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马迁祠

[复制链接]

1092

主题

1160

帖子

75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 14:1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司马迁祠
韩城有许多文物古迹
战国时属魏国,有一段20里
长的魏长城保存完好
还有禹王庙、梦照寺、纠纠寨
司马迁祠在韩城城南
10公里的芝川镇
我和骆哥是骑车去的
路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
天气还寒,不过细看
那秃着的枝丫上
已有了点点的鹅黄
一道残破的土坎上
立有一块石碑
写着“魏长城”
抬眼望去,低矮的断壁颓墙
迤逦地消失在视野尽头
有老汉蹲在路边卖核桃
骆哥说韩城的核桃是
有名的“纸皮核桃”
用手指轻轻一捏
“啪”的一声就裂开了
芝川镇因“芝水”得名
镇上有“太史酒家”
门前挑着蓝色旗布
白色牙边的酒幌
不远处就是“司马迁中学”
于是突发奇想
学校还能再出一个司马迁吗
司马迁是继承父亲司马炎
做太史令的,在西汉
这是一个世袭的官职
司马迁祠位于黄河西岸的
梁山东麓,芝水绕山而过
芝水原名陶渠水
相传汉武帝在此得到灵芝草
故改名“芝水”
司马迁是太史令司马炎之子
20岁时尊父命壮游江淮
收集整理历史轶闻
考察名胜古迹
回长安后任郎中
元封三年(前108年)
司马迁继任父职,任太史令
开整理史料
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太初元年(前104年)
司马迁完成了《太初历》
这年他42岁,全身心投入到
《史记》的著述工作
公元前99年
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
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
被处以腐刑投入监狱
其后世子孙就断送了
汉王朝这份薄禄
司马迁未完成《史记》写作
忍受了非人的折磨
出狱后任中书令
含恨忍辱,发愤著书
公元前91年
55岁时完成了
《史记》初稿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
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完成《史记》后
担心厄运降临
只留下女儿司马文英
手抄的副本
而将亲手所书的正本
送到华阴女婿杨敞家
埋在华山脚下
司马迁死后
杨敞因拥立宣帝有功
受到信任
遂将《太史公书》上书宣帝
宣帝删去几章后公布于世
司马迁死于何时
历史上是一个谜
据东汉《汉旧仪注》记述
是酷吏从狱中的任安身上
搜到了司马迁充满怨恨的信
即《报任安书》
再次触怒了汉武帝
将司马迁下狱处死
后世一般都沿袭此定论
直至西汉末年王莽篡政
才封司马迁的后世子孙
“史通子”
司马迁祠为四层高台
石级相连,前三台为
牌坊、前殿和后殿
后一台为衣冠冢
司马迁祠不大,东临黄格
西枕粱山,北依芝水
南接魏长城
前殿有司马迁坐像
面略微朝北
据说北面有苏武庙
冢呈圆锥形,外砌青砖
青砖上刻有八卦图
有两株古柏,虬枝苍劲
相互扭结,状若蟠龙
寺内有几十块碑石
多为募捐者所立
历史上却没有
显赫人物的一碑一文
想想也应该有不少
有名之士前来拜谒
想起郭沫若说的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毛泽东也说过
屈原流放而后有《离骚》
司马迁受腐刑乃发愤箸《世纪》
《为人民服务》中也引用了
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在衣冠冢前徘徊许久
天不知何时下起小雨
稀稀落落,心情也一下
变得沉重起来
像压了一块石头,步履沉重
走出司马迁祠
我鞠了一躬,如释重负
返回时,我再次站在芝水边
西望司马故里,东对黄河
视野开阔,气势雄浑
与司马迁的高尚品质
和节操十分吻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248
沙发
发表于 2025-6-1 14:41:5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佳作。写的精彩吸引人,回味无穷。论坛有您真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5 09:13 , Processed in 1.185603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