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穷游重庆(9)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12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9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08: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穷游重庆(9)
                朝辞白帝
     离开丰都阎王殿晚上九点半到万州上船,原来缔约的时候说的上船地点是朝天门,但是旅游团更改了路线,这样我这次去重庆竟然没有看见朝天门!
    我们这个二十五人的低价团都是老年人,我不是年龄最大的,有个七十七的老太太拿着手机到处拍照,跑前跑后非常活跃,还有个七十五的也看着比我强的多,也有年轻的,一对福建小夫妻,在龚滩苗人哭嫁的时候被抢去做新郎,大家都和他们开玩笑,新娘子还挺尴尬----就是说我们其实是个普通团,无论年龄大小逮谁是谁,谁出钱就是谁,当然现在出门旅游的还是年长的多,年轻人忙于上班啊!
    除了和我同屋的榆林那个老王腰里“圪蛋”大以外,我座位旁边还有个戴着金表喜欢撸袖子的也看着很有钱,在玉石店有个玉石貔貅标价三万,他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店家就带他去库房,让我们也跟着去开开眼。
有一个标价十六万的貔貅,我看着和标价三万的差不多,因为不懂我们就离开了,最后他十三万买下来了!现在社会不好说,所谓大隐隐于市,热热闹闹南来北往,看着普普通通说不定就有几个亿万富翁在当中!
    三个东北人二男一女,昨天看丝绸博物馆不耐烦了,和导游吵吵起来,按照他们口头语说了个“鸡巴”,导游小张不干了,嘴里喊着“锤子”眼看要动手,我给东北人说,入乡随俗,重庆这边你说“锤子”没有事,表示比较硬,互相说“儿子”也行,不能说鸡巴----他们认为说鸡巴就是骂人了!
    到了船上安排住好,等船开动已经十一点了,万州还是万家灯火,周围都黑了,我也困了,知道此刻已经夜航在万里长江,当然,再浪漫的情怀此时也已经不能撬开我的双眼----
    一夜无话,等船上小喇叭把我们叫起来吃饭的时候是天明六点,此时船已靠岸,靠岸的地方叫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我几岁会背这首诗的我也不知道了,我知道现在全国人不会这首诗的应该寥寥无几!而今天我来到了白帝城,不知道是缘分还是情分。
    我没有报额外缴费的三峡大坝以后出现的巫山小三峡,老伴给的预算有限,嘱咐我窄打窄用,我借口说膝盖疼没有登记,但是白帝城一定要去,不为白帝托孤,就为朝辞白帝----
    六七点钟大巴把我们拉到白帝城下,正是当年李白朝辞白帝的时候啊,白帝庙在高高的山上,一片彩云围绕在山间,这一刻我觉得膝盖也不疼了,奋力攀登高高的石台阶向山顶爬去!
    沿途很多滑竿,看见岁数大的站在你对面,就使劲叫卖:“便宜便宜,一百元---”!但是我看真正岁数大的反而没有坐的,那个七十五比我大一岁的,后面跟着他的孩子叫了滑竿就是不坐,我说你为什么不坐:“不好意思啊,自己玩还要人抬着----”我们这一代真的不愿意让人伺 候,觉得那样和当年的地主差不多,在我们心里地主还是不能仿效!
    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我们去的时候已经蓄水到175米,和三峡大坝下面相差一百一十多米,导游让我们想象,没有修建三峡大坝的时候白帝城的地势要比现在看起来险要的多!
    是的,白帝城归属于重庆奉节县,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就是现在三峡水库水位上升白帝城依然看得出气势磅礴!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气喘吁吁爬到山顶,来到白帝庙!
    这里供奉的主要就是刘备刘禅,而且到了这里以后你觉得不用导游,这里面的故事每个人都很熟悉,无论刘备、诸葛亮还是关羽、张飞、赵云,写诗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确实这里供奉的每个人在中国都是家喻户晓----!
    所以在这里尽管刘备高坐云端大家评头论足好像下跪的很少,也没有看见布施掏钱的,在很多景点当中这一点算个特色,虽然是历史人物但都是确有其人,大家觉得他们是人不是神----
    从山顶下来大家参观了悬棺博物馆,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过关于三峡悬棺的文章,这次真正的悬棺就摆在眼前,我还凑近认真看了,当然在我眼里只是一段朽木,别的什么也看不懂---
    白帝城东依夔门也就是瞿塘峡的西口,就是从这里三峡展开---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构成著名的三峡,人民币十元的背面就画的这个地方,很多人拿着十元人民币在这里拍照!
    旭日东升一片祥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英雄----刘备托孤,英雄气短,诸葛衷心,万世人表,此处因此,县称奉节,呜呼,俱往矣----千古风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5 22:13 , Processed in 0.16301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