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日暮孤帆 于 2017-2-25 22:17 编辑
编者按:
本文是为《重庆知青简史(暫命名)》“编年大事记”中编写的部分内容。对于发生在1978年末到1979年初,由上海、重庆、四川赴云南知青掀起的大返城风潮,已经有了不少的出版物和网络文章的描述。由于这段历史直接导致上山下乡运动的终结,所以出现众多探讨文章不足为奇。但是,许多文章对这段历史的描述众说纷纭,甚至大相庭径,连发生重大事件的日期也各说不一,显得扑朔迷离。为此,我们在大量查阅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了一些特别是当事人写的书籍。例如原四川省知青办副主任孙成民 撰写的《四川知青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 ,版纳知青赴京请愿团纠察组长李长寿 编写的《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 (香港文艺出版社),重庆赴云南知青 姚林义 编写的《雨林中的路》 (中国邮史出版社)等等,还向当年参加过罢工、请愿的知青进行了解。本文不敢说完全与历史真相吻合,起码我们是做了严肃认真核实的工作。现在把这部分内容公开出来,供有兴趣研究知青历史的朋友参考。如果发现还有不实之处,望不吝赐教,以便在《重庆知青简史》正式出版前予以修正,并向帮助我们的朋友们,特别是当年受到王震接见的北上请愿团成员李长寿、邹盛永朋友谨致谢意!
云南知青返城风潮大事记
编写/日暮孤帆
1978年10月16日
云南景洪农场的上海知青丁惠民写出第一封《致邓小平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信中历数了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以及对生活的绝望,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家乡。该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阅并公开了出来,在知青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300多名知青的签名支持。随即,联名信被广大知青以各种方式予以传播,各农场、分场开始了动荡。
10月31日-12月10日
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总结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决议,即《知青工作四十条》。这个决议不仅肯定“文革”以来上山下乡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强调指出,今后仍然要“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工农相结合”。 11月12日, 云南橄榄坝农场上海知青瞿林仙生孩子时,因当职医生的失误而造成不幸猝死,这一偶然事件迅速引起农场知青心头多年的积怨爆发,在孟罕镇橄榄坝农场发生了抬尸游行和抗议活动。 11月13日,
“国务院来信来访处”给丁惠民回信称;“10月16日来信已收到,转请云南省革委会处理”。显然国家决策者对知青信中“我们要回家”的诉求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11月18日
丁惠民公开了《给邓副主席的第二封联名信》。该信以支边知青生活现实的实际状况为背景,对上山下乡政策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再次强调“我们要回家”诉求。同时,以丁惠民、胡建国等人为核心的“云南西双版纳知青北上请愿筹备总组”已基本形成,并开始了具体工作。
11月23日
《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评论员文章。该文章从正面披露了长期以来存在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对知识青年的伤害和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明确指出;全国各地知青问题积压甚多,已到了非认真解决不可的地歩。
11月25日
中国青年报社直接给邓小平写信反映情况,并将《青年来信摘编》第14期连同丁惠民等知青《致邓小平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一并呈送邓小平。
12月2日,
邓小平审阅了中国青年报社写给他的信,并作出“转云南省委注意,应做工作,不应压制”的批示。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将邓小平的批示件以“中央传阅文件第4604号”在中央领导中进行传阅并迅速转发云南省委办理。
12月7日,
在云南景洪,“西双版纳州1978年度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的同时,由“云南版纳知青北上请愿筹备总组”组织的垦区知青代表大会也在橡胶林里举行,与会的120多名代表选举产生了常委会,通过了“请愿书”(即由丁惠民起草的第三封联名信)以及赴京请愿团的“四项任务”“请愿团在京期间纪律”等文件。并明确了丁惠民为总指挥。当天下午便派出两个联络小组,与农垦分局及州委为北上请愿出具边境通行证和必要的物资支持的銜接工作。代表们在做了通宵达旦的各种努力之后,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12月8日
由于相关部门和州委对知青的要求置之不理,引发了全体代表和附近农场知青的愤怒。他们采取了静坐示威、发表演讲、上街游行等行动。在所有努力未果的情况下,当晚经丁惠民提议全体常委通过决定;决定12月9日西双版纳农垦分局所属各农场知青全体总罢工。云南知青要求回家的风暴就此形成。
12月10日
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结束,并以1978第74号文件《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很快传达到全国。文件提出,逐步解决在乡插队知青的问题,但对在国营农场的知青则规定: “今后一般不办理病退、困退,今后不再纳入国家的照顾范围,而作一般的农场职工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