的额头,吓得男孩大呌救命!我赶紧上前打下公鸡,察看孩子无伤才放心。回家将此事与母亲讲起此事,她叮嘱看好大公鸡别再惹事。可是大公鸡的另外一个恶习:牠见到小女孩就追,两翅膀还学小女孩两个小辫,上下一搧呼着,追上女孩还用嘴扦人家的裙子。吓得小女孩大呼小呌,因此事大人们也找到我家抗议。父母亲见状,狠心要杀大公鸡。家里无人会杀鸡,母亲让我来,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干,先将大公鸡双爪用绳捆紧,将刀磨快,但想到从小喂养起来的大公鸡,真与心不忍杀牠,这样忧烦近三个小时。最后总算是交差了,但炖好的鸡肉,我没吃一口。从此以后我练会杀鸡,一刀准。但是从这次养鸡起容,日后自己养鸡的章程,已经定下,养鸡之道可循,收获之喜常在。

家属楼的下面,西北部是片有四个篮球场大的地方。是学校预留下的滑冰场,一到冬季,这块人造冰场,就成学校师生业余运动的好地方一,更是家属院孩子们的冰上乐园。开始我利用父亲留下的一双加拿大的花样冰刀,学习滑冰。虽然刚起步摔跤不少,但跟快出师:垫脚转弯、倒滑转弯、旋转等动作均熟练于身。后逐步改滑球刀,练习打冰球。经常与球友们组队撕杀,好不快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7#
发表于 2017-9-28 08:55:24 | 只看该作者
高鸿芳 发表于 2017-9-27 08:56
1952年我的三妹出生,由于那时父亲己有六个子女,三妹行七,所以母亲爱称其:七仙女。1952年夏,我家搬到长 ...

先到长春后迁京,
经历肃反好心惊,
小孩也要被询问,
幸亏伯伯勇护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8#
发表于 2017-9-28 09:00:59 | 只看该作者
高鸿芳 发表于 2017-9-27 15:16
1955年春,学校建的家属楼,这是幢四层五单元的砖混楼。座北朝南,东北面是学生北食堂,东面是六十亩的桃园 ...

家属楼下喜养鸡,
公鸡杀掉不得已,
操场冬日作冰场,
肆意玩耍太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08:19:46 | 只看该作者
一九五五年秋,一天之内二妹妹、三妹妹,四弟,突然一齐发高烧,伴有嗓子痛,说话困难,母亲赶紧带他们去海淀医院就诊。海淀医院是刚刚建好的综合医院,条件不错。经大夫确诊为:白喉!是种传染性极强,并且有危及性命的传染病。医院收他们在传染科住院,并叮嘱家里要自查,防止遗漏。当我去看三弟的口腔,发现其咽喉两侧各长一个白色突起物。到医院一查是白喉,而且是主传染者。也就是说三弟柒上病,经他传染给其他人。三弟住院第二天,大妹妹也因此去海淀医院。办完住院手续,大妹妹托病号的站在那里。正巧母亲去打开水,看到只有一个人的小姑娘,心生怜悯。可是当大妹妹转过身,母亲大为吃惊,赶忙上前与住院部的工作人员说:这孩子是我们家的,就跟我住在一块,也是个照应。这样家里七个孩子有五个住院,大哥在石景山上学,我虽然与生病的弟妹接触,却没被传染上,大约是自身免疫力强罢。弟妹们住院二个多星期间,都是母亲忙里收外,十分辛苦。待父亲到医院探视时,竟发现母亲己显出消瘦。怜爱之外也有点无奈,因为必竟离不开母亲的亲情照料与呵护!
弟妹们突然患病,
母亲关爱无所摒,
住院照料里外忙,
妹弟无恙倍感亲。
母亲呵护倾尽心,
日夜照护全是爱,
儿女脱险心方宁,
人遇病难体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08:2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鸿芳 于 2017-9-29 08:31 编辑

1955年秋大哥中学毕业,父母考虑:家里孩子多,应让大哥早工作,这样也可以帮衬家里。大哥同意父母的意见,这样大哥报考北京钢铁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石景山钢铁公司工作,
1957年秋季,大哥从学校毕业。当时他们班上有不少同学,希望能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上班。大哥分配到石景山钢铁公司工作,他很高兴去啦,母亲讲:可以边工作,边进修函授。大哥后在1965年,从北京钢铁学院函授大夲毕业。
1958年,我初中毕业。当时北京受大跃进影响,工业加快发展。那年我们班有30多人,报名去京东大厂工作,我欲欲想试,父母不同意,说:你年令尚小,家里也不急着让你上班挣钱,这样我考上高中。上高中刚开学,母亲特意为我换身新衣,嘱咐我要好好学习。1960年大弟弟初中毕业,为哥们儿他陪考艺术院校,却意外被录取。他担心家里不准。但父母认为有机会可以施展,不一定非上高中。正是父母的这一正确决定,成全了弟弟日后在电影方面的成就。
1958年10月母亲生下小妹,她己经是八个孩子,四男四女,张家人丁兴旺。看父亲家只有其姐弟二人,这样爷爷家到父亲辈也算单丁一个,而到吾辈,四龙四风,可谓发达呀。
1960年秋,学校举行运动会,母亲己经四十四岁,八个孩子的母亲参加教职工组,一百米赛跑,获得第一名,这是她最后一次在运动会上获奖!尽管会后两腿从大腿到小腿肚子,都肿胀得厉害,理疗有近二十天才痊愈。母亲这种不服老,敢争上游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到我们。1958年对国家來讲,农业丰收,工业大干快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使得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我们全家的学生、工作者都毫无例外,参加其中。大练钢铁、除四害等。
这一年气象专科学校处理了一批旧自行车,父亲购得一辆旧永久牌自行车。从此这辆车伴随我们家几个人,从学骑车开始,到经常骑车办事、运动。直到七七年父母亲离开长春返京,将这辆车送给一位邻居。学骑车是父亲亲自教,父亲教骑车,并不寻常规,而是从骑车的关键:掌握动态的平衡入手。即骑上车就骑,车往那边倒,自行车把即往那边歪。我上车一骑,如此办理就独自骑出十多米,一高兴倒忘记要领,摔下来。只练习半个小时,我就可以独自骑车啦。只不过上车下车溜车,是学会骑以后才会的。后来三弟、大妹妹也如此这般,都很快学会。到我成家后买自行车,就是按父亲的路数,教会夫人及三个孩子。
1958年母亲生过小妹妹后,不久患上产后高血压症,虽然抓紧医治,但是始终没能根除。到了1959年秋,母亲又患美尼尔式症:头疼、旋晕。也使其高血压症加症,对时晕得站不住,后经中西多方医治才得以缓解。但是高血压病确成,母亲以后伴她的终生疾病。
59年是个发展变化的一年,虽然那时社会的剧烈变化,我们都身居其中。但家庭的变化不大,上学上班的依然照旧。但是到六0年秋,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央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国内形势骤然左转。苏联撕毁合同,拒绝与我国合作。粮食生产发生困难,市面的物资一下子短缺,三年困难时期开始。我家与其他家庭一样的问题:要紧缩开支,认真安排生活,节俭过日子,父母决定:全月工资收入两百三十元,全部用于保证生活特别是饮食,要保证全家人身体健康不出大问题。
1961年北京为了减轻城市压力,动员一部分闲杂人员返乡。我家的一个媬姆也属被动员回学籍之列。她那年己经快七十岁了,因为她在我家多年,因此我们都呌她:大奶。她是旗人,有姓旡名,以嫁丈夫姓为名,俞柴氏,户口本上如是写的。她年青时曾在张作霖家里,做奶妈,当时是给张学良的弟弟,人称:二埋汰的当奶妈。因此从大奶口中,听到不少大军阀张作霖家的一些轶事。她只好吸烟,平时抽东北烟袋锅,关东烟叶她最喜欢。五三年大奶到我家,一家人相处挺好,父母亲都拿她当自己的父母相待。只是那时我年纪不十多岁,有时因琐碎事顶撞大奶生气,偶尔也有将她气晕的事。尽管如此大奶还是挺心痛我,她做的东北烧寽茄子我最喜欢!有一次她过生日,我给她买盒黄金叶牌香烟给她,才三角伍分一盒,让她很高兴、满意。平时她只吸九分一盒的大绿叶香烟,学校动员送她回大连她儿子处,我与父母送她到北京站,我在送她上车后,哭着跑下火车。望着远去的列车,我心里想恐怕很难再见到大奶!谁能料到十六年后,在青海西宁人民医院,她孙子家我又见到,已经九十岁的大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12:57 , Processed in 0.20601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